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壓力大,生活節奏非常快,焦慮、失眠,成為不少人的情緒問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減壓方式,叫「正念療法」,能夠幫助大家進行壓力管理。到底怎麼減壓,一起去看看!
「正念療法」其實是改變思維方式的一種心理訓練方法。通過眼、耳、鼻、舌、身等方面的練習,讓人更關注自己正在發生的事情,從而進行壓力管理。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沈暉說:「觀察一下壓力的來源,有些是還沒到來的事情,你就提前拿過來焦慮。還有一些事情是已經發生過的,但是你心裡不爽,其實那個事情早就翻篇了。正念療法讓你既不要想發生過的事情,又不要去想還沒發生的事情。「正念」裡的「正」是正在進行的意思,不是正確的意思。」
今年63歲的鄭先生是「正念療法」的學員。2018年,他不幸被查出直腸癌,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治療,病情逐漸穩定。但是經過鬼門關一遭,鄭先生說自己有時候特別沮喪,擔心病情反覆。在周圍人的鼓勵下,鄭先生開始接觸「正念療法」。
鄭先生說:「我們身體在修復過程中很大程度受到了情緒的影響,『正念』幹預教導我們關注自己所在發生的事情。不要糾結過去,也不要妄想未來,也教我們數息法,特別促進睡眠。」
鄭先生提到的「數息法」是正念療法的一部分。指是數自己的吸氣和呼氣次數,聽起來簡單,但鄭先生說,一開始自己經常數著數著就忘記數字了,這也說明思緒不夠集中,但是隨著訓練,能清楚感覺到呼吸的循環,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
鄭先生說:「我們共同感受是睡眠質量得到了提高。家裡人在生活細節裡感到脾氣不是那麼暴躁了,或者不是那麼一點就著了,處理問題也是有條有理了。」
「正念療法」起源於美國。在國內,301醫院、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以及廣東省人民醫院也已經開始將「正念」用於臨床輔助治療。5月27日,江蘇省腫瘤醫院和南京大學社會學院聯合舉辦「正念幹預工作坊」第二期,這也是在省內屬於較早探索這種療法的課程班級。
江蘇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張勤說:「我們現在比較強調腫瘤的康復治療。腫瘤整個康復治療裡,除了藥物治療,還有運動治療、飲食治療、心理治療,非藥物治療大約能提高五年生存率10%到15%。」
據專家介紹,這種療法,不光適用於腫瘤患者,普通人群也可以嘗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焦慮、失眠等情緒問題。
【來源:江蘇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