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又到了踏青的日子,周末可以去光福銅觀音寺遊覽,光福鎮在蘇州西北部,香雪海和司徒廟比較有名,而鎮區鄧尉山路旁的銅觀音寺則鮮為人知。
銅觀音寺原名光福講寺,始建於梁朝天監二年(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因寺內供奉銅觀音像,又名銅觀音寺,為吳地最古老寺院之一,寺院前跨河而建的宋代石樑橋十分古樸,寺內有大雄殿和銅觀音殿,寺後山頂有光福塔和龜池,後山還有一片中日友好櫻花林。
寺前牌坊有對聯:禪地非常深生祖道,法門無盡大振宗風。入得山門,兩邊是鼓樓和鐘樓,下午閉門前會敲響,大雄殿門前楹聯為「光天映祥雲,福地傳梵音」和銅觀音殿匾額「千光百福」都暗合光福兩字。
殿前的古香樟,有600年歷史,難得一見,枝繁葉茂很有氣勢,殿內供奉的銅觀音像據說為唐代遺存,高約一米,體態豐腴,雙足裸露,立於蓮花寶座,神情自然,與常見的觀音造型不太一樣,可謂銅佛像製作的精品,殿內還陳列了不少風格各異的觀音像。
光福寺塔矗立在寺後龜山之巔,塔為四面七級,為磚木混合結構樓閣式佛塔,寺院內碑廊的石刻不僅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也是研究佛教文化很好的資料,感興趣的話非常值得看看,還有南懷瑾先生93歲時手書的墨寶,實際上銅觀音寺雖小但可看之處頗多,確實不錯,更難得的是遊客寥寥,很是清淨,是個放鬆身心的好去處,銅觀音寺門票為15元,要注意寺廟下午4點半就關門了。
出寺門沿河邊往東(左邊)走大約150米有一家叫福溪飯店的小飯店,主營本地家常菜,口味不錯,價位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