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懸疑案:大都會博物館價值9500萬美元的凡·高名作是假畫?

2020-11-29 騰訊網

你有沒有想過,在博物館或者畫展上看到的那些動輒價值千萬美元的畫作,可能是贗品?

幾乎每隔幾年,人們就會看到關於某某天價名畫實則贗品的新聞不脛而走。甚至很多贗品本身就是已有百年歷史的文物……這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畫作,雖把不明真相的群眾玩弄於股掌之間,卻也增添了那麼一絲神秘氣息。

下面,讓我們一起穿越重重迷霧,看看梵谷最具爭議畫作《麥田裡的柏樹》的真假之爭。(小知識點:梵谷和凡高都是正確的,梵谷是大眾最為習慣的寫法。但在權威出版物《辭海》和《中國大百科全書》上,都寫作凡·高)

01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9500萬美元的凡·高名畫是贗品?

凡·高可能是中國人最為熟悉的西方現代主義大師,他的《吃土豆的人》、《向日葵》和《星夜》都是家喻戶曉的傳世佳作,各種茶杯、電腦和手機屏保都用的是這些作品的圖案。美國作家歐文·斯通(Irvining Stone)的凡·高傳記《渴望生活》曾於 20 世紀80 年代在中國的藝術界廣為流傳。

2016年11月,美國一位名叫詹姆斯·格魯姆德維格(James Gru- ndvig)的作家向媒體披露,他認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的估價高達9500萬美元的凡·高的《麥田裡的柏樹》是贗品。這一質疑引起了公眾和博物館的重視。為了澄清事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官方回應說,博物館網站上已經公開了畫作流傳有序的信息,還有科學檢測的報告為博物館背書,可以證明那幅館藏畫作是凡·高的真跡。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景

02

質疑者的理由:繪畫水平太差、畫卷沒有摺痕、來源存疑

格魯姆德維格所提出的疑點是否有道理,博物館的回應是否具有說服力呢?作為質疑方的格魯姆德維格只是一位業餘愛好者,並不是鑑定家或藝術史家,雖然他似乎能夠如數家珍地介紹凡·高的事跡和作品,但沒有提出經得起推敲的問題。他認為這幅作品最值得懷疑的地方在於作品的繪畫水平。

《麥田裡的柏樹》被認為是凡·高最好的風景畫之一,但畫面的顏色處理卻不盡如人意,最大的瑕疵在於畫作中心部分的山丘,這本是前景處麥田和背景天空之間的分界線,但這組山丘的中間有一個非常不和諧的藍色塊。格魯姆德維格說:「凡·高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那個藍色的斑點是那麼異乎尋常。凡·高從來沒有畫過藍色的斑點。」

此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還藏有一幅凡·高的柏樹作品,與之相比,《麥田裡的柏樹》中的柏樹顏色更加深暗,對此格魯姆德維格認為,兩幅作品在色調和筆觸上有明顯的區別,看上去不像出自一個人的手筆。

除此之外,凡·高作畫的速度和創作量是驚人的,油畫作品往往幾天甚至一天就畫完了。凡·高在完成作品後會把畫布從畫框上拆下,然後捲起來郵寄給弟弟提奧。而他這些油畫很多顏料都還沒有幹透,在卷折的過程中會在油畫表面留下顏色層斷裂的痕跡。格魯姆德維格認為大都會的《麥田裡的柏樹》並沒有明顯的摺痕。

最後,這幅《麥田裡的柏樹》來源也有很大的問題。雖然這幅作品是由凡·高的侄子通過商業畫廊流通到市場的,但格魯姆德維格認為這幅作品是埃米爾·舒芬內克(Émile Schuffenecker)偽造的。

舒芬內克被認為是一位三流的印象派畫家,在凡·高的弟弟提奧去世後,其遺孀約·邦赫(Jo Bonger)曾請舒芬內克幫忙修復凡·高的一些畫作。在此期間,舒芬內克了解到了凡·高繪畫的全貌,因此能夠按照凡·高的風格仿製他的作品。

格魯姆德維格注意到大都會的《麥田裡的柏樹》並沒有出現在1891 年凡·高遺產清單中,因此這幅畫的來源存疑,應該是偽作。

03

《麥田裡的柏樹》何許「畫」也?

