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所研製的ITER側線圈模型線圈盒通過驗收

2021-01-19 和訊網

  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一室科研人員的大力支持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的側面矯正場線圈(side correction coils,縮寫為SCC)模型線圈盒在該所研製中心製作完成,並於12月14日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ITER的矯正場線圈(CC)整體分為頂部線圈(TCC)、底部線圈(BCC)、側面線圈(SCC)三部分,每部分各有6個。其中,ITER-SCC具有特殊的三維結構,盒體採用雙L形設計,使用電子束焊或雷射焊等進行真空封焊,用以保證焊接過程中不會對盒體內的線圈造成損傷。此次SCC模型線圈盒的研製對真實模擬線圈盒的加工,摸索線圈盒加工工藝流程和技術參數,掌握線圈盒製造過程中的重難點具有重要意義。等離子體所研製中心針對線圈盒製作工期短、工作量大、焊縫長、三維曲面複雜等特點,在焊接和後續加工過程中採用多種有效方式控制變形。

  驗收會上,專家組一行高度評價了研製中心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完成ITER-SCC模型線圈盒的研製,充分肯定了研製中心在焊接和加工工藝上的諸多創新之處,認為ITER-SCC模型線圈盒的順利完成是整個ITER矯正場線圈系統的重要進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研製的PF6線圈通過驗收測試
    近日,法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線圈測試現場傳來喜訊,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ITER PF6線圈一次性通過所有驗收測試項目,即將作為磁體系統中首個線圈安裝至ITER主機中,為ITER計劃2025年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的重大工程節點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於ITER計劃進度具有積極的提速推進意義
  • 我國成功研製ITER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極向場6號線圈(PF6線圈)竣工交付,將通過海運方式運送至法國ITER現場。
  • 我國成功研製ITER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我國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成功研製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通過建造反應堆級核聚變裝置,驗證和平利用核聚變發電的可行性, 是未來實現聚變能商業的關鍵一步。9月20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研製的ITER計劃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現場。據介紹,這座重量相當于波音747飛機的PF6線圈,是決定ITER裝置運行成敗的最重要線圈之一。
  • 我國研製成功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圖片來源:安徽日報 徐旻昊攝9月20日,有著「人造太陽」之稱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極向場6號線圈(PF6線圈)在安徽省合肥市竣工交付,其將通過海運方式運送至法國ITER現場。同時,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正式開工建設。
  •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核心部件「合肥造」 「PF6線圈」運抵法國ITER現場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旭)6月29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法國當地時間6月26日上午11時,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總裝現場ITER計劃極向場6號超導線圈(PF6線圈)抵達歡迎儀式上,由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PF6線圈正式交付至法國ITER現場。
  • 中國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成功研製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新華社合肥9月20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由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極向場6號線圈(簡稱「PF6線圈」)20日在合肥竣工交付,並將於本月底海運至法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簡稱ITER計劃,是全球最大的多邊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之一。
  • 中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ITER校正場首批線圈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網站 圖新華社合肥9月23日消息,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 中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中國研製難度最高的超導磁體抵達ITER現場
    葉華龍 攝中新網合肥6月29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9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法國當地時間6月26日上午11時,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總裝現場ITER計劃極向場6號超導線圈(PF6線圈)抵達歡迎儀式上,由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PF6線圈正式交付至法國ITER現場。
  • 我國承擔的超導磁體通過驗收,將率先安裝至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
    近日,法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線圈測試現場傳來喜訊,由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ITER極向場6號磁體PF6一次性通過所有驗收測試項目,驗收工作圓滿完成,即將作為磁體系統中首個線圈,安裝至ITER主機中。PF6線圈是等離子體所通過國際競標承接的歐盟採購包製造任務。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校正場線圈「合肥造」
    9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竣工交付,即將運送至法國ITER現場。合肥研究院裝置主機工程研究室室務委員衛靖介紹,這些校正場線圈,將校正實驗中的磁場誤差,保證實驗目的達成。  校正場超導磁體系統共計18個線圈,製造工藝涉及超導、低溫、絕緣、材料、焊接、無損檢測、電測試等多學科領域。2010年,等離子體所憑藉過硬的科研實力,獲得了為ITER研製校正場超導磁體的合同,承擔該系統全部的設計工藝開發和研製。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法聚變國際合作取得重要進展——ITER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竣工交付
    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的ITER校正場首批線圈已經研製成功,即將交付至法國ITER現場。校正場超導磁體系統是ITER主機重要部件之一,校正場超導磁體系統共計3組18個線圈,製造工藝極其複雜,涉及到超導、低溫、絕緣、材料、焊接、無損檢測、電測試等多學科交叉,由等離子體所承擔全部設計工藝開發和研製。
  • COMSOL案例解析06:線圈-磁場建模
    本期導讀春節快到了,你的模型收斂了麼!
  • GT4501A 亥姆霍茲線圈磁場實驗儀的應用
    5) 外形尺寸: 亥姆霍茲線圈架340×270×250mm   磁場測試儀 320×300×120mm 6) 總質量:15kg 由於洛侖茲力f L作用, 電子即向圖中虛線箭頭所指的位於
  • 淺談變壓器線圈
    2、變壓器線圈結構型式 因變壓器容量和電壓的不同,線圈所具有的結構特點亦各不相同。變壓器的線圈大致分為層式和餅式兩種。線圈的線匝沿其軸向按層依次排列的稱為層式線圈;線圈的線匝在輻向形成線餅(線段)後,再沿軸向排列的稱為餅式線圈。
  • GT4501 亥姆霍茲線圈磁場實驗儀應用
    360度連續旋轉,從而實現了探測線圈的三維連續可調.這種結構設計豐富了實驗內容,可以方便測量載流圓形線圈和亥姆霍茲線圈的軸向上的磁場分布情況、載流圓形線圈(或亥姆霍茲線圈)的徑向磁場分布情況、以及研究探測線圈平面的法線與載流圓形線圈(或亥姆霍茲線圈)的軸線成不同夾角時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值的變化規律.該磁場實驗儀具有測量原理簡單,測量方法簡便及測試靈敏度較高等優點,適合各高校物理實驗室使用.
  • 電感線圈
    按導磁體性質分類: 空芯線圈、鐵氧體線圈、鐵芯線圈、銅芯線圈。按 工作性質 分類: 天線線圈、振蕩線圈、扼流線圈、陷波線圈、偏轉線圈。按 繞線結構 分類: 單層線圈、多層線圈、蜂房式線圈。二、電感線圈的主要特性參數1、電感量L電感量L表示線圈本身固有特性, 與電流大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