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丨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打造創新...

2020-11-30 36kr

36氪獲悉,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已於今年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本輪由紅杉資本領投、老股東峰瑞資本跟投。三頓半創始人吳駿告訴36氪,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供應鏈升級改造、品牌建設及新品研發投入、創新消費場景打造等多個方面。

成立於2015年的三頓半,憑藉自創超級萃™技術和標誌性的罐體設計,2018年登陸天貓以來保持強勁增長:繼2019年天貓雙十一登頂咖啡類目榜首後,今年天貓618期間,三頓半力壓雀巢、星巴克兩大巨頭,躍居天貓618衝調大類銷量第一。

三頓半的亮眼業績也引起資本持續加注。這輪融資發生前,三頓半先於2018年11月獲得峰瑞資本領投千萬級Pre-A輪融資;此後2019年11月,獲得天圖資本領投、峰瑞跟投的A、A+兩輪共計數千萬元融資,加上新股東紅杉資本,可以說獲得消費賽道明星投資機構一致看好。

我們長期跟蹤這家創新品牌的成長曆程。區別於過往速溶咖啡、咖啡連鎖等不同階段代表產物,三頓半對於咖啡行業的一大創新在,將過去局限於精品咖啡館、僅屬於少數咖啡愛好者的精品咖啡,以創新凍乾粉新形態,藉助電商渠道進入大眾日常咖啡場景,帶來新鮮、高品質咖啡即飲體驗。

繼星巴克「第三空間」之後,咖啡消費市場孕育新格局。在吳駿看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智能商業發達,咖啡產品將趨於便利、健康化,用戶消費更加高頻,場景趨於碎片化,重數位化交付體驗。「我們認為,整個咖啡業態會變得更新和更快,新帶來更多價值,快帶來更高效能,由此會加速關聯商業體之間的連接與融合。

還原咖啡真實風味,多產品體系打造創新體驗

背靠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咖啡市場消費升級有目共睹,諸如凍乾粉、冷萃液、掛耳咖啡等即飲創新產品,以及無人咖啡、外賣咖啡、新型咖啡連鎖等新場景。從過往咖啡商業變遷來看,始終是基於新技術、新產品,通過新品牌連接新用戶,完成消費場景創新與迭代。

「新技術帶來新產品,在新場景中推出新品牌。」吳駿告訴36氪,三頓半同樣繞不開要做這件事。「三頓半的品牌理念是『探索星球風味』,最重要的就是探索。」

對於三頓半來說,當前尚處於探索「還原風味」階段。吳駿表示,三頓半並不創造咖啡風味,而是通過技術升級,在不使用任何添加物,也不依靠香精合成的前提下,呈現精品咖啡豐富的自然風味。

這賴於獨創的「冷萃提取、智能凍幹」超級萃™技術。其技術原理在於,通過超頻萃取工藝,以及更低溫、更短時冷萃過程,最大程度保留咖啡口感、香氣、新鮮度、甜感等細節層次,同時表現出較好溶解性,可全溫溶解於冰水、牛奶、燕麥奶當中。

三頓半產品圖,圖據受訪者

區別於一般商業豆,精品咖啡豆代表更高品質、豐富產地風味。根據烘焙深淺程度不同,口感又有明顯區別。吳駿向36氪表示,咖啡風味本身有明顯差異,差異意味著用戶有選擇空間。「我們不強調某一種風味或風格,三頓半是可提供數十種咖啡和茶風味的選擇,並且在保證品質前提下降低選擇門檻。」

基於超級萃™技術,三頓半已經推出三個超即溶產品系列:基礎快飲系列,由商業豆+精品特別拼配;數字精品線系列,使用80分以上精品豆,1-6號有不同的風格和烘焙度可選;0號咖啡師合作款,大部分為85分以上超精品咖啡豆;除此以外,三頓半還原創開發了7號-超即溶路易波士茶,以及精品掛耳咖啡和咖啡豆系列。

三頓半1~7號產品圖,圖據受訪者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凍乾粉的前道工序,咖啡冷萃液迄今仍未進入三頓半產品體系。對此,吳駿告訴36氪,三頓半有絕對領先的冷萃液技術,但目前冷萃液的保存是世界範圍的難題,都需要先殺菌處理才能進行常溫保存,但會損失咖啡風味,而如果採用冷鏈運輸,又很難控制物流環節以及存放條件不夠便利,三頓半正在探索該領域更好的解決方案。

