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科學家發現脫落酸信號轉導新機制

2021-01-10 生物谷

2012年2月,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inhibition of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abscisic aci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SnRK2.6, by  the protein phosphatase ABI1」的文章,報導了擬南芥ABA信號通路中的一種關鍵調控因子——SnRK2.6的激酶位點結晶結構,並從中發現了一種ABA信號轉導新機制,這將加深我們對於ABA下遊信號通路的理解。

脫落酸(Abscisic Acid),簡稱ABA,是植物體內最重要的植物激素分子之一,它具有控制、氣孔關閉、影響種子發芽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對於保護植物對抗逆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ABA受體的研究近年來獲得了廣泛關注。

2009年4月,Science雜誌同期發表了兩個研究組的獨立成果,他們發現了同一家族蛋白PYR/PYL/RCAR(PYLs)是ABA的潛在受體。半年之後,包括清華大學顏寧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在內的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的五個研究組幾乎同時報導了有關ABA受體的結構生物學研究,證實了PYL家族蛋白是ABA的直接受體,並揭示了ABA調控PYL蛋白抑制下遊PP2C的分子機制。這一系列對於ABA受體發現並鑑定的工作入選2009年Science評選的該年度「科學十大進展」。

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研究組成員又深入分析了ABA信號通路的下遊調控元件,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SnRK)是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一類Ser/Thr類蛋白激酶,也是ABA信號轉導通路的中一種關鍵正調控因子。這種激酶能通過多種途徑激活,比如ABA,滲透脅迫,或者磷酸化脅迫相關轉錄因子,以及離子通道,這些將保護植物免於脫水,或者高鹽化。

研究證明無脅迫情況下,SnRK2(SnRK2.6/2.3/2.2)能通過組件A PP2Cs調控,但是其中的機理目前還並不清楚。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導了SnRK2.6的酶活性位點晶體結構(2.6 angstrom),通過結構導向的生化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在SnRK2.6和ABI1之間存在兩個不同的連接處。這兩個連接處將SnRK2.6和ABI1鎖在一個方向上,從而SnRK2.6的活性環對著ABI1脫磷酸催化位點。

這些研究數據說明了SnRK2.6的新作用機制,這對於解析ABA下遊信號通路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顏寧研究組在2012年還最新發表了一篇Science文章,報導了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蛋白(TALE)特異識別DNA的分子機理,這提供了TALE蛋白的改造基礎,極大地拓寬了TALE蛋白在生物技術應用上的前景。(生物谷Bioon.com)

doi: 10.1074/jbc.M111.313106
PMC:
PMID: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inhibition of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abscisic aci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SnRK2.6, by the protein phosphatase ABI1

Tian Xie, Ruobing Ren, Yuan-yuan Zhang, Yuxuan Pang, Chuangye Yan, Xinqi Gong, Yuan He, Wenqi Li, Di Miao, Qi Hao, Haiteng Deng, Zhixin Wang, Jia-Wei Wu and Nieng Yan

Subclass III SnRK2s (SnRK2.6/2.3/2.2) are the key positive regulators of ABA (abscisic acid) signal transduc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The kinases, activated by ABA or osmotic stress, phosphorylate stress-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ion channels, which ultimately leads to the protection of plant from dehydration or high salinity. In the absence of stressors, SnRK2s are subject to negative regulation by the group A PP2Cs, while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Here we report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kinase domain of SnRK2.6 at 2.6 angstrom resolution. Structure-guided biochemical analyses identified two distinct interfaces between SnRK2.6 and ABI1. Structural modeling suggested that the two interfaces lock SnRK2.6 and ABI1 in an orientation such that the activation loop of SnRK2.6 is posited to the catalytic site of ABI1 for dephosphorylation. These studies revealed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PP2Cs-mediated inhibition of SnRK2s and provided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e downstream signal transduction of ABA.

