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6歲零4個月的女孩,連續每日吃1個雞蛋,兩個學期後身高將多增加0.6釐米,體重多增加1.5公斤——2019年5月18日,「一個雞蛋」公益項目評估報告揭示了上述結論。
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問題備受關注。2010年,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對於貧困地區的1400名孩子進行了營養調查。調查發現:每100個孩子中,12個身高低於同齡城市孩子6至15釐米;每100個孩子中,9個體重低於同齡城市孩子7至15公斤;生長遲緩率近12%,低體重率達到9%;營養攝入嚴重不足是這些孩子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的主要原因。
2012年,原衛生部首次發布關於兒童營養狀況的發展報告《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報告顯示,2010年農村地區兒童低體重率和生長遲緩率約為城市地區的3-4倍,而貧困地區農村又為一般農村的2倍。農村地區兒童營養改善基礎尚不穩定,呈現脆弱性,容易受到經濟條件和突發事件的影響。
2012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中央財政為680個試點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生每天提供3元錢的營養膳食補助。
民間公益組織也在行動。
2010年12月,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聯勸」)聯合國內8家民間公益機構發起了「一個雞蛋」項目,希望通過學校內每天給貧困地區的孩子一個雞蛋,改善他們的膳食結構以及營養攝入量低下的現狀。
聯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秋季學期,累計共有167所學校受益,167236人次師生每個上學日能夠吃上一個雞蛋,共計約吃掉了18395960個雞蛋。2018年秋季學期「一個雞蛋」項目平均每個雞蛋的執行成本為0.66元,其中包括雞蛋採購費、運輸煮製及教師小額補貼費、機構學校費用和志願者走訪費用。
一個雞蛋到底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從2017年開始,聯勸委託紐約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及上海紐約大學助理教授金敏超及其團隊(以下稱「評估團隊」)對該項目進行評估。基於2017年的評估的方法和結果,本次評估提高了5歲以下兒童的樣本量、增加了身高體重的測量次數並新加了兒童飲食相關的測量。
評估報告指出,兩個學期的「一個雞蛋」項目幹預對於兒童營養有正向的作用。
報告顯示,吃雞蛋對於身高年齡比HAZ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假設有兩個女孩,第一次測試時都是樣本平均年齡6.36歲,身高年齡比HAZ均為-0.810,一個女孩持續兩學期每天吃1個雞蛋,另一個女孩沒有吃雞蛋。9個月之後,吃雞蛋的女孩HAZ改善到-0.709,對照組女孩HAZ無改善。「這相當於雞蛋組比對照組的女孩多長高了0.6釐米。」報告寫道。
在體重年齡比WAZ的評估上,報告發現,吃一個雞蛋可以改善WAZ0.138,兩個學期可以改善0.441,這意味著吃一個學期雞蛋可以讓平均年齡的女孩多增加體重約0.4公斤,吃兩個學期多增加1.5公斤。
報告發現,「一個雞蛋」項目對於貧困生的效果更為顯著。同時,研究團隊對於兒童飲食的分析、影像發聲數據和實地走訪表明,「一個雞蛋」項目的目標群體可能較少攝入水產品、奶製品、豆製品和水果等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這一方面顯示了補充雞蛋對於兒童營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新的問題和可能的幹預手段。
報告建議包括繼續對這些孩子提供雞蛋、幹預向貧困兒童適當傾斜、從家長環節入手豐富兒童的飲食結構、提升兒童的營養知識和態度進而改善其行為最終增加營養攝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