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earch:中南大學腫瘤研究所等發表p53新發現

2021-01-19 生物谷

        LKB1基因是一種重要的抑癌基因,之前的研究證明LKB1與p53關係密切:LKB1可以激活p53靶基因p21/WAF1,近期來自美國賓州Wistar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基因表達與調控計劃組,以及中國湖南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腫瘤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LKB1是否是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因子。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是來自湘雅醫學院腫瘤研究所的曾平遙(Ping-Yao  Zeng,音譯)博士。

        LKB1基因是一種保守的腫瘤抑制基因,其編碼產物為一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LKB1的功能主要是使細胞周期阻滯在G1期、促進細胞凋亡和調節胚胎血管形成等。LKB1基因的胚系突變是Peutz-Jeghers症候群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散發腫瘤中也發現有LKB1基因突變,其中以肺腺癌和子宮頸粘液微偏癌突變率較高,分別達30%和55%左右。

        之前的研究證明LKB1可以激活p53靶基因p21/WAF1,但是LKB1是否在這個基因啟動過程中直接起作用至今尚不清楚。在這篇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與之前的結論一致,LKB1確實可以穩定體內p53,與p21/WAF1激活過程密切相關。LKB1可以在細胞核內與p53物理性交聯,直接或者間接的使p53  Ser15和Ser392磷酸化,而且研究人員也發現這兩個p53殘基對於LKB1依賴性細胞周期G1期停留是必需的。進一步染色質免疫共沉分析(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表明LKB1直接加入了p21/WAF1啟動過程,以及其它p53的激活啟動,最後研究結果也表明將LKB1基因融合到缺陷型p53(激活位點被敲除)可以提高p21/WAF1的激活。這些結果都說明LKB1確實是在p21/WAF1基因激活過程中扮演著直接作用。 


        附:中南大學湘雅腫瘤研究所自1989年建所。1994,2000年先後獲批建立衛生部癌變原理和教育部癌變與侵襲原理兩個重點實驗室,所在學科為國家病理生理學重點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國家第四批*特聘教授崗位。

        2003年新獲國家973項目1項,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9項,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湖南省科技廳攻關課題1項,湖南省衛生廳重點項目1項,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1項,科研經費共計522萬元。

研究方向:

        1.鼻咽癌病因發病分子機制研究  

  以分子、細胞、整體三個不同層次的有機結合以及研究癌變過程基因網絡調控為特色,研究鼻咽癌相關基因動物模型、EB病毒與宿主關鍵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化學致癌物代謝酶基因多態性與鼻咽癌遺傳易感性的關係。

        2.鼻咽癌發病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以「疾病基因組學」的新概念、新研究策略為特色,採用表型克隆,定位候選克隆策略和生物信息學方法,分離克隆鼻咽癌相關基因,研究基因結構和表達調節異常在鼻咽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3.腫瘤蛋白質組學研究  

        以蛋白質組學的新概念、新技術研究策略為特色,建立鼻咽癌和肺癌等惡性腫瘤的蛋白質組學資料庫,並從差異蛋白質組研究角度分析鼻咽癌或肺癌的相關或特異蛋白質(群)及其結構和功能,為鼻咽癌或肺癌的分子機理研究和診斷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4.基因工程抗體及腫瘤免疫治療研究  

        以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技術進行惡性腫瘤特別是鼻咽癌和大腸癌的基因工程抗體、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免疫基因治療研究,探索惡性腫瘤的免疫診斷、免疫治療的新方法和機理。

        5.敗血症休克及心肌缺血的分子機制研究  

        研究內毒素休克基因表達譜的改變及內毒素激活單核-巨噬細胞的細胞內信號轉導途徑;以熱休克蛋白基因調控及其分子伴娘功能為重點,探討心血管細胞抗缺血缺氧操作的內源性保護機制。

        6.肺臟分子病理研究

        以肺纖維化發病機制與臨床病理生物學行為為研究內容,重點從分子、細胞和整體細胞模型不同層次研究細胞外基質生成機制,探索肺纖維化治療的新策略。  

        7.肝臟分子病理研究  

        以肝炎病毒致肝癌的分子機制為主要研究內容,從分子、細胞和整體動物模型等不同層次研究肝炎病毒的致癌機制,為探尋肝癌防治的新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8.胃腸腫瘤病理

        重點研究胃腸癌的病因發病機制及其基因譜的改變。從臨床病理、整體動物模型、組織、細胞和分子等不同方面或層次進行研究,並探討免疫或基因診斷和治療的新方法。

部分英文原文:

