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中國學者!ES&T副主編-港理工大王鵬獲得PSIPW獎

2020-10-03 TOP大學來了


「TOP大學來了」小編,近日,ES&T副主編-香港理工大學王鵬教授榮獲2020年第九屆PSIPW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學者。



The Prince Sultan Bin Abdulaziz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Water(簡稱PSIPW)是一個關注與水資源相關的科學創新的國際獎項。


PSIPW旨在為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與水有關的挑戰尋求解決方案。該獎由沙烏地阿拉伯時任王儲Prince Sultan Bin Abdulaziz於2002年設立,獎勵全球為可持續的淡水供應和緩解日益嚴重的全球缺水問題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發明家和研究機構。


PSIPW每兩年頒發一次,包含五個單項,涵蓋整個水研究領域。五個單項分別是:創新獎(creativity award), 地表水獎(Surface Water Prize),地下水獎(Groundwater Prize), 非傳統水資源獎 (Alternative Water Resources Prize), 水資源管理與保護獎 (Water Management & Protection Prize)。創新獎用於獎勵研究團隊,獎金一百萬沙幣(相當於人民幣180萬)。其它四個獎項用於獎勵個人,獎金五十萬沙幣(相當於人民幣90萬)。


2020年為此獎的第九屆。據了解王鵬教授是大中華區域(包括中國大陸和港澳臺)第一位獲該獎的學者。現PSIPW正向全球開放2022年第十屆的提名(https://psipw.org/10th-Award-Call-for-Nominations.pdf)。


其中創新獎用於獎勵研究團隊,獎金一百萬沙烏地阿拉伯幣(相當於人民幣180萬),其它四個獎項用於獎勵個人,獎金五十萬沙烏地阿拉伯幣(相當於人民幣90萬)。2020年為此獎的第九屆,王鵬教授成為國內首位獲得該獎的學者。



個人簡歷

王鵬 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和環境工程系教授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CSB),2009年起作為首批創校者加盟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2013年~2017年擔任該校環境科學和工程系系主任。


研究領域

王鵬教授的研究一直在關注清潔能源驅動的淨水生產和廢水回用技術以及環保和節能新設計。課題組現有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太陽能海水淡化,空氣中水收集,工業廢水零排放處理和回用,智能環境納米材料設計。近三年發表文章包括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le, ES&T, ACS Nano等, 申請專利12項,編輯和出版英文專著三部(IWA, RSC and Wiley)。研究工作受到同行的廣泛關注。2019年受邀在英國廣播公司(BBC)World News以及BBC Radio上介紹研究進展。


研究領域

2020年獲華人環境教授協會科研先鋒獎;2020年2月開始擔任著名雜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S&T)副主編


典型工作簡介
2020年5月,王鵬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發表具有工業轉化的研究論文,該成果被Science官網進行highlight,被「木頭大王」胡良兵點評稱讚,同時所研究的裝置也正在進行商業應用評估

第一作者:Renyuan Li

通訊作者:Peng Wang

通訊單位: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關於王教授的更多研究,可以訪問官網進行查看
https://wang-lab.net
來源:PSIPW, ES&T官方訂閱號

