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實驗一起秀!高手是這樣探究NaSICON高離子電導率原因的!

2020-11-22 騰訊網

研究背景

過去的幾十年中,可充電電池的大規模儲能應用獲得了相當大的關注,例如電網和電動汽車。為了追求更安全和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對電池電解質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常規電池中使用的有機液態電解質受到安全問題及其有限的電化學窗口的限制,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液態電解質可以潛在地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還可以配合高壓正極材料和Li / Na等金屬陽極來實現高能量密度電池。鈉超離子導體(NaSICON,Na1+nZr2SinP3-nO12(0≤n≤3))因其具有高的導電性以及出色的化學和熱穩定性,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固態電解質之一,通過不等價摻雜取代可以進一步提升其電導率,然而,其離子傳輸的基本機制仍不完全清楚,尤其針對菱面體相的離子傳導路徑仍存在爭議。

成果簡介

基於上述鈉超離子導體的離子傳導機制問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陳立泉院士團隊聯合上海大學施思齊教授(共同通訊作者)、雪梨大學Maxim Avdeev(共同通訊作者)以及滑鐵盧大學Linda F. Nazar(共同通訊作者)等人通過結合中子粉末衍射(Neutron powder diffraction,NPD)和從頭算分子動力學(AIMD)的方法揭示了菱面體相Na+離子的分布和傳輸機理,澄清了關於Na2-Na1和Na2-Na2途徑的兩種不同推測之間的差異。此外,結合多種計算方法,揭示了單斜Na3Zr2Si2PO12結構中此前未被報導過的Na5位置,基於此提出了Na+離子關聯遷移機制。此外,計算工作還揭示了NaSICON結構中電導率提高的起因,即通過增加體系Na+離子濃度,庫侖斥力增加引起的關聯遷移增強。進一步對摻雜的NaSICON材料的系統阻抗研究結果支持了這一發現。

相關工作以「Correlated Migration Invokes Higher Na+-Ion Conductivity in NaSICON-Type Solid Electrolytes「為題發表於近期的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雜誌上,物理所Zhizhen Zhang與上海大學Zheyi Zou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亮點

a.基於不同溫度下的中子粉末衍射數據,結合價鍵能態(Bond valence energy landscape,BVEL)法、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計算以及最大熵法(maximum entropy method,MEM)和Rietveld分析揭示了之前未報導過的高能位點(Na5位點);

b.通過使用從頭算分子動力學和CI-NEB方法來探索Na3Zr2Si2PO12中的離子傳輸機理,得到基於五鈉離子佔據位模型的關聯跳躍機制,闡釋了該材料體系高離子電導的原因。

c.設計不同摻雜策略,結合電化學阻抗分析,研究關聯機制的影響因素,驗證了Na+離子濃度對關聯機制的重要影響。

圖文導讀

圖1.單斜和菱面體相NaSICON晶體結構模型

如圖1(a)所示,從單斜相向菱面體相轉變伴隨著輕微的晶格剪切畸變,雖然在[Zr2Si2PO12]3-框架的結構上已達成共識,但在Na亞晶格的描述中仍存在實質性差異。根據NPD數據對結構進行的價鍵能態(BVEL)法計算結果表明,Na1和Na3之間的空間((圖1c)中紅色虛線圓圈勾勒位置)與先前提出的晶體學模型中佔據的位點一樣,對Na+傳輸同樣有利。同時精修結果表明,該位點即Na5的佔有率(0.12)最低,表明它具有最高的能量,但Na5躍遷到其鄰近的局部極小值的能壘並不高(≈0.47 eV),因此使其有參與離子傳輸的可能。進一步,結合密度泛函理論計算、最大熵法和Rietveld分析,結果的完全一致性提供了Na5位被佔有的強有力的證據。

