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悖論十分棘手,短期內難解決

2021-01-15 IT之家

這個星期,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的消息讓物理學界變得沸沸揚揚。消息甚至說霍金髮現了「逃離黑洞的方法」。但是,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消息來得早了一些,這個悖論似乎並不那麼容易解決。

霍金是劍橋大學的物理學家,他是第一個提出黑洞信息悖論的人。那還是在20世紀70年代,霍金預言黑洞(理論上是無法逃逸的引力陷阱)實際上會洩露出一些光來,這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按照霍金的說法,黑洞會不斷發出輻射,直至徹底蒸發。這樣的結果產生了新的問題,因為這似乎表明黑洞可以摧毀信息——而根據量子力學,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一個悖論

黑洞和其他事物一樣,應該會保存其形成時的量子力學記錄。例如,黑洞可能產生於大型恆星的消亡,恆星用於核聚變的燃料用盡,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不斷坍塌,最終形成黑洞。根據量子力學,黑洞應該儲存了產生它的恆星及所有後來被吸入黑洞的物質的信息。但是如果黑洞某一天蒸發了,這些信息似乎也將會被摧毀。

物理學家已經嘗試尋找讓信息通過霍金輻射逃脫,而不至於與黑洞一同消亡的方法。這一方案的問題是,黑洞看起來並沒有辦法通過這種輻射來傳遞信息。根據最早預言黑洞的廣義相對論,黑洞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天體,它只有三種屬性:質量、電荷和角動量;除了這些數值外,黑洞沒有任何其他性質,也沒有其他細節。用物理學界的俗語講,黑洞是一種「無毛」的天體。

8月25日,霍金在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做報告時,提出了一種對信息丟失悖論可能的解釋,即給黑洞「植髮」的方法:「我認為信息並非像人們預料的那樣儲存在黑洞內部,而是儲存於它的邊界,也就是事件視界(the event horizon)。」他說。事件視界是黑洞的理論邊界,一個任何物體都「有進無出」的球面。霍金進一步表示,信息存在於事件視界上的「超級譯本(supertranslation)」中,它們是死亡恆星及落入黑洞的物質在第一次穿過視界時形成的痕跡,可以改變通過霍金輻射所發射出的粒子的位置和時機。霍金承認這些信息並不容易恢復,但是至少會維持信息不被摧毀,這也就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進入黑洞的粒子的信息最終回到了宇宙,」他說,「只是以一種混亂無用的形式。所以說,實際上,這些信息沒有憑空消失,只是我們找不到了而已。」

更大的困惑

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要判定霍金的想法是否是一個真正的突破還為時尚早。他的報告非常簡短:他和兩個合作者——劍橋大學的物理學家馬爾科姆-佩裡(Malcolm Perry)及哈佛大學的安德魯-施特羅明格(Andrew Strominger)——計劃在下個月發表論文,詳細深入的論述他們的想法。「我覺得(這個想法)很有前景,」參加會議的北歐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扎比內-霍森費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說,「但目前,它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答案。」

霍金認為超級譯本可以編碼信息,也解釋了這種想法背後的理論基礎。「可能是這樣的,」霍森菲爾德補充道,「但是其具體機制與效率還目前還不明確。而且,按照超級譯本存儲信息的機制,它們實際上會存儲過量的信息!」

超級譯本很難成為唯一的解釋。最近幾年,物理學家想出了一大堆點子來解決信息丟失悖論,使悖論愈發複雜。「坦誠地講,我認為相比以前而言,(信息悖論)反倒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瑞典烏薩普大學的物理學家烏爾夫-丹尼爾松(Ulf Danielsson)說,「霍金表示他已經解決了信息悖論,而對我來說,這意味著又加入了一種觀點,但問題是:這到底真的會解決一些問題,還是把我們丟進了更大的困惑中?我還不是很確定。」

更大的謎團

無論霍金的方案是對是錯,這一問題仍將是物理學的熱點。這一難題不僅僅與黑洞有關,更是與宇宙的性質及起源之謎有著深刻的關聯。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物理學家們可能不僅僅需要更好地理解黑洞,還需要理解全部的量子引力理論——一個目前仍未被找到的理論。

