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堇屬所在的罌粟科美花雲集,紫堇屬很多花也是很漂亮的,而且種類特別多,不太容易辨認,很燒腦。
不過對於北京花友來說,相對簡單。北京本地的紫堇屬植物,只有數種,辨別還是比較容易的。
先說紫堇屬的屬長—紫堇。
江南的紫堇,常常會開在水邊、小橋邊,帶著煙雨氣息,秀麗清新。
我們北京的紫堇,沒有水的滋潤,就長在乾旱的山坡上、枯葉叢中、石頭縫裡。生境不水潤,但別有一番傲骨。
最早在百望山,發現了零星散布的幾小叢紫堇。接下來兩年,發現它們越長越多,有兩處開滿了整片山坡。
我覺得有可能是園林工人幫它們散播種子的緣故。見它們日漸繁茂,山林也因此添色,開心之至。
更常見的紫堇屬是地丁草。它比紫堇要矮小得多,紫堇的一個末開放的花序都可能比地丁草整株還要高大。偶爾能見到地丁草和紫堇長在一起,圖片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個頭大小的差異。
地丁草前一輯單獨寫過,它們生命力更頑強,更不挑地方。乾旱的草坡、小路邊,很多地方都能看見它們。
稍微難得見的,是另兩種紫色的紫堇屬植物:北京延胡索和小藥八旦子。
這兩者很像,花朵都是淺紫色或淺粉色。區別就在於北京延胡索葉子尖端是羽裂的,而小藥八旦子葉子幾乎是全緣的。
我最初在植物園的花圃見到小藥八旦子。那感覺就是描眉畫眼的,與其它紫堇屬氣質不同。
但前幾天在山裡見到了野生的,才發現,植物園苗圃裡的,像是化了濃妝;而山裡面自然生長的,則是清新自然範兒。
小藥八旦子名字最土,但模樣最美,真是花不可僅以名評判。
另外兩種紫堇屬植物開黃色花朵。一種是珠果黃堇,它的果實長豆莢裡面的種子一粒粒鼓起。生長環境就在沙土堆裡,石頭堆裡。
另一種蛇果黃堇,花期似乎比較晚,拍到的時候是6月份。它的果實沒有珠果黃堇那麼長,種子也不會顆顆撐鼓了豆莢,而是像蛇形彎曲,據此可以區分。
還有一種更為稀罕一點的紫堇屬,叫房山紫堇。它和北京的槭葉鐵線蓮、獨根草被合稱為崖壁三美。
它只生長在房山有限範圍內的石灰巖崖壁上。生長的環境看起來就更嚴苛了,在幾乎不可能保存水分的石頭縫中。
葉形花型都和別的紫堇屬區別很大,花朵白綠色,偶見粉色(我還沒見到過)。
這些紫堇屬花朵們多半開放在北方的早春,耐寒抗旱,頑強而美麗。
你如果在野外見到了他們,請一定腳下留情,手下留情。
讓它們能年年歲歲裝點我們北方早春的山野,讓我們能年年歲歲從纖細柔美的小花身上感知冬去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