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繪製單子葉植物家族樹—新聞—科學網

2020-12-02 科學網

黃花茖蔥是如今有了更加清晰的家族歷史的8.5萬種單子葉植物之一。圖片來源:CHELSEA SPECHT

儘管它們可能看上去很不一樣,但玉米和黃花菜有很多共同之處。高大的棕櫚樹和矮小的拖鞋蘭也是如此。由於1.37億年前的一個共同祖先,這些被稱為單子葉植物的開花植物的根、種子,甚至是葉子都看起來很像。如今,一項最新的遺傳學研究揭示了原因:儘管所有這些植物如今都是「旱鴨子」,但它們的祖先曾生活在水中。 【《科學》相關報導】

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密蘇裡大學分類學家Peter Stevens表示,此項工作令人信服。「它讓你思考單子葉植物特徵的起源。」

科學家一直難以將種子僅含有一個胚胎葉的單子葉植物放到植物進化樹上。該進化樹對於理解全球8.5萬種單子葉植物的進化關係至關重要。單子葉植物包括像玉米和水稻一樣的主要作物、被牛吃掉的草、棕櫚樹以及諸如蘭花、百合花等一些全球最漂亮的花。

「在幾乎每一個單子葉植物家族中,你都能找到美麗且在經濟和生態上都很重要的成員。」未參與最新研究的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唐納德·丹佛斯植物科研中心植物生物學家Elizabeth Kellogg表示。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進化生物學家Thomas Givnish深知建立準確的家族樹有多重要,尤其是對於作物育種和基礎研究的重要性。為此,他把19位同行生物學家拉到一起,想制定一個迄今最明確的單子葉植物家族樹版本。他們對545種單子葉植物和22種其他植物的葉綠體中的DNA進行了測序。基於這些植物DNA的相似性,該團隊闡明了其家族聯繫並且估測了每個分支的年齡。「對於大多數聯繫,我們有非常強的證據。」Givnish說。其中,他們的發現包括:香蕉在家族樹分支上比此前認為的更靠近姜和海裡康屬植物。

「真正新奇的地方在於他們在解決整個問題時使用的數據量。」Stevens表示。大多數關係,包括香蕉和姜之間的關係此前曾有人提出過。

Givnish認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這個家族樹的底部是什麼。該團隊在日前出版的《美國植物學雜誌》上報告稱,同這一底部關聯最密切的非單子葉植物顯示最早的單子葉植物是水生植物。19世紀的植物學家最早提出了這個觀點,若干研究人員也在上世紀90年代探尋了這一起源。但沒有人擁有如今為其提供支撐的遺傳數據。不僅是種子,單子葉植物的葉子和根也同其他開花植物不同,而水生起源或許能解釋原因所在。

例如,單子葉植物的葉子往往擁有平行紋理,而其他開花植物的葉子擁有分支狀紋理。後者讓像紙一樣薄的葉子保持堅硬,否則重力會讓它們不停地抖動。但單子葉植物水生祖先的葉子據推斷是漂浮的,因此能對付沒有那麼發達的支撐系統。同時,大多數開花植物的葉子通過葉柄和莖幹相連。

而單子葉植物的葉基往往用一些「手指」「鉤住」莖幹。和水生植物的根一樣,單子葉植物的根也顯示出較少的分支。同時,大多數單子葉植物是草本的,而非木本。如果它們的水生祖先像大多數樹木一樣每年增加年輪層,新長出的部分會妨礙從葉子延伸至植物水下部分的空氣導管。

Stevens表示,研究人員需要比較的不只是葉綠體的DNA,還有儲存在細胞核中的更多數量的DNA。Givnish介紹說,這項工作已經在進行中。該團隊分析了來自多個物種的核DNA的500個基因。而他們的最新發現「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相同的關係模式」,並且會在幾個月後發表。(宗華)

