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前,俄羅斯國防部長尤裡·鮑裡索夫(Yuri Borisov)向塔斯社透露,俄羅斯自主研發製造的新版SSJ 100(Sukhoi Superjet 100)支線客機將於2023年完成。「新版」的特點是這款飛機會有近60%零部件為「俄羅斯製造」。
「舊版」SSJ 100
可以說,俄羅斯做出這個選擇實屬無奈之舉——畢竟SSJ 100這二十年,可以用「命途多舛」來形容。
簡單、粗暴但並不有效的研發生產歷程
雖然俄羅斯國土廣闊,但是民用飛機領域一直發展緩慢。直至2000年,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才開始俄羅斯首款支線客機SSJ 100的研發工作。該機於2008年完首飛,並亮相2009年巴黎航展。
在2009年巴黎航展上,SSJ 100獲得訂單24架。
巴黎航展參展期間,蘇霍伊民機公司的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 將有1000架SSJ100完成生產交付工作。」
對於一款全新的商業客機來說,這一量產數字是巨大的。可見,當時俄羅斯的「野心」是把SSJ 100打造成為俄制支線客機領域的「王牌」。可以說,SSJ 100承載了俄羅斯在民機領域的希望。
在SSJ 100研發之初,俄羅斯就非常重視這款支線客機的國際標準與市場問題,為此專門選擇了波音等經驗豐富的民機製造商作為合作夥伴,並且不斷與原獨立國協國家和諸多中美洲國家的航司建立聯繫,為SSJ 100積極尋找市場出口——SSJ 100也因此獲得來自了印尼、寮國、墨西哥以及俄羅斯國內一些小型航司的訂單。
2011年,首架量產的SSJ 100交付亞美尼亞航空,這意味著SSJ 100真正開始接受市場的考驗。
一款飛機身上能出現多少問題?
俄羅斯雖然在軍機的研製和生產層面有蘇聯留下來的豐富「遺產」,但在民機領域,其面臨著民機製造與適航標準近乎空白、商業客機領域人才缺乏、民航市場品牌與基礎不牢固等諸多問題。
而當SSJ 100誕生,這些問題都集中反映在了這架飛機上。
2011年4月21日,首架SSJ 100開始執行商業航班任務。之後,亞美尼亞航空公司反映,SSJ 100具有三個重大缺陷:洩漏警告系統參數錯誤、襟翼展開故障以及起落架故障。
之後,一些SSJ 100被俄羅斯管理部門暫停飛行,而其他運行中的SSJ 100也不斷的發生事故——
主要事故一覽
2012年5月9日,一架SSJ 100在雅加達進行飛行展示時於印尼爪哇島薩拉火山墜毀,致使機上所有45人全部遇難。
2012年6月18日,由於技術故障,一架SSJ 100在執行莫斯科飛往哥本哈根的航班任務時中斷起飛。
2012年7月10日,一架SSJ 100在從諾夫哥羅德飛往莫斯科的航路上遭遇空調系統故障。
2012年8月3日,一架SSJ 100在從韃靼斯坦共和國首都喀山起飛之後,客艙發生失壓。
2019年5月5日,一架SSJ 100(俄羅斯航空1492航班)在空中發生發動機故障並引發大火,飛機隨後成功迫降莫斯科國際機場,但在降落後立即發生了爆炸,機上79人中41人遇難。
2019年5月18日,一架SSJ 100(俄羅斯航空SU1389航班)在起飛時由於液壓系統故障原因中斷起飛,在跑道終止處停下 ……
接連不斷的事故讓蘇霍伊民機公司每年交付20架SSJ 100的目標變得渺茫起來。整個2019年,蘇霍伊民機公司只交付了1架SSJ 100給俄羅斯謝維爾航空公司,遠遠不能達到原先與謝維爾公司達成的6架交付飛機的協議。
也因此,蘇霍伊民機公司近些年來虧損巨大,僅2018年該公司就淨虧損了68億盧布。
航司反映,維修問題經常使SSJ 100好幾天都無法使用;而且由於缺少備件,進口的薩姆146發動機也常常無法維護。
接連的事故也引起了強烈的市場反應——
接收了首架量產型SSJ 100的亞美尼亞航空公司在運行了首架SSJ 100後,明確要求暫停正在進行的訂單交付工作,並在勉強運行了一年後,向蘇霍伊民機公司正式退還這款「糟心「的客機。亞美尼亞航空公司表示,SSJ 100的日常維修成本過於高昂,航司無法負擔。之後,布魯塞爾航空公司和墨西哥Interjet航空公司也隨之要求了「退貨」。
布魯塞爾航空公司SSJ100
可以說,SSJ 100這一品牌並沒有在市場歷練中贏得美譽。但這還不算SSJ 100所遭遇的最大困難……
難於獨立自主,這一「魔咒」如何能破?
在2014年克裡米亞「脫烏入俄」之後,俄羅斯航空製造領域所遭受的西方制裁越來越嚴苛。美國於2014-2015年不斷頒布逐步緊縮的制裁措施,限制本國企業向俄羅斯出口飛機零部件(包括商用客機),並將蘇霍伊民機公司拉入制裁「黑名單」。如果SSJ 100項目要繼續運行,就需要擺脫對波音等歐美航空製造商的依賴,完全實現「俄羅斯製造」。
SSJ 100主要機載系統依賴海外
而在此前的合作研發階段,在SSJ 100的核心技術人員中,僅有100餘名為俄羅斯人,其中只有19人負責最為核心的設計工作。而波音等公司以派出技術顧問的方式,指導著SSJ 100的設計與研發……
在一款商業客機所牽涉的巨量資源中,僅有百餘人為本國科學家,這樣的人才儲備,對於夢想著實現「百分百俄羅斯製造」的SSJ 100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短板。
2020年2月的一次活動上,蘇霍伊民機公司總裁Ravil Khakimov表示SSJ100的產量已經超過300架,並說:「我們在SSJ 100上投入了最先進的技術……到目前為止,SSJ 100是俄羅斯唯一一款在國內生產並在國內外獲得認證的全新客機。」
但俄羅斯打造商用客機產業鏈的決心是巨大的——
2018年1月25日,俄羅斯聯邦政府發布總統令,明確要求推進新型SSJ 100的開發,並要求機載航空電子設備以及發動機要達到國產水平,新型SSJ 100整體的國產化水平至少要超過50%。
此後不久,俄羅斯工貿部公布了新一版的《2030年前航空工業發展戰略(草案)》,其中專門有一條針對新型SSJ 100的內容,即使用本國技術全面推進這款客機的數位化生產。
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新型SSJ 100的投資預計將達到至少1300億盧布(16億美元)。一個可以作為對照的數字是:2019年全年,俄羅斯GDP為109.4萬億盧布。此外,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也在2019年底宣布會將150億的補充款項用於這款新型飛機的研製工作。
可見,目前俄羅斯寄希望於「砸錢辦事兒」,但商用客機領域,涉及適航、使用等多個領域,新型SSJ 100目前所處的階段,還只算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遛遛,才能見真章。
來源:中國航空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