珍稀蘑菇扎堆兒種(2007.7.5)

2021-01-17 央視網經濟頻道

    

豬肚菇、金福菇、秀珍菇、杏孢菇,這些珍稀食用菌在我國並不少見,但多個珍稀品種集中種植並形成規模卻並不多見。在福建省南靖縣鄭店村,珍稀食用菌品種多達10多個,並且每年都有上億袋的規模。然而,8年前,這個村卻是以種植白背毛木耳聞名的,全村人改種珍稀菇都是起因於一個叫楊加金的人。

  

    鄭店村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種植白背毛木耳,到90代時,價格持續在每公斤20到30元,村民們靠白背毛木耳的巨大利潤蓋了樓房、鋪了新路。1999年時,木耳價格卻一路下跌,只有5元錢一公斤。

  

    楊加金:「有一段時間白背毛木耳的價格很低,一公斤跌到5元,都不夠成本了。」

  

    村裡80%的家庭兩代人都以種植白背毛木耳為生,價格的暴跌讓村民們非常絕望。

  

    村支書楊國梁:「栽培食用菌就不能維持了。」

  

    村主任楊志強:「大家都虧本。」

  

    

到第二年,白背毛木耳市場行情仍不見好轉,已經習慣了種植木耳的村裡人不知該何去何從。當時楊加金的木耳產量最大,出口日本市場受到了嚴重阻礙。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日本客商那了解到,當時的日本市場對另一種食用菌——鮑魚菇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利潤豐厚,楊加金決定改種鮑魚菇。

  

    楊加金:「日本那邊需要的鮑魚菇是面比較黑的,肉比較厚的,所以我們就要去找一個比較好的菌種。」

  

    為了找到好的菌種,楊加金專門去了福建的三明真菌研究,但發現那裡的鮑魚菇個頭小,產量低,根本不能達到出口要求。然而,楊加金無意中卻發現當地有一家企業已經培育了高產鮑魚菇,產品也得到了國際市場認可。當楊加金找到這家企業時,對方卻拒絕銷售菌種。

  

    楊加金:「後來我們就發現他們倒掉的廢墟物裡面那些菇頭,他們加工切掉的那些菇頭,我們就拿回來進行組織分離。」

  

    

楊加金種植白背毛木耳已經十多年,他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在鄭店村勘稱一流。只要有一株活體鮑魚菇,他就能進行組織分離,培養新的菌種。揀到了那家公司倒掉的鮑魚菇頭,楊加金如獲至寶,開始了長達半年的試驗。

  

    楊加金:「我們預先製作好培養機,然後把他們的菇頭拿回來,就取裡面的一個組織,來培養,然後再進行提純,馴化。」

  

    去掉劣質菌種,留下優良品種,楊加金在2000年秋天成功培育出了20萬袋的鮑魚菇,這些鮑魚菇皮黑肉厚,每袋產量達到半斤以上,當他把這些鮑魚菇銷到日本市場時,對方卻以量少為由將價格壓到每公斤6元,這離他預想的每公斤10元還相差很遠。

  

    楊加金:「這個產品太少也不好,這個銷路也銷不出去,這個要由大家來種,集中收購,加工,這樣才能賣到好價格。」

  

    

2001年春天,楊加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自己種植的同時想發動村裡人一起種植。他提供鮑魚菇菌種,回收後集體包裝,再出口到日本市場,通過增加產量來提高價格。但村裡人從沒種植過鮑魚菇,對楊加金都半信半疑。

  

    楊加金:「如果沒種成功,大家賺不了錢,誰跟呢,這個要能賺到錢,大家才能跟上來。」

  

    村主任楊志強是楊加金的好朋友,他的父親以前當村支書時就開始培育食用菌了,所有食用菌栽培技術大同小異,正因為這樣,當他得知楊加金要在村裡推廣鮑魚菇時,楊志強對自己很有信心,第一個表示贊同。

  

    村主任 楊志強:「在我們村,我們是屬於大戶了,我們種的量比別人多一點,那個技術上是比較全方位的。」

  

    

