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遂昌,時而暴雨傾盆,時而烏雲密布,時而烈日晴空…… 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組大型真菌小分隊在遂昌縣開展大型真菌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
期間,調查員們駕著車穿梭在一座一座青山間,或冒著細雨,或頂著驕陽,或繞著遊蛇,只為尋覓叢林間的蘑菇(大型真菌子實體)們。得益於遂昌保護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本次調查收穫滿滿,共採集標本200餘份。調查員此次調查到的大型真菌種類包含大量的食用菌、藥用菌及形態各異色彩多樣的菌類。
家門口的菇菇們-蟲草篇
蟲草菌體成熟後,散發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散落在寄主體內使其感染,孢子或菌絲侵入活蟲體後萌發,寄主鑽入土中,菌絲吸取蟲體營養,大量繁殖,蔓延充滿整個蟲體,形成堅硬的菌絲塊,寄主死亡,並形成菌核。當環境適宜,菌核生出子座穿出土壤,形成蟲草。
▲粉被蟲草
一株橙黃色菌類隱藏在綠油油苔蘚間,「這好像不是珊瑚菌。」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小胡說著將這株菌類採了出來,仔細觀察根部連著一隻蟲蛹,「是一株蟲草啊。」經與同行的蟲草專家確認,該株菌類是粉被蟲草。前行不遠,調查員們又相繼在小路兩邊發現十多支垂線蟲草。蟲草一般是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菌體從椿象的頭部生長出來。據專家介紹,許多蟲草可作為中藥材,但並非所有蟲草均具有抗菌抗癌的功效。接下來幾天,調查員們還調查到螞蟻線蟲草、蟬花以及2種棒束孢屬無形性蟲草。多種蟲草的發現反映出遂昌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其中粉被蟲草、螞蟻線蟲草的發現也為遂昌大型真菌增加了新的記錄。
▲下垂線蟲草,也叫椿象線蟲草
▲螞蟻線蟲草
家門口的「菇菇」們-顏值爆表篇
寧靜的青山碧水間,蜿蜒小路旁,調查員們與各種各樣顏值爆表的「菇菇」們邂逅了。
袋形地星近球形、卵圓形、梨形,頂部呈喙狀,基部具根狀菌索。外包被汙白色至深褐色,具不規則皺紋、縱裂紋,並生有絨毛;成熟後開裂成5至8片瓣裂,肉質,較厚,基部袋狀。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小蟻巢傘菌蓋扁半球形至平展,白色至汙白色,中央具有一顏色較深的圓鈍突起,邊緣常反翹。菌肉白色。菌褶離生,白色至淡粉紅色。菌柄長2至5 cm,假根近圓柱形,多見於針闊葉林中地上、荒地上,菌柄基部通常與白蟻巢相連,叢生、群生至散生。可食用,食味稍遜於其他的蟻巢傘。
藍黑粉褶菌初圓錐形至扁半球形,開傘後中央凸,表面常有淺皺紋,藍黑色。菌肉白色,菌褶直生、彎生或幾乎離生,最初白色,後肉色,菌柄上下等粗或基部稍膨大,中實或稍中空,表面有纖維狀條紋,與菌蓋同色。毒性不明。
乾巴菌子實體一年生,叢生,珊瑚狀,分枝葉片扇形,新鮮時輕革質。夏秋季生於松林中地下,可食用,肉質乾脆,具酷似醃牛肉乾的濃鬱香味。
臧氏牛肝菌菌蓋扁半球形,紅色、暗紅色、紫紅色至紅褐色。菌肉近白色帶粉色,傷不變色。菌管淡粉紅色,孔口淡粉紅色,傷不變色。菌柄長圓柱形,淡紅色至粉紅色,被粉紅色鱗片,基部亮黃色。
木生條孢牛肝菌菌蓋扁平至平展,紫色至暗紅色,成熟後裂成大的鱗片,邊緣有菌幕殘餘。菌肉淡黃色,傷後變藍色。菌管與孔口黃色,傷後變藍色。菌柄圓柱形,頂部淡黃色,下部與菌蓋同色,無網紋。據記載有毒。
7月—8月份是大型真菌子實體(蘑菇)高發期,自然界中,還有許多與這些顏值爆表的「菇菇」們長相相似、但毒性不明的兄弟姐妹們,因多數野生菌難以通過形態學鑑定菌種,且多數菌類毒性不明,大家切勿隨意採食野生菌。
信息報送單位:遂昌縣府辦 來源:遂昌新聞
責任編輯:孫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