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萬光年以外,它釋放出太陽50億倍的亮度,最終化為虛無

2020-10-12 姿勢分子knowledge

在我們的宇宙中,恆星的數量如同沙灘上的沙子,數不勝數。可以想像,這樣的宇宙中,超新星爆發事件應該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是實際上,情況並不是那麼簡單。由於超新星爆發沒有任何徵兆,或者說我們還不知道有何徵兆,而且宇宙過於寬廣,我們也無法提前預知哪裡會出現超新星。再加上超新星並不長時間存在,最多只能持續幾個月或者幾年,然後就會沉寂下去,所以科學家們真正觀測到的超新星數量非常有限。

每一次發現超新星,對於天文學家來說都是一次來自宇宙的贈禮,也是一次寶貴的觀測機會。兩年前,天文學家再一次觀測到了宇宙深處的超新星爆發,並且利用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它進行了深入的觀測。

2018年1月,在距離我們大約7000萬光年遠的一個名為NGC 2525的星系中,突然有一個光芒驟然出現,顯得十分突出。天文學家們意識到,這是一顆非常耀眼的超新星,並將它命名為SN 2018gv。雖然錯過了最佳的時機,但天文學家還是很快做出反應,在當年2月份的時候將哈勃太空望遠鏡對準了這顆超新星,利用它的第三代廣角相機進行了拍攝。

在上面這張圖中,SN 2018gv的光芒非常奪目,讓它所在的星系都黯然失色。天文學家指出:在最高峰的時候,SN 2018gv比拍攝的時候還要更加明亮,其亮度甚至達到了太陽的50億倍!

在接下來整整1年的時間裡,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它進行了多次跟蹤拍攝,一直到2019年2月才逐漸失去了它的光芒,最後完全暗淡下來,消失在了茫茫宇宙之中。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Adam Riess是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他多年以來一直從事著對超新星的研究。在形容這種天體的時候,他說:「這顆超新星的光輝落幕過程被哈勃太空望遠鏡完整記錄了下來,地球上沒有任何煙火秀能夠和它相媲美。」

除了擁有著煙火秀的美麗之外,超新星SN 2018gv還有著更多更重要的意義。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它和它所代表的一類超新星,都是天文學研究的重要工具。沒錯,它們就是Ia型超新星。

所謂的Ia型超新星,是由兩顆恆星組成的系統,其中一顆是白矮星,另一顆是主序星。 由於白矮星密度較高,引力較強,所以當二者距離相對比較近的時候,它就會把自己同伴的物質掠奪到自己的身上。當它通過吞噬物質成長到一定質量的時候,就會發生熱核爆炸,也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Ia型超新星。

Ia型超新星爆發的臨界點是固定的,那就是太陽質量的1.4倍,也就是所謂的錢德拉塞卡極限。因此,它們的光度也是固定不變的。我們知道,一個天體距離我們越遠,就會看起來越黯淡,反之就會更加明亮。通過觀測設備觀測到的Ia型超新星和它原本應該有的光度,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它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由於這個測量方法如此固定而又可靠,因此天文學家們又把Ia型超新星稱為宇宙標準燭光。

當然,Ia型超新星並不是永遠都保持固定的亮度,而是在達到峰值之後逐漸變暗,就像今天我們提到的這顆超新星一樣。因此,我們不可能通過某一顆超新星即時的亮度來計算它的距離,而是必須要知道它的峰值亮度到底是多少。

雖然我們不是每次都能恰好在它最亮的時候觀測到,但是天文學家們已經摸清了它的亮度變化規律。只要對某一顆Ia型超新星進行密切的關注,記錄下它變暗的速度,就可以計算出它的峰值亮度,最終利用公式計算出它和我們的距離。

這對於天文學家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測量遙遠天體距離的一個重要方法。假設你和你朋友都在家,你們兩個人用軟體計算發現你們兩個人的距離是10公裡,那麼你們兩個人所在的房子也就是相距10公裡。同樣的道理,只要知道某顆Ia型超新星的距離,它所在星系的距離也就確定了。

了解其他星系的距離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這對於我們繪製宇宙的地圖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關鍵。通過對觀測到的星系距離的確定,我們知道了宇宙不止有銀河系,還有大量的河外星系;我們知道了雖然有些星系極其遙遠,但是銀河系附近的區域也分布著大量的星系,它們共同構成了本星系團和本超星系團的巨大宇宙結構。

不僅如此,20世紀末,正是利用Ia型超新星測距的技術,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從而預言了暗能量的存在。雖然現在人類仍然沒有真正發現暗物質,但是這個理論已經十分牢固也是目前天文學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

正因為Ia型超新星如此重要,Riess和他的團隊,以及全世界許多的天文學家才孜孜不倦地對它進行著跟蹤研究。因為他們知道,這種天體身上蘊藏著整個宇宙的秘密。

另一方面,雖然Ia型超新星已經是天文學上最重要的工具,但也有一些人對它提出了質疑。始終有一些科學家認為,Ia型超新星未必真的是標準的燭光,不同的Ia型超新星爆發時的光度不一定相同。這個說法的確非常值得注意,如果它真的成立,那麼人類的天文學恐怕將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倒重來。雖然這個理論正確的可能性不高,但仍然值得科學家們去證偽。