即便如此,憑藉高品質精品咖啡凍乾粉,三頓半已經成功俘獲了一眾咖啡愛好者。截至2020年8月,三頓半已經賣出逾6000萬杯咖啡,8月份業務實現150%增幅。

年產能擬擴大10倍,構建「超級系統」價值鏈

迄今為止,三頓半絕大部分營收仍來自於天貓。不過尤其是今年以來,線上即飲咖啡市場競爭趨於激烈,咖啡品牌扎堆進入凍乾粉領域,截至目前,包括永璞咖啡、隅田川、時萃、fisheye等各式咖啡品牌均已推出品牌凍乾粉產品,傳統咖啡品牌也在跟進。

支撐這一布局的一個行業背景是,速溶咖啡仍佔整個中國咖啡消費市場6成以上市場額,且過去主要以「雀巢3in1」為代表的國際巨頭把控,且含有較多調味添加物,與健康化飲品趨勢並不相符。此外,凍乾粉技術較為成熟,代工並非難事。

對於扎堆入局的現象,吳駿向36氪表示,三頓半專注做好自己,有人跟進本身是好事。「但三頓半的價值不只是杯子造型,或快速溶解,這是很多領域存在的誤解。」吳駿向36氪表示,三頓半還原技術已做到行業絕對領先,實現從「烘焙-萃取-凍幹」全鏈路自建,所有工業化設備自主研發,生產線按照產品量身定製,精準、穩定和高品質地還原咖啡風味。

據悉,三頓半在跟工廠合資籌建品牌新工廠,產能預計將擴大10倍以上。之所以進行產能「大迭代」,吳駿告訴36氪,三頓半主要是想從根本上完成工業化躍遷,實現技術、生產、市場全鏈路一體化。

據吳駿介紹,三頓半的規模優勢也推動在生豆採購環節有更好定製及議價能力,保證優質穩定供給;而品類創建和優化過程,會讓三頓半對咖啡趨勢有更好認知,通過自研技術支持,將用戶需求轉化為消費行為,持續帶來創新產品和交互體驗。

一個顯著的改變是,三頓半產品成本較初期已經大幅降低,數字精品線系列產品初上市時單杯售價在10元左右,目前已經降低到7元左右,整體產品處於4元~8元價格區間。

渠道方面,三頓半線下探索仍比較初期,迄今為止並未進行大面積鋪開渠道。吳駿告訴36氪,三頓半還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我們不完全追求所謂線下點位、市場覆蓋率,這兩個事情可以做,但我們更在乎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做好體驗和價值,有沒有把品牌、產品場景構建完整。」

吳駿表示,經銷商不是現階段三頓半考慮重點,整體主要是在嘗試跟頭部渠道商以及新型注重用戶體驗的創新場景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三頓半曾宣布計劃今年在上海開出綜合體驗店,由於受疫情影響,該計劃預計將延後,不過三頓半也在與展會、市集、快閃店等形式輕落地。

吳駿告訴36氪,當前的重點是做好內容,實現產品內容化和內容產品化。首先,三頓半新品上市半年不做廣告推廣,測試用戶消費屬性,以及驗證產品符合用戶期待,而非通過廣告推薦實現;第二,三頓半認為好的產品本身就具有內容基礎,這些內容不是「教育」用戶怎麼做,而是去和用戶一起探索,「所以產品上市兩年多,三頓半沒有告訴用戶怎麼做咖啡,反而是用戶告訴了官方上百種不同的喝法,這是產品的內容化。」

內容產品化則是把內容用產品化的形式展開,比如連續推出多期的杯殼回收的「返航計劃」,被設計為通過小程序等載體進行遊戲化、故事化的交互體驗,並聯合第三方空間、品牌和志願者共同實現,這個已有數萬人參與的長期內容和產品一樣,也有對應的人、貨、場和生命周期。

