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千裡沅江,刻畫懷化地域的水色與風光,絕美且靈動;孕育五溪之地的文脈與風俗,源遠而留長。千年遺存的高廟文化、稻作文化、民俗文化、水運文化、紅色文化、古建築文化令人稱絕。時輪井然,光陰寬綽,今天再於千裡沅江中打撈十二時辰,給懷化以時空坐標,帶你讀懂這裡的故事。
紅網時刻記者 龍騰 懷化報導
夜深,明月皓潔。王綺平 攝
夜深,明月皓潔,窗微開,清風滿室,月光如銀灑入。亥時人定,千裡沅江也沉靜了下來,夜色如水,星光漫天,一張小席,兩兩對臥,話一陣家常東西,侃一片天地南北,悠悠地,進入夢鄉。
久居城市,許久未見這樣自然的繁盛。這裡沒有絢麗耀眼的霓虹燈,沒有嘈雜喧譁的鬧市區,唯有水畔山間,古城閣樓,於蟲聲蛙叫中而眠,於雞鳴鳥語中而醒。「千裡沅江生態文化旅遊產業黃金走廊」將當地日常居所常態化為民宿,帶你零距離體驗沅江的山水風光、古城古村、文化民俗,賜你一個安然入睡後的美夢。
沅江夜深 大河之畔覓安然
星光點點。舒寒素 攝
深閎優雅的中國傳統鄉村生活,在千裡沅江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村鎮聚落,鄰鄰裡裡來往和諧,其樂融融。民居建築與自然山水打成一片,相生相安。無數個深夜,在嘈雜的城市中,總能回憶起推開古村老民居木門那「嘎吱」的一聲。
房子星星點點,山水佔了大半。丁小山 攝
沅水之畔的人們居住環境是這樣的:重巒疊嶂煙波浩渺,雲影帆影裝點水面,耳畔一片漁歌鳥鳴,房子星星點點,山水佔了大半。從古村到古城,從水面到山林,住在這兒,怎麼想都是一件極其愜意舒適的事。
亥時,也叫定昏,對應21:00-23:00,乃一晝夜中十二時辰之最末,二更夜已深,該安歇入眠。在千裡沅江邊入睡,那才真正叫睡在山水間,住進風景裡。
夜色風雨橋。郝天佑 攝
是傍水而棲或是依山而居,是感受古城古村的原有生態,還是品讀文化民俗的風情魅力,都隨你。在日升月落的十二時辰裡,在奔騰流轉的千裡沅江邊,回歸最真的自我,守三四間房,交五湖散人,待四海遠朋,且斟且飲且同樂,一覺睡到自然醒。
山水村寨 想住哪兒都隨你
水上船屋。
傍水而建,沅陵白河谷度假區內,一艘船就是一間房的水上船屋,在酉水河面上一字排開。兩岸山高谷峽與晝夜溫差,形成了霧漫酉水現象。入住水上船屋,萬縷河霧漫窗的仙境觸手可及。
群紅農莊。陳敏捷 攝
環秀美清江湖而建的群紅農莊,從空中俯瞰,就像女士的一雙高跟鞋,一座座純木質別墅坐落在周邊的山頭上,花叢綠樹環繞,「西海」清波浩渺。
楓香瑤寨。
在穿巖山的群山之中,藏了一個現實版的「天空之城」,叫楓香瑤寨。外有茂林修竹綠蔭送涼,內有山泉瑤池洗浴泡涼,可於高山之巔,暢遊碧波之中。
苗家大院。
五溪之地,51個民族在此生息繁衍著,走進少數民族,感受她們獨特的風情,讓人神往。靖州苗家大院把民間千百年流傳的民族建築特點和建築文化滲入到建築群中,雕梁畫棟、飛簷翹角,感受苗家建築的博大精深與匠心獨運。
月也客棧。
月也客棧位於通道皇都侗寨,地處普修橋下,臨河而建,這裡有濃鬱的侗族傳統文化風情,別具一格。客棧名「月也」二字來源於侗語,意為集體遊鄉做客的社交習俗。
酉莊。龍騰 攝
若是體會文化的魅力,地處辰谿縣糧倉譚灣鎮境內的酉莊(大酉書院)值得一去。錦江岸邊,大酉洞旁,酉莊致力於恢復重建明初時期的大酉書院,立足傳承國學經典和弘揚傳統文化。這座文化山莊,是佇立在大酉山下的「世外桃源」。
芸廬酒店。盧七星 攝
在沅陵縣城濱江大道上,有一棟以沈叢文先生在沅陵的故居「芸廬」而命名的民宿,毗鄰「千年古剎」龍興講寺,面前就是那條讓沈從文惦記了一輩子的沅江,於閣樓上品著碣灘茶的鮮醇甘爽,讀著沈從文的沅江故事,靜靜地,聽著辰州古城的心跳。
尚賢客舍。陳敏捷 攝
走至黔陽古城西正街的中段,就能看到由湘西傳統民居建築窨子屋改造而成尚賢客舍,前庭後院,寬敞明亮,修繕後的古宅保留了原有建築形態,能讓人從快速的都市生活轉換到簡約、閒適、智慧的中國式雅致生活。
幾千年的時間,春曉之花,夏風微涼,秋起冬來。每年,每日,每一個十二時辰裡,都藏著一個平凡卻唯一的故事。這次的十二時辰故事就講到這兒了,千裡沅江,即將迎來新一天的曙光。
來源:紅網
作者:龍騰
編輯:馬麗紅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8/31/590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