審核、編輯: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綜合自「科技部」,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香港理工大學王鵬教授成為獲得PSIPW獎的首位國內學者
    2020年第九屆PSIPW獎公布,來自不同國家的共6位相關領域的科學獎分別獲得大獎,其中ES&T副主編-香港理工大學王鵬教授成為首位國內學者獲得PSIPW獎2020年為此獎的第九屆,王鵬教授成為國內首位獲得該獎的學者。
  • 中國學者成首位獲頒「弗洛伊登瑟爾獎」亞洲學者
    中國學者成首位獲頒「弗洛伊登瑟爾獎」亞洲學者   中新網4月14日電(黃艾嬌 許婧)同濟大學14日對外披露,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致函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李傑教授,祝賀他榮獲「弗洛伊登瑟爾獎」(Freudenthal Medal),以表彰他在概率密度演化理論與大規模土木工程基礎設施抗震可靠性設計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李傑由此成為該獎成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亞洲學者。
  • 施一公領取愛明諾夫獎 成首位獲獎中國學者
    施一公教授成為愛明諾夫獎自1979年設立35年以來的第46位得主,同時也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施一公領取愛明諾夫獎 成首位獲該獎中國學者 古色古香的斯德歌爾摩音樂廳,伴隨著悠揚的音樂,瑞典皇家科學院院院長Barbara Cannon女士宣布頒獎儀式開始。
  • 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揭秘洋底探秘...
    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 韓喜球博士親臨溫州 親身講述科學家 在大洋深處的探險故事 解密深海大洋處的神奇世界!
  • 中國學者當選國際頂刊JACS執行主編!
    等了3個月,謎底終於揭曉,吉林大學于吉紅院士擔任JACS執行主編。 1999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4年受邀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客座教授,2007年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現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期刊Chem. Sci.副主編,國際分子篩協會理事、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中國化學會理事。
  • 伊朗裔學者成首位獲菲爾茲獎女性 菲爾茲獎並非唯一數學「諾獎」
    8月12日,伊朗裔女數學家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獲得菲爾茲獎。37歲的她是世界上首位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8月13日報導,女數學家瑪利亞姆是在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獲得菲爾茲獎的。
  • 于吉紅院士新任JACS執行主編,遊書力研究員新任JACS副主編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遊書力研究員新任《JACS》副主編。為更好地引領全球化學科學的發展,JACS 於2021年首次設立了執行主編委員會,聘任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侯召民教授、吉林大學于吉紅院士等6位全球化學領域傑出科學家擔任執行主編。另外,JACS 近日還公布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遊書力研究員等4位科學家新任JACS 副主編,JACS 副主編團隊中還有中科院化學所萬立駿院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東部戰區總醫院盧光明教授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東部戰區總醫院放射診斷科盧光明教授獲何梁何利獎,他成為何梁何利獎的首位放射學家。「振奮!感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科技工作者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待。」面對鮮花和掌聲,頒獎現場的盧光明教授謙虛而感恩,「更加體會到科技強國、科技強軍的強烈使命感,要只爭朝夕,更加努力。」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 Zimmerman教授新任ES&T主編
    Zimmerman博士為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S&T) 期刊的新任主編。Julie Zimmerman教授Zimmerman博士曾就環境科學與技術主題發表大量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水處理、納米技術的環境影響及應用等。她還合著有教科書《環境工程: 基本原理、可持續性和設計》。
  • 高校人事變動:金東寒任天津大學校長,吳堅勇任上海理工大黨委書記
    金東寒院士任天津大學新校長,吳堅勇任上海理工大黨委書記!1、時隔3個月,天津大學終於迎來新校長據教育部官網消息,5月1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天津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命決定,金東寒任天津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 首位中國人!90後博士獲「英國皇家工程院傑出青年獎」
    2020年9月16日,英國劍橋大學主頁刊登了一則新聞:沈博洋博士獲得了英國皇家工程院傑出青年獎。他成為中國國籍第一個此獎項得主。沈博洋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榮獲劍橋大學Clare Hall 青年Fellow,留校任助理研究員、博士後。
  • 重磅 |《測繪學報》主編楊元喜院士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測繪學報》主編楊元喜院士榮獲中國航天基金會的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該獎項由航天系統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選出,以工作在航天科研、生產、試驗、發射、測控等一線崗位上的個人及航天重大項目為獎勵重點,獎勵了一大批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一線科技骨幹力量。2019年度共評選出航天重大項目獎2個,錢學森傑出貢獻獎10名,航天貢獻獎267名。
  • IEEE首位華人主席
    RAY LIU)以 21120 票當選為 IEEE 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在此,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向劉國瑞教授表示祝賀!01 成就劉國瑞教授 1983 年在臺灣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0 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發現引力波學者,港中大參與研究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發現引力波學者,港中大參與研究 新華網香港10月4日消息,3名美國科學家因在發現引力波上的貢獻而奪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吉林大學于吉紅院士出任全球頂刊JACS執行主編
    今天,小編帶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學者出任化學領域頂刊JACS執行主編了!這標誌著該學科研究水平和國際學術影響力躋身國際一流! 經過數月的等待,謎底終於揭曉!
  • IJCV 亞洲之夜,機器之心與CV領域頂級期刊首位華人主編湯曉鷗聊了聊
    IJCV 首位華人主編湯曉鷗教授主持 IJCV Asia Night計算機視覺研究:三大頂級會議、兩大頂級期刊和一個 arXiv 平臺——該去哪裡發表論文?眾所周知,計算機科學領域有三大頂級會議(CVPR、ICCV、ECCV)和兩大頂級期刊(IJCV 和 TPAMI)。
  • 他是首位獲得圖靈獎的華人,放棄美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做貢獻!
    但是,卻有這麼一個人,竟然獲得了人們一個十分不可思議的稱呼,那就是「神一般的人」,這個稱呼比起天才,更能表現出一個人的超脫非凡,而這個人就是圖靈獎設立以來首位亞裔獲得者,姚期智。姚期智,一個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卻於上海出生的傳奇大師,生於1946年,在臺灣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期。
  • 嚴傳俊教授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3日電(沙治邦)11月9日,在重慶大學召開的2013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上,西工大動力與能源學院資深教授嚴傳俊和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蔣德明教授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獲中、美、歐發明專利授權23項,其中多孔尖晶石與層狀電極材料的專利獲得應用,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曾獲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6年度和2016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9年度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3年度中國電化學貢獻獎、2014年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2018年度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20年度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等獎勵。
  • 首位被諾獎提名的中國人,曾成功遏制一場世界性的滅亡災難
    首位被諾獎提名的中國人,曾成功遏制一場世界性的滅亡災難國人歷來有對諾貝爾獎的情結。魯迅當年曾拒絕了諾獎的提名,認為中國人得了這個獎會驕傲,這成了國人的一個遺憾,直到多年後,莫言、屠呦呦相繼獲得諾貝爾獎,才讓這個遺憾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