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快報:37%的巴基斯坦人面臨糧食不安全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1日訊 據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經濟商務處消息,《論壇快報》報導,巴基斯坦工商聯合會(FPCCI)近日舉辦「巴基斯坦糧食安全」網絡研討會,參與者認為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將給巴糧食安全帶來新挑戰。

巴國家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阿斯瑪·哈立德表示,巴的全球飢餓指數在119個國家中排在第106位,由於營養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和安全飲水不足,巴面臨著「嚴重」的飢餓狀態。巴工商聯合會副主席蘇爾坦·雷曼表示,儘管巴主要糧食實現自給自足,但仍有近37%的人存在糧食不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糧食獲取和供應。

巴基斯坦農業政策研究所所長艾哈邁德·昌迪奧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貧困和失業人口增加,惡化了巴糧食不安全狀況,迫切需要聯邦政府、省級政府和私營部門共同協調糧食供應與消費。巴作物保護協會主席伊克巴爾·奇瑪表示,由於貧困率和失業率的上升,目前巴俾路支省和開普省的糧食不安全狀況最為嚴重,信德省次之,建議將消費習慣轉變至土豆、玉米和牛奶等高營養價值的替代食物。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大規模蝗蟲來襲,巴基斯坦考慮從印度進口殺蟲劑
    據路透社2月17日報導,巴基斯坦可能會繞過鄰國之間的貿易禁令,從主要競爭對手印度進口殺蟲劑,以應對今夏可能發生的蝗蟲襲擊。今年8月,由於克什米爾問題,巴基斯坦斷絕了與印度的所有外交和貿易關係。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和研究部植物保護司司長法拉克·納茲博士告訴路透社記者:「是的,6月至7月確實存在蝗蟲襲擊的可能,這就是我們提前計劃和準備的原因。」本月初,巴基斯坦食品部向議會通報情況,警告稱該國正面臨2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隨後該國宣布全國進入蝗災緊急狀態。
  • 面對蝗蟲,巴基斯坦考慮從印度進口殺蟲劑,網友說加點咖喱更美味
    綜合外媒2月17日報導,路透社披露的信息顯示,巴基斯坦可能從其主要競爭對手印度進口殺蟲劑,以應對即將可能出現的大規模蝗蟲襲擊,為此,他們甚至不惜違反印巴之間的貿易禁令。▲在東非國家肯亞桑布魯地區,匍匐在地上的一隻沙漠蝗蟲在巴基斯坦周二召開的內閣會議上,出現了「進口」的議題。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研究部植物保護司司長法拉克納茲博士告訴路透社記者:「是的,我們確實對今年6-7月份可能爆發的蝗災有所恐懼,這就是我們提前計劃和準備的原因。」
  • 蝗災威脅南亞糧食安全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稱,嚴重的蝗災或將對糧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在為巴基斯坦準備的一份報告中,糧農組織對蝗蟲入侵提出警告。「伊朗和巴基斯坦尤其容易受影響,因為蝗蟲就是在這些地區繁殖的,而且今年冬天降水多。巴基斯坦38%的地區(其中俾路支省佔60%、信德省25%、旁遮普省15%)是沙漠蝗蟲的繁殖地。如果不能從源頭上控制沙漠蝗蟲,那麼整個國家都將面臨蝗蟲的侵擾。」
  • 「老鼠門」事件,2.65億人糧食不安全,中國該如何應對糧食問題?
    在糧食安全被多次提及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的疑問,外國的糧倉是否充足?其中又有多少糧食被「老鼠」吃掉了呢?我們無法為外國「清理碩鼠」但是我們卻可以從側面來了解一下外國的糧食安全現狀。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因為疫情的影響新增了1.3億嚴重糧食不安全人口,糧食嚴重不安全人口增至2.65億。
  • 傳染病大流行、世界糧食安全面臨新挑戰、自然資源總量減少——這些問題與你息息相關
    【傳染病大流行、世界糧食安全面臨新挑戰、自然資源總量減少——這些問題與你息息相關】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提出2020年度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點擊下圖,看看哪些與你有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糧食生產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糧食安全問題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尤其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而言,糧食安全尤為重要。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的飢餓與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我國的糧食安全也面臨許多隱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裡」「中國人的飯碗要裝我們自己的糧食」。
  • 日本或將面臨糧食危機!糧食自給率創歷史最低 竟是因為這個原因...
    2018年日本糧食自給率為37%,較上一年度下降了一個百分點,低於歷史最低值的1993年,刷新了歷史最低數據。1993年,受夏季反常低溫天氣的影響,日本大米收成欠佳,最後不得不從泰國等國家緊急進口大米。2018年受天氣影響,日本小麥、大豆的產量明顯下降。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在35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排名第30位,對於人口超一億的國家來說,這樣的糧食自給率屬於低水平。
  • 巴基斯坦「蝗二代」肆虐,中國第六批物資到達,巴鐵:雪中送炭
    巴基斯坦一直是和我們中國關係最好的一個國家,而今年在巴基斯坦很嚴重的蝗災大家應該也知道,不過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而且又發生了其他的事情。很多人可能都忘記了或者說以為蝗災已經解決了,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巴基斯坦現在正面臨「蝗二代」的肆虐,關於「蝗二代」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認為蝗蟲雖然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但是蝗蟲飛走了應該就不會回來了,蝗災應該很快就過去了,不過蝗災並沒有這麼簡單。蝗蟲的壽命其實並不長,而雖然蝗災發生的看起來蝗蟲鋪天蓋地,但是其實一直都有蝗蟲因為壽命快到了的原因而死亡。
  • 日韓糧食大部分依賴進口,為何糧食安全指數排名全球前列?