圖2.AIMD模擬和MEM得到的單斜和菱面體結構Na3Zr2Si2PO12中的Na+離子擴散途徑示意圖

1400 K下模擬單斜結構晶胞的Na+離子概率密度(圖2a,b)表明,所有五個位點的Na+離子都參與了三維網絡上的擴散,但是沿著[101]方向(紅線標示)的概率密度較低,連接了兩個相鄰的bc平面之間的擴散路徑。同樣的,菱面體結構晶胞在1400K下模擬的Na+離子的概率密度(圖2c, d)中Na+兩種可能的傳導途徑如2(e)所示:第一種為Na2-Na3-Na1-Na3-Na2(藍色箭頭指示)和第二種途徑Na2-Na3-Na3-Na2(綠色箭頭指示),所有途徑都遵循Na2-Na3-Na1-Na3-Na2軌跡,並且沒有觀察到Na2-Na2直接的擴散。

圖3.AIMD快照和van Hove相關函數的關聯遷移的證據

Na+離子遷移的兩種極端情況是:(1)通過單個Na+離子的不相關跳躍;(2)通過關聯機制,其中幾個Na+離子同時跳到其相鄰的位置。

AIMD快照觀察到涉及不同數量的Na+離子關聯遷移的多個事件,在相對較短的時間範圍內(1皮秒)涉及多個相鄰Na+離子的這種高頻率事件表明了NaSICON結構中Na+離子遷移的高度關聯性。宏觀地,計算van Hove關聯函數進一步證實了關聯遷移機制。同時,對菱面體相也進行了van Hove關聯函數的測試,也顯示了單斜相相似的關聯跳躍機理。CI-NEB方法計算結果表明與單離子遷移勢壘相比,多離子關聯機制的遷移勢壘明顯低得多,進一步說明Na+離子在NaSICON中的擴散是各向異性的,也就是說,在bc平面內的擴散比沿[101]方向的擴散容易得多。

圖4.不同元素摻雜下NASICON晶胞體積、體相電導率和Na+離子濃度之間的關係圖

為了定量說明這種關聯躍遷機制在離子傳導中的重要作用,作者還使用新開發的「多面體」方法從AIMD中提取了關聯躍遷在所有躍遷事件中的比例。結果表明關聯跳躍事件發生的百分比與溫度以及Na+離子濃度密切相關,更高的溫度以及更高的Na+濃度能有效提高關聯跳躍事件發生的比例。為進一步驗證結果的可靠性,設計了不同元素的摻雜策略,結合電化學阻抗來研究比較增加Na+濃度和提高遷移率各自對體相電導的影響大小,結果表明在具有高Na+離子濃度的組合物中可獲得最高的體相電導率(如圖4),這主要是由於Na+-Na+庫侖排斥導致關聯遷移百分比的增加,降低了離子擴散的能壘從而有助於電導率的提高。

總結展望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闡明了導致NaSICON材料中的高離子電導率的原因。高能態的Na5位點作為交叉位點使離子得以快速遷移,Na+離子傳導主要通過多離子的關聯跳躍機制發生,Na+離子濃度的增加導致庫侖排斥力增加,並激活更多的關聯遷移。系統的實驗結果指出與單純擴大路徑框架瓶頸提高遷移率相比,增加Na+離子濃度是提高離子電導率的更有效方法。該工作對鈉離子遷移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影響離子遷移的因素的系統研究,對於指導新型高導電性固態電解質材料的設計及改性有著關鍵意義。

文獻信息

Correlated Migration Invokes Higher Na+-Ion Conductivity in NaSICON-Type Solid Electrolytes. (Adv. Energy Mater.,2019, DOI:10.1002/aenm.20190237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enm.201902373

