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疫苗的C肝,能在2030年消失嗎?

2020-12-04 澎湃新聞

原創 bio kiwi 

2020年諾貝爾獎的頭炮早已打響——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 (Michael Houghton)、以及查爾斯·賴斯 (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過程中做出的卓越貢獻。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諾貝爾獎官網

也許是受到今年特殊情況(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並不像多數科學媒體預測的那樣,頒給免疫學或細胞生物學等領域;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另一種 RNA 病毒——C型肝炎病毒(HCV)。

關於 HCV 的發現歷程,以及三位優秀學者與之相關的成就,在公眾號「知識分子」的一文中已經講述得相當詳盡。

3位學者在 HCV 發現中做出的貢獻,依次是Alter發現了輸血中的未知新病毒、Houghton分離得到病毒的基因組以及Rice證明了C肝病毒可以導致肝炎 | 諾貝爾獎官網

也正如諾貝爾官網對於該獎項的描述一樣,HCV 的發現也是人類在與病毒疾病抗爭歷史上裡程碑式的成就。正是對 HCV 的發現和了解,才能夠推出診斷試劑,進而在全球範圍內消除輸血後肝炎傳染;以及使得隨後針對 HCV 抗病毒藥物研發的成功成為可能。

和其「兄弟」病毒——A肝病毒、B肝病毒不同,C型肝炎(C肝)病毒的變異能力更加突出,進而導致如今仍未出現成功的C肝疫苗。

但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世界肝炎日給出了一個充滿希冀的主題——「沒有肝炎的未來」。

2020年世界肝炎日主題 | 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陷入「疫苗」僵局的C肝

在中國,C肝受重視的程度可能不如B肝。但自1989年被首次發現以來,HCV 在世界範圍內一直如同「瘟神」一般,奪取無數人的生命。基於C肝的流行狀況分析,HCV 的全球感染率約為1%,意味著7100萬左右的人群感染有 HCV。

電子顯微鏡下的C肝病毒,直徑只有50nm,卻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 洛克菲勒大學C肝研究中心

正如病名描述的那樣,HCV 會對肝臟造成急性或慢性感染,其嚴重程度從僅數周的輕微症狀到終身嚴重疾病都有可能。不僅如此,慢性C肝患者還容易發展成為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據 WHO 估計,2016年約有39.9萬人因此喪生。尤其是在美國,C肝致死人數甚至超過愛滋病等60多種傳染病的總和。

HCV 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或母嬰傳播,因此相比於會經由空氣傳播的新冠病毒而言,檢測、診斷、並切斷傳播途徑要容易一些。但對於公共衛生和醫療資源匱乏的地區,要想做到這些也並非易事。

C肝病毒多樣的傳播途徑 | 美國CDC

如果有疫苗給予人們對 HCV 的免疫力的話,局面可能會大相逕庭。

但事實上,從 HCV 被發現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致力於相關疫苗的研製,但至今仍未成功。HCV 基因變異程度高、難以大規模培養、動物感染模型缺乏等特點,讓其疫苗研發工作困難重重:

基因變異程度高:HCV 有8種基因型、67種基因亞型,其間核苷酸差異高達30~35%,且其複製過程中容易出現大量突變;

大規模培養難度大:難以通過體外細胞培養分離 HCV,更別說量產也得到滅活/減毒疫苗原料(直到1999年才得以實現 HCV 在體外的穩定複製);

逃脫宿主適應性免疫反應:HCV可以通過引發非中和抗體應答等多種策略破壞宿主免疫系統原有的效率;

動物感染模型缺乏:HCV 僅感染人類和黑猩猩,但如今的實驗動物倫理禁止使用黑猩猩開展實驗,故C肝疫苗研發缺乏可用的實驗動物模型;

……

得益於對 HCV 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各種新型疫苗技術的出現,C肝疫苗的研發工作重新煥發生機。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DNA疫苗、多肽疫苗等多種類型的疫苗也都在實驗室研究或臨床試驗的過程中。但遺憾的是,目前還未出現能夠稱得上「OK」的C肝疫苗。

各種技術類型的C肝疫苗研發情況,可以看到雖然均有不錯的進展,但都未能抵達實現的終點

| Naderi et al. 2014

另一方面,療效驚人的C肝特效藥似乎讓疫苗略顯「雞肋」,也讓不少企業打消了投入研製疫苗的想法。

接近完美的C肝特效藥

儘管 HCV 有不少令科學家頭疼的特點,但它也有「弱點,或者說——「突破口」。

作為 HCV 感染的主要器官,肝臟通過口服的形式就可以給藥治療;且在感染過程中,HCV 通常不會進入細胞核,而只是存在於細胞質當中。這意味著,讓C肝患者完全消除 HCV 是可能的。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使用幹擾素α(IFN-α,一種抗病毒蛋白)治療開始,人類在與 HCV 的這場鬥爭中有了回應。遺憾的是,IFN-α 雖然能夠治癒C肝患者,同時也會留下不少後遺症和容易復發的隱患。

21世紀初,HCV 在體外細胞中穩定複製的實現、以及 HCV 完整感染周期的揭曉,讓C肝藥物的研發進入快車道。

C肝病毒的侵入過程,通過對具體過程的了解就可以針對性研發打斷其複製入侵的新藥

| Tellinghuisen T L, et al.

