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日喀則地震不是尼泊爾地震的餘震—新聞—科學網

2021-01-12 科學網

 

尼泊爾強震後,我國西藏日喀則地區相繼發生5.9級、5.3級地震。人們不禁會問,這是尼泊爾地震的餘震嗎,會對我國西藏地區產生怎樣的影響?

「我國西藏日喀則地區的地震並非尼泊爾餘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徐錫偉介紹,一般來講,餘震是在原來主震破裂範圍內或附近發生的地震,與主震在同一個破裂面,而且破裂類型基本一致。我國日喀則地區的地震震源深度比較淺,震中位於發生尼泊爾8.1級地震逆斷層的上盤塊體以北,震源機制解顯示是由近南北向的正斷層系活動引發的,可以說受到了尼泊爾地震的觸發影響而發生的地震,但不應認為是尼泊爾地震的餘震。

「日喀則地震與尼泊爾地震屬於不同類型的地震。」徐錫偉說,按照地震斷層面錯動性質可將地震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走滑斷層型三類地震。通俗地說,斷層面往上走的,稱為逆斷層;往下走叫正斷層;沿斷層面水平走的叫走滑斷層。一場大地震引發的大量餘震,特別是強餘震在統計學意義上是同一種類型的地震。但是,尼泊爾是在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帶內向北緩傾的逆斷層上的地震,屬於逆斷層型地震。而日喀則地區的地震,是藏南拆離系與控制近南北向拉張斷陷盆地的正斷層型地震。「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也不屬於其餘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丁志峰也表示,尼泊爾地震後我國相鄰地區很快發生地震,說明我國相關區域受應力擾動非常明顯,後續要多關注這種應力調整是否會引發更多的地震。

此前,有媒體報導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喜馬拉雅地震帶已經進入7級以上地震的復發周期。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這個地區很多地方的地震都是雙震型的,就是幾年以內可能引起震級相當的另一次地震。

「說喜馬拉雅地震帶已經進入活躍期,還不能完全這麼講。」徐錫偉說,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是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區域。這一地震帶從印度尼西亞經緬甸到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區,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區。這只是個寬泛的概念,並沒有嚴格的邊界。

「如果短時間內某個區域不斷發生地震,頻度較高、強度較大,才能稱其為進入活躍期。」徐錫偉說,從2004年蘇門答臘地震到此次尼泊爾地震,如果不包括中間發生在我國境內的汶川地震和魯甸地震,就不能說其已進入活躍期。

