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一室科研人員的大力支持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的側面矯正場線圈(side correction coils,縮寫為SCC)模型線圈盒在該所研製中心製作完成,並於12月14日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ITER的矯正場線圈(CC)整體分為頂部線圈(TCC)、底部線圈(BCC)、側面線圈(SCC)三部分,每部分各有6個。其中,ITER-SCC具有特殊的三維結構,盒體採用雙L形設計,使用電子束焊或雷射焊等進行真空封焊,用以保證焊接過程中不會對盒體內的線圈造成損傷。此次SCC模型線圈盒的研製對真實模擬線圈盒的加工,摸索線圈盒加工工藝流程和技術參數,掌握線圈盒製造過程中的重難點具有重要意義。等離子體所研製中心針對線圈盒製作工期短、工作量大、焊縫長、三維曲面複雜等特點,在焊接和後續加工過程中採用多種有效方式控制變形。
驗收會上,專家組一行高度評價了研製中心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完成ITER-SCC模型線圈盒的研製,充分肯定了研製中心在焊接和加工工藝上的諸多創新之處,認為ITER-SCC模型線圈盒的順利完成是整個ITER矯正場線圈系統的重要進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