以 HCV 的非結構蛋白作為靶點的藥物先後出現,並取得不錯的療效。針對 NS3 蛋白的BILN 2061、針對 NS5B 的索非布韋(sofosbuvir)、針對 NS5A 的達卡他韋(daclatasvir)等藥物陸續登場亮相,最終使C肝的治癒率達到95~100%。

有了這些特效藥,2030年消滅肝炎的目標是否能實現呢?

答案依舊是模糊的、難以確定的。以C肝為例,要想利用這些藥物治療、控制、清除人類群體中的 HCV,就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診斷篩查,找出那些隱藏的慢性C肝患者;並降低藥物原本高昂的價格、或提供補助。但要實現以上目標並不容易,尤其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地區。

以美國為例,根據2013-2016年數據,每年有240萬人患有C肝,但只有一半人知道自己有C肝,更不用說其他發展中國家了 | 美國CDC

同理,其他類型肝炎的疫苗接種、診斷治療等問題也需要巨大的投入才能完成。那麼回到標題給出的問題——沒有疫苗的C肝,在2030年能夠消失嗎?

目前已有的數據並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筆者認為是能夠實現的。在 WHO 的帶領下,不少國家和地區已經展現出完成該目標的決心;且針對容易變異的 HCV,類似流感病毒的多價疫苗也有可能在未來10年獲得成功。

同為 RNA 病毒的新冠呢?

關於肝炎病毒,人類可能逐漸佔得上風。可在新冠病毒(SARS-CoV-2)、愛滋病(HIV)等其它RNA病毒面前,人類依舊有些捉襟見肘。早在今年8月,聯合國就發表過類似 「目前對抗新冠肺炎沒有確定的特效藥,也可能永遠都不會有」 的觀點。

biokiwi 在此前的文章中簡單解釋過,關於新藥研發背後嚴謹但複雜的過程;而同為醫療產品的疫苗也一樣。

當然,這並不代表毫無希望。只不過在等待希望,或者萬一希望落空的時候,檢測、隔離、以及儘可能的治療等公共衛生和疾病控制手段是更有效率的方式;而中國在這方面可以算得上是優秀的典範了。

檢測、隔離並治療新冠肺炎患者、追蹤並隔離其密切接觸者,告知、授權和傾聽社區建議。而對於公眾來說,社交距離、佩戴口罩、經常洗手以及安全地咳嗽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疾病傳播,幫助疫情的控制和緩解。

—— WHO

而且回顧從2019年年底新冠病毒出現至今,不到一年的時間,多種技術路線的疫苗和藥物都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正是生命科學和醫學的進步帶來的,讓人類面對未知的疾病不至於束手無策。

疫苗、藥物、隔離,最終總有一種或幾種策略能夠幫助人類克服新冠這個難關。

參考資料

Duncan JD, Urbanowicz RA, Tarr AW, Ball JK. Hepatitis C Virus Vaccin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Vaccines (Basel). 2020;8(1):90. Published 2020 Feb 17.

Naderi M, Gholipour N, Zolfaghari MR, Moradi Binabaj M, Yegane Moghadam A, Motalleb G. Hepatitis C virus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Int J Mol Cell Med. 2014;3(4):207-215.

Hepatitis C, World Heath Organization. 27 July 2020.

"Hepatitis C 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the Public | CDC". 10 September 2019.

Lombardi A, Mondelli MU (March 2019). "Hepatitis C: Is eradication possible?". Liver International. 39 (3): 416–426.

李晨陽. 諾獎得主都沒做出的C肝疫苗,難在哪兒?中國科學報. 2020, 1006.