LKB1 Is Recruited to the p21/WAF1 Promoter by p53 to Mediate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The tumor suppressor LKB1 is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 In humans, LKB1 can be inactivated either by germ-line mutations resulting in Peutz-Jeghers syndrome or by somatic mutations causing predisposition to multiple sporadic cancers. LKB1 has wide-ranging functions involved in tumor suppression and cell homeostasi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cell polarity, setting energy metabolic balance (via phosphorylation of AMP-dependent kinase), regulating the cell cycle, and promoting apoptosis. LKB1 function was previously linked to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and shown to activate the p53 target gene p21/WAF1. In this study, we further investigated LKB1 activation of the p21/WAF1 gene and addressed whether LKB1 is directly involved at the gene promoter. We find that,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LKB1 stabilizes p53 in vivo, correlating with activation of p21/WAF1. We show that LKB1 physically associates with p53 in the nucleus an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phosphorylates p53 Ser15 (previously shown to be phosphorylated by AMP-dependent kinase) and p53 Ser392. Further, these two p53 residues are required for LKB1-dependent cell cycle G1 arrest.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nalyses show that LKB1 is recruited directly to the p21/WAF1 promoter, as well as to other p53 activated promoters, in a p53-dependent fashion. Finally, a genetic fusion of LKB1 to defective p53, deleted for its activation domains, promotes activation of p21/WAF1.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KB1 has a direct role in activation of p21/WAF1 gene.