相關焦點

  • 高離子電導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研究進展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分類如圖1所示, 這些電解質在室溫下電導率很高, 接近甚至超過了傳統液態電解液的離子電導率.其中Li2S-P2S5玻璃態和玻璃陶瓷態電解質在室溫下的電導率為10 4~10 2S cm 1, Li6PS5X(X=Cl, Br和I)硫銀鍺礦類電解質的電導率可以達到10 3S cm 1, Li10GeP2S12的電導率高達12 mS cm 1,而Li9.54Si1.74-P1.44S11.7Cl0.3是目前離子電導率最高的無機離子導體, 可以達到25 mS cm 1.
  • 北京化工大學劉文/孫曉明《AM》:高機械強度、高離子電導率的硫醇...
    與液體電解質相比,SPEs一般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並且在保持Li+電導率的同時可作為阻礙枝晶生長的物理屏障;與陶瓷電解質相比,SPEs具有加工簡便、電化學穩定性好和電極間接觸緊密等優點。然而,SPEs目前仍存在室溫下離子電導率低、機械性能不理想、以及與正極界面接觸和相容性差等問題,即Li+電導率和機械強度之間的權衡關係。
  • 壓力作用可以提高材料離子電導率
    然而美中不足,LTO的電導率很低,束縛了其在高功率電池需求中的應用。為了提高其電導率,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效果並不顯著。 壓力,作為重要的熱力學參數,可以改變物質的原子間距,並引發一系列材料結構與性質的變化。很多常溫常壓下穩定的材料,在高壓下都會發生壓致相變,從而產生一種或多種新型化合物,可見壓力為新材料的探索提供了一個新的維度。
  • 【高中化學】通過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實驗探究離子反應的實質
    ,使用數位化實驗儀器做一個實驗,探究一下離子反應的實質。一、設計思路在之前的實驗中我們已經多次使用過電導率傳感器,我們知道電導率傳感器可以檢測溶液電導率以反映溶液中總的離子濃度的變化。對應的電導率也會下降。三、實驗流程【實驗用品】實驗試劑:0.002 mol/L 氫氧化鋇溶液、0.03mol/L 稀硫酸溶液、蒸餾水。
  • 莫一非&陳海龍AEM綜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計算研究
    理論計算模擬技術可以探究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工作的深層次機理,彌補實驗表徵手段的不足。其中,基於量子力學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可以很好地從原子尺度解釋和預測電極材料的熱力學與動力學性能。計算結果通過與實驗表徵相結合,可以解釋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在電化學反應中複雜的電化學儲能行為,並為進一步優化設計現有電極材料提供理論指導。
  • 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的特點
    細究近年來的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發現有四個特點,那就是「簡、廣、新、活」。所謂「簡」,就是簡單,僅僅以填空題和填寫實驗報告為主要形式出現,沒有其他諸如計算、分析等綜合試題;所謂「廣」,就是幾乎覆蓋了初中化學的所有知識,特別是覆蓋了初中化學實驗方面的所有知識;所謂「新」,就是能夠緊扣時代背景和時代特點來設計題型,能夠和最新的化學理念和化學實驗緊密聯繫在一起;所謂「活」,就是題型多樣,問題多樣,不拘囿於死板,不死守教材,有極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實踐性。
  • 電導率常數-水質分析儀
    電導率是在整個工業過程控制中廣泛使用的水質的重要度量。電導率測量的應用包括鍋爐水處理, 冷卻塔水處理和反滲透監測。 有幾種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可用於測量電導率。選擇適合您的應用的傳感器將提高準確性並確保設備的使用壽命。選擇電導率傳感器之前要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如何選擇電導率池常數。
  • 中考化學實驗-分子運動的實驗探究
    一、實驗探究的思路及原理由於分子很小,肉眼直接觀察其運動現象是無法進行的,因此在探究分子運動實驗時,往往是通過間接對比實驗完成,利用某種分子的特徵現象,來證明分子在運動。五、實驗注意事項①大燒杯的作用是 防止氨分子擴散到空氣中,對空氣造成汙染(或使氨分子局限在一定空間內運動,濃度增大,實驗現象明顯)②A燒杯中的液體變紅,而B燒杯中液體未變紅的原因是相同條件下,不同分子運動的快慢不同1
  • 關於「實驗探究:電功率跟電流、電壓的關係」幾點思考
