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B肝,了解複製情況,讀懂抗病毒標準和觀察期

2021-01-15 小番健康

相信沒有人會在醫療文獻裡看到「大三陽」、「小三陽」、「B肝兩對半」這樣的稱謂,因為能夠在醫藥學術領域發表期刊或文獻的人,他們都是很專業的。

確診B肝,了解複製情況,讀懂抗病毒標準和觀察期

B肝抗原抗體系統檢測,是應該對大眾科普知識,因為它就是俗稱的「B肝兩對半」;既然稱為兩對半,就必然存在兩兩對對應和單獨的半對,包括第一對是B肝表面抗原與表面抗體,第二對是B肝e抗原與e抗體,剩下來的半對就是B肝核心抗體。

上面這種應用十分廣泛,主要針對身體是否受到B肝病毒感染的檢測技術;當然,人們還經常用到血清HBV-DNA檢測,這個檢測結果可以反映體內的B肝病毒複製水平,進一步判斷傳染性。那麼,大眾眼中的「大三陽」、「小三陽」說明什麼呢?

「大三陽」就是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三項都是陽性;「小三陽」就是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三項都是陽性的。我們再複習一下上面的B肝抗原抗體系統檢測,它是反映人體是否受到B肝病毒感染,而只要第一項表面抗原陽性,就已經說明目前體內存在B肝病毒。

因此,人們眼中的「大三陽」、「小三陽」先可以確定屬於B肝感染者,但無法判斷是B肝病人,還是B肝病毒攜帶者。這時,我們需要藉助肝功能檢查和HBV-DNA檢測結果,進一步來判斷到底屬於哪一種類型。

B肝病人:既有「大三陽」、「小三陽」,又有肝功能不正常,HBV-DNA陽性,或者肝組織檢查異常等;B肝病毒攜帶者,雖然有「大三陽」、「小三陽」,但肝功能長期穩定,就是沒有高高低低的指標波動,HBV-DNA陰性或者陽性,沒有肝組織學檢查異常。

那麼,為什麼要把他們區分開來呢?小番健康提醒,因為在指南中提倡,轉氨酶若明顯超過正常上限的兩倍,就應該及時抗病毒治療;如果既有轉氨酶明顯異常,HBV-DNA陽性的,也是需要及時抗病毒治療;如果HBV-DNA是陰性的,肝功能基本正常,可以暫時不需要治療。

所以,區分開的目的是提醒,符合抗病毒治療標準的人,已經屬於B肝病人,他們身體裡的慢性肝炎,如果沒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適當幹預,還是會比較快速的進展的。而B肝病毒攜帶者,大部分處在觀察期,要積極配合臨床醫生做好定期複查。

