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連續幾天了解了肝臟和它的常見疾病,至於像各種肝炎和肝癌比較複雜,就不為大家講述了,太通俗的話顯得不專業。今天我們開始了解一下肝臟的小弟——膽囊。許多朋友都切過膽囊,膽囊出了毛病可大可小,我們要足夠的了解它,並予以重視。
什麼是膽囊呢,它是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肝的膽囊窩內),有濃縮和儲存膽汁之作用。膽囊分底、體、頸、管四部,頸部連膽囊管。膽囊壁由黏膜、肌層和外膜三層組成。這裡重點講一下膽囊管,它是連接膽囊,肝膽管和總膽管的交通要道。這個通道不是一馬平川的,是螺旋式的,好比盤山道。所以它是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比如它不通暢了,就會很疼。比如膽囊結石運動到了這裡,那就要急診手術了。
然後我們說一下膽汁,最開始的膽汁是由肝臟產生的,是金黃色的,一天會產生600-1000ml經肝膽管排出,一般先在膽囊內貯存,膽囊腔的容積約40~70ml。
接著我們說一下膽囊的收縮排空,它主要受我們體內激素的調節,進食後尤其在高脂肪食物後,小腸內分泌細胞分泌膽囊收縮素,經血流至膽囊,刺激膽囊肌層收縮,排出膽汁。這個過程是很快的。
最後我們歸納一下膽囊的作用:
(1)儲存膽汁: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
(2)濃縮膽汁:金黃色的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離子,由膽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也就是我們印象中的膽的顏色。
(3)分泌粘液: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護膽道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這個和胃的功能很像的,總之就是保護自己的同時更好為主體服務。
(4)排空:進食3~5min後,食物經十二指腸,刺激十二指腸黏膜,產生一種激素叫膽囊收縮素,使膽囊收縮,將膽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腸。一般情況下進食脂肪半小時,膽囊即可排空。
以上就是對膽囊的簡單介紹,下期我們將陸續講解膽囊相關疾病,主要就是圍繞它的功能來的,歡迎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