    思考二:在此實驗探究中得到是定性結論還是定量結論? 物理乃至於其他學科探究,都是探究兩個量之間的關係,如果有其他影響因素,在探究過程中,也都是在被控制相同的範疇之內。實驗結論是定量的還是定性,取決於這兩個量證據的描述。
  • 科技進軍營,這樣的科學實驗秀,你GET到了嗎?
    八一節前夕,一場由銀川科技局辦、中科院銀川中心承辦的科學實驗秀,玩進了武警銀川支隊機動大隊。一系列表演精彩登場、科普老師運用一些生活中的常見材料,通過物理或化學反應為現場官兵帶來一場視覺盛宴。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走進這場實驗秀吧!
  • 「實驗探究」(光學實驗)實驗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⑤探究中,應該把物體至少換一個位置,重做一遍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培養科學態度,以免為了節省時間而忽略必要的實驗環節。實驗提示:1.怎樣確定反射面?對於塗有半透膜的玻璃板,塗有半透膜的一面應該作為鏡面,這樣反射光比較強,成像比較清晰。
  • 脫氣氫電導率分析儀
    成果簡介:氫電導率通常被用作為一種快速表徵水汽樣品中雜質陰離子含量的指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於管路漏氣,給水加藥系統漏入等其他原因,會使得CO2或者其他氣體進入汽水循環水路,造成氫電導率數值偏高,造成汽水樣品合格率低,機組啟動時間延長等問題,北京華科儀採用加熱沸騰的方法進行脫氣氫電導率的研發
  • 探究實驗——焦耳定律
    >
  • Na3PS4:Ca離子摻雜提升離子電導率-全固態鈉電池
    通訊作者:Yoon Seok Jung通訊單位:漢陽大學-韓國首爾研究背景高離子電導率的鈉固態電解質是全固態鈉電池的核心,相似離子半徑的異價元素摻雜能夠顯著提升固態電解質的室溫離子電導率,高的離子電導率有利於電池的倍率性能。
  • Na3PS4:四方相也能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全固態鈉電池
    通訊作者:Ryoji Kanno通訊單位:東京工業大學-日本研究背景室溫離子電導率是鈉固態電解質的核心參數,如何實現固態電解質具有更高的離子電導率是目前研究全固態鈉電池的首要目標研究亮點1.Na3PS4的物相以及離子電導率由工藝決定;2.四方相Na3PS4實現最高的離子電導率3.39mS/cm,超過了普遍認為的立方相Na3PS4才能獲得更高的離子電導率
  • 實驗探究:物質的密度
    實驗探究:物質的密度【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實驗關鍵】(1)選取質量、體積不同的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分別測量出其質量和體積。(2)選取多種不同物質的物體測量其質量和體積。(3)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三種方法:①觀察質量與體積之間變化的倍數關係。
  • 如何輕鬆解決中考物理「實驗探究題」?
    一是壓軸計算題,這種題分值高,難度大,綜合性最強,一道計算題考查方方面面的知識點、方法、規律!二是今天要談的「實驗探究題」,這種題看起來不容易,做起來也不簡單。實驗題幾乎是除了壓軸題之外的失分最多題,失分的原因五花八門。
  • 中科大徐銅文、楊正金等《德國應化》:高離子擴散率、高選擇性磺化...
    近年來,具有優異孔結構可調性的本徵微孔聚合物(PIMs)極具製備高選擇性和高離子遷移率的陽離子交換膜的潛力,逐漸吸引了研究者的注意力。然而 傳統的PIM聚合物在合成過程中遇到的材料降解或不溶性凝膠形成等困難,使得利用磺化PIM聚合物來製備優異性能的陽離子交換膜在目前來看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 浮力|中考物理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熱點考點,必看
    中考物理專題之浮力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熱點考點,中考生必看,錯過了,那就可惜了。浮力是初中力學部分較難的一個知識點,考點涉及的難度也得到學生們的一致認可,它的考點除了單獨的考點外,還結合液體壓強的考題也是很多學生心中的陰影。
  • 高曉松談圍棋:Alpha GO贏不了日本江戶時代的圍棋高手
    比如著名學者高曉松就曾說過:Alpha GO贏不了日本江戶時代的圍棋高手。是嗎?我表示不贊同。江戶時代,是日本歷史上武家封建時代的最後一個時期,從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開創幕府開始到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歷時2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