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突襲!金融大象開年大跌兩天沒了2800億!這一板塊也被砸懵了

2021-01-07 東方財富快訊

新年開市,滬指衝上3500點,白酒新能車大消費普天同漲之際,被稱作「大象股」金融地產卻雙雙出現了連跌態勢。

1月5日,超9萬多億市值的銀行股再度上演低迷行情,銀行指數盤中走跌超2%以上,臨近尾盤,跌幅略有收窄,這也是銀行股連續兩日出現的逆市走跌的情況。

板塊中,曾經暴漲的熱門銀行股成都銀行、青島銀行一度出現了超4%以上的跌幅。前一交易日,成都銀行更是跌超8%,領跌整個板塊。短短兩個交易日,銀行板塊市值已經蒸發了超2800億。

受銀行股拖累,地產板塊同樣迎來了兩連跌。當天,A股房地產指數再度走低,超80多家房地產上市公司集體飄綠,保利地產、金地集團、華夏幸福等龍頭地產股均出現大跌。

2021行情開門紅,唯獨這兩個超級板塊出現了猛烈回調。到底怎麼回事?

銀行股繼續回調

兩天市值蒸發近3000億

恰逢開年,銀行股的「冬天」卻讓人異常寒冷。

1月5日,銀行股再度出現猛烈回調的態勢。當天早盤,銀行股延續前一日的低迷,繼續低開低走,不到半個小時,銀行指數跌超2%以上。臨近午盤收盤,跌幅略有收窄。

截至當日收盤,銀行指數跌超1.2%,超23家銀行股指數悉數下跌,成交額超300億。

板塊內,鄭州銀行、興業銀行跌超4%以上;成都銀行、杭州銀行、廈門銀行跌超3%以上。

而這也是銀行股連續兩天出現的下跌態勢。數據統計顯示,昨日新年開市第一天,銀行股已經出現了大跌態勢。連續兩天,超9萬億市值的銀行股已經跌近3%,市值蒸發超2800多億。

1月4日當天,成都銀行更是大跌超8%以上,領跌銀行板塊。連續兩日,成都銀行跌超10%以上。

除了銀行股之外,銀行ETF業表現大不如意。當天,銀行ETF也大跌超1.3%以上。

近一年以來,銀行指數表現並不如意。在滬深300指數漲超27%的情況下,銀行板塊卻依然跌超5%以上,難以給投資人帶來滿意的回報。

房貸新規影響銀行股

部分銀行房貸佔比已「超標」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板塊逆勢走低的原因,可能與2020年12月31日監管部門加強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決定有關。

12月31日,銀保監會、央行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過分檔設立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兩項涉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搭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框架。《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按照《通知》規定,根據銀行的資產規模、機構類型等因素,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共分為5大檔,每檔設置了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兩個上限。其中,六大國有大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為第一檔,兩個上限分別為40%和32.5%,在5檔中最高。

據中金公司測算,目前35家上市銀行中,超過10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或房地產貸款佔比超出上限。其中,7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上限,成都銀行超出8.5ppt(千分之一),興業銀行超出5.7ppt,招行超出4.7ppt,青島銀行超出2.4ppt,建行超出1.9ppt,鄭州銀行超出0.9ppt。

另有10家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超出上限,成都銀行超出13.3ppt,鄭州銀行超出10.4ppt,青島銀行超出9.1ppt,青農商行超出7.5ppt,興業銀行超出6.2ppt,招商銀行超出5.7ppt。

有分析人士指出,2020年下半年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和房地產法人貸款投放規模都比較大,可能實際壓力要高於前述測算數值。因此,短期相關銀行股承壓或難以避免。

不過監管部門也指出,部分有調壓降要求的銀行應該能夠平穩過渡此次新規。據悉,監管部門在答記者問中表示,多數銀行符合管理要求,對於超出要求的銀行,要求其合理選擇業務調整方式、按年度合理分布業務調整規模,確保調整節奏相對平穩、調整工作穩妥有序推進。個別調降壓力較大的銀行,通過延長過渡期等方式差異化處理,確保政策平穩實施。

