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討|圓的極坐標方程

2020-12-05 陽光備課

研討素材一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數學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選講中第一講第三節的內容,是在複習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引入了極坐標系,以及掌握了極坐標與直角坐標的互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簡單曲線 的極坐標方程》.這節在教參中建議的是上2課時,考綱對這一節 的要求:能在極坐標系中給出簡單圖形的方程.通過對比這些圖形 在極坐標系和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圖 形時選擇適當的坐標系的意義.這節在高考考察中屬於中等以下難度的題,即基礎題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曲線的極坐標方程,理解極坐標系中曲線與 方程的關係.

②會求圓的極坐標方程,並理解求圓的極坐標方程的步驟.

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類比、從特殊到一 般及整體思想,進一步認識數形結合在數學中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與推理,探究的能力以及獲取知識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重點

特殊位置下的圓(如過極點或圓心在極點的圓)的極坐標方程.

四、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圖形的幾何特徵尋找等量關係求解圓的極坐標方程.

五、教學過程

研討素材二

§1.3.2 圓的極坐標方程

一、學習目標:

1. 掌握幾種特殊的圓的極坐標方程及其求解方法;

2. 理解直線的極坐標方程推導方法的推廣;

3. 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數學思想和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思想。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掌握幾種特殊的圓的極坐標方程及其求解方法;