三頓半「返航計劃」,圖據受訪者

不僅僅是內容層面,在吳駿看來,咖啡跟其他產品最大的區別在於,咖啡是消費、文化和社交屬性三合一,需要系統化產品和服務力,好的內容力和品牌力滿足消費者。

吳駿表示,三頓半需要具備產品、服務、品牌的系統能力,「單一能力容易被抄襲、複製,但真正的實力是系統化打造產品,在設計語言、核心交付、內容創造和數位化等方面留有很多接口。」三頓半稱之為品牌的「超級系統」策略,以新技術驅動新產品,並以新產品為基礎,不斷將新的場景、內容、數字、用戶等模塊連接在產品上,將產品變成「超級系統」,持續擴展系統服務用戶的能力和價值,以此建立品牌文化,創建更多元咖啡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36氪獨家 | 跨境新奢品牌運營平臺「Shopal」獲億元B輪融資
    36氪獨家獲悉,成功推紅Aveeno、歐緹麗等多個網紅品牌的公司「Shopal」已完成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方為凱輝創新基金和連捷資本。本輪融資後,除了繼續收割獨代和自有新奢品牌,「Shopal」開始搭建自有渠道和會員體系,借力小程序和多品牌集成店沉澱用戶並增加品牌露出,打造強控制權閉環體系。
  • 36氪首發 | 「未來黑科技」獲億元人民幣Pre-B輪融資,用物理光學...
    36氪獲悉,「未來黑科技FUTURUS」近日宣布獲得億元人民幣的Pre-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德厚資本和凱輝基金。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團隊擴充。目前該公司有近80人,2019年底預計擴充到120人左右。
  • 精品咖啡品牌「M Stand」完成A輪超1億元融資,估值7億
    此次是MStand首輪融資。公布融資之前,MStand在上海已成功運營10家門店,其中5家形象店,5家精品店,還計劃將於2021年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個核心城市打造M Stand潮流綜合旗艦店,包含:咖啡、餐廳、酒吧、潮牌服裝零售空間,打造城市年輕人打卡地標空間。
  • 專注模式動物開發,「集萃藥康」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
    據悉,「集萃藥康」已於近日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雲鋒基金、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泰福資本等基金共同參與投資,這是繼「集萃藥康」2019年1.6億元A輪融資後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全球化產能布局及新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
  • 36氪首發 | 結構生物學CRO機構「佰翱得」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啟動「千靶萬苗」計劃
    36氪獲悉,創新藥研發服務機構「佰翱得」近日完成了逾億元人民幣的A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康君資本」領投,融資所得資金主要用於升級冷凍電鏡平臺,啟動「千靶萬苗」計劃。關於「佰翱得」,36氪曾經做過詳細報導。
  • 36氪首發|定位算法交易服務商,「卡方科技」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
    來源:36氪文 | 睿初編輯 | 詠儀36氪獲悉,算法交易服務商卡方科技今日宣布獲得數千萬元B輪融資,由廣發信德領投,老股東華蓋資本跟投,由義柏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卡方科技聯合創始人鄭盛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的研發投入及人才引進。
  • 創投日報| 「嘉檢醫學」獲得超1.1億元B輪融資,「金竟科技」獲1200...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項目報導: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近兩年來在落地層面的實踐,都揭示了與產業緊密結合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 「甲乙丙丁」完成3.5億元B輪融資,遠洋資本領投
    36氪獲悉,汽配供應鏈平臺「甲乙丙丁網」已於本月完成B輪3.5億元融資。本次融資由遠洋資本領投,上海國和投資與老股東滿幫集團跟投,高鵠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甲乙丙丁網 CEO 阮成瑜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集中投放在基於行業整合併購的共享型倉配、供應鏈金融賦能、信息化系統升級、人才創新等領域。
  • 基因編輯療法再獲資本青睞,「博雅輯因」完成4.5億元B輪融資
    據悉,生物技術公司「博雅輯因」今日宣布完成4.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正健康投資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雅惠投資、崑崙資本跟投,公司現有投資者IDG資本、禮來亞洲基金、華蓋資本、松禾資本跟投。 博雅輯因是36氪持續關注的生物技術公司,該公司是基因編輯領域的頭部企業,以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基礎,針對多種遺傳疾病和癌症,加速藥物研究並開發創新療法。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金匙醫學」獲2.3億元A輪融資;「網際網路+醫療...
    行業周報收錄了本周醫療健康領域「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其他值得關注的國內外行業新聞動態。 投資融資 浙江迅實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總額數億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壽大健康基金領投,柯橋產投基金、崑崙萬維、前海母基金、國藥資本、中科創星共同投資。該公司新一代齒科專業3D印表機SprintRay® Pro系列產品和列印伴侶已上市,並正在推往國外口腔市場。