包括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內的世界多個最強大觀測設備,仍然將對Ia型超新星的觀測列為重點,未來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也將加入到這個行列。它們到底是不是標準燭光呢?它們到底還會給我們揭示多少宇宙秘密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目前已知最大的恆星,太陽在它面前猶如沙粒,竟是太陽的50億倍!
    距離太陽系640光年。它的直徑是不確定的,大約8.77億公裡。是太陽的630倍,過去十五年中,它的直徑縮小了15%。走入生命的末期。未來數百萬年中可能變成r型超新星,最終變成一顆白矮星。9.仙王座μ星位於仙王座是一顆紅超巨星,直徑估計為太陽的1420倍。
  • 目前已知最大的恆星,太陽在它面前猶如沙粒,竟是太陽的50億倍
    距離太陽系640光年。它的直徑是不確定的,大約8.77億公裡。是太陽的630倍,過去十五年中,它的直徑縮小了15%。走入生命的末期。未來數百萬年中可能變成r型超新星,最終變成一顆白矮星。位於太陽系10000光年之外,這顆超巨星的半徑是太陽的1460倍。亮度相當於36萬個太陽。
  • 船尾座NGC 2525螺旋星系超新星「SN 2018gv」縮時影像 比太陽耀眼50億倍
    船尾座NGC 2525螺旋星系超新星「SN 2018gv」縮時影像 比太陽耀眼50億倍(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太空總署(NASA)利用「縮時攝影」(Time-lapse)技術,將哈勃太空望遠鏡攝得的照片製成一段影片,呈現出一個超新星從光芒萬丈轉趨黯淡,最終成為宇宙之中不起眼存在的過程。
  • 質量超太陽300倍,光度是太陽9百萬倍,若它在4光年處會如何
    所以,太陽雖是很多人心中的王者,但其實它不是宇宙中體積最大的星體,也不是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星體。那麼體積最大和質量最大的稱號被哪顆恆星獲得呢?就目前觀測結果來看,體積最大的是盾牌座UY,它是一顆坐落在盾牌座內的紅超巨星。盾牌座UY有多大呢?我們來看一個對比,盾牌座UY的直徑接近24億千米,超過太陽1700多倍。
  • 哈勃望遠鏡拍到7000萬光年外超新星爆發,或將修正哈勃常數
    最近NASA發布了一組超新星的觀察記錄的影像,包括了圖片和視頻,記錄了7000萬光年外一顆Ia型超新星的消亡過程。(約為1.44倍太陽質量),就會發生由電子簡併態的碳核心失控的核聚變引發的超新星爆發,由於其物質形式(電子簡併態的碳核)和質量(1.44倍太陽質量)都相對確定,而理論上它的爆發程度也基本一致(完全炸開),因此理論上這種超新星爆發產生的絕對亮度應該是基本一樣的,也就是說,如果在同一距離上觀測任何一顆Ia型超新星,它的亮度應該是一樣的。
  • NASA捕捉超新星爆發瞬間,亮度超太陽50億倍,太震撼了
    據了解,這次超新星代號為SN 2018gv,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是7000萬光年。第一個發現該超新星前身的人是日本一位名為板垣工一的業餘天文學家,之後哈勃望遠鏡開始對它進行觀測。 什麼是超新星?相信關注天文動態的朋友或者對天文有一些了解的朋友應該大概知道超新星是什麼,它並非宇宙中的一類天體,而是一種變化的天文現象。
  • 哈勃望遠鏡拍到7000萬光年外超新星爆發,將修正宇宙膨脹速率
    最近NASA發布了一組超新星的觀察記錄的影像,包括了圖片和視頻,記錄了7000萬光年外一顆Ia型超新星的消亡過程。,當該白矮星吸積物質致其質量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約為1.44倍太陽質量),就會發生由電子簡併態的碳核心失控的核聚變引發的超新星爆發,由於其物質形式(電子簡併態的碳核)和質量(1.44倍太陽質量)都相對確定,而理論上它的爆發程度也基本一致(完全炸開),因此理論上這種超新星爆發產生的絕對亮度應該是基本一樣的
  • 2萬光年外的一顆恆星,能容納100億個太陽,還有比它更大的嗎?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類已知的體積最大的恆星,都是盾牌座uy,雖然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10倍,但由於它已經演化到了恆星生命末期 45億倍太陽體積的盾牌座uy,如果和太陽互換位置,那麼土星軌道內的太陽系天體,都將被盾牌座uy吞噬。
  • NASA捕捉超新星爆發瞬間,亮度超太陽50億倍,太震撼了!
    據了解,這次超新星代號為SN 2018gv,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是7000萬光年。第一個發現該超新星前身的人是日本一位名為板垣工一的業餘天文學家,之後哈勃望遠鏡開始對它進行觀測。什麼是超新星?相信關注天文動態的朋友或者對天文有一些了解的朋友應該大概知道超新星是什麼,它並非宇宙中的一類天體,而是一種變化的天文現象。
  • 盾牌座UY能裝50億個太陽,但在它面前是小弟
    太陽和太陽系內其他行星大小對比目前人類在銀河系中發現最大的恆星是一顆叫做盾牌座UY的紅巨星,它位於距離地球5100光年的盾牌座上,這個距離並沒有超越銀河系距離,因為銀河系直徑為10萬光年,厚度也有2萬光年,因此盾牌座UY才是銀河系真正的巨無霸,根據科學家觀測分析和計算,發現盾牌座UY的直徑為24億公裡,是太陽直徑的1800