《麥田裡的柏樹》是凡·高在瘋人院被允許野外繪畫時所創作的一個系列作品。在此期間,凡·高創作了他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星夜》,而《麥田裡的柏樹》則是與《向日葵》相對應的系列,凡·高自認為這是他最滿意的夏季風景畫作品。

凡·高畫過的《麥田裡的柏樹》起碼有 12 幅,但流傳下來的構圖相似的有三幅:一幅在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還有一幅為希臘的一家慈善基金會(Stavros S. Niarchos)所有。格魯姆德維格認為三幅中,除了大都會的那一幅都是真跡。凡·高還繪製過這一系列的素描稿,這些素描稿現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凡·高美術館。

鑑定一幅作品的真偽,手法無非那幾種:(1)流傳有序;(2)材料論證;(3)技法風格。如果在這三個方面全部有直接的確定性證據,那麼作品就可以判明是真的了。反過來說,如果三種鑑定手法,任一環節出現矛盾,就可以證明作品是假的了。當然,這是鑑定的理論和邏輯。而實際上,很多時候並無法直接證明某個畫作的流傳和材料,但又沒有關鍵的證據可以反駁,這個時候,對畫作的鑑定就會出現爭議,此時也就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至於技法風格,也都只能側面證明,因為大多數偽作的基礎就是風格學。如果連風格技法都沒研究好就去造假,那偽作是無法登大雅之堂,供專家們坐而論道的。

從流傳順序來看,這幅畫作是凡·高的侄子在 1900 年通過巴黎的畫商賣給舒芬內克的,一年後從舒芬內克那裡流傳到了奧地利的一位王公貴族貝爾蒂爾(Louis-Alexandre Berthier, prince de Wagram) 手上,然後通過巴黎一家畫廊於 1910 年賣給了著名的德國畫商保羅·卡斯爾(Paul Cassirer)。1910 年底,卡斯爾在柏林轉手賣給了弗朗茲·馮·孟德爾頌(Franz von Mendelssohn)。孟德爾頌家族後來搬遷到了瑞士,於 1951 年將畫作賣給了比勒(Bührle)家族。比勒家族在 1993 年以 5700 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的外交官沃爾特·安嫩伯格(Walter Annenberg),後者購得畫作後即刻捐贈給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由此來看,確實從流傳順序的角度來看,格魯姆德維格的質疑並非毫無根據。

04

畫布上的麥糠和沙礫都沒放過:

大都會高科技鑑定報告認定是真跡

不過這也只能說明,這段流傳鏈條的一個環節可能出現造假情況,並不能確證作品就是贗品。為此,博物館還提供了一份詳細的科學鑑定檢測報告,並配有高清的圖片說明。

首先,報告認為大都會的《麥田裡的柏樹》是這個系列的第一幅作品,是凡·高在室外寫生時繪製的,而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那幅是凡·高在瘋人院裡根據寫生作品複製的,在基金會的那幅是凡·高送給母親和妹妹的縮小複製版本。

寫生版《麥田裡的柏樹》與後面兩幅最大的不同是在畫面左邊麥田邊緣的綠色線條處理上,凡·高美術館的那幅素描版和寫生版一致,說明複製版是對寫生版進行了調整,因此在線條處理上趨於理性(圖1、圖2、圖 3、圖 4)。

圖1 (左):《麥田裡的柏樹》(寫生版),1889 年 6 月下旬,布面油畫,73.2cm×93.4cm,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圖2 (右):《麥田裡的柏樹》(複製版),1889 年 9 月,布面油畫,72.1cm×90.9cm,英國國家美術館

圖3 (左):《麥田裡的柏樹》(縮小複製版),1889 年 9 月,布面油畫,51.5cm×65cm,私人機構收藏

圖4(右):《麥田裡的柏樹》(素描版),1889 年 6 月下旬,素描,47cm×62cm,荷蘭凡·高美術館

能夠證明畫作是凡·高寫生時創作的另一個重要證據是,在顏料層裡面檢測到了一顆麥糠。這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 1993 年對畫作進行表面清洗時發現的。在畫作的底部顏色層裡面還發現了些許沙礫,也可以證明畫作是在野外完成的。

除了作品的尺寸與凡·高給弟弟的書信中描述的一致,屬於30號尺幅,更為重要的是,畫布的紋理與凡·高美術館藏的幾幅凡·高在瘋人院時期繪製的油畫一致,可以精確判斷這一批畫布是凡·高在1888年2月至1890年7月之間所使用的。