  • 36氪首發 | 電動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獲數千萬元融資,樣車已...
    36氪獲悉,新能源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數千萬元的投資,本輪由專注於新能源產業的華熠新能源產業基金獨家出資。 帝亞一維創辦於 2017 年 2 月,是集純電動汽車研發、製造、營銷為一體的電動汽車研發企業。
  • |「通用微科技(GMEMS) 」 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新品「減振矽麥...
    36氪獲悉,「通用微科技(GMEMS) 」超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鼎青投資、常春藤資本、漢橋資本、浙商創投、力合資本、普華資本等機構共同投資,摯金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通用微科技有限公司是36氪持續關注的企業,是一家致力於採用單晶片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標準化的軟硬體端側語音入口解決方案。
  • 新銳科技美護品牌「AMIRO」完成億元融資 全力進軍全品類美容儀器...
    新銳科技美護品牌「AMIRO」完成億元融資,全力進軍全品類美容儀器市場  光電美容品牌「AMIRO」正式宣布完成B輪1億元的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晨財智領投、弘暉資本、凱爾特亞洲以及奧牛資本跟投,老股東順為資本超額追加投資,雲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創投日報 |「久趣英語」完成數億元 C1 輪融資,跨境商品綜合服務...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融資新聞報導 36氪首發 | 百度、深創投、前海母基金押注小班課,「久趣英語」完成數億元 C1 輪融資 36氪首發 | 跨境商品綜合服務平臺「行雲全球匯」完成1億美元 B+ 輪融資,重點發力線下門店 36氪首發 | 圍繞最高
  • 36氪首發 | 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紅杉...
    編輯:石亞瓊 配圖來源:Pexels 36氪獲悉,室內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於8月19日宣布完成了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的近億元B+輪融資,美團、長盈鑫投資、啟創資本、程鉑瀚基金等老股東悉數跟投。這是兩個月內普渡科技完成的第二輪融資,今年7月1日普渡剛剛完成了由美團獨家投資的過億元B輪融資。
  • 36氪首發 | 「星雲Clustar」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加速AI訓練的全...
    36氪獲悉,AI技術與服務提供商「星雲Clustar」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基石資本領投,老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跟投,山景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之後,星雲Clustar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 36氪首發 | 圍繞電子工程師打造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華秋」再獲近...
    36氪獲悉,電子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華秋」近期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由老股東同創偉業領投、數家投資機構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提升高多層PCB製造、電子元器件BOM配單以及PCBA加工等供應鏈服務的產能及能力。
  • 逆潮流的「三頓半」,如何從網紅咖啡品牌轉型為兼具實力+流量的品牌?
    在這個大背景下,2018年9月,天貓上突然出現了一個「逆潮流「的品牌「三頓半」,自我定位為「精品速溶咖啡」,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被眾多KOL不斷推薦,以網紅身份出道。社交聲量最終也轉化成了銷量,在天貓2018年雙12的活動中,三頓半創造了銷量僅次於雀巢的成績,一鳴驚人。
  • 36氪首發 | 「Genebox基因寶」獲近億元A輪融資,大鉦資本加碼大...
    36氪獨家獲悉,健康管理平臺「Genebox基因寶」近日完成近億元 A 輪融資,本輪由大鉦資本領投。公司曾獲3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上市公司連鎖藥房大參林。 我們曾報導過「Genebox基因寶」,這家公司成立於2018年5月,18年底上線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基因寶,差異化在於側重檢測報告的實用性,比如與股東大參林藥房合作開發的藥物掃碼功能,用戶可以結合檢測報告查看藥品的個體適用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業務探索,Genebox基因寶及時作出調整迭代。
  • 36氪首發 | 瞄準增長中的質譜行業,「豪思生物」獲數億元B輪融資
    36氪獲悉,臨床質譜檢測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豪思生物」,今日宣布獲得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遠洋資本和前海母基金聯合領投,惠遠資本跟投,老股東火山石資本和沃生投資等繼續追加投資。本輪融資所得,將主要用於該公司臨床質譜檢測產品研發工作,加快二類、三類試劑盒註冊報證以及自主研發質譜儀的註冊報證進度,招募高科技人才,完善第三方檢驗服務,擴建營銷網絡,加強市場推廣力度。豪思生物創始人兼CEO慄琳博士表示:「臨床質譜應用範圍廣闊,可在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等多領域對傳統方法學進行替代。公司獨家產品對應的市場空間超千億元,遠高於常規檢測產品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