銀行利空拖累房地產

多隻地產股集體飄綠

而受銀行股利空消息的影響,房貸新規也讓地產股出現了猛烈下跌的態勢。

1月5日,地產股指數也出現大幅下跌,當天房地產指數盤中跌超2%以上。截至收盤,指數大幅收窄,但仍有超90多家地產上市公司集體飄綠,成交額超170億。

板塊中,全新好跌超10%,格力地產、新華聯等地產股跌超4%以上。泰禾集團、中房股份、新華聯、藍光發展等多隻個股今天股價創去年以來新低。

而從龍頭股表現看,格力地產跌超5%,泰禾集團跌超4%。

實際上,受房住不炒政策調控影響,不少地產大龍頭去年整體表現不佳。其中華夏幸福去年跌超38%,招商蛇口跌超30%,回調非常猛烈。

房地產指數近一年跌幅11%,同期滬深300則漲超29%,遠遠跑輸大盤。

銀行ETF獲資金逆市加倉

機構:繼續看好銀行板塊

不過,遭遇利空打擊後的銀行地產,到底能否回溫,也是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問題。

儘管銀行股大跌,但卻出現了一股巨量資金資金趁低大幅加倉銀行板塊,銀行ETF成為吸金熱門。

1月4日,銀行ETF單日場內成交額高達12.14億元,成為當日流動性最大銀行類ETF.1月5日,銀行ETF成交額繼續高達12億元。

統計顯示,截至1月4日的最近3個月、最近6個月,銀行ETF(512800)日均場內成交額分別為4.23億元、4.46億元,均在滬深兩市所有銀行指數類ETF流動性排名中高居第一。1月4日,銀行ETF單日淨流入資金5.11億元,其最近4個交易日也已連續淨流入資金合計7.21億元。其最新估算基金規模超95億元,達到95.67億元,再創上市以來新高。

銀河證券分析認為,銀行ETF力爭獲得穩定的收益,可抵抗資本市場波動,經濟復甦至少持續至2021年年中,銀行業績有改善預期,且仍然屬於低估值行業。

光大證券指出,銀行板塊屬於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優質資產,補漲需求強烈,後續隨著經濟持續回暖背景下,銀行經營基本面的預期改善,銀行ETF或迎黃金配置期。

華泰證券認為,中證銀行指數相較於可比指數長期回撤小,防禦屬性強,順周期行情下具備不錯的進攻屬性,同時具有低估值高分紅特點,分紅再投資帶來的複利效應顯著。

平安證券認為,當前銀行板塊估值水平處於歷史6%分位,具備安全邊際,持倉比例歷史新低,悲觀預期充分反應,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穩步推進,經濟改善預期逐步強化,對於行業的悲觀預期修復會推動板塊估值的抬升。21 年經濟改善與貨幣政策收斂組合下,有利於銀行股獲取超額收益。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相關焦點