通過X射線檢測可以發現,畫作的繪畫筆觸和繪畫步驟與素描版接近。畫作不同的局部筆觸表現手法非常豐富多樣,這符合凡·高繪畫的習慣。畫作的塗色方法與大都會的另一幅凡·高的柏樹非常接近。

最後,這幅畫作實際上也存在捲起打包的痕跡,柏樹的上部有損壞和顏色修補的痕跡。

由此可見,畫作的學術和鑑定工作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只有通過嚴謹的研究,才能對歷史做出更精確的還原。

05

英國國家美術館鑑定報告提供對比參照,雙重驗證

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鑑定報告非常翔實,從側面證明了大都會的畫作確實是真跡而且是寫生版。而他們自己的那幅作品底層有素描痕跡,說明這幅畫是凡·高在室內對寫生畫作的複製品。

在筆觸上,複製版的油畫在中景部分對比寫生版有所簡化。在室內複製的時候,凡·高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考慮把畫面的筆觸變得更有裝飾性,也就是說,更具有凡·高個人的繪畫語言風格。

國家美術館對自家館藏的複製版做了清理工作。凡·高的厚重筆觸導致積灰處理需要非常精細,不然會破壞形成肌理的色塊。因此國家美術館使用了帶有百分之一油酸鉀的去電離子水,用極為細小的毛筆慢慢局部除垢。

當表面塵垢清除得差不多以後,美術館分別通過電子顯微鏡、X射線和紅外線對作品的材料進行了細緻的分析。結果發現凡·高比較傾向於使用鋅白,而不是鉛白。凡·高知道鋅白顏料揮發性效果比鉛白差,但在色變方面比鉛白更持久。他還使用了鉻黃、祖母綠和鉻綠,用來繪製深綠色。因為凡·高作畫的速度很快,因此在不同區域呈現出了不同的色層混雜的現象。同樣,複製版油畫也有卷折而導致的色層斷裂的痕跡(圖5、圖 6、圖 7、圖 8)。

圖5 (左):《麥田裡的柏樹》(寫生版)X 射線掃描

圖6 (右):《麥田裡的柏樹》(寫生版)山丘部分藍色局部筆觸

圖7 (左):《麥田裡的柏樹》(寫生版)前景右部局部

圖8 (右):《麥田裡的柏樹》(寫生版)前景左側顏色粘連局部

根據國家美術館的報告,如果大都會的那幅作品在用色習慣上有一致性的話,也可以有力回擊格魯姆德維格的質疑。

柏樹是凡·高自殺前創作高峰期的一個重要圖式。凡·高曾寫信給提奧,認為柏樹就像埃及的方尖碑,非常具有當地的地方特色。在夏天,柏樹是整個麥田裡最為黑暗的部分。因此,有學者把柏樹作為與向日葵相反的兩個凡·高畫作中最重要的圖式之一。向日葵象徵著光明和生命,而柏樹象徵著黑暗和死亡。

06

真相大白:質疑者是為自己新書上市炒作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面對質疑所採取的態度是非常開明的,通過與其他公眾博物館的長期研究與合作,把自己掌握的證據都詳細地公開在了官網上。這幾家博物館所出具的科學檢測報告可信度較高,而機構裡的藝術史家所做出的分析也非常中肯。

相比之下,格魯姆德維格的質疑流於表面,更多地使用了所謂「大師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沒有卷摺痕跡」和「這幅 9500 萬美元的畫是假的」這樣的語言,看上去非常像是想要引發話題的標題黨。

事實上,格魯姆德維格本是一名基建工程經理,他花了3年時間來研究調查凡·高的生平和畫作,寫了一本《分解凡·高》(Breaking Van Gogh)。這本書出版於2016年10月,這明顯是為銷售專著而炒作造勢。而且這本書的副標題直接就是:大都會的 9500萬美元的凡·高作品是贗品。當然,作者勇於質疑和執著調查研究的精神是值得尊重的。

凡·高贗品醜聞自藝術家被捧為大師以來屢見不鮮,學術界對於凡·高作品全集的篩選也充滿爭議。他生前不名一文,而到了20世紀20年代,其畫作價格已經達到非常可觀的程度。偽造凡·高作品既有巨大的商業利益為推動力,又有許多條件為造假提供便利。