在楊志強的幫助下,楊加金說服了村裡十幾個種植大戶。2001年4月,楊加金通過嫁接育種,又培育出50萬袋的菌棒分發給了種植戶。為了減少種植戶顧慮,並保證自己能回收到足夠數量的鮑魚菇,楊加金跟第一批種植戶籤定了購銷合同。

  

    村支書 楊國梁:「一袋菇的產量是半斤左右,第一年跟他籤定是每斤2.4元,這就一元多了,我們的成本是每袋5角左右,這樣就可以賺錢了。」

  

    現任村支書楊國梁順利地將四萬袋鮑魚菇種植成功,按合同規定,當年6月到10月的2萬斤鮑魚菇全部賣給了楊加金,自己從中獲得純利潤1.5萬元。而楊加金把回收的鮑魚菇進行加工,賣到深圳、上海等地,當年也從中賺到了10多萬元。

  

    村主任楊志強:「這個鮑魚菇在國內當時還是比較稀奇的,價格很高。」

  

    

當時的鮑魚菇每公斤10元錢,比白背毛木耳利潤要高三四倍。消息在南靖迅速傳開,當地農戶紛紛要求種植。 楊加金再次從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帶回了秀珍菇、豬肚菇和金福菇等四五個珍稀菇菌種。到2002年時,鄭店村50%的村民都改種上了珍稀菇。

  

    楊加金:「不只本村的,那還有隔壁村的,都轟動起來了,大家都想幹。」

  

    2003年開始,鄭店村成了南靖的珍稀菇種植專業村,全國各地客商紛紛前來。為了賣上更好價格,種植戶都選擇自己銷售給外地客商。楊加金不僅在貨源上受到限制,在珍稀菇種植成本上,他發現自己也越來越競爭不過當地農戶了。

  

    楊加金:「管理費用比普通農戶要高,農民自己家的菇房他自己去管理,他們能做到的,我們就不能跟他們搶這碗飯吃。」

  

    

為了避免跟農戶的直接競爭,2007年夏天,楊加金投入200多萬資金修建新的廠房,來種植普通農戶無法常年培育的珍稀菇類。他的想法來自於當地另一家食用菌公司。

  

    王瑞珩是這家公司的行政部經理,他們早在2004年就培育新品種杏孢菇了,價格比一般珍稀菇每公斤要高6元以上。

  

    食用菌種植公司 王瑞珩:「夏天我們這裡的溫度都達到30多度,這種菇如果超過25度,它自己就會萎縮掉,所以農戶不可能在夏天生產。」

  

    這家公司原本也種植鮑魚菇、袖珍菇和豬肚菇,但這三種菇類在自然條件下普通農戶全年都能生產,量大促成價格下跌。就在公司出口產品到美國時,發現原本只能在冬天生產的杏孢菇在國外常年都很暢銷,從2004年5月開始,公司就建立專門的保溫室,利用空調控制室溫全年培育杏孢菇。

  

    

食用菌種植公司 王瑞珩:「產量就是每天2到2.5噸左右。這個杏孢菇主要出口到美國,國內市場都是在大酒店。」

  

    這種杏孢菇在南靖縣的產量還很少,每公斤都能賣到16元錢。公司種植杏孢菇避免了直接與農戶掙搶飯碗的局面。而農戶的普通珍稀菇類在銷往深圳、上海等地時,也能賣到每公斤10元左右。

  

    農業局局長:「我們縣裡現在珍稀菇類大概有1.5億袋,產值達到2.1億,從業農戶有3500戶。」

  

    現在,在南靖縣除了珍稀食用菌,茶葉也成為當地的重要產業,全縣每年的茶葉產量1萬2千噸,年產值達到6億元,產品主要銷往日本、廣州、上海、北京等地。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註: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null