相關焦點

  • Cancer Cell:新抑制劑幫助恢復p53腫瘤抑制因子功能治癌症
    2016年1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研究亮點: 研究人員設計的多肽ReACp53能夠阻止p53在細胞內的異常聚集 ReACp53能夠恢復p53靶基因的轉錄並重建細胞凋亡過程 ReACp53能夠阻止存在p53異常聚集的腫瘤的進展並使腫瘤縮小
  • Nature:p53 缺失促腫瘤的新發現
    2016年3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TP53抑癌基因突變在人類癌症中廣泛存在,突變的p53會廢掉原本p53所具有的抑癌功能。突變型p53由兩步來在癌症中發生:首先是P53其中一個等位基因發生錯義突變,然後通過"雜合性缺失"造成另一個等位基因也被廢除從而成為突變型p53。
  • Cancer Sci.:武大大四學生《癌症科學》發表綜述性研究論文
    近日,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四年級本科生王志浩收到日本癌症學會官方期刊《癌症科學》(Cancer Science,SCI期刊)編輯部的通知,他的綜述性研究論文《一個新的致癌蛋白Pirh2:脫離MDM2的光環從暗處走向前臺》,已在線發表。
  • 【盤點】腫瘤抑制因子p53亮點研究一覽
    然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動物研究發現p53與另一種蛋白質RBM38之間有複雜關係,揭示身體如何校準p53蛋白水平。RBM38太多會降低p53水平,增加患癌症的風險。RBM38太少允許p53表達增加,從而導致早衰。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PNAS雜誌上。
  • Cancer Res.:DNA應激和p53影響腫瘤細胞TOLL樣受體表達
    6月6日,Cancer Research在線報導,腫瘤細胞中DNA應激和p53狀態可差異性影響TOLL樣受體固有免疫家族的表達。轉錄因子p53調節包括TOLL樣受體(TLR)在內的固有免疫相關基因的表達。這提示p53也調節人類免疫反應。TLR家族構成識別病原相關的分子模式(PAMPs)的細胞膜糖蛋白,介導固有免疫反應。
  • 重磅級文章聚焦腫瘤抑制子p53研究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腫瘤抑制因子p53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利用藥理和遺傳學手段抑制p53缺失的癌細胞分泌WNT可以逆轉巨噬細胞生產IL-1β,並抑制隨後的中性粒細胞炎症,從而減少轉移的形成。【3】Cell Rep:新發現!
  • 腸道微生物組可將突變型p53從抑制腫瘤轉變為致癌
    腸道微生物組可將突變型p53從抑制腫瘤轉變為致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7:13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哈達薩醫學院Yinon Ben-Neriah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腫瘤代謝機制突破性進展研究一覽
    論文通信作者、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科遺傳學與代謝部門主任Ralph DeBerardinis博士說,「人們長期認為如果我們能夠靶向腫瘤特異性的代謝途徑,那麼就有可能開發出一種有效地治療癌症的方法。這項研究發現兩種非常不同的代謝過程以細胞適應與癌症惡化相關性應激(stress associated with cancer progression)所特別需要的方式相關聯起來。」
  • Nature:p53基因成為癌症治療的開關
    美國科學家們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辦法,通過激活可以抑制癌細胞分裂的基因,來啟動人體自身對抗癌細胞的機能。     這種可以抑制癌細胞分裂的基因被稱為p53。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說,對白鼠的實驗發現,通過激活白鼠體內的p53基因,某些白鼠體內的腫瘤縮小了40%甚至完全消失。
  • 解讀近期腫瘤抑制子p53重要研究成果!
    通過破解啟動神經元侵襲腫瘤(一種已知的患者預後不良的標誌物)的機制,他們發現了可能阻止這一過程的途徑,包括使用通常用於治療血壓和心律不齊的藥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研究者表示,大量研究表明,腫瘤中有很多神經的患者的病情越來越差,復發率更高,生存期更短。在外科切除的腫瘤中發現的神經末梢不容易被表徵或追蹤到它們的來源,因此這是一個被忽視的領域,一個被忽視的癌症特徵。
  • 科學家發現ALOX12對p53依賴的腫瘤抑制至關重要
    近日,哥倫比亞大學科研人員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ALOX12 is required for p53-mediated tumour suppression
  • Nature:剝奪絲氨酸大大降低腫瘤細胞生長能力
    剝奪腫瘤細胞的關鍵胺基酸能大大減少他們的生長和繁殖能力,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證實,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頂尖雜誌Nature上。細胞通常能夠自身生成絲氨酸,但研究團隊發現,當細胞缺乏p53蛋白後,腫瘤細胞增長速度卻慢得多。p53蛋白最初是由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發現的,通常被稱為「基因組衛士」,因為它能停止受損細胞的生長,激活DNA修復或觸發細胞死亡。研究結果表明,針對癌細胞生長所需的能源,阻斷腫瘤生長的方式可以發展新的方法來治療癌症。
  • 武漢大學鍾波團隊發現去泛素化酶調控腸道感染免疫與腫瘤發生的...
    2020年7月6日,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生命科學學院、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鍾波教授研究團隊在 Nature Cancer 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The deubiquitinase USP25 supports colonic inflammation and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的研究論文。
  • 快訊 | 表觀遺傳學家施揚教授加入牛津Ludwig腫瘤研究所
    2020年7月1日,Ludwig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宣布施揚教授加入牛津Ludwig腫瘤研究所Ludwig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官網報導Ludwig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 是世界著名的腫瘤研究所之一
  • Nature子刊:p53突變腫瘤的3個關鍵靶點
    TP53突變會導致TAp63(p53家族成員)的抑制,TAp63是重要的腫瘤和轉移抑制因子,缺乏TAp63的小鼠會形成高度轉移性腫瘤。10月14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文章中,美國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確定了通過TAp63調控的lncRNA激活AKT通路的關鍵機制,並鑑定了兩個致癌lncRNA和它們共同的細胞質效應蛋白。
  • Cancer Research:華東師範大學王平等發現Akt可調控細胞增殖和腫瘤...
    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Akt可以發生SUMO化修飾,其調控了細胞增殖和腫瘤形成。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7月24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雜誌上。華東師範大學生命醫學研究所的王平(Ping Wang)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
  • Cancer Cell|胰腺癌中p53突變對Ras信號持續激活的機制
    Escobar-Hoyos團隊等在Cancer Cell上發表了題為Altered RNA Splicing by Mutant p53 Activates Oncogenic RAS Signaling in Pancreatic Cancer Graphical的文章,首次報導了PDAC中突變型K-Ras與p53蛋白之間存在的依賴於GTP酶激活蛋白(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 Cancer Cell:重大突破!抑癌基因p53竟會促進腫瘤生長!
    2019年2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p53是一種廣為人知的人類抗癌蛋白,其被譽為人類基因組的守護者,野生型的p53版本(WTp53)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近日,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特定情況下WTp53或許會促進腫瘤發生,而不是會抑制腫瘤發生,相關研究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這一研究發現解釋了一種既定的悖論
  • Cell Reports:腫瘤抵抗p53激活藥物治療的機制
    2013年5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當p53基因打開時,p53基因關閉癌症。然而,當提高p53的現有藥物治療腫瘤時,只有少數腫瘤細胞死亡,其餘會對其產生抗拒。近日,在Cell Reports雜誌上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p53​​的重新激活使得腫瘤蛋白p21比蛋白質PUMA多,PUMA比p21更多的話腫瘤死亡。
  • 轉錄因子對腫瘤糖代謝具有基因調控功能
    其中轉錄因子對糖代謝基因的調控是腫瘤能量代謝重編程的重要機制之一,近期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教育部癌變與侵襲原理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介紹了低氧誘導因子1, c-Myc, p53等轉錄因子與腫瘤糖代謝的相互調節作用,指出這種關聯為靶向代謝的抗癌藥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學通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