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壓力管理?壓力是一個可以管理的對象。很多人不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種狀況都是壓力引起的。比如,有的人會覺得自己脾氣特別暴躁;這人不太好相處,脾氣暴躁。其實脾氣暴躁的人有很多種,可能是因為他的壓力出現了狀況,還可能包括身體出現了過度的肥胖,肥胖有可能是因為壓力的增加。還有很多身體健康出現的問題,也可能是壓力過大的結果。
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並開始管理壓力的時候,你的人生自然會變得更好,但最可怕的是很多人不以為這是一個問題。在生活中,想找到一個完全沒有壓力的人是不可能的。
我們來看看西方人是怎麼界定壓力的。西方人把壓力分為急性壓力和慢性壓力。什麼叫急性壓力?比如你老婆突然要跟你離婚,這時候急性壓力就出現了。比如你突然之間失業,一切收入來源斷掉了,也會有急性壓力產生。還有家裡的老人突然生病住院。這些都叫作急性壓力。
很多人在面對急性壓力的時候,體內的激素分泌會出現紊亂,包括有人會連續很多個夜晚睡不著覺,然後會出現焦慮的情況,甚至有人在壓力巨大的時候會自殺或者自殘,這都是急性壓力導致的。還有另外一類更可怕的叫作慢性壓力。慢性壓力就是長期的壓力,你不知不覺地被它搞得精疲力盡。比如你的工作當中有一個特別讓你生氣的上級,然後每次想到這個上級,你都難受,但是你不得已,天天還得見他,然後每天就在這邊不斷地煎熬。還包括你身體有器官有問題,比如有人有肝炎,他又不敢跟別人講,然後長期形成一種壓力,他的內心會覺得特別痛苦,這都是慢性壓力的表現。
那麼壓力來自哪兒呢?外在的事物並不是壓力,比如我的手被割破了,這件事並不一定是壓力,因為對於有的人來講,他甚至用割破手的方法來釋放壓力,他覺得割破手這事挺好玩的,他現在的心情就需要這個,所以割破手這件事並不一定代表壓力。
那是什麼造成你的壓力呢?是你對這個事的看法導致了你的壓力。我怎麼今天這麼倒黴,手會割破?你認為這是一件倒黴的事,這時候你的壓力才會增加。所以,外在的事物是壓力源,但並不是壓力本身,壓力是我們對壓力源的反應,我們對壓力源產生了一個反應,這時候才會出現壓力上升或者下降的狀況。
所以你會發現,為什麼老和尚們特別能夠面對壓力,遇到各種各樣的事都沒關係?因為他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法跟其他人不一樣。有一句話叫作「求不得苦」,你所希望得到的東西是你永遠得不到的,或者換句話講,得到的東西轉眼就不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