相關焦點

  • B肝病毒攜帶者,病毒在持續複製,真不需要抗病毒嗎,會不會爆發
    昨日,有一位網友通過留言的方式諮詢一個問題:我是一名B肝病毒攜帶者,諮詢其他醫生,說我體內的病毒在不停的複製,而且複製的很快,請問這種情況真不需要治療嗎,病毒量不斷升高會不會非常危險,有沒有可能爆發?相信也有很多朋友有相同的疑問。
  • 什麼是B肝小三陽?3個檢查可確診B肝小三陽
    生活中,人們在懷疑自己患有B肝後,通常需要到醫院做B肝五項檢查確診,而在拿到檢查結果後,經常會聽到大三陽、小三陽的字眼。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B肝小三陽?B肝小三陽檢查項目。
  • B肝病毒自然感染和免疫反應
    讀懂B肝活動早發現,肝細胞損傷少,抗病毒轉歸往往比較良好有些人感染B肝病毒後,會發生免疫反應,而有些人就像上面提到的,因為缺乏免疫反應,當感染B肝病毒後容易發展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或者慢性B肝患者。小番健康提醒,成年人自然感染B肝病毒後,慢性化的機率是很低的,所以不必談B肝色變。
  • B肝小三陽,抗病毒一年轉1245陽,表面抗體出現,是快轉陰了嗎
    理論上,B肝抗病毒治療過程中,需要做好病情的綜合判斷,對治療效果以及各個方面進行評估。然而,在實際臨床上的B肝抗病毒治療,對效果的監控並不完善,監控的項目和頻率都有一定欠缺。這種欠缺,也導致了很多情況下對病情判斷不準,使得治療走了彎路,甚至造成了不良的結果。
  • B肝抗病毒治療,一定要轉氨酶升高2倍?看國際肝病學會怎麼說
    目前公認的國際三大肝病協會,包括歐洲肝病學會、美國肝病學會和亞太地區肝病學會(也可稱為「協會」)。這些協會的很多建議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對B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無論肝功能情況怎樣,只要HBV DNA能夠檢測出來,也就是陽性,都建議抗病毒治療。
  • B肝抗病毒靶點新見解,cccDNA形成抑制劑,有待進一步研究
    ,cccDNA形成抑制劑,有待進一步研究現有開發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被藥物學家證明是有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抗病毒藥物。但是,cccDNA才是HBV前基因組組RNA複製的模板,即使只有少量,也能夠重新建立B肝病毒複製和感染。針對開篇對cccDNA的簡要分析,小番健康介紹一下發表在細胞Cells雜誌上關於B肝病毒複製模板cccDNA的新認識。
  • 淺談B肝新藥迫切性,小兒可見肝炎與纖維化,靶向全病毒複製周期
    今年四月在小兒胃腸病與營養雜誌公布了一項研究,進一步證實兒童感染B肝病毒後,並不是一定處在免疫耐受期,即身體和B肝病毒保持「和平相處」,事實上不一定如此。淺談B肝新藥迫切性,小兒可見肝炎與纖維化,靶向全病毒複製周期這項試驗由12位該領域醫學研究人員共同完成,課題為美國和加拿大治療幼稚兒童慢性B型肝炎的肝組織學研究。研究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慢性B肝病毒感染是導致其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 B肝大三陽,病毒量8次方,肝功能正常,醫生建議用幹擾素抗病毒
    B肝防治指南更新過後,B肝的抗病毒治療顯得更加積極,降低了B肝的抗病毒治療標準。在新舊標準的交替階段,B肝的抗病毒治療也給B肝病毒感染者帶來不少的困擾。一方面,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另一方面對B肝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存疑慮。
  • 29歲B肝大三陽,吃了一年抗病毒藥,家裡人讓生孩子,可以停藥嗎
    吃一年抗病毒藥可以停藥嗎大家知道,目前的抗病毒治療用藥,其關鍵作用在於抑制病毒的複製,並不能從根本上清除體內的B肝病毒,B肝治療效果的好壞,最終取決於自身免疫的發揮程度。臨床上,把採取抗病毒治療用藥後停藥,自身免疫得到較為充分發揮的,稱作是持續應答性良好或充分應答。
  • B肝丙酚替諾福韋6個月試驗,安全性明顯高於TDF,抗病毒作用相當
    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該B肝抗病毒核苷酸類似物創新藥在國際性研究佔比例已經不少,前期主要了解到TAF在全球進行臨床擴大範圍試驗,TAF在我國也有相關的安全性和抗病毒療效試驗,試驗結論和全球國際性結論基本保持一致。
  • B肝大三陽超過30歲,無論有沒有抗病毒,都有必要做下腎功能檢查
    B肝的抗病毒治療均需要比較長期的過程,短則需要3-5年,長則需十數年時間方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也是因為B肝抗病毒治療周期的不確定性吃,才使得抗病毒治療需要有一定的標準限制,同時抗病毒治療期間也要做到副作用的檢測。