相關論文信息:DOI:10.1002/ajb2.1178

《中國科學報》 (2018-11-20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百合玉米「一家親」 :科學家繪製單子葉植物家族樹
    科學家一直難以將種子僅含有一個胚胎葉的單子葉植物放到植物進化樹上。該進化樹對於理解全球8.5萬種單子葉植物的進化關係至關重要。單子葉植物包括像玉米和水稻一樣的主要作物、被牛吃掉的草、棕櫚樹以及諸如蘭花、百合花等一些全球最漂亮的花。「在幾乎每一個單子葉植物家族中,你都能找到美麗且在經濟和生態上都很重要的成員。」
  • 科學家繪製水稻根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新聞—科學網
    但是,人們對植物根系的發育及與環境互作的分子機制還知之甚少。對於根尖這一重要的高異質性器官,傳統的高通量測序無法檢測不同細胞型的轉錄組差異。 12月1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谷曉峰課題組與德國海德堡大學Jan U. Lohmann課題組合作,在《分子植物》在線發表研究論文。
  • 繪製植物科學的分子圖—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為模式植物擬南芥繪製 40年來,這種開著白色小花的不起眼的雜草一直是植物生物學的「實驗室老鼠」。它很小且容易種植,從對擬南芥的基礎研究中獲得的見解往往可以轉移到作物上,這一事實也使擬南芥成為植物育種研究的有趣對象。 研究人員表示,大部分數據都是使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生成的,這種方法可以在一個實驗中同時分析數千種蛋白質,而生物信息學方法可以幫助分析大量數據。
  • ...中德科學家繪製單子葉植物水稻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
    但由於細胞壁等因素的限制,植物領域的單細胞轉錄組研究相對落後於生物醫學領域。短短兩個月內,連續有4篇植物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方面的文章發表,足見這項技術在植物研究中的巨大潛力。  2020年,我國科學家在植物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方面的研究持續發力。
  • 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的區別 怎麼區分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在所有的被子植物中,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在整個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的種類佔總數的4/5,雙子葉植物除了幾乎所有的喬木以外,還有許多果類、瓜類、纖維類、油類植物,以及許多蔬菜;而單子葉植物中則有大量的糧食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麥、小麥、高粱等。那麼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有什麼區別呢?
  • 單子葉和雙子葉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放眼望去,感覺眼前的植物都是一個樣,其實呢,這裡面好多學問,不管是葉子,花,其實裡面門門道道的學問還有好多。我會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講解。1.最大區別是?2.花葉的區別3.根的區別4.葉脈的區別5.生活中植物雙子葉和單子葉分別有哪些?
  • 大豆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 大豆應該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
    但是很多人對大豆不是很了解,比如,大豆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我們一起看看吧。大豆是雙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也就是說種子具有兩片子葉,大豆就屬於這種情況,因此它並不是單子葉,而是雙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的胚有兩片子葉,莖中維管束為環狀排列,而且還有形成層,可以讓莖更加的粗壯,葉子具有網狀的葉脈,有著很發達的主根,會形成直根系。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
  • WEEK計劃|考點13:種子植物的分類1(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忘記的同學可以點上一期複習一下知識點)課上同學們老聽老師講:種子植物按照「子葉的多少」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可是「子葉」究竟是什麼?三老師找幾張圖片給大家辨析一下。▼就像花生這種可以掰成兩半的,就是雙子葉植物,這兩瓣就是它的子葉,類似的還有大豆。
  • 科學家發表蠟梅精細基因組圖譜—新聞—科學網
  • 鱗翅目昆蟲通過嗅覺與被子植物協同進化—新聞—科學網
    (以下簡稱植保所)生物殺蟲劑創製與應用創新團隊系統解析了重大農業害蟲棉鈴蟲氣味受體基因家族的功能,揭示了鱗翅目昆蟲通過嗅覺與被子植物協同進化的新機制。 植保所研究員王桂榮介紹,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複雜的植物揮發物,而在與植物的共進化過程中,鱗翅目昆蟲也形成了高度靈敏特異的嗅覺系統來識別各類植物揮發物,從而尋找到寄主植物並完成取食、產卵等行為。對於植食性昆蟲如何識別寄主揮發物的分子機理卻知之甚少。
  • 橙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
    橙子是芸香科植物,屬於雙子葉植物,除了芸香科,旋花科、茄科、菊科、薔薇科、無患子科、豆科、錦葵科、葫蘆科、山茶科、十字花科和木蘭科的植物是雙子葉植物
  • 李毅課題組揭示首個單子葉植物特有抗病毒基因AGO18的廣譜抗病毒機制
    李毅課題組揭示首個單子葉植物特有抗病毒基因AGO18的廣譜抗病毒機制 來源: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3-09   今日
  • 【植物景觀設計】昆明植物園水景園(單子葉植物區)
    昆明植物園水景園(單子葉植物區)佔地約32畝,由2個人工湖、大小2個人工島、環湖種植區及展覽蔭棚組成。
  • 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
    Q1:什麼是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玉米種子         花生和玉米都屬於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種子的外層有果皮保護),被子植物又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兩大類群。所謂雙子葉植物就是種子具有2片子葉的植物;單子葉植物就是種子具有1片子葉的植物。
  • 研究發現葉邊緣鋸齒發育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植物的葉片形態各異,其大小、形狀及在莖上的位置各不相同。根據一個葉柄上所生葉片的數目可分為單葉和複葉,葉子邊緣也有平滑和鋸齒之分。
  • 科學家揭示植物功能性狀與生產力模擬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夏建陽團隊在植物功能性狀與生產力模擬方向的研究中又獲新進展,進一步揭示了植物葉片功能性狀的權衡關係對全球環境變化的響應規律及其對生態系統生產力預測的重要意義
  • 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區別
    雙子葉單子葉要分明被子植物門下有兩綱,這是兩個比較自然的群,叫雙於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
  • 染色體級別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繪就—新聞—科學網
    GT1的參考基因組序列,並揭示了大戟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進化、膠乳生物合成與橡膠樹的馴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分子植物》雜誌。 此項研究由熱帶作物種質資源與基因組學雲南省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昆明植物所研究員高立志帶領團隊歷經6年完成。研究期間,科研團隊在完成了二代基因組測序與組裝的基礎上,進一步克服了橡膠樹基因組龐大、高雜合與高重複等困難,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 技術,獲得了這一成果。
  • 昆明植物所解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全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獲悉,該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完成了漾濞槭全基因組測序、組裝,獲得了近於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全基因組
  • 常見樹木野外識別歌訣8:單子葉植物部分
    常見樹木野外識別歌訣(單子葉植物部分) 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總述單子葉植物特徵,多草灌稀有喬本;脈平行或者弧形,其根系常為鬚根;維管束莖部散生,無形成層無年輪;花各部三為基數,萼與瓣花上不分;種胚裡子葉一枚,雙子葉與之不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