某種程度上講,黑洞是一種令人費解的天體,因為它們涉及到了兩種不同的自然理論——統治亞原子世界的量子力學,及描述引力並支配大尺度宇宙的廣義相對論。然而,這兩個理論從根本上是不相容的。物理學家們急需一種用量子規則描述引力的方法。由於同時涉及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信息丟失悖論「給了我們一個關注現有知識與未知領域的機會,並敦促我們試圖去解開量子引力不同假說的含義。」來自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的物理學家李-斯莫林(Lee Smolin)說。

斯莫林和霍森費爾德最近合作發表了一篇綜述論文,總結了信息丟失之謎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大體上將它們歸為六類,每一類都從不同的角度解決悖論。一種可能是,量子力學認為信息不可憑空消失的論斷是錯誤的,信息真的被摧毀了。另一類方案認為,黑洞內部存在一個全新的時空區域,即「嬰兒宇宙」,在這個區域內可以保存信息。還有一種解決方案設想了一種理論上的天體——「白洞」,白洞是黑洞的對立面,在白洞中時間流是反向的,任何物體都不能進入白洞,只能從白洞中湧出(包括信息)。第四類方案認為,黑洞永遠不會徹底蒸發——它們只會收縮到極小的尺度,從而將信息保存下來。在第五類方案中,信息以某種方式從黑洞內部複製到了外部,所以當黑洞毀滅時,黑洞外的信息備份還存在。最後一類方案認為,信息是在黑洞視界上以各種方式被編碼出來的——霍金的想法就屬於這一類。「很不幸,我認為實際情況是,我們有了一個謎題,也有了一些解決方案,但我們知道的還不夠。」斯莫林說。「甚至有這種可能,自然界存在許多不同類型的黑洞,某些黑洞可以以一種方案解釋,而另一些則需要用其他的方式來解釋。」

然而最終的結果是,對信息丟失悖論的探討不僅僅會影響黑洞,還可能會影響一個在理論上與之相關的事件——大爆炸。狹小緻密的黑洞與假想中宇宙誕生時的狀態十分相似,許多物理上的考量也同樣適用。這兩種情況在數學上都預言了「奇點(singularity)」的存在,奇點是一個無窮緻密、無窮小的時空點。一些物理學家認為這些無窮大的量證明方程出錯了,而另一些人則堅持奇點是一種物理現實。如果去除了奇點概念的量子引力理論可以解決信息丟失悖論,就可能意味著我們宇宙有著另一種起源。「時間仍存在一個起點嗎?」斯莫林問,「或者說奇點其實並不存在,大爆炸只是宇宙反彈回來的時刻?所以大爆炸發生之前,宇宙就已經存在?」