  • 400億創新藥龍頭逆市大跌,已連跌5個月!北上資金抄底這些醫藥股
    作者:數據寶 陳見南 醫藥股四季度面臨多重利空。 今天A股市場全線上漲,上證指數站上3400點大關。順周期板塊表現強勢,大科技板塊表現較差,創新藥龍頭股貝達藥業今天跌逾8%,月線已經五連跌,4個多月時間累積跌幅接近38%。
  • A股市場的銀行股、醫藥股、白酒股哪個板塊會大漲或大跌?
    高處不勝寒」,這一句詩可以說明位於「山的頂端」的股票會有大跌的趨勢,而位於底部的股票則會大漲。這三個板塊在股票中都是屬於不可缺失的板塊,相對的佔據著一定的地位。股票大都會遵循一個規律「跌多了要漲,漲高了要跌」,為什麼說有些股票的風險越來越高了?
  • 「大象」步履蹣跚 百點長陰突襲
    分析人士表示,大象頻繁起舞,估值窪地不斷填平,3000點之上藍籌股的估值吸引力無疑在逐漸下降,而中小市值股票估值依然處於高企狀態,大波動或成為未來指數運行常態。  昨日大盤坐了一把過山車,上證綜指早盤大跌超過90點,一度又快速翻紅,但不敵賣盤洶湧,尾盤跌幅再度加大。
  • 康得新10億短債暴雷,新華基金重倉15萬張連續兩天淨值大跌
    1月14日和1月15日,原本波瀾不驚的基金淨值突然連續兩日大跌,跌幅分別達1.96%和2.34%。康得新10億短債違約康得新在公告中解釋到,未按期足額付息或兌付本金的原因是:公司四季度以來,受宏觀金融環境及銷售回款緩慢等諸多因素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出現暫時性困難。「18康得新SCP001」是康得新於2018年4月發行的一隻超短期融資債。
  • 利空連連:房企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或擴圍 銀行股跌聲一片
    來源:中國證券報利空連連!房企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或擴圍,銀行股跌聲一片原創 張玉潔 1月5日,銀行板塊繼續下跌。截至收盤,37家上市銀行中,僅有8家銀行收漲。昨日跌幅居前的鄭州銀行、興業銀行、成都銀行和杭州銀行持續領跌。
  • 沒啥好擔心的,震蕩上行的結構不會改變
    ,那麼周期股就還要調整,我們這裡只能看盤中的情況來決定明天的走勢,但是還好的一點是今天上漲的醫療,和農業其實是超跌反彈的,並不是多人認為的資金流去防禦板塊了,這裡面的莊家撿到的籌碼已經可以自己拉升了,並不是題材轉換。
  • 銀地保開年第一天就被暴擊,沒關係,舔舔傷口繼續上路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但是對重倉銀地保的投資者來說,第一天就被暴擊確實不痛快,不過,這也早都習慣了,已經被錘了整整一年,再來幾次也無妨。如果突然哪天不被錘了,反而還有點不習慣。
  • 國產晶片板塊早盤大跌 東土科技股價下挫逾9%
    據報導,國產晶片板塊早盤大跌,東土科技(300353)股價大跌超過9%,深南電路(002916)跌逾7%,兆易創新(603986)、雅克科技(002409)等個股也有小幅跟跌。那麼,國產晶片板塊股票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A股晶片板塊飄紅,基金「渣男」回春?-虎嗅網
    對於國內資本市場來說,似乎是晶片板塊牛市來臨的前奏。11月9日周一上午,A股開門即放量大漲,深證成指直接刷新2015年7月以來新高,漲超2%,上證指數也一度漲超2%,最終收漲1.86%,創業板也重回2800點。而這當中,科技股的表現尤為突出。整體開盤持續走高,其中新潔能開盤不到1分鐘直接漲停,當天內晶片板塊有29隻個股漲幅超10%。
  • 大象起舞關注大金融板塊
    在此背景之下,投資者可關注處於估值窪地,進可攻、退可守的大金融板塊。對於近日表現搶眼的銀行股,興業證券分析指出,銀行股大漲主要受到經濟回暖與估值修復雙重因素驅動。一方面,在經濟持續恢復增長背景下,順周期行業整體向好,近期漲幅居前的板塊主要為銀行、農林牧漁、房地產、非銀金融、國防軍工、煤炭、有色金屬等,多為順周期板塊。
  • 超越08年的金融危機一觸即發:美股世紀大崩盤剛起步 A股「假牛市...
    而一旦正式破位,那麼後市將出現類似2018年的月線級別大跌。如果說歐美股市和A股沒多大關係,那港股和A股的相關性是否大很多?如果港股後面持續大跌,那麼A股後市能獨立走牛嗎?上周曾認為滬指將衝擊3058點做雙頭,不過上周四的漲幅超出預期,看這個架勢是要再衝一下3100點。實際上,如果外圍股市不暴跌,這個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 這酒到底是喝的,還是炒的?
