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旅行者號太空飛行器探測到宇宙射線的爆發
NASA旅行者號太空飛行器探測到宇宙射線的爆發2020-12-08 19: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美國宇航局在40多年前發射了 "旅行者1號 "和 "旅行者2號",現在,這兩個年代久遠的太空飛行器仍不斷有新發現。
-
《天文學雜誌》:「旅行者」太空飛行器首次發現太陽大耀斑引發的電子宇宙射線爆發
《天文學雜誌》:「旅行者」太空飛行器首次發現太陽大耀斑引發的電子宇宙射線爆發(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美國科學家宣布首次發現太陽大耀斑引發的電子宇宙射線爆發,該現象是由「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太空飛行器所載儀器記錄到的。
-
旅行者一號於180億公裡之外的發現,讓人害怕,宇宙射線激增!
初步探測之後,NASA便開始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有能力的國家都制定了探索宇宙的計劃,航空航天技術發展,人類積累了足夠的航天經驗,這才開始探索四顆氣態巨行星。在NASA制定的計劃裡,考慮到了探測器會進入太陽系之外的星際空間,所以給每個探測器制定的任務都不一樣。1972年,先鋒10號升空,成功拍攝了第一張木星圖片。次年,先鋒11號升空,探測了木星和土星。
-
230億公裡外,旅行者號探測器重大發現,太陽系外圍的電子爆發
在最近10年內,NASA發射於1977年的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就飛出了太陽系日球層以外,進入到了星際旅行的階段。日球層是一個特殊的範圍,在日球層內的太空中,來自於太陽的輻射要更加強大一些。這也是旅行者號探測器的巨大優勢,在經歷了43年的飛行之後,它們已經進入了這樣的空間,對這裡的各種宇宙現象進行著「實地」探測,這樣的優勢是任何其他探測器所不具備的。正是通過這兩個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科學家們對這些衝擊波在星際空間的表現有了新的理解。
-
NASA旅行者1號和2號飛船的主要成就
1977年至1990年期間,特派團取得了以下成績:第一艘飛越太陽系外四顆行星的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第一次發現四顆外行星(都是宇宙飛船)的多顆衛星的任務:木星3顆新衛星土星4顆新衛星天王星11顆新衛星海王星6個新衛星第一艘宇宙飛船飛越四顆不同的目標行星(旅行者2號)第一艘訪問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太空飛行器(旅行者2號)第一個拍攝木星
-
進入星際空間後,旅行者二號發現了奇怪的現象
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迄今為止,人類有兩艘太空飛行器探測了星際空間。2012年8月25日,NASA宣布,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一號進入了星際空間。2018年11月5日,旅行者二號上面的探測器發現,來自於銀河系的宇宙射線粒子開始大幅增加,而太陽風粒子斷崖式減少,這說明旅行者二號開始進入星際空間。下圖是旅行者二號上面的儀器測得的太陽系和銀河系粒子數目。
-
太空探索:太陽系以外的神奇世界「旅行者」號為你揭開秘密
然而,太陽圈(日球層)的外邊緣仍然是非常的遙遠,以至於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從地球起飛後,花了40多年時間才到達這裡。 以較直的路線穿過太陽系的旅行者1號在2012年率先進入星際空間,接著旅行者2號在2018年也進入星際空間。
-
太陽系以外的神奇世界 「旅行者」號為你揭開秘密
然而,太陽圈(日球層)的外邊緣仍然是非常的遙遠,以至於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從地球起飛後,花了40多年時間才到達這裡。 以較直的路線穿過太陽系的旅行者1號在2012年率先進入星際空間,接著旅行者2號在2018年也進入星際空間。目前,兩個太空飛行器分別離地球約130億英裡和110億英裡,還在繼續向外飛離,進入離太陽系更遠的外太空。
-
旅行者1號品嘗太陽系外味道
去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接收到的宇宙射線發生劇烈變化,通常存在於太陽系外層的相關種類射線大幅下跌,同時來自太陽系外部的宇宙射線則大大增加,這說明探測器已脫離太陽系。隨後NASA稱這一說法不準確,但不管如何,這都表明人類正迎來人造物體飛出太陽系的歷史性時刻。
-
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接近太陽系邊緣 距離地球約118個天文單位
2018年10月8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消息稱, 1977年發射的 「旅行者2號」探測器,目前正在向星際空間飛行,現在探測到源自太陽系外的宇宙射線的正在增加。一旦旅行者2號離開「日光層頂」,它將成為旅行者1號進入星際空間後的第二個人造物體。今年8月下旬以來,「旅行者2號」上的宇宙射線子系統儀器測得,與8月初相比,宇宙射線擊中宇宙飛船的比率增加了大約5%。而探測器的能量帶電粒子儀也探測到了高能宇宙射線的類似增加。