  • 從肝纖維化到肝功正常,一位B肝患者的抗病毒經歷,望對你有幫助
    B肝患者王先生,在治療B肝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身上長了蜘蛛痣,還經常有牙齦出血的症狀,經過檢查後發現肝臟纖維化了,不過好在最後逆轉了,沒有發展成肝硬化,從肝纖維化到肝功能正常,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的抗病毒經歷,望對你有幫助,如果你也能堅持做到,或許能控制好B肝,加快肝功能的恢復,下面大夫具體跟大家說說
  • 這類B肝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要抗病毒治療
    這種情況下,我是否應該抗病毒治療,怎麼治療?案例解析首先總結一下患者情況,38歲,有肝癌家族史,「小三陽」狀態,轉氨酶輕度升高,在正常值上限的1-2倍之間,病毒定量3次方,根據提交的這些條件,是還沒有達到我國指南上抗病毒的標準。
  • 入職體檢B肝2020標準
    4、B肝e抗體是人體針對e抗原產生的一種蛋白物質,陽性結果提示病毒的傳染性變弱,病情已處於恢復階段。但另一種情況可能是B肝病毒發生了變異,此時血清中無HBeAg,但可產生抗一HBe,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查HBV—DNA來判定是否還有病毒存在。
  • B肝小三陽,在抗病毒治療,肝硬度值檢查8.2kPa,是不是肝纖維化
    對於長期處於B肝小三陽狀態的朋友來說,是一項非常必要的檢查項目。文章的主題是:B肝小三陽,在抗病毒治療,肝硬度值檢查8.2kPa,是不是肝纖維化。肝纖維化的診斷,可有效的評估B肝是否需要開展抗病毒治療,發現及時,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可有良好的預後。蔡煥學(化名)是B肝小三陽,抗病毒治療有三年多的時間,也經歷了不少的波折。初始抗病毒治療效果良好,病毒量下降的非常明顯,但是用藥一年後,病毒量下降緩慢。蔡煥學由於當時對治療效果不滿,進行了藥物的更換,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 B肝的自然感染史,感染較長或已進入免疫清除,應重視抗病毒
    即便從B肝病毒攜帶者轉入慢性B肝攜帶狀態,也只有少部分人出現肝炎活動,再經過漫長的十年甚至數十年,才可能進展到肝硬化階段。B肝患者的肝炎進展與體內B肝病毒持續活躍複製有直接關聯。肝硬化階段也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簡單的講,B肝進展到肝硬化往往會經歷漫長的肝損害,例如長期有不良生活習慣、未及時隨訪指標或按時服用抗病毒藥物,今後或進入肝硬化階段甚至發展到肝衰竭。
  • B肝病毒不可怕,了解病毒可預防,學會讀懂化驗報告單同樣很重要
    和大部分的病毒與相似,B型肝炎病毒主要寄生在人體肝細胞當中,不同於細菌細菌依賴細胞提供養分,需要維持正常的營養生活才能生存病毒,並不需要維持正常的營養生活,只需要細胞當中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和遺傳物質便可自行大量複製,導致細胞的死亡。
  • 確診B肝,一定要做這六項檢查!
    確診B肝的六項基本檢查項目1、B肝五項檢查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B肝,首先需要做B肝五項檢查,其中包括B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五項,如果檢查發現B肝表面抗原陽性,很不幸說明感染了B肝病毒。
  • B肝滿意抗病毒效果,認清免疫清除期,免疫系統被激活
    B肝的治療要掌握時機,雖然在《慢性B肝防治指南》中給了許多推薦治療標準,簡化指南意思,其實就是告訴B肝感染者,在免疫被激活時更符合抗病毒標準,選擇抗病毒以後可以收到效果。B肝滿意抗病毒效果,認清免疫清除期,免疫系統被激活免疫耐受期,是醫藥學界不建議抗病毒的階段。小番健康提醒,指南對慢性B肝提倡的是,長期性和強效性,可以這樣去理解,我們應該長時間的用藥來抑制體內B肝病毒水平,避免多未受到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受到波及。
  • B肝小三陽發病原理指什麼,認清免疫狀態,應答與抗病毒有聯繫
    B肝小三陽發病原理指什麼,認清免疫狀態,應答與抗病毒有聯繫當人們認識到,B肝小三陽是否發病、傳染性、B肝病毒複製水平等主要依然與患者的免疫狀態有密切聯繫。人體的免疫力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波動的,因此在人體免疫低下時,B肝病毒就不會受到過多的免疫抑制而持續複製,即小三陽患者的病情不斷加重;隨著B肝小三陽的免疫逐漸提升時,即便未通過常規用藥,也是有可能自然轉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