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發現新的p53-p21通路的調節因子

2021-01-19 生物谷

TBP(TATA結合蛋白)是轉錄因子TFⅡD的組分之一。TBP類似蛋白(TLP)能夠增強基因表達,研究發現它與細胞發育、細胞周期調控及細胞凋亡息息相關。近日,來自日本千葉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TLP介導了p53-p21通路的調節作用。相關論文發表在4月18日的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TLP過表達的人類細胞,尤其是在含有p53的細胞,生長速率下降,G1期細胞比例增加。研究發現,TLP刺激了生長有關的基因包括p21(p21Waf1/Cip1)的表達。通過啟動子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分析發現,TLP介導了p21上遊啟動子的激活。

p53結合序列定位於p21上遊啟動子,而p53自身也與TLP介導的轉錄激活有關。他們發現,TLP與p53彼此結合,協同的增強了上遊啟動子的活性。而且,TLP能夠特異性的激活內源性上遊啟動子的轉錄,p53也參與了該激活作用。

依託泊苷是一種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物。使用依託泊苷處理後,也導致了上遊啟動子激活以及核內TLP及p53的積聚。結果表明,上遊啟動子與內源性TLP及p53有關,TLP能夠增強p53招募。

該研究表明,TLP介導了由p53控制的p21上遊啟動子的轉錄激活。由於p53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TLP有可能也會成為新的癌症治療靶點。(生物谷Deepblue編譯)

TATA-binding protein (TBP)-like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p53-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an upstream promoter of the p21Waf1/Cip1 gene

Hidefumi Suzuki, Ryo Ito, Kaori Ikeda and Taka-aki Tamura.

TBP-like protein (TLP) is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checkpoint, and apoptosis through potentiation of gene expression.TLP-overexpressing human cells, especially p53-containing cells, exhibited a decreased growth rate and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G1-phase cells.TLP stimulated expression of several growth-related genes including p21 (p21Waf1/Cip1). TLP-mediated activation of the p21 upstream promoter in cells was shown by a luciferase promoter reporter assay.The p53-binding sequence located in the p21 upstream promoter and p53 itself are required for TLP-mediate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TLP and p53 bound to each other, and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activity of the upstream promoter.TLP specifically 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rom the endogenous upstream promoter, and p53 was required for this activation.Etoposide treatment also resulted in activation of the upstream promoter as well as nuclear accumulation of TLP and p53.Moreover, the upstream promoter was associated with endogenous p53 and TLP, and the p53 recruitment was enhanced by TLP.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TLP mediates p53-governe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the p21 upstream promoter.