相關焦點

  • 黑洞並不吞噬信息 黑洞「信息悖論」或被解決
    原標題:黑洞並不吞噬信息 黑洞「信息悖論」或被解決  數十年來,物理學家們一直認為,黑洞是終極墓穴,是吞噬信息的實體,隨著黑洞的萎縮以及最終消失,黑洞內的信息也會消失殆盡。但美國科學家最近通過計算證明,黑洞內的信息並不會消失,黑洞外的觀察者能夠恢復黑洞曾有的信息。
  • 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被解決了,這是真的嗎
    但是在事件範圍之外,黑洞被預測會發射輻射。霍金1974年的論文首次證明了這一點,但該論文也導致了一個尚未解決的悖論。但是對於黑洞,情況似乎並非如此。如果您將一本書扔進一個黑洞,那本書將包含各種信息:頁面的順序,頁面上包含的文本,構成頁面和封面的粒子的量子性質等。
  • 霍金去世前幾天完成的論文發表,為黑洞信息悖論提供解決思路
    最近在預印本網站公布的論文共同作者、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 Malcolm Perry 說:「信息悖論此前曾伴隨霍金長達 40 餘年,而現在我們終於有了解決思路。包括劍橋大學的 Sasha Haco 和哈佛大學的 Andrew Strominger 在內的物理學家在論文中表明,黑洞的熵可能會由圍繞在黑洞表明的光子記錄下來,他們在論文中稱這些光子為「柔發(soft hair)」。
  • 霍金黑洞悖論,真是燒腦的科學!
    而沒有什麼能比一個悖論更加具有不確定性和啟發性。縱觀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悖論已經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它們重塑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如今,一個宇宙中最有名的悖論揚言要闡釋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就是黑洞信息悖論。要理解這個悖論,我們首先需要給「信息」下一個定義。一般來說,我們所談論的信息都是肉眼可見的。比如,蘋果是紅色的,圓的,閃閃發亮的這樣的信息。
  • 霍金去世前關於黑洞信息悖論提出了不可思議的解決方案
    霍金一生中,對黑洞的研究是最有心得的。我們知道黑洞是宇宙中一個神秘的天體,它就像一臺離心機,凡是靠近它的物質將會被全部吞噬。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科學家對黑洞的最初理解是:,。所有跨越事件視界的東西——黑洞的邊界——都將永遠消失。即使光也無法逃脫它的離合器,這就是為什麼黑洞被稱為黑洞的原因。
  • 什麼是「黑洞火牆悖論」和「信息丟失悖論」?
    黑洞其實是我們最不了解的一個奇異天體,它是檢驗我們目前所有理論的理想場所,但是當我們將目前以掌握的理論應用在黑洞上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的悖論,也就是各種理論不調和的現象就會出現。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兩個問題:黑洞信息丟失悖論和黑洞火牆悖論。
  • 霍金說: 「黑洞不存在」
    這兩個悖論的根源在於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有著內在的衝突,所以這倆悖論很棘手,令許多物理學家頭疼。要想了解霍金所說的話的真正含義,我們得先了解黑洞的兩個悖論。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什麼是黑洞。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最著名的預測之一。
  • 國際先驅導報:霍金破解黑洞信息悖論遭質疑
    【提要】霍金今夏宣布他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以來,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紛紛表示質疑,認為其結論無法驗證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今年7月21日,英國科學家霍金宣稱他已經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又稱黑洞信息佯謬),這立即成為轟動一時的頭條新聞。黑洞信息悖論是他本人於1976年發現的。
  • 黑洞信息悖論:宇宙中信息是守恆的 黑洞除外
    再見,黑洞 乍一看,黑洞似乎是對信息的威脅——物質會落入黑洞,和它所攜帶的信息一起被消滅掉。但從一個外部觀察者的角度,比如我們的角度看上去,其實沒有任何東西落入了黑洞——它們只是越過了一個邊界。因此對於信息來說這似乎並非什麼大事,它沒有被毀滅,也沒有被創造。但是黑洞似乎會「蒸發」,這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
  • 霍金以新理論破解「信息悖論」