廣受大眾追捧的凡·高

凡·高生前就會複製很多自己的作品當作禮物寄送給親朋好友。因為凡·高沒有什麼收入來源,靠親朋好友接濟,因此他時常饋贈畫作來表示謝意。而且凡·高的書信被全面出版,很多假造者可以通過這部分詳細資料找到漏洞,針對某些作品偽造畫作。

業界對於這些博物館藏的凡·高作品真偽也爭論不休,能夠形成共識的一點就是:如果流傳能夠清楚地追溯到 19 世紀 80 年代以前,那麼就可以判斷畫作的真實性。近年來,隨著博物館的科技保護部門的逐步完善、博物館之間互動研究的日益緊密,凡·高作品鑑定的能力也相應地提高了。

《麥田裡的柏樹》的真偽爭議也說明了,博物館隨時在接受公眾的監督,以保證其收藏和文化傳播的公信力。

本文整理自龔允之所著《挑戰達·文西:名畫懸疑案裡的藝術史》,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連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及作品出處。

相關焦點

  • 名畫變贗品?達文西畫作存疑 俄富翁拍得假"宮女"
    格林哈爾希是藝術品造假高手。最終,這幅畫以2.18萬美元成交。然而,近年來,它被一些專家認定為達文西的「傑作」,因而身價暴漲,估值高達1億美元。不少藝術界人士認定,它是達·文西的作品,描繪的是15世紀義大利米蘭盧多維科·斯福爾扎公爵之女比安卡。  肖恩稱,畫是他1978年所作,主人公名叫薩莉,是他在超市打工時的同事。
  • 梵谷又丟畫了!偷盜過程簡單粗暴到不敢信,盤點那些被偷過的悲催名畫
    >該畫價值6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700萬)它在荷蘭的拉倫辛格博物館被盜了梵谷被盜作品《春天花園》。此次梵谷作品被盜,也是疫情閉館期間歐洲發生的第二起藝術品被盜事件,上一起發生在3月14日晚11時左右的英國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畫廊,丟失了英國宮廷畫家安東尼·凡·戴克《馬背上的士兵》、以及義大利巴洛克畫派大師薩爾瓦託·羅薩和安尼巴萊·喀拉蚩的畫作各一幅,價值總計大約1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626.3萬元)。
  • 淺談高光譜成像技術在世界名畫賞析領域的應用
    contribution of chemical analyses and imaging to the assessment of color changes in the red lake pigments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在《動物之森》中擁有名畫!大都會博物館出40萬件館藏QR碼生成器
    不用擔心在狐狸那邊買到假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慶祝開館150 周年,開放了館內40 萬餘件藏品,玩家可以直接網上搜尋你愛的藝術品,並通過QR Code 將其加入你在《集合啦!動物森友會》(Animal Crossing New Horizons;ACNH)的眾多收藏中。
  • 神奇的茶壺:20美金買入52萬賣給大都會博物館
    圖片:courtesy of Woolley & Wallis一位極度敏銳的古董愛好者在展會上「撿漏「:一隻罕見的早期美國茶壺在英國中部的古董展上以15英鎊(約合20美元)被購得,卻在周三以46萬英鎊(
  • 梵谷生日畫作被偷,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怎麼樣了?
    事發後的拉倫辛格博物館不過,這並不是梵谷第一次作品被盜被盜的作品還有著名畫作《向日葵》《加歇先生》、《鳶尾花》等等事實上,由古至今,像這種世界名畫被竊事件也屢屢發生而說到博物館失竊,可以說全球許多博物館都曾頻遭盜賊光顧所丟失的國寶級名畫也確實不少那麼,這些被盜的名畫都去哪了?
  • 藝術博物館經濟學:當代藝術引發的「蝴蝶效應」
    MoMA VS 大都會  但參觀記錄並不等同於收益記錄。就在上個月,大都會表示,它正在裁員100多名員工中,為的是試圖抹掉1000萬美元的預算赤字,短短幾個月後,宣布停止招聘。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同時,和大都會位於同一街道上的競爭對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卻現金充裕,並且剛剛獲得一億美元進行擴建和改造
  • 走進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博物館!用文物的前世今生喚醒我們對歷史的...
    還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最美微笑」《蒙娜麗莎》,這可是達文西的成名作,最被世人熟知的世界名畫!以及被歐美影視作品廣泛引用的斷臂維納斯雕像、公元前200年的勝利女神石雕,千萬別錯過啦!美國紐約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最年輕的頂級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館之一,哥德式風格的它自身就是一大看點,1872年首次開放,大都會絕對是頂級博物館界中的「小年輕」!