Vilarinho S, Lifton RP. Pioneering a Global Cure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Cell, 2016, 167(1):12-15.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B肝功能治癒,全球頂級專家自然刊文,2030消滅B肝C肝可行嗎?
    B肝功能治癒,全球頂級專家自然刊文,2030消滅B肝C肝可行嗎?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是在2016年WHO的194個成員國共同承諾並完成,尤其是B肝和C肝。今年是2020年,距離2030年剛剛好還有10年,我們聽聽全球傳染病學專家是如何看待10年內實現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標的。
  • 接種疫苗聯合藥物方案直抵「沒有B肝的未來」
    疫苗是一件強有力的武器,發揮著克敵制勝的作用,我國在B肝疫苗抗擊慢性B肝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引進更多創新且高質量的抗B肝藥物,幫助患者實現「功能性治癒」,共同為了「沒有B肝的未來」不懈努力。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目標是「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包括B肝和C肝」。長效幹擾素聯合抗病毒藥物治療已經使C肝成為完全可以治癒的疾病。
  • 2030年,北極冰川會消失嗎
    正在崩塌的冰山 資料圖片編者按:近年來,關於兩極冰川正融化消失的報導越來越多,而相對於南極的冰川來說,北極的冰川似乎更為脆弱,有科學家預測,到2030年夏天,北冰洋將不再有冰存在。那麼是否意味著,2030年冰天雪地的北極將不復存在,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呢?這一天竟然來得如此之快?最近,果殼網自然控編輯馬子馭碩士剛剛從北極考察回來,對於北極正在發生的變化,他有著切身的感受,北極的冰川是否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他在北極都看到了什麼?
  • C肝被稱「沉默殺手」 尚無疫苗預防感染無症狀
    公眾對C肝的知曉率只有38%,遠遠低於A肝和B肝的知曉率(分別為91%和95%),74%的人不知道C肝是可以治癒的,大多數的受訪者錯誤地認為C肝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  在肝炎家族中它排行「老三」;「兄弟姐妹」眾多,讓疫苗研究成為難點;不知不覺就讓人類患病,這讓它獲得了「沉默殺手」的稱號……這就是B肝的「弟弟」——C肝。  說它是B肝的「弟弟」,其實它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只不過都對人類的肝臟感興趣,愛好一樣而已。
  • 直接抗病毒藥物進入小分子新時代造福眾多C肝患者
    相比於已有疫苗可防可治的B肝來說,C肝目前還尚無疫苗可以預防,且近十年間發病人數翻了1.3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教授指出,C肝與B肝一樣都是「沉默的殺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肝硬化-失代償或肝癌,「C肝四部曲」的進展雖然緩慢,通常平均要25年左右的時間,但由於其感染具有隱匿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感染了C肝病毒,且早期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等到出現症狀再就診時已是肝硬化甚至肝癌,錯過了早期治療時機。我國10%的肝癌都是由C肝引發的。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發現C肝病毒的科學家!
    C肝病毒的誕生史、發現史、治療史 被現代醫學確認的C肝病毒,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流行的黃疸性肝炎。近現代以來C肝的爆發和傳播,則更像是二戰戰場上擴散開來的一團烏雲。
  • C肝病毒發現者榮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在之後長達15年的時間裡,受當時的醫學研究手段所限,阿爾特教授和他的團隊都未能窺見這第三種肝炎病毒的真容。但是他們依然盡其所能,給世界豎起了安全的防護牆——通過增加輸血檢測指標,將輸血後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從33%降低至4%;並為病毒的發現留下了線索——在黑猩猩身上培養神秘的第三種肝炎的感染血清,並將它留給能破解密碼的接任者。
  • 中國有多少人患C肝?
    研究數據顯示,通常是在6個月以後,有55%-85%感染HCV的患者會發展為慢性肝炎,20年後肝硬化發生率為5%-15%,失代償發生率為3%-4%,肝癌發生率為2%-4%;肝硬化患者10年生存率約為80%,出現肝功能失代償10年生存率僅為25%;肝癌診斷後的第一年病死率約為33%。有的人甚至在幾十年內都沒有症狀,有的則持續十多年沒有症狀。
  • 至今也沒有疫苗的C型肝炎病毒,為什麼還能斬獲2020年諾獎?
    很遺憾,還沒有。 醫學界尚未研製出有效預防C肝的疫苗。因為C肝病毒是RNA病毒,極易變異,研製疫苗的難度特別大。而由於除了人和黑猩猩以外,其他動物都不會患上C肝,因而疫苗研製的動物模型也難以建立,因而目前惟一的有效的處理方式是高危人群及早做C肝抗體檢測,及早發現疾病並積極治療。
  • 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那麼距離終結C肝還有多遠?
    我從衛生經濟學角度算一筆帳,如果病人得了C肝不治療到肝硬化才發現,可能需要反覆住院花錢。現在有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三個月停藥後,病人可以得到很好控制,而且不吃藥就表示是臨床根治了,可以達到95%治癒率。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減少醫療支出和醫保負擔,也能減少患者及家庭的負擔。」謝青教授說。
