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1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寶寶語言,有聲音的思維!
寶寶一歲半了,
想要的玩具得不到,哇哇大哭!
寶寶兩歲了,
只會說「爸爸媽媽」,其他一片空白!
寶寶三歲了,
話都說不好,怎麼入園,家長好擔心!
寶寶語言發展有哪些規律?如何科學幫助寶寶發展語言?您了解嗎?快來聽聽禧迎童早教中心教研負責人張愛老師怎們說......
怎麼樣?寶媽們,聽了張愛老師的講解,您對孩子各年齡段的語言發展是不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反正小編作為二胎寶媽是覺得受益匪淺呢!看看其他家長有哪些感悟呢......
婉兒媽媽:
我女兒今年4歲了,今天聽了張愛老師的講座。覺得在孩子兩歲前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原來覺得孩子小,什麼也不懂,更多的時候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帶,老人怕孩子生病呀,天氣不好呀,又很少帶出來玩,最多在小區裡面轉轉,所以孩子兩歲前說話都特別少,現在4歲了,有的音發不準。原來孩子出生以後就開始有語言了,是我們跟孩子說的太少了。我們奶奶帶的又過精細,吃什麼都給剁碎了,兩歲了吃蘋果還是給刮泥吃呢,所以口腔肌肉沒有得到鍛鍊,沒有力量,所以兩歲了還不會說話!如果能早些聽到這個講座就好了,好想陪孩子再重長大一次!
小雨媽媽:
太厲害了!剛聽完張老師的演講,感觸很多,父母的引導很重要,但不能幫著去做。現在我孩子正在咿呀學語階段,我要好好引導,借鑑老師的方法,第一次做父母還有很多不懂跟不足,多虧老師引導和指導了,感謝大咖老師的分享。
多米媽媽:
今天張愛老師講的關於寶寶語言發展問題,我很有共鳴,寶寶說話早晚,真的是跟家長平時的做法有很大關係,我家寶寶應該就是被照顧的太周到那種,我應該自我反思,還好現在已經補救了,很感謝早教中心的老師們,孩子的表現也很棒,期待寶寶每天進步!
夢媛媽媽:
聽了愛老師的課,覺得很符合寶寶語言發展的一個規律和特點。我周圍有很多寶寶說話比較晚,家長很著急,甚至在想要不要帶孩子去醫院看看。評定孩子有沒有問題,不光是從語言上,如果孩子只是說話晚給他提供環境好的方法他就會慢慢說的越來越多。如果孩子在眼神上都沒有交流那就不僅僅是語言上的問題,要帶寶寶去專業的醫院去看。不要錯過寶寶的關鍵時期。
晞萌媽媽:
原來以為孩子長大了就好了,今天聽了課受益匪淺,原來孩子的長大有這麼多我們沒有發現的閃光點,說話一直不覺得是問題的事,原來有這麼多學問,而且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就開始了學習,有時其實是媽媽忽略了,造成孩子以後出現的語言問題,我家老大沒有經驗稀裡糊塗長大了,後來就出現了說話結巴,詞意表達不太好,現在真是費多大得勁都換不回去了,現在老二還小,根據老師說的去做,給予孩子成長過程中必要的引導,希望一切還來得及,等疫情結束後我要帶著孩子去早教中心上課,我也跟著一塊學習,希望不會錯過孩子以後的各個階段,為以後上學,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姐妹們,到今天為止,本次婦聯微課堂課程暫時告一段落,感謝各位老師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也感謝這段時間各位姐妹的積極參與和陪伴。今後,我們會根據婦女姐妹和家庭的需求,陸續推出家政技能、幼兒養護、婦兒維權、家庭教育等一系列課程,期待姐妹們的積極參與,我們下次課程再見!
來源:區婦聯
原標題:《兒童語言發展的那些事,免費雲課為您講解》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