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人會在醫療文獻裡看到「大三陽」、「小三陽」、「B肝兩對半」這樣的稱謂,因為能夠在醫藥學術領域發表期刊或文獻的人,他們都是很專業的。
確診B肝,了解複製情況,讀懂抗病毒標準和觀察期
B肝抗原抗體系統檢測,是應該對大眾科普知識,因為它就是俗稱的「B肝兩對半」;既然稱為兩對半,就必然存在兩兩對對應和單獨的半對,包括第一對是B肝表面抗原與表面抗體,第二對是B肝e抗原與e抗體,剩下來的半對就是B肝核心抗體。
上面這種應用十分廣泛,主要針對身體是否受到B肝病毒感染的檢測技術;當然,人們還經常用到血清HBV-DNA檢測,這個檢測結果可以反映體內的B肝病毒複製水平,進一步判斷傳染性。那麼,大眾眼中的「大三陽」、「小三陽」說明什麼呢?
「大三陽」就是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三項都是陽性;「小三陽」就是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三項都是陽性的。我們再複習一下上面的B肝抗原抗體系統檢測,它是反映人體是否受到B肝病毒感染,而只要第一項表面抗原陽性,就已經說明目前體內存在B肝病毒。
因此,人們眼中的「大三陽」、「小三陽」先可以確定屬於B肝感染者,但無法判斷是B肝病人,還是B肝病毒攜帶者。這時,我們需要藉助肝功能檢查和HBV-DNA檢測結果,進一步來判斷到底屬於哪一種類型。
B肝病人:既有「大三陽」、「小三陽」,又有肝功能不正常,HBV-DNA陽性,或者肝組織檢查異常等;B肝病毒攜帶者,雖然有「大三陽」、「小三陽」,但肝功能長期穩定,就是沒有高高低低的指標波動,HBV-DNA陰性或者陽性,沒有肝組織學檢查異常。
那麼,為什麼要把他們區分開來呢?小番健康提醒,因為在指南中提倡,轉氨酶若明顯超過正常上限的兩倍,就應該及時抗病毒治療;如果既有轉氨酶明顯異常,HBV-DNA陽性的,也是需要及時抗病毒治療;如果HBV-DNA是陰性的,肝功能基本正常,可以暫時不需要治療。
所以,區分開的目的是提醒,符合抗病毒治療標準的人,已經屬於B肝病人,他們身體裡的慢性肝炎,如果沒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適當幹預,還是會比較快速的進展的。而B肝病毒攜帶者,大部分處在觀察期,要積極配合臨床醫生做好定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