  • 來自寧波的南宋 《五百羅漢圖》 奠定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藏品...
    昨日,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高級訪問學者、中央美術學院邵彥教授在天一閣博物館開講《海外遺珍:美國博物館藏中國書畫》,以學術眼光和實地考察經驗,分享了這些中國古代書畫在美國的分布情況,以及它們前世今生的故事。美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最多的六家博物館分別是: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 一幅價值34.5億美元的畫,藏著怎樣的秘密
    一幅價值34.5億美元的畫,藏著怎樣的秘密 達文西接觸外星人,這個言論聽起來確實挺危言聳聽,但是近日有人不少人大膽提出,達文西是「穿越人」。 對於穿越一詞,大家都不陌生,最近熱播劇《慶餘年》就是一部穿越劇,其含義就是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或者不屬於這個時間點該存在的人。達文西的各項特徵都非常接近「穿越人」的特徵。
  • 恆瑞醫藥全資子公司盛迪醫藥9500萬美元收購瑞石醫藥
    億歐大健康11月9日訊,近日,上海盛迪醫藥收購香港瑞石醫藥95%股份項目獲得備案,投資總金額為9500萬美元,其中2000萬美元為支付轉讓對價,7500萬美元為瑞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 一周藝術人物|紐約大都會館長履新百天,班克斯作品遭扣押
    紐約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馬克斯·霍萊因履新百天,「極其興奮」地迎接開館150周年馬克斯·霍萊因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新館長馬克斯·霍萊因(Max Hollein)走馬上任已逾百天,上周他向《紐約時報》等媒體透露,儘管耕耘博物館領域近20年,但過去的經歷都與在大都會截然不同
  • 觀察|門票與捐贈,超級博物館何去何從
    即便從2018年三月開始實施強制性門票政策,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The Met)的參觀人數紀錄仍被刷新。2019年開年,The Met宣布2018年遊客人數達到736萬,超過2017年的700萬人次。而門票收入比上一財年增長540萬美元。
  •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Verizon合作推出虛擬互動藝術體驗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Verizon官網1月11日消息,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Verizon推出The Met Unframed,這是一種沉浸式虛擬藝術和遊戲體驗服務,藉助Verizon 5G超寬帶提供增強功能,其中包括十多個數字渲染畫廊和近50件藝術收藏品。
  • 一年賣掉10億美元畫 世界頂級畫商是怎麼工作的
    2011年去世之前,頑疾纏身的託姆布雷常常要往返美國和義大利,高古軒就用自己價值4000萬美元的私人噴氣式飛機接送,以至於託姆布雷說:「我這一輩子,最喜歡兩件事情,一件是畫畫,另一件,就是坐拉裡的飛機。」  讓你們感受一下託姆布雷的另一件作品——名字不重要,反正都是畫圈圈。  一個畫廊主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
  • 何超瓊代賭王捐馬首背後,中國的1000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這些文物或是英國士兵從圓明園搶走,或是鴉片戰爭後被列強掠走,如今都成了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無言地述說著那段血淚歷史。數量繁多的藏品,讓大英博物館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文物大本營。直到今日,大英博物館依然是海外收藏中國文物數量最多、品種最全、史料和藝術價值最高的博物館。
  • 價值1000萬的寶石無人問津?讓Chaumet歷史顧問告訴你為什麼
    這一枚紫水晶雕刻也來自馬爾伯勒珍藏,長僅1.9釐米,曾以1,575,000美元成交(圖片來自christies)現在,布倫海姆宮(Blenheim)還珍藏著一幅當年收藏家馬爾伯勒公爵與家人相伴的畫作,那是當年Joshua Reynolds為他們畫的。畫裡裝著卡梅奧的紅盒子就在旁邊,他的小兒子拿著他最喜歡的卡梅奧。
  • 名畫被竊,博物館館長在日記中寫下了神秘的一段話
    馬裡亞尼寫了一本關於這幅畫作的書,還一直懷疑富加扎知道的比他自己透露的要多。馬裡亞尼說:"小偷不可能是單獨行動。拿走畫的人顯然在博物館內能夠自由走動。」 2019年12月初,一位園丁在清理博物館外牆厚厚的爬山虎時,發現這幅價值6500萬美元的油畫被放在一個黑袋子裡,藏在博物館外牆的雜物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