相關焦點

  • JBC:揭示脫落酸替代小分子的功能及選擇性機理
    近期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生命學院兼職教授顏寧領導的研究組發表兩篇研究論文,系統闡述了ABA分子功能類似物Pyrabactin選擇性作用於脫落酸受體的分子機制,為設計發展可施用於農業的ABA替代小分子提供了分子基礎。這兩篇論文的電子版分別於6月16日和7月15日在線發表。
  • 清華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發文報導果蠅機械力信號轉導新機制
    清華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發文報導果蠅機械力信號轉導新機制清華新聞網3月29日電 3月2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果蠅機械力感受器中NompC的超微結構」(Ultra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NompC in the Mechanoreceptive Organelle
  • 茉莉酸協同脫落酸信號延遲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被雲南大學揭示
    Plant Cell 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Jasmonate on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茉莉酸協同脫落酸信號延遲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
  • 綜述 | 植物中脫落酸(ABA)動態調節、信號及功能
    近日,JIPB在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趙楊課題組題為「Abscisic acid dynamics, signaling and functions in plants」的綜述論文 ,該綜述總結了近年來關於植物激素ABA的主要研究成果,重點討論了
  • 前沿 | 小分子探針與信號轉導
    細胞中的各種信號轉導過程決定了細胞的命運,也直接關係到正常的生理過程和疾病的病理過程,針對「細胞是如何進行信號轉導的」這一重大科學問題,化學生物學研究有著巨大的空間,並由此確定了以化學小分子探針為工具,通過對信號轉導通路的探測、監控,以達到解析這一複雜生命網絡的內部結構和功能的目的。
  • Plant Cell:李傳友等發現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新機制
    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李傳友實驗室最近的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轉錄中介體複合物在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功能及作用機理。MYC2是茉莉酸信號通路的核心轉錄因子,調控茉莉酸反應的多個方面,包括根生長、機械受傷反應和抗病反應等。
  • 【中國科學報】植物激素的全新信號轉導之路
    獨腳金內酯如何調控植物與外界環境進行信號「交流」、如何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過程等,始終是植物學家關注的熱點話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團隊,在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機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團隊系統鑑定了擬南芥獨腳金內酯早期響應基因,並闡明相關分子機制和發育過程,揭示了一種全新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
  • 鄧興旺/陳浩東團隊發現植物光信號轉導及泛素連接酶激活新機制
    PIF3穩定性的E3泛素連接酶,並發現了SCF這一類泛素連接酶激活的新機制。PIF3在暗中的積累以及見光後的迅速降解對於植物在不同光環境中的生存具有決定意義,它的穩定性如何受調控一直是植物光信號轉導領域的核心科學問題。CRL3LRBs是已報導的促進PIF3降解的E3連接酶,然而遺傳學分析表明CRL3LRBs是光形態建成的負調控因子,它們可同時降解PIF3及紅光受體phyB [Science 344, 1160-1164 (2014)]。
  • 中國農大楊淑華/施怡婷團隊揭示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拮抗...
    該研究發現脫落酸與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相互拮抗的分子機制,揭示了植物激素平衡植物生長發育和抗逆性的機理。近年來,該研究組陸續發現植物激素調控植物抗逆性的分子機制 (Plant Cell, 2012; New Phytol, 2013; PNAS, 2017; Plant J, 2017; Mol Plant, 2017)。前期研究表明,植物激素ABA和細胞分裂素在調控逆境響應的過程中存在拮抗的關係,但是其內在分子機制並不清楚。
  • Plant Cell | 雲南大學餘迪求團隊闡明植物激素茉莉酸協同脫落酸...
    例如,各種不利環境因子可誘導植物合成脫落酸激素(Abscisic acid, ABA)從而抑制種子萌發和萌發後生長發育。然而,植物種子只有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才有可能發育成正常的植株。  該研究發現,外源施加茉莉酸能增強脫落酸信號延遲種子萌發;相反,阻斷內源茉莉酸信號通路則使種子快速萌發,如jaz突變體對ABA敏感。