相關焦點

  • 5種「奇特」的蘑菇,第1種蘑菇中的明星,最後一種會發綠色螢光
    說起蘑菇啊,你是不是會想起來我們經常食用的蘑菇啊!其實啊,蘑菇的種類有很多,有的蘑菇不能食用;有些蘑菇能食用;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5種「奇特」的蘑菇吧!第1種蘑菇中的明星,第2種比足球還大,第4種像火雞尾巴,最後一種能發出綠色光芒。
  • 7歲男孩誤食後不幸離世,這60種常見的毒蘑菇要認清楚!
    7歲男孩誤食後不幸離世,這60種常見的毒蘑菇要認清楚!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8月27日,山東淄博7歲的男孩圓圓誤食毒蘑菇中毒
  • 5種常見的毒蘑菇,你見過幾種?第1種很多人見過,但叫不出名字
    8月正是野生蘑菇生長的好時節,在林子裡、路邊、山坡上、草地裡到處都能看見蓬勃生長的野蘑菇。在這些野蘑菇當中,隱藏著一些毒性非常大的毒蘑菇。如果大家誤食這些毒蘑菇,往往會出現嘔吐、噁心、腹痛、頭暈、胡言亂語等不適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 全球最珍稀的5種花朵,1種被稱為「佛的轉世」,1種滅絕後重生
    除了常見的花之外,還有這堪稱是全球最珍稀的5種花朵,它們的數量都不多,但卻是長得極其美麗,其中一種被稱為「佛的轉世」,1種滅絕後重生!接下來就讓我們看它們都是什麼花吧。坎皮恩。這種花只生長在英國的直布羅陀地區,並且這是一種滅絕後重生的花。
  • 深圳有12種珍稀野生植物
    基本摸清了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家底,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維管植物近2100種,其中重點調查了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 建立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資料庫 據市城管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底,深圳市城管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委託中山大學,啟動了「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及地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開展了全市野生植物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要植物資源的本底調查。據了解,本次調查共記錄了深圳市維管植物近2100種,其中重點調查了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
  • 誤食毒蘑菇的7歲男孩不幸離世,這些蘑菇在廣東也很常見!
    近日,因誤食毒蘑菇中毒的山東7歲男孩圓圓,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此前,數百人曾連夜趕到醫院為其獻血。9月12日上午,一個悲痛的消息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傳來:非常遺憾,經過醫院全力搶救,孩子還是因為不可逆的多臟器功能衰竭於9月11日離開了我們。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本期導讀:每年6月梅雨季節,是大量野生蘑菇上市的季節,更是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很多野生蘑菇含有劇毒。本文將介紹3種常見毒蘑菇,讓您在追求味道鮮美同時,也能增加防範漲知識!每年6月,在我們湖南,就正式進入梅雨季節了。持續的陰雨,綿綿不絕,不但影響了人們的出行、農工生產,而且家裡很容易起潮發黴,讓人很不省心。
  • 農村野外哪裡野生蘑菇多?
    野生蘑菇喜歡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山林中是其最常見的生長地。蘑菇屬於真菌,它無法像其他植物一樣通過光合作用給自己提供養分,而是只能通過菌絲去分解和吸收其他生物的養分,而那些溼潤處的腐葉就可以很好的給它們提供所需。
  • 蘑菇系列知識007:巴楚菇
    鮮巴楚菇  1.生物學分類   巴楚菇是一種野生菇,生長於千年原始胡楊林中,是乾旱少雨的大漠氣候孕育出來的綠色珍稀食用菌。   2.形態特徵   在新疆當地被視為珍品的巴楚野蘑菇,長得很奇特,蘑菇的頂部是黑褐色的木耳狀,整株形狀如同蘑菇上面嫁接了木耳。
  • 國內5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你都知道哪幾個呢?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歡迎關注【旅行家林二奔】,跟隨二奔一道,去發現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路過你,路過全世界的旅行家。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盤點國內5種瀕危的珍稀動物。NO.1 大熊貓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全世界只有我們國家才有大熊貓,十分珍貴。但同樣的,大熊貓數量也是十分稀少。
  • 40餘種珍稀植物亮相中國特色及世界珍稀植物展