「尼泊爾地震可能會引發青藏高原其他地區發生地震,但具體要看其內部應力狀態是怎樣調整的。」徐錫偉說,目前,他和同事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由尼泊爾地震引發的更長遠影響,現在還很難確定,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科技日報北京4月27日電)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311大地震的餘震?不是騙人的!
    日本氣象局指出,這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的餘震。設置在千葉成田機場的富士電視臺信息攝像機的影像顯示,凌晨4時47分,攝像機開始微微晃動, 接著畫面就開始劇烈的左右搖擺。這次的地震也衝上了日本的熱搜,有一些在震度強烈地區的居民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這次真的很大,不是開玩笑的,有一些地方的樓梯都震碎了」;「我在閣樓睡覺的時候感覺像被人從下面推起來了,真的很可怕,我都嚇到跳起來了...」。在千葉縣,還發生了老年人摔倒後重傷至骨折,急救進醫院的並發事件。由於地震的原因,人流密集的JR 總武本線和東金線在昨天早上也暫停開車,上班和上學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 尼泊爾「4·25」地震五周年:西藏高原「小香港」的新生之路
    2020年4月24日,航拍位於日喀則市郊的樟木新區。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波及西藏日喀則18個縣區,其中包括被譽為高原「小香港」的樟木鎮。木鎮地處峽谷,當時餘震不斷。震後5天,道路打通後,全鎮4500餘戶村民緊急大撤離。
  • 地震專家會商:汶川地震餘震正有規律衰竭
    昨日(15日),中國地震局組織了自汶川地震發生以來最大規模的專家會商。來自全國各個省市的80名地震專家與中國地震局兩位高層及國家地震局數十名專家共同預測汶川地震的發展趨勢。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鋐告訴記者,從目前判斷看來,對於汶川地震主餘震(主震7.8級,餘震級別較低)的看法沒有改變。「但多數專家討論仍圍繞汶川地震的影響,主要觀點與幾天前我們的預測沒有差別。」孫士鋐表示,「對於東部地區和首都圈的地震活動,由於汶川地震發生突然,會商臨時決定,多數專家對這方面研究不充分,目前還無明確的說法。」
  • 為啥1976年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解釋
    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12日下午,中國地震局一名地震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根據餘震判斷依據,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
  • 專家:尼泊爾5年前8.1級大地震揭曉五大科學謎團
    (原標題:專家科普:尼泊爾8.1級大地震揭曉五大科學謎團)
  • 為啥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地震斷層長期活動
    除此之外,又還有哪些地區有類似跨越多年的餘震?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震中無人員傷亡個別老舊房屋有開裂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 6 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 12 公裡。
  • 一次地震的餘震,會延續多少年?
    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餘震不是第一次7月12日的唐山芮氏5.1級地震的震源處在東經118.44°、北緯39.72010年4月30日凌晨2時36分,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新河縣交界發生的3.3級地震,也屬於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邢臺7.2級大地震老震區的餘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蘆山發生 7 級地震,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同屬龍門山斷裂帶,有些專家同樣認為,這是汶川地震的餘震。根據監測,其實從1980年至今唐山已經發生過33次4級左右的餘震。
  •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川觀新聞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連續發生兩次3.0級和一次2.8級地震。
  • 專家:四川長寧與汶川屬同一地震帶,後續還會有餘震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截至今日(6月18日)15時,四川宜賓長寧6.0級地震共造成12人死亡,134人受傷,10萬人受災。新京報記者從中國地震局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處了解到,雖然長寧與汶川地震同處我國南北地震帶,精細劃分時兩地不屬於同一斷裂帶上。
  • ...前的唐山大地震還有餘震?餘震會對北京產生啥影響?聽聽專家怎麼說
    而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上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距離唐山7.8級主震約28千米,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根據目前的觀測資料和震例分析,專家會商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屬於唐山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不大。
  • 九寨溝地震|此次地震屬於什麼類型?如何認識震後餘震預警?
    蔣海昆表示,從斷層活動類型來看,這次地震是水平推擠,即「走滑型地震」,這也是中國大陸最常見的地震類型。他告訴記者:「無論是逆衝型地震,還是走滑型地震,只要靠近斷層的地方,都會有比較大的破壞。」專家介紹,此次地震發生的地區是地震多發區域,地震震中位於岷江斷裂、塔藏斷裂和虎牙斷裂附近,發震構造推測為塔藏斷裂南側分支和虎牙斷裂北段。
  • 海原斷裂帶蠕滑區域發現重複地震—新聞—科學網
    沿著海原斷裂帶發生了幾次大的地震,包括1920年海原8級地震、1927年古浪8級地震、1990年景泰6.2級地震、2016年門源6.4級地震。大地測量學發現在海原斷裂帶老虎山段存在淺層蠕滑現象,但是蠕滑的驅動機制和深度,以及與地震的關係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利用2009~2018年青藏高原東北緣發生的兩萬多次小地震事件波形,通過互相關理論獲得了海原斷裂帶及其周緣的重複地震分布。
  • 33次餘震!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答案是……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
  • 專家稱汶川地震最大餘震應接近7級 目前尚未達到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張曉東告訴記者:經過認真的研討,專家們認為汶川較強餘震密集活動時段可能會持續兩個月左右。但他同時指出,根據對唐山地震等震例地對比研究,餘震活動仍將持續較長時間。對餘震的起伏規律,科學界目前尚未完全掌握。 近憂:餘震將持續兩個月的研判是如何做出的?
  • 今早唐山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餘震?專家詳解
    據河北省應急管理廳介紹,目前沒有接到人員傷亡報告,地震帶來的影響和損失正在統計當中。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此次地震依舊屬於1976年唐山地震的餘震。蔣海昆:「這次唐山4.5級地震是發生在唐山老震區裡邊的一次地震,位於唐山老震區的南部,那麼大家知道唐山地震是在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7.8級地震,7.8級地震發生之後,這個地方,就是老震區一直在持續活動。在早期5-6級地震是頻繁發生的,到了80年代之後開始減弱。」蔣海昆說,儘管從80年代後唐山老震區餘震有所減弱,但這一區域的地震活動還是要高於周邊區域。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許多網友討論地震是否和汶川地震有關,也有人提出定西地震就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此次甘肅定西6.6級地震位於南北地震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上,屬於這條斷裂帶的正常活動。該斷裂帶所在的南北地震帶,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進入活躍期,隨後的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表明其活躍度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活躍期。
  • 本世紀地球第5次8級以上大地震,發生於尼泊爾,強度為汶為川地震1.4倍
    今天下午2點11分,尼泊爾發生8.1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35公裡,西藏拉薩、日喀則等地震感明顯,有網友稱整個房子都在搖。地震強度是汶川地震的1.4倍,是本世紀陸地上第5次8級大地震。前4次中國和智利各有兩次:2001年崑崙山西口8.1級和2008年汶川8.0級地震、2005年智利8.1級和2010年8.8級地震。
  • 唐山大地震發生40多年後,為何還會出現5級餘震?
    截至12日上午10時,共發生餘震33個,其中2.0~2.9級地震2個,1.0級以下31個。7月12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本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
  • 已發生33次餘震!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權威解答→
    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截至今天上午10時,共發生餘震33個,其中2.0~2.9級地震2個,1.0級以下31個。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