    股市大跌,據說與茅臺這兩天的「出名」有關。原來是7月15日,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臺「學習小組」突然發文:《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痛批茅臺淪為官場腐敗硬通貨。指出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茅臺股價應聲下跌,一天蒸發市值1740億,白酒板塊一片悽慘。
  • 2800億大崩潰:百億券商被撤全部業務,背後有個神秘的金融帝國
    如果說上述兩條還算自導自演的獨角戲,那這一條便是觸及行業逆鱗的「死罪」。公開信息顯示,在2017年,華信證券玩起了P2P的「自融把戲」,它調用起42.79億的資管客戶資產,將之投向於六家公司的六個項目;據查,這其中有24億的款項經過集團內部的「千山萬壑」,轉至華信系的關聯方!
  • 市場:連續大跌在情理中 急搶反彈是「高危動作」
    投資機會上,仍然選擇全面泡沫期下的高估值彈性、低估值約束板塊,主要是科技網絡、軍工概念和醫藥三大板塊。」  市場人士建議:普通投資者應靜待股指企穩  在市場人士看來,昨日大盤的暴跌是多重利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白酒大跌,市場會不會一醉不起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著白酒的一路高漲最終按捺不住在這幾天買進去了。基本就是韭菜了。不過個人的觀點,如果白酒真是因為獲利盤太多要出貨反而是好事。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證券市場最受歡迎的投資品種居然是白酒,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感覺,我的感覺是挺丟臉的。這種農業社會的產物,一直到現在還是國家最好的東西,除了說明我們國家沒有什麼像樣的投資品,還能說明什麼?
  • 螞蟻保護大象,金融科技的綠色魅力能否破解人與自然衝突?
    9月26日,全球頂級金融科技論壇外灘大會迎來收官,綠色和溫暖話題成大會壓軸議題,著重探討了綠色金融,科技、人與自然的關係,比如面對亞洲象危機,科技能否破解人與自然邊界的衝突?上海交大一名大學生表示,可以繪製野象覓食行為地圖,主打野象覓食觀察,緩解人象衝突的同時為村民創收,還提出可以用虛擬實境與腦科學技術「教育」大象,實現人與大象的溝通。論壇同期,一款周長超3米的大象智能項圈引發大量參會者圍觀。
  •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大跌背後
    板塊方面,標普500指數十一大板塊全線下跌。其中,能源板塊、金融板塊和工業板塊分別以12.3%、10.77%和10.33%的跌幅領跌,醫療健康板塊跌幅最小,下跌7.41%。但2019年巴西受淡水河谷礦難影響鐵礦石發貨量不及目標值,加上煤炭和糧食國際運輸需求減少,BDI指數在2019年9月份反彈突破2500點後重新下跌。 2020年開年BDI指數的下跌,實際上是2019年9月下跌趨勢的延續。短期看全球實體經濟基本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善,該指數繼續向下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 板塊「風火輪」明天輪到哪家了?
    >  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入股全芯微電子:根據最新的消息,華為子公司入股全芯微電子,從這一入股行為可以看出華為解決晶片卡脖子的決心。馬斯克的淨資產在11月23日增加72億美元,2020年迄今增加1003億美元。
  • 疫苗股高位巨震 大佬葛衛東一把狂賺10億
    疫苗「漲幅王」高位熄火大佬葛衛東豪賺近10億不過,漲得有多快,熱門股調的就有多猛。8月4日當天,部分疫苗股強勢之際,也出現了板塊明顯分化的表現。當天上午,被稱之為疫苗股「漲幅王」的西藏藥業出現了高位跳水的狀況。當天,西藏藥業盤中大跌超9%以上,儘管股價一度翻紅,但資金賣出力量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