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加快優化研究生分流、退學制度

2020-12-05 網易教育

暗示索賄、論文抄襲、阻撓畢業、強制退學……近日,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2012級博士生陳兵(化名)在網絡上發布舉報帖:博導因索賄失敗阻攔自己發論文,致使自己無法畢業慘遭退學。11月24日,媒體從中山大學研究生院質量管理與學風建設辦公室了解到,校方一年前即已獲知陳兵對於博導的相關舉報,並對部分舉報內容進行了核查,結果為,陳兵舉報內容均與事實不符,屬於誣告。

在校方已經進行了調查,並給出了處理意見的情況下,如果舉報者不服,可以向學校的上級管理部門申訴,要求重新調查,而非在校方給出調查、處理意見後,還在網上發帖維權。必須明確,教育事務和學術事務應該由專家同行委員會調查、處理,任何輿論評價都無法代替專業評價,輿論只能對高校是否依法依規進行調查進行監督,而非越過高校進行判斷。

明確對教育事務和學術事務進行處理的權責邊界,對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和導師權力至關重要。前不久發布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指出,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要嚴格把關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寫作發表、學術水平和學術規範性。要完善和落實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養方案進行分流退出,做好學生分流退出服務工作,嚴格規範各類研究生學籍年限管理。

由於學生被分流、退出,都牽涉到學生的切身利益,肯定會有學生在被分流、退出後,對導師不滿,提出舉報。完善舉報、調查機制,公正客觀處理學生的舉報,是建立分流、退出機制的重要內容。如果只要有學生被分流、退出,導師就面臨很大的壓力,那麼,導師就很難堅持從嚴的標準,反之,校方不嚴肅對待學生的舉報,也可能導致導師權力濫用,侵犯學生合法權利。

校方調查顯示,導師之所以拒絕陳兵參加外審,是因為其論文質量根本不合格。這顯然不存在校方沒有調查,或者沒有依據的問題。至於舉報者對校方的調查、處理不滿,那可以再依法進行申訴。在網絡發帖維權當然也是一種方式,但最終還是要回到正常的處理程序上來。不是誰在輿論場的聲音大,就誰有理。

而此事之所以引發關注,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由於近年來接連發生導師濫用職權侵犯學生合法權利的事件,導師的整體形象受到很大影響,學生在網上發帖維權,很容易得到網友的同情,「先入為主」傾向於認為導師有問題。其二,高校的教師倫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本應該是獨立的學術機構,對於教師倫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的調查結果,當事師生和社會輿論應該尊重,但是,在當前的高校治理體系中,教師倫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並不完全獨立,因此,調查、處理也缺乏一定的公信力。

這提醒高校在推進導師制建設,從嚴要求碩士生、博士生培養時,必須推進學校治理改革。賦予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獨立負責學校教育事務、學術事務管理的職責,按學術和教育標準評價教師的教育、學術能力與貢獻,同時堅持以教育原則、學術原則調查、處理教師涉及學術不端以及違反師德規範的行為,這才能避免正常的學生分流、退學處理,一再進入公眾視野,變為公共事件。

