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已成為當前很多人出遊住宿的選擇,但部分民宿卻價格虛高,或存在「貨不對板」的情況。專業人士認為,民宿不能只在裝修風格上做文章,還要提升服務品質,挖掘自身特色。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利於提高民宿定價的透明度,促進民宿行業健康發展。
愛彼迎近日發布2021年中國旅行洞察,國內遊繼續成為主題,旅行者渴望「旅居四方」,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春節假期裡,66%的90後受訪者表示會選擇「民宿、短租公寓、家庭旅店」出行。
民宿已成為當前很多人出遊住宿的「心頭好」,但部分民宿的價格卻讓人「高攀不起」。專業人士認為,民宿價格的制定要遵循市場規律,消費者會用腳投票,價格過高但服務不到位、又沒有特色的民宿,自然會在市場浪潮中被淘汰。
部分民宿價格太高惹爭議
孫女士一家四口打算元旦期間前往海南三亞旅遊跨年,她搜索住宿時發現好多民宿一晚價格過萬元。她看中的是一套可住4人的獨棟別墅,平時是4000多元一晚,元旦當日則漲到1.1萬元,「過節期間房價上漲可以理解,但目前漲了近3倍,過萬元的價格趕超星級酒店了。」
記者搜索發現,除了三亞,元旦期間,全國多地民宿價格普遍有所上漲。部分民宿價格甚至超過3萬元一晚,而它們平時的價格只需要幾百元至千元。
有民宿主認為,自己的院子就是等待懂它的人來住,不會依靠低價吸引人。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多數民宿主是按照收回成本的目標倒推來定價的,一年能掙錢的時間有限,高價有利於他們儘快收回成本。
此前,有消費者反映,位於貴州省雷山縣的西江老故事客棧在2020年10月3日至4日單價最低的普通觀景陽臺房價格為8383元,最貴的精緻觀景標準間價格為9863元,而這一客棧日常價格僅為150~300元。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查的結果顯示,該客棧實際價格為368元至898元,網絡平臺價格虛高,系前臺經理在房間售罄後擅自將價格虛假抬高以獲取網絡關注。
不能只在裝修風格上做文章
北京的趙女士曾在網絡平臺上預訂了一個可供8人居住的民宿院落,價格接近1萬元。她告訴記者,時值國慶假期,民宿緊俏,她預定的這家照片上看起來比較精緻,但是評價較少。「選民宿就像選盲盒,不到入住的那刻,就不會知道房間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入住後,趙女士才發現,這家民宿實際上就是曾經的農家樂,衛生間和臥室都陳設老舊,「和廣告上那溫馨文藝的形象完全不一樣,更不值這個價格。」
諸如此類「貨不對板」的情況並不少見。此前,江蘇省消協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對江蘇民宿消費狀況調查的結果顯示,超六成消費者擔心民宿衛生狀況,而實際上只有19%的民宿床品做到「基本潔淨」,很多民宿沒有跟治安、消防系統聯網。此外,38%的民宿沒有明碼標價的收費標準、住客須知,43%的民宿沒有公布投訴電話和負責人電話,對消費者維權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採訪中記者發現,隨著民宿的「風」越來越大,像趙女士遇到的農家樂改民宿的情況也不少,換個名字、參照「網紅」風格進行裝修,便成了「見山見水,留住鄉愁」的民宿。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