難點:對「建、設、限、代、化」求解圓的極坐標方程的正確應用。

三、學習方法:啟發式、合作交流式

四、教學設計

(以上研討素材由網上搜索而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所選素材大多來自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部級優課,或全國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的獲獎作品,由陽光備課整合,僅供各位老師參考。若喜歡該資源請向作者或出版者購買,摘錄、轉載,是想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做點事,僅此而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免責聲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僅為方便教師學習研究,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教學研討|1.2.2極坐標系與極坐標的互化
    研討素材一一、教材分析 極坐標和直角坐標的互化是高中數學人教A版選修4-4第一講第二節極坐標系第2課時的內容, 本節課是學生在上節課學習了極坐標系的概念、點的極坐標表示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點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和極坐標系下的坐標的關係,教科書利用「思考」引導學生對極坐標與直角坐標的關係進行討論
  • 教學研討|2.1.2 求曲線的方程
    研討素材一一、三維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求曲線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2)會用直接法求一些簡單曲線的方程。2.五、教學設計過程研討素材二一、教材分析 曲線屬於「形」的範疇,方程則屬於「數」的範疇,它們通過直角坐標系而聯繫在一起,曲線的方程是曲線幾何的一種代數表示,方程的曲線則是代數的一種幾何表示。
  • 教學研討|參數方程的概念
    二、建構主義學習觀和教學觀教學應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教學應引導學生開展高水平的思維活動;教學應當使學生認識學習中的自我監控的重要性,使學生形成自我監控學習的習慣,掌握自我監控學習的技能;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一種能夠充分溝通、合作和支持的課堂學習環境;教學應當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情境性的信息與有力的建構工具。
  • 教學研討|2.2.1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第一波)
    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①理解橢圓的定義;②理解橢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在化簡橢圓方程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③掌握橢圓的標準方程;會根據條件求橢圓的標準方程,會根據橢圓的標準方程求焦點坐標四、重點與難點重點:橢圓的定義、橢圓的標準方程、坐標化的基本思想.難點:橢圓標準方程的推導與化簡.
  • 教學研討|柱坐標系與球坐標系
    研討素材【教材分析】高中數學人教A版選修4—4第一講,繼大家熟悉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之後,學習了一種新的平面坐標系——極坐標。此節課內容,是繼空間直角坐標系之後,了解兩種新的空間坐標系——柱坐標和球坐標,把平面極坐標的定位方法,擴展到空間中,完善學生對坐標系的認識,所以這一部分的學習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從新課改教學理念出發,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味的追求高考,而是獲取知識與能力。
  • 高考數學:選做題參數方程與極坐標——極坐標考點歸納和解題技巧
    經典例題:(1)化圓的直角坐標方程x2+y2=r2(r>0)為極坐標方程;(2)化曲線的極坐標方程ρ=8sin θ為直角坐標方程.思路分析:利用極坐標、直角坐標轉換公式可以把直角坐標方程轉化為極坐標方程,也可將極坐標方程轉化成直角坐標方程.解析:(1)將x=ρcos θ,y=ρsin θ代入x2+y2=r2(r>0),得ρ2cos2θ+ρ2sin2θ=r2,即ρ=r.
  • 教學研討|4.3.2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分析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是學生已學的知識,不難把平面上的知識推廣到空間,遵循從易到難、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利用類比的思想方法,藉助勾股定理得到空間任意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從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方程x2 +y2 =r2 表示以原點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推廣到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方程x2 +y2 +z2 =r2 表示以原點為球心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專題複習322: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
    典型例題分析1:在直角坐標系xoy中,直線l過點M(3,4),其傾斜角為45°,以原點為極點,以x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並使得它與直角坐標系xoy有相同的長度單位,圓C的極坐標方程為ρ=4sinθ.(Ⅰ)求直線l的參數方程和圓C的普通方程;(Ⅱ)設圓C與直線l交於點A、B,求|MA||MB|的值.考點分析: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37: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
    考點分析: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題幹分析:(Ⅰ)直線l為過定點A(0,1),傾斜角在[π/2,π)內的一條直線,圓C的方程為(x﹣1)2+y2=1,即可討論直線l與圓C的公共點個數;(Ⅱ)過極點作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P,聯立方程組,得到ρ的坐標,即可求點P的軌跡與圓C相交所得弦長.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16: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
    已知圓E的極坐標方程為ρ=4sinθ,以極點為原點,極軸為x軸的正半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取相同單位長度(其中(ρ,θ),ρ≥0,θ∈[0,2π))).(1)直線l過原點,且它的傾斜角α=3π/4,求l與圓E的交點A的極坐標(點A不是坐標原點);(2)直線m過線段OA中點M,且直線m交圓E於B、C兩點,求||MB|﹣|MC||的最大值.考點分析: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
  • 第二十一期高中數學極坐標與參數方程專題複習基礎篇1
    本期內容將圍繞極坐標與直角坐標互化,直線與圓的極坐標方程與參數方程展開複習,本專題作為高考選考題目,佔比為10分,難度一般中等偏下。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展開複習。一:直角坐標系中的伸縮變換弄清楚變換前後的坐標關係,這類題就很簡單二:極坐標的概念建議結合直角坐標系理解極坐標的概念,理解和記住互化公式是最關鍵的。在直線的極坐標中,經常出現運用和角,差角的正餘弦公式的情況,所以這裡務必要熟練。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專題複習281: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
    典型例題分析1:考點分析: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參數方程化成普通方程.題幹分析:(1)利用三種方程的轉化方法,即可得出結論;(2)利用極坐標方程,結合韋達定理,即可求1/|OA|+1/|OB|.考點分析: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題幹分析:點A(2,π/2)的直角坐標為(0,2),直線l的直角坐標方程為x+y=0.AB最短時,點B為直線x﹣y+2=0與直線l的交點,求出交點,進而得出.
  • 教學研討|3.1.5 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掌握空間向量的加減、數乘、數量積運算的坐標表示以及平行向量、垂直向量坐標之間的關係;2、掌握向量長度公式、兩向量夾角公式(三)情感與態度:通過提問、討論、合作、探究等主動參與教學的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
  • 極坐標方程可難可易,用得好,節省很多考試時間
    對於極坐標與參數方程相關的內容,如果我們用的好,可以幫助大家解決不少高考數學問題。在解決一些數學問題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糾結是直接用極坐標方程求解還是化成直角坐標方程求解,有時自己通過化成直角坐標方程後需要算很久才能得到答案,而參考答案中直接用極坐標方程很快就得到答案。
  • 極坐標與參數方程考點+技巧+典例都給你,認真複習,確保一分不丟
    [考綱解讀] 1.了解坐標系的作用,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伸縮變換.2.了解極坐標的基本概念,能在極坐標系中用極坐標表示點的位置,能進行極坐標和直角坐標的互化.(重點)3.能在極坐標系中給出簡單圖形(如過極點的直線、過極點或圓心為極點的圓)的方程.(難點)4.了解參數方程及參數的意義,掌握直線、圓及橢圓的參數方程,並能利用參數方程解決問題.
  • 極坐標系
    你想用數量表示圓,你畫了一個直角坐標系。 你想用方程表示圓,你把圓心放在原點,取圓上任一點的坐標A(x,y),至此,圓上所有點都滿足方程:x2+y2=r2。 你不滿意吧?一個簡單圖形的方程裡有這麼多平方,計算難度升級,根本不符合你幾何問題代數化,從而簡化計算的初衷。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28:曲線的極坐標方程
    考點分析: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題幹分析:(1)求得C1的標準方程,及曲線C2的標準方程,則圓心C1到x=3距離d,點P到曲線C2的距離的最大值dmax=R+d=6;(2)將直線l的方程代入C1的方程,求得A和B點坐標,求得丨AB丨,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求得C1到AB的距離d,即可求得△ABC1的面積.
  • 教學研討|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課件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必修1》人教A版第三單元第一節第二課,主要是分析函數與方程的關係。教材分三步來進行:第一步,從學生認為較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與相應的二次函數入手,由具體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相應函數的零點的聯繫。然後推廣為一般方程與相應函數的情形;第二步,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過程中,通過函數圖像和性質來研究方程的解,體現方程和函數的關係;第三步,在函數模型的應用過程中,通過函數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更全面的體現函數與方程的關係,逐步建立起函數與方程的聯繫。
  • 教學研討|2.4.2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模、夾角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掌握數量積的坐標表示,會進行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運算。2、能運用數量積的坐標表示求兩個向量的夾角,會用數量積的坐標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垂直關係,會用向量的坐標表示向量的模。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綜合問題。
  • 極坐標與直角坐標的轉換
    轉化方法及其步驟:  第一步:把極坐標方程中的θ整理成cosθ和sinθ的形式  第二步:把cosθ化成x/ρ,把sinθ化成y/ρ;或者把ρcosθ化成x,把ρsinθ化成y  第三步:把ρ換成(根號下x2+y2);或將其平方變成ρ2,再變成x2+y2  第四步:把所得方程整理成讓人心裡舒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