相關焦點

  • PLoS ONE:Mdm2-p53通路新發現
    近日,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Mdm2內RING結構域的突變使其喪失了E3泛素連接酶活性,卻增強了p53的轉錄活性及p53-p300之間的相互作用。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29日發表在PLoS ONE上。
  • 抑制癌細胞的p53基因
    )、衰老細胞衍生因子(SDI1)、CDK相關蛋白20(CAP20)等類型,後經比較發現所有這些基因的序列基本一致,即CIP1、WAF1、SADI1、CAP20為同一基因,因此統稱為p21WAF1/CIP1基因。
  • Cancer Research:中南大學腫瘤研究所等發表p53新發現
    LKB1基因是一種重要的抑癌基因,之前的研究證明LKB1與p53關係密切:LKB1可以激活p53靶基因p21/WAF1,近期來自美國賓州Wistar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基因表達與調控計劃組,以及中國湖南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腫瘤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LKB1是否是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因子
  • Cell:p53泛素化的新機制被發現
    這項新發現發表於最新一期的《Cell》雜誌上。同時,依賴於E4F1的p53泛素化,伴隨著染色體的相關,以及p53信號通路的激活,引起細胞周期停滯,而非凋亡。的一個重要的翻譯後修飾調控因子,並通過對p53功能的調控,影響著細胞的命運:究竟是生長停滯還是凋亡。
  • 壓力相關的自噬信號通路,這篇都說清楚了
    1.ATG7&ATG5在應激反應中對p53通路的影響通常AMPK是腫瘤抑制蛋白p53的下遊蛋白。而p53之所以在所有的應激反應中都能發揮重要作用,不僅僅是因為它反式激活有關細胞代謝、自噬和凋亡中許多重要的轉錄因子基因,也是因為它能成為細胞質中的效應因子。
  • 【盤點】腫瘤抑制因子p53亮點研究一覽
    近日,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當在小鼠體內調節p53蛋白表達時,能夠促進心臟內皮細胞的修復進程並進而幫助血管重建避免由心臟病引起的心血管損傷。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關於腫瘤抑制蛋白p53的相關研究進展。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②p21、p27蛋白:p21和p27蛋白都是具有激酶抑制活性的細胞周期抑制蛋白,都可以使細胞周期停滯於G1期。AKT激活可以抑制p21和p27蛋白的功能,使細胞從G1期釋放出來,促進細胞分裂增殖。作為一種細胞固有的自我調節方式,自噬對腫瘤的發生、發展起重要作用。PI3K/AKT/mTOR信號通路活化可以通過抑制自噬來促進膠質瘤細胞的自噬性死亡。此外,p53可以直接抑制自噬,還可以通過激活mTOR來抑制自噬,最終促進膠質瘤細胞凋亡。
  • 《自然》:腸菌竟能把抑癌p53掰成促癌p53
    在正常情況下,沒有發生突變的p53蛋白是通過轉錄激活抗增殖和促凋亡基因(如:p21和Bax)發揮抑癌的作用[4],那Ben-Neriah團隊引入的突變p53可能是重新獲得了轉錄激活作用[5]。不過,研究結果推翻了這一猜想。因為與沒有突變的p53相比,有R172H突變的p53與染色質的相互作用幾乎完全被消除,根本沒辦法實現轉錄激活。
  • 科學網—Hippo通路的分子調節機制有新發現
    本報訊 日前,南開大學吳世安教授課題組和陳佺教授課題組在Hippo通路的分子調節機制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在
  • JBC:浙江大學生命院黃俊博士新論文
    hippo信號通路通過調節細胞增殖和細胞凋亡,行使著控制器官大小的重要功能。轉錄因子輔助因子YAP1(yes-associated protein 1)是這一信號通路中的一個關鍵蛋白。在本研究論文中,黃俊教授與Junjie Chen教授的研究小組合作克隆出了兩個YAP1結合蛋白AMOTL1和AMOTL2,並發現它們通過影響YAP1的核質穿梭副調控YAP的功能。
  • 廣州生物院發現全新的iPS細胞誘導因子
    該研究從體細胞階段的因子出發,發現癌基因c-Jun與幹細胞多能性完全不相容,而c-Jun抑制因子不僅促進重編程,還可以替代Yamanaka因子中最為核心的Oct4;在這一發現基礎上結合研究組多年以來在重編程機理上的研究結果,組建了一套不包含Yamanaka因子的全新iPS細胞誘導因子。
  • NCB|泛素化修飾在維持p53腫瘤抑制功能上的重要性
    核受體共激活因子ASC1作為第二個被鑑定的UFMylation修飾靶蛋白,其UFMylation修飾能夠招募轉錄因子p300和SRC1一起結合到雌激素受體ERα下遊靶基因的啟動子上,促進ERα介導的腫瘤形成【5】。
  • 不依賴於p53的DNA損傷所引發的的凋亡信號通路
    本次會議上,他為大家介紹了自己最新的科研進展:發現了不依賴於p53的DNA損傷所引發的的凋亡信號通路,這條信號通路與p53相互協調增加腫瘤的抑制作用。p53在腫瘤發生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一個等位基因發生突變都可能增加人和小鼠發生腫瘤的可能性。而更重要的是,p53信號通路的缺失是臨床上成功治療腫瘤的一大障礙。p53在腫瘤抑制過程中具有巨大潛力,這與它在腫瘤脅迫條件會引發細胞凋亡是密切相關的,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經證實在腫瘤的有效抑制過程中p53引發的促凋亡下遊信號通路並不是必須的。
  • HDAC3是剪切力和VEGF誘導胚胎幹細胞向內皮細胞方向分化的關鍵因子
    生物谷報導:我們已經知道剪切力或者VEGF均可以誘導胚胎幹細胞向內皮細胞方向分化,但是是如何通路發揮作用呢?已知某些信號分子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華人學者許清波最新研究發現:Flk-1–PI3K–Akt–HDAC3–p53–p21通路在其中扮演著核心作用。
  • Cell Reports:腫瘤抵抗p53激活藥物治療的機制
    2013年5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當p53基因打開時,p53基因關閉癌症。然而,當提高p53的現有藥物治療腫瘤時,只有少數腫瘤細胞死亡,其餘會對其產生抗拒。近日,在Cell Reports雜誌上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p53​​的重新激活使得腫瘤蛋白p21比蛋白質PUMA多,PUMA比p21更多的話腫瘤死亡。
  • 轉錄因子對腫瘤糖代謝具有基因調控功能
    其中轉錄因子對糖代謝基因的調控是腫瘤能量代謝重編程的重要機制之一,近期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教育部癌變與侵襲原理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介紹了低氧誘導因子1, c-Myc, p53等轉錄因子與腫瘤糖代謝的相互調節作用,指出這種關聯為靶向代謝的抗癌藥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學通報》上。
  • JBC:科學家發現脫落酸信號轉導新機制
    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inhibition of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abscisic aci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SnRK2.6, by  the protein phosphatase ABI1」的文章,報導了擬南芥ABA信號通路中的一種關鍵調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