相關焦點

  • 「研究生讀不下去,我主動退學了」
    ◎ 作者丨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 編輯丨陳磊 2020年年末,退學後的張楚,第二次走入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場。
  • 南京大學校長:博士生標準不能降低,而是應該分流,科研應精英化
    而且相對於清華大學面對教育部嚴查博士畢業論文,竟然降低博士畢業生標準,南京大學的做法更加的硬核,不會降低博士生畢業標準,南京大學校長兩會發言:真正的人才培養不是學位大量頒發,博士生應該進行分流,因此每年主動從南京大學退學的博士生數量非常多!
  • 「博士分流淘汰制」真來了!多所高校發布實施細則,你準備好了嗎?
    ,形成了博士研究生們入學前發奮學習,入學後得過且過的奇特現象,所以博士畢業後學術素養低。 思考:隨著我國研究生博士生擴招政策的實施,博士生數量越來越多,而如何保證博士生的質量? 對策:「博士分流淘汰制」的橫空出世,使得國內博士面臨著生存危機。
  • 56名研究生擬被清退
    >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根據教育部第41號令《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和《武漢體育學院學籍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我院擬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碩士研究生作退學處理。對於6月3日後仍未辦理復學手續的研究生,研究生院將上報校務會給予退學處理。
  • 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原標題: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通過採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效等措施,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得到了較好控制,扭轉了一段時間以來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 大學生因曠課多被退學,專家:高校從嚴抓教學於法有據
    通告顯示,因18名學生長時間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活動,也未辦理相關手續,22名學生休學期滿未返校辦理復學或退學申請,經40名學生所屬的社會體育系、運動訓練系和武術系黨政聯繫會議研究和院長辦公會研究批准,學校決定對40名學生做出退學處理,並通過河北體育學院教務處網站予以公告。40名被退學學生須在2019年7月3日前到學校辦理退學手續或提出異議。
  • 6年僅修得6學分未被退學,是包容學生,還是浪費青春?
    總體來說,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是趨嚴的,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督促學生學習,另一方面,對於不適合在校學校的學生,也便於儘早分流耗到大三大四才退學回去,大好時光都浪費了。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研究生招生制度變遷邏輯——回顧與展望
    應充分認識我國研究生招生制度變遷機理和規律,探索三重邏輯合理髮揮作用的有效路徑,在招生單位辦學自主權、學生自由選擇權、招考分離、社會需求響應力等方面繼續開展適切的改革實踐。  (三)制度成型階段(1990—2008年)  在經歷了重建階段的密集調整之後,我國研究生招生的主要制度框架基本成型,研究生招生制度總體結構開始保持相對穩定,制度變遷分別發生在各個大的框架內部,以局部優化為主。碩士統考的改革體現了政府和學校責權合理分配的磨合過程,初試科目從高峰時期的6門,逐步壓縮至4門,釋放了更多專業考察權給招生單位。
  • 西安交大人才培養系列報導: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 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強化導師資助制度,保證研究生培養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研究生獎助金實行導師與學校聯合資助制,研究生獲得學校和導師的經費支持,從制度上保證科研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主導作用,改革後研究生自選課題比例大幅降低,研究生創新能力在實際科研項目中得到培養。
  • 教育部:加大對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查處力度,實現「零容忍」
    據教育部網站2月27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分別就研究生考試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嚴格的規範性要求。 通知指出,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邁入研究生教育大國行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嚴格監管的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質量監督保障制度建設取得很大進展,形成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省級學位委員會、學位授予單位三級質量管理保障體制,構建了研究生培養單位質量保證為基礎,教育行政部門監管為引導,學術組織、行業部門和社會機構積極參與的內部質量保證和外部質量監督體系。
  • 黑龍江省加快推進研究生教育深層次結構性變革
    人民網哈爾濱12月5日電(袁成亮)12月4日,黑龍江省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哈爾濱理工大學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了下一階段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工作。 會議指出,黑龍江省研究生教育整體上排在全國中上遊水平,為加快培養國家和龍江急需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 李少平: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
    (二)要充分認識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是優化審判權運行機制的重要途徑。構建科學合理的審判權運行機制,需要管理體制、訴訟程序、工作機制的協同改革,重塑審判體系,提升審判能力。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就是要通過發揮多層次訴訟制度體系的整體效能,依法快速審理簡單案件,嚴格規範審理複雜案件,實現司法職權配置和權力運行機制的科學化;通過實體和程序兩方面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根據被告人認罪與否、案件難易、刑罰輕重等情況,積極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快速審理簡單案件,避免罪刑倒掛;嚴格適用普通程序,落實庭審實質化,精審繁案,充分發揮司法制度保障人權的作用;通過推行示範訴訟
  • 中途退學的我,只有一張肄業證……想考研究生,我還有機會嗎?
    還有的同學中途退學,直至畢業只獲得了一張肄業證書。那麼這三個證書,對我們畢業後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呢?首先,我們要了解肄業證是什麼,以及畢業證、結業證和肆業證有什麼區別。畢業證書畢業是指具有正式學籍的學生,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及格,學校準予畢業的情況。畢業證書由學校發給畢業生。
  • 讀研路上的進與退:研究生「出局」的三個非典型樣本
    教育部明確,要加強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的全過程質量管理,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養方案進行分流退出。而對主動退出的人來說,這像是「及時止損」。2020年年末,退學後的張楚,第二次走入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場。此前,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化學研究的「逃兵」。
  • 十六至十九世紀中日貨幣流通制度演進路徑的分流
    自一些美國學者提出中西道路大分流以來,「大分流」問題不斷引起學界的討論,近年來重要表現之一就是關於中日近代化道路分流問題的再探討。19世紀中下葉,中日兩國幾乎同時邁向近代化,但所呈現出的過程、路徑與結局卻截然不同。與此密切相關:為何日本能夠較為順利地建立起近代貨幣金融制度,而中國貨幣制度卻陷入更加混亂不堪的局面?
  • 教育部發文要求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分別就研究生考試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嚴格的規範性要求。  通知指出,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邁入研究生教育大國行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嚴格監管的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質量監督保障制度建設取得很大進展,形成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省級學位委員會、學位授予單位三級質量管理保障體制,構建了研究生培養單位質量保證為基礎,教育行政部門監管為引導,學術組織、行業部門和社會機構積極參與的內部質量保證和外部質量監督體系。
  • 論文不合格要退學?教育部又有新通知,研究生將迎來「壞消息」
    像鼓勵專升本、大學生自主創業等等都是一些順應時代的政策,其中就發布了針對大學生考研的政策,主要內容是鼓勵本科生進行考研,來提升學歷,保證研究生的權益等等方面,研究生很可能迎來改革,有些對於考研黨來說是「好消息」,有些可能是個「壞消息」。
  • 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過程評價欠缺,分流機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辯——  「問題論文」是怎樣產生的  已通過答辯的學位論文為何還會出現上述形形色色的問題?「這反映出極個別學位授權點研究生培養的質量自律意識還需進一步強化,質量文化還需進一步培育。」高耀表示。
  • 刑事程序法治的理論發展與制度創新
    ◇認罪認罰案件的程序分流應當包括兩個層面的分流:訴與不訴的案件分流,審判程序的繁簡分流。  ◇排除非法證據不是目的,通過排除證據遏制非法取證行為才是目的,排除制度達到的是揚湯止沸還是釜底抽薪的實踐效果,值得追問也需要縝密觀察。
  • 全國政協委員張改平:應改變大學「嚴進寬出」現狀 完善高水平人才...
    就如何提升教育質量,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身為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從常年深耕的高等教育領域出發,認為應加快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同時改變目前大多數高校「嚴進寬出」的局面,推進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