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在融安縣泗頂鎮吉照村拍攝的青蒿。(譚凱興 攝)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跨越古今……發祥於中華大地的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積極影響。
屠呦呦
如今提到中藥,除了李時珍、張仲景等「祖師」,有一個人的名字也必然會被提起,那就是屠呦呦。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屠呦呦領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並應用於瘧疾治療。青蒿素的發現,為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抗瘧藥。據世衛組織不完全統計,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每年治療患者數億人。
2017年7月19日,在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泗頂鎮吉照村,農民在田間管護青蒿。(譚凱興 攝)
那這麼多的青蒿素又是從哪來呢?業內有這樣的說法,世界青蒿素生產看中國,中國青蒿素生產看融安。為什麼這樣形容呢?因為目前全世界青蒿素的年產量為200—220噸,融安縣是全國青蒿種植面積最大的縣,青蒿素的年產量一直穩定在50噸以上,2017年產量65噸,2018年產量達70噸,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一。
2016年5月27日,在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泗頂鎮馬田村,貧困戶韋忠明在青蒿地裡除草。(覃慶和 攝)
融安青蒿素為何產量如此多呢?「融安縣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扶貧開發縣,我們有7個鄉鎮屬於喀斯特地貌,有相當多的荒山坡地不適宜農作物,為了山區貧困群眾能脫貧致富,我們在產業發展上因地制宜,鼓勵農戶耕種淺根植物青蒿,提高收入。」融安縣委書記陳宏介紹說。青蒿生長快、適應能力強,對勞動力的要求不高,老人小孩都能參與種植,青蒿也是石漠化治理植物的最好品種。
2017年7月19日,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泗頂鎮吉照村,農民覃義福在青蒿地裡打藥殺蟲。(譚凱興 攝)
近年來,融安縣出臺專項獎補政策,鼓勵群眾發展青蒿產業。通過贈送種苗和「以獎代補」的方式補助,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青蒿每畝有500元補助,最低產量達到每畝200斤(以上)就有500元補貼,以此引導和扶持當地群眾發展青蒿生產,使成本投入小、管護強度低的青蒿產業成為幫助地方群眾增收的一大動力。
2017年8月31日,在融安縣沙子鄉青蒿收購點,一名收購人員正在裝青蒿入袋。(韋榮軍 攝)
一畝青蒿最高時有近300公斤的收成,最低也有100多公斤,收購價是每公斤8元,加上政府支持,每畝青蒿毛收入能超過2500元,最低也有1300元。
2017年7月26日,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對青蒿樣品進行試驗分析。(譚凱興 攝)
「縣裡還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我們村屯,手把手指導技術,以前我也不會種,去年我種了16畝呢!」融安縣沙子鄉61歲的羅長久,2017年脫貧後,靠著青蒿等產業,很快建起了三層高的樓房。「每年的青蒿收穫季節,公司派出收購小組,駐村駐點收購,保底價8元每公斤,讓村民不出村就能將收穫的青蒿銷售出去。」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孔雪萍如是說。
2017年7月19日,在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在查看青蒿樣品。(譚凱興 攝)
2017年7月19日,在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在展示青蒿素樣品。(譚凱興 攝)
2017年7月19日,在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公司拍攝的青蒿素樣品。(譚凱興 攝)
融安縣農業農村局和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組織印發《融安青蒿栽培技術規程》,派技術人員分時段對種植戶進行產前、產中和產後各項技術培訓,到示範基地和示範戶青蒿地實地指導,把栽培技術培訓辦到鄉鎮田頭。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還與7個青蒿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開展青蒿種植的產業化推廣,在廣西區內推廣種植面積25000畝,種植農戶10000戶,把公司的種子、技術、資金帶到千家萬戶手中,帶動廣大農戶增收脫貧。
2017年8月31日,融安縣沙子鄉青蒿收購點工作人員正在收購農民送來的青蒿。(韋榮軍攝)
2015年10月9日,在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公司成品車間,一名工作人員在查看青蒿素成品。(譚凱興 攝)
「近年來,在扶貧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縣裡採用『公司+基地+科研單位+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公司保價收購貧困戶的青蒿,讓農民敢種、想種青蒿。」融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覃武榮介紹說。
2017年7月26日,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在青蒿素提煉車間檢查保養設備。(譚凱興 攝)
2017年7月26日,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在青蒿素提煉車間檢查保養設備。(譚凱興 攝)
筆者走訪還了解到,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是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融安縣依託該企業,把發展青蒿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多方面引導和發動群眾種植青蒿,在資金上給予有力扶持。目前,該縣在泗頂、東起、沙子、橋板等鄉鎮均建設了青蒿種植示範基地。
2017年7月19日,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泗頂鎮吉照村,農民在田間管護青蒿。(譚凱興 攝)
融安縣種植青蒿的貧困群眾達2400多人,種植面積7600多畝。如今,青蒿種植產業正不斷向周圍深度貧困縣拓展。大化瑤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等石漠化山區的貧困群眾都大力發展青蒿種植。從2009年起,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與廣州中醫藥大學進行高含量青蒿種子合作,每年青蒿種植面積約2.5萬多畝,採收青蒿原料4000多噸,每年支付給農民的收購資金達4000萬元左右,涉農10000多戶,有力帶動山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帶動貧困地區農民脫貧增收。
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的屠呦呦在北京出席中國中醫科學院2011科技工作大會。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今天是屠呦呦的生日,千言萬語彙成一句生日快樂,致敬!
部分信息來源:北京日報 融安縣融媒體中心
★本條微信「融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和署名!
閱讀推薦
值周編輯:陳國正值周校對:黃榆婷
實習編輯:何曉丹責任校對:唐 洪
責任監製:譚凱興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