  • 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那麼距離終結C肝還有...
    點擊查看 2020年11月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防疫抗疫」成為熱點話題,也引發了大家對公共衛生和傳染病的關注。作為全球感染病熱點的C肝更是伴隨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幕走進了公眾視野。
  • 獨家專訪諾獎得主麥可·霍頓:接種產生抗體也未必能證明新冠疫苗有效;C肝疫苗明年有望成功推出
    除C肝病毒外,他也研究過其他病毒,如2003年當SARS病毒在中國爆發時,麥可·霍頓僅用一年時間就研發出了SARS疫苗,但因SARS病毒很快平息,這一疫苗最終沒有實現商業量產。如今,麥可·霍頓又將全部精力投入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上。
  • 新晉諾獎得主:抗擊新冠不會像C肝持久戰,疫苗明年有希望
    C肝病毒發現史對於眼下新冠疫情的借鑑意義,成為討論的焦點。C肝特效藥已經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病,但因這種RNA病毒的變異能力強大,迄今尚無疫苗問世。奧爾特相信,通過普及篩查和治療,人類能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消滅C肝病毒。而對抗新冠病毒,可能無需這樣的持久戰。
  • 耳鼻喉科、婦產科也給C肝病人開藥?醫生揭露C肝治療亂象
    根據WHO發布的《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顯示,全球約7100萬人感染C型肝炎病毒,而中國C肝病毒感染者數量接近一千萬。今年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授予了三位在C肝診斷治療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也把C肝推到公眾的面前。
  • 2030未來10年是攻克B肝治療的黃金時期!將讓數千萬B肝患者受益
    中國B肝患病人數規模較大,在未來10年中,應抓住全球防治B肝戰略機遇,如果能找到類似治癒C肝那樣的藥物攻克B肝,將會讓數千萬的B肝患者受益。2017年10月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布了中國肝病精準診療2030計劃,繪就了全球戰略的中國版,當年11月,《2017-2020中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出臺,標誌著中國緊密融入全球防治戰略,向B肝宣戰;按照中國肝病精準診療2030計劃,未來10年是攻克B肝治療的黃金時期。新藥的研發是非常重要的。
  • 成都C肝能治好嗎
    病毒性肝炎現今肝臟類疾病的主要病因,由於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日常的生活交流日漸密切,導致肝病病毒的傳播十分廣泛,很多患者在自身染上肝病病毒之後都很難發覺,而C肝病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C肝患者的症狀表現與B肝患者的大有不同,C肝疾病症狀很難被患者自身所察覺,常常只是有輕微的勞累感覺和腹部稍稍不適,大多數C肝患者都不知道自身已患上C肝病症,直至病情逐漸發展為肝硬化、肝癌。C肝患者才會出現明顯的疾病症狀。  眾所周知的B肝是無法被治好的,患者只能不斷地通過藥物來控制疾病,抑制病毒的複製與生長,但C肝不同,是可以被完全治好的。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發現C肝病毒的科學家
    近20年來,肝病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標誌性事件是C肝可以治癒,但B肝仍舊不行。因為現在所用的很多藥物,主要作用都是抑制病毒、緩解肝臟疾病,但達不到清除的目的。慢性B肝雖然很難治癒,但是好控制也好預防。迄今為止,接種B肝疫苗仍是預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研究C肝的科學家,那麼C肝是什麼?
    我們的科學家研製出了B肝疫苗,使得數億人能夠夠在接種疫苗後,抗體陽性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六以上,讓大家擺脫其憂。但C肝至今還未研發出疫苗。其實,距離發現C肝病毒,也不過45年時間。1975年,科學家阿爾特在對一些肝炎患者檢測時,發現有些患者除去A肝和B肝病毒的影響,還有一種肝炎病毒在感染人體。他當初將之稱為「非甲非B肝炎。」
  • C肝患者新希望:美國新藥治癒率高達95%
    C肝與B肝也不一樣,一般B肝前期會有明顯症狀,但是大約80%的C肝患者沒有明顯臨床症狀,而且在發病初期隱匿,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並且C肝發病緩慢,不會一下子引起轉氨酶的升高,等病人發現時,可能已經肝硬化了。老百姓對C肝的知曉度較低,不少體檢中心、醫院也沒有把C肝作為一個常規的體檢項目,導致我國C肝患者漏查的比例非常高。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數百萬...
    WHO提出「2030年消除慢性B型肝炎」的目標,而B肝疫苗的普及,將是達到這個目標的重要手段。2018年數據顯示,在1-29歲人群中,B肝感染率只有2.64%,5歲以下兒童當中是0.32%。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許潔說,「現階段,我國免疫策略是保持新生兒優先接種B肝疫苗,同時在兒童當中進行查漏補種,並且把目光放到了成年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