-
太空探索:太陽系以外的神奇世界 「旅行者」號為你揭開秘密
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宇宙射線四面八方噴射到星際空間。但與尼亞加拉大瀑布下奔湧翻滾的水不同,太陽系外圈的湍流是太陽風的結果。所謂太陽風,是太陽持續噴射到太陽外圍的超高速帶電粒子流,或稱等離子流,在到達太陽系邊緣時會減速崩潰,混合到在星系間流動的氣體、塵埃和宇宙射線,即所謂「星際介質」之中。
-
太空飛行器發現旅行者2號到達了星際空間
圖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旅行者2號在2018年11月飛出太陽系,進入廣闊的系外空間,而它的姊妹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於六年前飛出太陽系。旅行者2號傳回來的數據幫助科學家描繪出太陽日球層的結構。(日球層,即由太陽創造並環繞其自身的巨大氣泡狀空間區域。)人類對星際空間的第二次探索所引出的問題比它回答的更多。
-
哈勃望遠鏡揭秘旅行者號探測器的未來
星雲莫測,並肩作戰的旅行者和它的守護者 發射於1977年的旅行者號太空探測器,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追蹤探測器在星際空間中的運動軌跡,從中能觀測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細節。這正如哈勃望遠鏡和旅行者號探測器探測到的一樣,星際空間不僅僅只是一片空曠的空間。雷德菲爾德在報告中稱,「旅行者號大約以每小時3.8萬英裡的速度前進,它們以這樣的速度在有限區域內採集數據,我們無法確定這些區域是普遍存在的,還是個例。哈勃望遠鏡的觀測範圍更加寬廣、深遠,能為人們呈現更為廣闊的視野。因此,哈勃能呈現每個旅行者號運行的整體環境。」
-
旅行者1號在180億公裡外的發現,對人類是件壞事,有害射線激增
旅行者號對這兩個地方的探測可以為我們揭示太陽風層頂的範圍,星際介質成分,以及太陽風如何和星際介質發生作用。1980年11月,旅行者1號在完成對木星的探測任務以後,首次掠過土星,開始了對土星、土星環和土衛六的探測任務,按照計劃1號探測器還會去往天王星和海王星。
-
旅行者號已經遠去,40多年過去了,為何不進行新的星際探測了?
人類對於探索宇宙深空充滿了期待,但若要付諸於行動,卻又頗為困難,上一次,人類以太陽系外作為目標發射探測器還是4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那一次的探測計劃被冠名為「偉大航道」,而執行這一計劃的就是著名的旅行者號。
-
旅行者號已經遠去,40多年過去了,為何不進行新的星際探測了?
人類對於探索宇宙深空充滿了期待,但若要付諸於行動,卻又頗為困難,上一次,人類以太陽系外作為目標發射探測器還是4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那一次的探測計劃被冠名為「偉大航道」,而執行這一計劃的就是著名的旅行者號。
-
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一周年,新發現揭秘星際空間邊界
旅行者2號磁場探測儀證實了旅行者一號曾令人吃驚的結果:太陽風層頂外的磁場,與日球層內部的磁場平行。 這些現象背後的科學原因,科學家目前尚無法回答。 「我們不能忘記,旅行者1號和2號最初的主任務都不是探測星際空間,而僅僅是探測土星和火星。」
-
飛225億公裡後,旅行者號回望太陽系,發現一團物質正高速追來
這種情況如果可視化,我們看到的就是旅行者號飛船慢悠悠地在星際空間晃蕩前行,太陽爆發的日冕物質拋射像一堵火紅的雲牆,從太陽從發,高速推進,最終突破日球層頂,繼續追趕旅行者號。而來自星際空間的宇宙射線則不斷撞擊在這堵雲牆上,發出陣陣閃光,旅行者號上的探測器回頭凝望時,就拍下了這堵雲牆處發生的奇妙現象,傳給了遠在地球,需要近20小時才能接收到信號的科學家們。
-
NASA為什麼要在旅行者2號飛入星際時關閉它的系統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於1977年,NASA的工程師們已成功讓其飛行了將近42年——它們是歷史上飛行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器。但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在7月8日宣布稱,是時候讓旅行者2號的部分部件停止運行了。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超過112億英裡,但它的速度是每小時34391英裡,也就是每秒10英裡,所以它仍在快速地遠離地球。
-
「旅行者1號」開外星探測新篇 中國仍有差距
「旅行者1號」飛到如此遠的距離,實際上其發回的信號已經非常弱了,但仍然可被接收到,這說明美國的測控技術水平非常高。 什麼樣的動力源讓它維持長壽 如果「旅行者1號」電源能維持到2025年的話,那個時候,它已經是48歲了。龐之浩說,「旅行者1號」有如此長的壽命,堪稱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