    糧食安全可以說是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大事,這也是國民生存和發展的最根本保證。在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其實都很多,在2019年12月,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布「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報告」顯示韓國和日本分別以73.6分和76.5分位列第29和21名。這三個國家排名甚至要高於俄羅斯、阿根廷、巴西等農業大國。
  • 2020年世界糧食日及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
    ,以喚起全球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敦促各國政府和人民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更合理地進行糧食分配,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聯合國糧農組織將今年世界糧食日全球活動主題確定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範圍擴散蔓延,全球糧食供應秩序面臨嚴峻挑戰。為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全球各國團結一致,採取多種措施提高糧食體系的可持續性和衝擊抵禦力,幫助最弱勢群體恢復生活。
  • 《2020中國糧食營養與安全科技大會》成功召開
    2020中國糧食營養與安全科技大會成功召開現場870人參會(責編:張嶺梅)2020年11月28日,由河南工業大學和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功能食品分會共同主辦,鄭州輕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共同承辦,北京味康食品科技交流中心執行承辦的「2020中國糧食營養與安全科技大會
  • 非洲人類發展報告:糧食安全是關鍵
    她指出,在非洲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GDP增長率並未轉變為消除貧困與營業不良的效果,因此需要包容性增長與以人為本的糧食安全。克拉克說:「這份報告提醒我們:糧食安全是人類發展的基礎,糧食不安全的狀況將使幾代人陷入不發達的境地。
  • 袁隆平: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11月29日,世界糧食安全與中國對策高峰論壇現場11月29日,「世界糧食安全與中國對策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11月29日,袁隆平院士在論壇現場視頻致辭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本次會議上,袁隆平院士以視頻形式致辭並高度評價海水稻推廣豐收成果,他指出:「耐鹽鹼水稻有望大面積畝產達到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發展海水稻保障中國與世界糧食安全
    「要通過海洋科技保證糧食安全,要『開發利用鹽鹼地、發展海水稻』來保障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9月7日在青島舉行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如上表示。當前每公頃稻田可以一年養活27個人,到2050年則必須提供43人的口糧,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這是嚴峻的問題。」袁隆平介紹說,世界有9.5億公頃的鹽鹼地,亞洲有3.2億公頃,佔全球的1/3以上。中國有1億公頃的鹽鹼地,其中有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水稻是改良種植鹽鹼地的首選糧食作物。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發展海水稻保障中國與世界糧食安全
    中新社青島9月7日電 (記者 胡耀傑)「要通過海洋科技保證糧食安全,要『開發利用鹽鹼地、發展海水稻』來保障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9月7日在青島舉行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如上表示。
  • 巴基斯坦應對蝗災出新招:「變害為寶」,把蝗蟲加工成雞飼料
    巴基斯坦政府近日出招應對25年來最嚴重蝗災,有償鼓勵農戶捕捉蝗蟲,並且「變害為寶」,把蝗蟲加工成雞飼料。【捉蟲止損】巴基斯坦農業中心地帶因今年的蝗災嚴重歉收。法新社10日報導,來自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的穆罕默德·胡爾希德和生物技術專家喬哈爾·阿里今年早些時候在產糧大省旁遮普設立試點項目,鼓勵當地農民捉蝗蟲賺錢。所獲蝗蟲經乾燥、切碎後加在家禽飼料中。試點項目選在旁遮普省奧卡拉地區,是因為那裡的莊稼沒有打過農藥,捕獲的蝗蟲適合作飼料。胡爾希德說:「我們首先必須學會捉蝗蟲,然後教當地民眾。」
  • 2020年11月時政熱點分析:保障糧食安全
    中國自古以來地大物博,幅員遼闊,長期以來以第一產業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撐;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於糧食的態度從未有過變化。從「民貴君輕」思想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再到「洪範八政,食為政首」,都體現出國家對於人民群眾的重視程度。而這一切正契合黨執政為民理念。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好,保障能力強。
  • 鄭國光:科學應對全球變暖 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減輕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增強農業抗禦氣候風險的能力,應當成為我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    一、全球氣候變暖已對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造成顯著的影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全球氣候呈變暖趨勢。
  • 科學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減輕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增強農業抗禦氣候風險的能力,應當成為我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    一、全球氣候變暖已對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造成顯著的影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全球氣候呈變暖趨勢。
  • 中國種子戰略,糧食安全又一局
    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種子是農業之母,是農業科技的晶片,是糧食生產的源頭。種子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乎我國糧食安全的命脈,如若優質種子大量依賴進口,我國農業將面臨「卡脖子」風險。為此國家「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在「一粒種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除了要把飯碗端得更牢、讓14億人吃得更好外,更是一國出於不能受制於人的戰略考量,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覺不能寄希望於國際市場。洋種子隱憂近年來,我國種業發展勢頭向好,取得一些突破,但很多種子大量依賴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