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退水過後,有一種魚開始泛濫了,紅色的尾巴很值錢

2021-01-17 釣魚精英堂1

我的家鄉在貴州山區縣,海拔高,森林密度大,氣溫自然低。河流急湍,河道亂石堆積,大的深潭較少,故而各種魚的長度受到生存環境的制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魚也就漸漸適應了本地環境,以短小粗圓為主要體型,便於在石頭下面棲息、繁衍,大個頭魚類的基本沒有。

每年春季,下幾場暴雨,河道漲水又退水後,小河裡就剩下很多魚,魚裡面鋼鰍子又最多,隨處可以見到它們在清水裡快速遊動,細長的身軀柔弱無骨又剛勁有力。小時候,一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就跑到小河裡抓魚、釣魚。那時候鋼鰍子更本就不用釣,用魚籠抓,在竹篾編織的魚籠裡放上誘餌,在溪流裡找一處低洼處,安放好,遊魚們經不起香味的勾搭,就急不可待鑽進去,結果是吃飽了肚子,圓鼓鼓的,張大嘴巴,笨笨地遊動著,可是卻無法鑽出來。頭一天放第二天收,就有很多鋼鰍子在籠子裡。

這鋼鰍子體型奇特;長如梭;體色鮮豔;尾巴紅色,隨著生活環境和年齡的改變,體色會發生一定變化,特別是在繁殖季節,雄魚體色會變得異常鮮豔。如今家鄉的小溪流裡依然還能見到鋼鰍子魚的身影,這不禁又勾起了我的興趣。釣鋼鰍:釣餌蚯蚓;線組主線2.0,子線不易太細建議1.5,因為有鋼鰍的地方有螃蟹,鋼鰍吃口猛,線粗不易纏繞;魚鉤選小鉤,建議袖2或者袖3,要有倒刺;魚竿儘量硬,就算一根小樹枝也可以。

釣點選擇石頭縫隙,最好是大石頭或者有深點的地方,只要有鋼鰍你去逗釣一分鐘內肯定會有口;把鉤放到洞口輕微地抖動,不一會兒,一大群鋼鰍子便圍著魚鉤上下翻動,繞來繞去,煞是好看。手指一有感覺就往上扯,一扯一條,一扯一條。這是因為鋼鰍都是群居,一般一個石頭縫一大群,釣的時候容易脫鉤最好用一個抄網接著更好。只要你熟悉地形,知道平常什麼地方藏魚,往往就會有大豐收。

如今這鋼鰍魚成了餐桌上的「寵兒」開春時的野生鋼鰍已經賣到百元一斤,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鋼鰍魚對水質、環境要求很高,非常不好養,水溫要冬暖夏涼,全是涼水它不長,常溫靜水一晚上就死,充氧機都沒用。而且,更難的是難以孵化魚苗,這魚一條母魚也沒多少卵,5~6百枚左右,水質要好,要常年活水。我關注鋼鰍魚養殖三年了,覺得很有市場,如果真有興趣那我們互相交流交流,我也正在學習中。