  • 科技創新進展:揭示脫落酸與茉莉酸協同調控水稻種子萌發的新機制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SAPK10-bZIP72-AOC通路介導激素脫落酸(ABA)和茉莉酸(JA)協同抑制水稻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  水稻種子的萌發與稻米品質和穗發芽抗性直接相關。我國南方高溫多雨容易造成穗提早發芽現象, 最終導致產量和品質的下降。深入解析種子萌發的遺傳特性和分子機制,對於提高水稻的穗發芽抗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 朱健康院士等揭示SnRK2蛋白激酶調控miRNA合成的新機制—新聞...
    朱健康院士等揭示SnRK2蛋白激酶調控miRNA合成的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揭示了植物ABA信號轉導和滲透脅迫的關鍵蛋白激酶SnRK2參與了miRNA生物合成的調控。
  • 發現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調控新機制
    GPCR的G蛋白部分由Gα,β,γ三個亞基組成,受體激活後,其信號轉導主要由α亞基進行。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Gβγ可以不依賴Gα發揮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調節離子通道、磷脂醯肌醇激酶以及G蛋白偶聯受體激酶(GRK)等重要的細胞內分子。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作為主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參與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應對過程。
  • 植物所科研人員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機制
    光敏色素B(phyB)光受體接收光信號並調控內源赤黴素(GA)和脫落酸(ABA)的生物合成和信號轉導,進而調控種子萌發。中科院植物所林榮呈研究組前期鑑定到兩個MYB類轉錄因子——RVE1(REVEILLE1)和RVE2,發現phyB和RVE1/2不僅參與種子萌發,還能調控種子休眠,揭示了外源光信號通過phyB-RVE1/2-GA3ox2級聯反應控制GA合成進而調節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2016年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DELLA蛋白是GA信號轉導的負調控因子。
  • PNAS:我科學家發現一新型ERK信號通路調控蛋白Raf-1
    生物谷援引上海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我科學家發現細胞關鍵增殖信號通路的空間調控新分子     本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每日摘要:陸地植物脫落酸ABA受體蛋白起源(PNAS)
    在現存的陸地植物中,脫水耐受性依賴於植物激素脫落酸ABA介導的一個受體信號轉導通路,包含著一個PYL-PP2C-SnRK2模塊。早期分化出來的綠藻具有類似於陸地植物的脫水響應,但並不依賴於ABA;儘管ABA合成在藻類植物中廣泛存在,但並未檢測到ABA依賴性的響應,並且綠藻缺少一個ABA結合PYL同源物。這引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即ABA信號轉導如何在早期陸地植物中出現的。
  • 難點+重點 生理 細胞信號轉導
    細胞信號轉導在生理和生物化學均會考察,而且每年必考,天天師兄已在十年真題的各年份中串講完了生理+生化的細胞信號轉導所有核心考點,建議同學們不留死角的整體複習。「李維嘉」屬於脂溶性配體,會直接穿過細胞膜作用於胞內受體,例如類固醇激素(糖皮質激素、醛固酮、性激素、鈣三醇或活化的VitD)、維甲酸或活化的VitA、甲狀腺激素。所以BD錯。
  • Nature: 中國科學家發現一條新的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
    Nature:中國科學家發現新的不依賴於TIR1的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研究背景:經典的生長素信號通路是指生長素與其受體TIR1/AFBs結合後, 能穩定其受體與生長素信號抑制因子Aux/IAA蛋白的互作, 且能夠泛素化降解Aux/IAA蛋白, 釋放出被Aux/IAA蛋白抑制的生長素響應因子
  • 李家洋團隊揭示獨腳金內酯和脫落酸協同調控水稻分櫱的分子機制
    Mol Plant | 李家洋院士團隊揭示獨腳金內酯和脫落酸協同調控水稻分櫱的分子機制來源 | Mol Plant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另一種主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響應非生物和生物脅迫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同時能夠抑制種子萌發以及側枝的生長。SL和ABA的合成途徑均起源於類胡蘿蔔素合成途徑,all-trans-β-carotene是它們的共同前體,但是SL與ABA之間是否存在協同調控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