    人民網北京10月3日電(池夢蕊)「每一種中國珍稀植物,都是一張中國的名片」。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北京植物園於10月1日至7日在熱帶展覽溫室內舉辦「世界奇珍——中國特色及世界珍稀植物展」。展覽展出中國特色植物及世界珍稀植物共40餘種100餘株。
  • 這八種毒蘑菇你會認麼?(圖)
    外出遊玩時,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野生蘑菇,有人就會採一些自認為沒毒的蘑菇拿回家品嘗。  以後,可千萬別再採一些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了,因為有些蘑菇真有毒,而且還會出人命。  最近,我省大連、丹東、撫順、遼陽四地就發生了12起群眾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已致42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
  •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青年團隊:新發現12種珍稀兩棲動物
    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於2004年7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為保護該區自然生態環境,2007年,來自全國各地的27名大學畢業生,參與組建了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負責保護區的管理和科研工作。  8年來,27名年輕人面對十分艱苦的自然、生活和工作條件,克服各種困難,開展生態保護和科研考察工作,開始了對這片浩瀚寂靜的熱帶雨林的守護。
  •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 15種野生蘑菇不要吃!
    前些時候,陳母撿了不少野生菌回家,從7月29日開始,一家人開始食用。  7月31日吃午飯,陳母照常用野生菌炒著下飯,到傍晚時,一家人就感覺肚子不舒服,上吐下瀉,但當時沒太在意。沒想到,第二天越來越嚴重,一家三口先後到鄉衛生院、廣元市朝天區人民醫院治療,均不見好轉。8月2日下午,一家人又轉至廣元市中心醫院治療。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 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 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4種珍稀特有魚類5種常見魚類,今日入江啦!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由市林業局、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等聯合主辦,主題為「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此次活動參與團體包括林業部門、司法部門、農業部門、公安部門,以及相關社會團體。
  • 這15種蘑菇千萬不能吃!盤點青島常見的15種毒蘑菇
    近日,家住山東青島城陽的姜女士與兒媳因食用雨後採的野蘑菇而中毒,被緊急送入齊魯醫院搶救。9月由於天氣潮溼悶熱,很適合有毒野蘑菇生長,青島新聞網盤點青島較為常見的15種毒蘑菇。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我國毒蘑菇約有100種,常見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10種,如褐鱗小傘、肉褐鱗小傘、白毒傘、褐柄白毒傘、毒傘、殘託斑毒傘、毒粉褶蕈等。
  • 保護瀕危珍稀植物 守護長江「物種基因庫」
    8月5日,科研人員在三峽集團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實驗室製作植物標本。  三峽地區素有長江流域「綠色寶庫」「物種基因庫」之稱,擁有大量珍稀、特有植物。2007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成立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通過遷地保護、引種繁育、組培研究、建立「種質資源庫」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三峽庫區的生物多樣性。 目前,研究所已建成珙桐、紅豆杉等8個大型珍稀植物觀光園,珍稀植物保護品種達1006種,是我國最大的三峽特有珍稀植物種質資源庫和保育基地。
  • 誤食毒蘑菇的7歲男孩不幸離世
    8月27日,山東淄博7歲的圓圓誤食毒蘑菇中毒,在當地醫院救治一天後,因為病情嚴重於8月29日轉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小兒重症醫學科進行救治。救治中,圓圓每天需要血濾和血漿的置換。他的血型是AB型,屬於4個血型中人數最少的一種,而山東省血液中心的AB型血漿庫存嚴重不足,因此,該中心於9月6日發出緊急招募令,呼籲愛心市民積極獻血以挽救圓圓。
  • 誤食毒蘑菇的7歲男孩不幸離世……這些蘑菇千萬別碰!|蘇梅島|...
    8月27日,山東淄博7歲的圓圓誤食毒蘑菇中毒,在當地醫院救治一天後,因為病情嚴重於8月29日轉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小兒重症醫學科進行救治。救治中,圓圓每天需要血濾和血漿的置換。他的血型是AB型,屬於4個血型中人數最少的一種,而山東省血液中心的AB型血漿庫存嚴重不足,因此,該中心於9月6日發出緊急招募令,呼籲愛心市民積極獻血以挽救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