相關焦點

  • 翹嘴魚泛濫?肥西河道現大量翹嘴魚群,有人一天捕上百條
    翹嘴魚本是一種數量稀少掠食魚,然而前不久在安徽肥西的一些河道裡,卻出現大量翹嘴魚群,甚至有人一次捕撈上百條……河水渾濁,但水下卻有大量翹嘴魚出沒,不時有人釣起、捕獲翹嘴魚上岸——為何這些肥西河道裡,出現如此數量的翹嘴魚群?
  • 上海河道,現大量紅色噁心生物,釣魚人:河裡魚都沒了
    它們看起來「華麗」讓人覺得「噁心」……最近,上海市青浦區的幾位釣魚愛好者在當地郊區河道中遇到了這一奇怪的場景。河上的許多小珠子都附著在雜物和藻類上,像魚卵,但顏色是豔麗的粉紅色。「怪物」是什麼?「我們來看看。這條河沿上有很多地方,有的多,有的少。
  • 「斤鯽」都能泛濫?小夥東莞河道垂釣,釣起七八條「鯽魚王」
    尤其是一斤以上的「斤鯽」更是屬於可遇不可求的稀罕物,堪稱「鯽魚王」,有的釣友可能幾年也碰不上一條。然而下面這位小夥,在東莞的一條普通的河道裡垂釣時,卻連連釣起七八條體型驚人的大「鯽魚王」,令人「羨慕嫉妒恨」……東莞河道,半天釣起七八條「斤鯽」這位在東莞沙田工作的小夥,是一位釣魚愛好者,周末閒暇之餘去住處附近的河道垂釣。
  • 廣東河道現進化版羅非魚,越來越鮮嫩,它們還能繼續泛濫嗎?
    並且,每過一段時間就有「新型羅非魚」出現,比如近兩年,一種「斑點羅非魚」正在廣東的河道裡強勢崛起,原本廣州的河道裡並沒有,只是這兩年才開始出現,但數量增長很快,現在經常釣到。
  • 漢江流域「五彩魚」大爆發,原來是最不值錢的鰟鮍魚
    近日,有武漢的讀者反映,一些武漢周邊的漲水之後,一種「五彩魚」忽然大爆發,數量極多,尤其是漢江流域這種「五彩魚」極為多,甚至有人一下子能釣上百條! 長江君一聽說還以為是有什麼外來物種被洪水衝來,畢竟這種事件這些年來很常見。
  • 河道裡釣了不少小魚,全身紅紅的很像鰟鮍魚,可鰟鮍有紅色的嗎?
    這次原本計劃約上幾位釣友,然後去離家較遠的一個大水庫連續釣魚的,結果釣友們都有事情走不開,這次計劃只好推遲了。不過難得能有時間去釣魚,釣友們沒有時間,那小編就自己一個人去。這次也沒去太遠的地方釣魚,選了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小河作為釣點,本想著能釣到一些鯽魚也就心滿意足了,誰知天公不作美,小編這點微末的請求也沒能得到實現,最後只釣到了一些小魚。
  • 以前河道上泛濫的水葫蘆,為何慢慢消失了?
    但是如今,我們好像好久沒有看到「滿江綠」的場景了,以前河道上泛濫的水葫蘆,為何慢慢消失了嗎?而且在一些重金屬厲害的河道或者水體,水葫蘆可以吸收河道的重金屬和汙染物,可以說是很好的植物。本以為它會像玫瑰、百合、牡丹般惹人喜歡,卻沒有想到紅顏禍水,來到中國後的水葫蘆開始了「瘋」一樣的人生,禍害了我國許多的河流。
  • 黃河的形成與河道變遷
    至晚更新世湖水開始從東部三門峽地壘山地低緩的分水埡口向東溢流,並不斷下切,最終切穿三門峽。黃河幹流進入黃淮海平原,最終形成東流入海的黃河水系。黃河河道的變遷由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攜帶大量泥沙到達下遊,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容易造成泛濫。再加上人類不合理的開發,造成森林、草原和溝洫系統的破壞,導致黃河決溢改道。
  • 越南這一種魚泛濫求助中國吃貨,中國吃貨仔細一看後:告辭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家都知道,地球經過數十億年的衍生發展,直到如今才有了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人類不是地球的唯一物種,直至先進存在的動物就超過了150多萬種,其他生物與人類未知的更是多數不勝數。,而如今越南也有物種泛濫了,越南這一種魚泛濫求助中國吃貨,中國吃貨仔細一看後:告辭!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每一種魚蚌消失,都預示生態惡化作為長江三角洲上的一顆明珠,太湖是夾在高樓間的湖泊,也是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湖泊。其中,漁業成了太湖最重要的社會功能之一。太湖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一直是漁民的生計來源。據歷史統計,太湖流域曾有各類魚種107種。
  • 河道裡除了魚還有這種美味的貝類,一年產量幾十噸