  • 太陽很亮?不,它的亮度是太陽的170萬倍!
    在我們的眼中,太陽的體積和亮度已經超乎了想像。然而,在宇宙中與其他恆星相比較,太陽如同塵埃一般,比如大犬座VY、參宿七、盾牌座UY、手槍星...  想必大家對於大犬座VY和參宿七這兩顆恆星已經是耳熟能詳了。所以,這裡要介紹的便是手槍星。  手槍星是在1990年代初期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以能貫穿塵埃的紅外線觀察發現的,與地球有2.5萬光年的距離,被定義為恆星屬於藍特超巨星。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3秒就能釋放出太陽100億年的能量
    而生命的誕生也離不開恆星的幫助,地球正是因有了恆星太陽的幫助,才能夠有幸成為生命星球,並最終誕生智慧生命人類。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太陽發出的光和熱,這些能量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沒有它們我們將無法生存。如果有一天太陽消失了或者不發光了,那麼迎接地球的將是黑暗以及生命的終結。對於科技時代的人類來說,太陽可不僅僅是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它還是一個強大的能量源。
  • 北極星的秘密:亮度是太陽的2000倍,直徑是太陽的45倍
    儘管很多現代人找不到北極星(勾陳一),但它無疑是北半球最著名的星!之所以很多現代人找不到北極星一方面是因為光汙染,城市上空可以辨識的星越來越少,而北極星視星等只有2等,如果按照亮度,排在它前面的有近50顆恆星,如果不是晴朗無雲的天空,城市裡確實不容易看到北極星;另一方面是因為現代人很少仰望天空!
  • 比太陽還亮50億倍,美宇航局拍到七千萬光年外超新星,咋這麼亮
    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一種極為劇烈的天體活動,只有質量在太陽的8倍以上的大質量恆星,才會在其主序星階段的末期發生這種現象,當其出現超新星爆發的時刻,在那一瞬間,該星體將會釋放出超過太陽百億年核聚變總和的能量,有的甚至可達太陽一生核聚變總能量的幾十上百倍。
  • 質量是太陽315倍,光度是871萬倍,如果R136a1在4光年外會怎樣?
    然而,R136a1就像太陽一樣已經「年過半百」,它的壽命僅為300萬年。這是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消耗燃料的速率更快,所以壽命反而越短。對於主序階段的恆星,質量越大,意味著單位時間內產生的能量越多,所以R136a1也是熱光度最高的恆星,它每秒釋放出的能量可達太陽的871萬倍。
  • 130億光年外,中國科學家發現一超級黑洞,質量達太陽16億倍
    而憑藉著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的深入觀測,科學家測算出新發現的類星體J0313-1806比它還要遠了2000萬光年,成為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最遙遠的類星體。  亞利桑那大學Steward天文臺的天文學家王飛格領導了本次觀測,他們發現這個類星體和我們的距離超過了130億光年。
  • 20萬光年外,巨大氣體流環繞銀河系!質量是太陽的10億倍
    除了這三個發現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在銀河系20萬光年之外,一個巨大的氣體流環繞在銀河系的周圍,那就是著名的麥哲倫星流。有這些氣體雲十分靠近大小麥哲倫星系,並且化學結構也和後者相似,所以很多科學家相信,它就是從麥哲倫星系中被銀河系的引力拖出來的,因此也被命名為麥哲倫星流。據觀測,麥哲倫星流和銀河系的平均距離大約是20萬光年,相當於銀河系的直徑。不過,最讓科學家震驚的是,這條麥哲倫星流的質量非常巨大,達到了太陽的10億倍。
  • 1269光年!科學新發現一顆「恆星」,產生耀斑亮度是太陽100億倍
    在星體的轉變之中,還存在一部分相對較為複雜的過程,這個我們就不分析了,而根據科學最新報導顯示,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個非常「亮」的恆星,通過初步的預估,在該恆星產生耀斑的時候,它的亮度是太陽亮100億倍,這確實夠亮的,要是換成太陽的位置,估計整個地球在它的光照之下都很難受,當然這個不是長時間的亮度,是瞬間情況。
  • 盾牌座UY比太陽大18億倍,有天體比它大嗎?被這種天體完爆
    盾牌座UY比太陽大18億倍,有天體比它大嗎?
  •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距地球7000萬光年銀河系中超新星爆炸瞬間。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恆星在距地球700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超新星爆發時的爆炸性瞬間。在最高峰時,爆炸的亮度將比太陽高50億倍,超過其周圍所有其他恆星和星系。如果白矮星達到臨界質量-是我們太陽質量的1.44倍-那麼它的核心就會變得足夠熱,從而點燃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