    ,任何物質和輻射都不能逃離黑洞;而量子力學理論表明,落入黑洞的信息可以重新獲取,這個所謂的「信息悖論」已困擾科學界40年。這意味著,儘管落入黑洞的粒子可能已「有去無回」,但部分信息存儲在這些「柔軟毛髮內」,持續在黑洞邊界逡巡。  實際上,最新理論認為,在黑洞內丟失的信息甚至能在另一個宇宙存儲下來。據英國《每日郵報》11日報導,霍金解釋說:「我認為,信息不像大多數人以為的那樣被存儲在黑洞內部,而是被存儲在視界線上。進入黑洞的粒子的信息確實返回到空間了,但採用一種混沌且無用的形式。
  • 時間停止悖論能阻止黑洞的生長嗎?
    一定有人想知道,並且會問:「任何落入黑洞的物體,在接近黑洞時時間減慢,當物體到達事件視界時,時間會停頓下來。由遠方的觀察者測量,到達和通過邊界需要無限時間。如果吞噬需要無限的時間,超大質量黑洞怎麼會存在?「這聽起來像是一個悖論,但我們可以運用相對論來解釋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 悖論很難嗎?這個悖論你也能解決,科學家更是提出了50種解決方案
    悖論是很難解決的,一聽到悖論,不僅人們,科學家也會大為頭疼,很多時候,出現一次悖論,就是一次嚴重的科學危機。悖論用數學的方法來表達就是1=1且1=2,令人抓狂,卻又毫無辦法,著名的如理髮師悖論、薛丁格的貓等,非常簡單易懂,但也最難處理,集合的創立者康託爾就因為解決不了理髮師悖論,陷入抓狂狀態,抑鬱而終。
  • 霍金提出的「黑洞信息悖論」有望通過量子誤差修正得到解決?
    量子誤差修正的「語言」也開始使研究人員能夠探索黑洞的奧秘:黑洞是一個球形區域,在這裡,時空急劇地朝中心向內彎曲,甚至連光都無法從此逃逸。現目前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工作的艾哈邁德說:「一切都可以追溯到黑洞。」這些矛盾重重的地方是引力達到頂峰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失效的地方。他繼續說道:「有一些跡象表明,如果你理解時空使用了哪個代碼,該代碼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黑洞內部。」
  • 5個關於黑洞的腦洞問題
    另外,關於蟲洞及超光速旅行的另一個棘手的事情是任何時候,當你以超光速旅行時,你會逆時光飛行(這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個結果這將導致諸多惱人的悖論,其中最常見的是祖父悖論。在這一悖論中,我們假設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學家但是同時也是一個品行很差的人。我發明了一臺時光機,我使用它回到過去,在我祖父遇到祖母之前殺死他。既然他已經死了,他就不能生下我媽媽,我媽媽就不能生我。這樣一來,我就不可能發明時光機並殺死我祖父。因此我祖父就可以預見我祖母並且生下我爸爸。從而,我就可以製造時光機並殺死他。。。。看到了吧!
  • 從廣義相對論到黑洞信息悖論 黑洞依舊神秘
    北京時間4月10日,由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的首張黑洞特寫照片面世,這張照片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假想,百餘年來,人類探尋黑洞的腳步從未停歇,各種理論也試圖去揭示黑洞的奧秘。此次黑洞照片的公布是否驗證了他們的假想?
  • 為什麼數學無法解決芝諾悖論,但物理學卻可以
    它並沒有告訴您到達目的地需要多長時間,這是悖論中的棘手部分。時間如何發揮作用,破壞這種對Zeno悖論的數學上優雅而引人注目的「解決方案」?因為不能保證您需要進行的無數次跳躍中的每一個(即使跨越有限的距離)也會在有限的時間內發生。例如,如果每次跳躍花費相同的時間,無論走過多遠,都將花費無窮的時間來掩蓋剩下的微小旅程。
  • 黑洞信息悖論:霍金花費了30年的時間驗證,結果選擇認輸
    黑洞信息悖論直指黑洞的特性,它能否將吞噬的信息消化掉,讓它消失。霍金認為可以,經過30年的研究,他選擇了認輸,承認自己失敗了。霍金髮聲霍金對黑洞的研究有獨到之處,他在1974年時提出了黑洞輻射理論,認為它用熱輻射的方式對外散發能量。受到粒子牽引的作用,黑洞的質量在慢慢流失。當粒子被黑洞吞噬時,它的反粒子會帶著負能量一起被吞噬。不過後者攜帶的負能量,會在黑洞發生熱輻射時,一起釋放出去,讓黑洞質量下降。
  • 黑洞信息悖論:霍金花費了30年的時間驗證,結果選擇認輸
    黑洞信息悖論直指黑洞的特性,它能否將吞噬的信息消化掉,讓它消失。霍金認為可以,經過30年的研究,他卻選擇了認輸。在物理學的範疇內,信息代表了物質的狀態。每個人都有信息,你的身高體重都是專屬自己的信息。放大到宇宙,每個物質也有自己的信息。根據這種信息,我們可以推斷出物質在過去或者未來的狀態。那物質被黑洞吞噬後,它們的信息還在嗎?
  • 【物理悖論】關於黑洞信息悖論——霍金的最後一篇論文
    牛油果按:不久前在arXiv雜誌預印本上,發表了一篇「身份特殊」的文章,這是一個系列的第三篇,圍繞黑洞儲存的信息展開。文章充斥著一條條貼著醒目的霍金標籤的詞彙:黑洞、霍金輻射、霍金等式、信息悖論。是的,它在霍金去世之前的幾天才剛剛完成。牛油果在我們能看見蟲洞嗎?
  • 祖父悖論和黑洞悖論,平行宇宙是否存在?或許能夠得到證明
    之所以有人堅定不移地相信平行宇宙存在,主要是在科學史上誕生過兩個非常出名的悖論。一個是祖父悖論,相信時空穿梭的話題,很多人都曾經了解過,中國成棟能夠讓人實現跨越時間長河的穿越,而祖父悖論,卻敏銳地指出了時空穿梭所存在的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