    冬季乾旱的河道記得小時候,雨季來了,每當河道漲了洪水,爺爺總喜歡帶我去撈魚,河裡的魚很多,很多種類,鯉魚、草魚,河道通往十多公裡下的海港,海港漲潮水時,河水也跟著往上逆流上漲幾尺,魚兒順著潮水從海裡往上遊,退潮時也跟隨潮水往下逃離。繁殖期時,魚兒從下遊遊上來產卵,所以魚非常多。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每一種魚蚌消失都預示生態惡化作為長江三角洲上的一顆明珠,太湖是夾在高樓間的湖泊,也是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湖泊。其中,漁業成了太湖最重要的社會功能之一。太湖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一直是漁民的生計來源。據歷史統計,太湖流域曾有各類魚種107種。
  • 這種魚體態優美肉鮮嫩,殊不知魚子比魚肉還值錢,是上品美味
    其實不僅是雞蛋世上還有許多動物的蛋都是絕佳的美味,就拿魚來說吧,魚卵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今天,筆者就要給大家介紹一種魚卵,它比魚肉還要值錢,是日本人的最愛,主要盛產於我國臺灣。到底是什麼魚的卵會如此值錢呢?它就是鯔魚,俗稱烏魚,就和它的名字一樣,背部是烏黑色的,所以有些地方也把它叫做烏鯔。
  • 魚被凍死了?貴州河道裡有羅非魚被凍死,寒冷真能消滅羅非魚?
    自從羅非魚被引進我國後,就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經常聽到有南方釣友說羅非魚泛濫了,又釣到爆護了。這主要是羅非魚的繁殖能力太強,加上它的適應環境能,所以才導致南方不少的河道內有大量的羅非魚。(從圖片當中明顯能看到水面還結有一層冰)一、羅非魚真的能被凍死?羅非魚是來源於非洲,所以它又叫非洲鯽魚,南鯽等,這種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的魚,卻是屬於熱帶性魚類。(這羅非魚是屬於莫三比克品種)世界上羅非魚的品種大約有100多個,但根據不同的羅非魚生長繁殖情況來看,都具有生長快、疾病少、繁殖力強等特點。
  • 槐卿人生之十八:第十七章 「 紅蛙」施救冰窟脫險 「紅水」泛濫...
    非汛期上遊來水由進洪閘經子牙河下洩,來水流量大於6000立方米/秒時,則由灘地行洪。在尾閭建有主槽防洪閘,灘地行洪建有擋潮溢洪堰1座。境內建有涵閘3座,泵站3座。子牙新河於1967年開挖,橫貫海河流域中部,是海河流域內規模最大的人工開挖洩洪河道。上伍村第一生產隊的人家由河中心遷移到河北現在的居住地。挖掘的土填平了上伍境內古老的娘娘河,後來人們在娘娘河上蓋起房屋。
  • 時過境遷,廣東河道出現北美泛濫物種,愛心人士:我太難了
    而在人類主導的世界裡面很多生態環境也是受到了人們的過度開發,導致地球受到一些影響,人們也是開始保護保護動物,甚至是在買一些動物來放生,這不,時過境遷,廣東河道出現北美泛濫物種,愛心人士:我太難了。 在那條河裡面全部都是巴西龜,很多的人去抓,都是隨著數量越來越多,人們也是阻止不了,巴西龜是北美那邊的生物,巴西龜頭比較小,頭、頸處布滿了黃綠相間的條紋,眼睛後面還有著紅色粗條紋
  • 非洲肺魚在廣州河道出現?市民撈著「大黑魚」卻不敢吃,只能放生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物種入侵的事件,一些外來物種在去往別的環境時,由於環境改變,缺乏天敵,很容易就造成物種泛濫,嚴重影響著當地的生態環境,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近日,在廣州又出現一種新的外來物種,據悉,在廣州的河道中,經常能夠從中捕到一種奇怪的魚。這種魚全身呈黑色,體長能夠達到50公分,有人說這是一種「非洲肺魚」。而在廣州的這條河道名叫石井河,由於汙染嚴重,河水非常骯髒,而當地人常常將這條河稱作「黑河」。但是在近幾年,由於不斷加強治理,這條河水質慢慢變好,在河中的魚類也多了起來,但是當地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魚。
  • 「新型羅非魚」出沒廣州河道,魚鱗退化,魚身血紅色,能吃嗎?
    因此,如今已是廣東各大水系中最常見的野生魚,一位釣魚愛好者,只要拿根魚竿,去任何一條河道裡,無論是用蚯蚓還是商品餌,半天功夫都能釣回來半桶羅非魚……然而近來,在廣州的許多江河水域裡,一種「新型羅非魚」卻大量出現,它們渾身血紅,魚鱗退化不明顯,魚身甚至接近透明色,看起來頗令人驚異!
  • 殭屍魚現英國河道,學名七鰓鰻
    殭屍魚現英國河道,學名七鰓鰻 殭屍魚現英國河道,被稱為吸血鬼讓人聞風喪膽。據香港媒體報導,近日,絕跡英國200年的殭屍魚驚現當地河道。
  • 嘴小、刺多、尾巴是紅色的,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魚
    紅尾魚在四川岷江水系是一種特殊的小型魚種,學名四川鯝,亦俗稱紅尾子。紅尾巴大的有一斤以上,有人釣到5—6斤的,一般釣到的在半斤左右。這種魚屬於鯉科鯝屬,在升鐘的土話裡叫泥鱕,嘴小,刺多,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