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材的範文系統是精選的各類文體不同的文章。小學語文的學習也是通過一篇篇文章來完成的。
下面培培老師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學語文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供大家參考。
寫人類文章
寫人類文章,一般是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
這類文章,主要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通過一件或幾件典型事例的敘述,來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和精神風貌。
閱讀方法:
1. 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 讀懂人物語言。
3. 分析人物動作。
4. 剖析人物的內心活動。
5. 關注人物所處環境。
6. 分析細節描寫。
7. 抓住文章主要情節。
記事類文章
記事類文章,一般是指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
這類文章有著比較鮮明的特徵:時間、地點、事件、人物。
四大要素的交代給我們的有效閱讀提供了重要信息。
閱讀方法:
1. 仔細地去閱讀,去發現作者將要告訴我們的事情。
2. 對文章的篇章結構進行基本的分析和準確的把握,能夠比較精確地概括出文段的段意,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 能根據作品中提供的事情或問題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認識或看法。
詠物類文章
以描摹物體的形狀、狀態、色彩等元素為主要內容的記敘文稱為詠物類記敘文。
閱讀方法:
1. 理解作者具體寫了什麼事物,這個事物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點?
2. 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是寫物的整體,後寫物的部分;還是先寫物的部分,後寫物的整體;是先上後下,還是與之相反,等等。
3. 要明白作者「詠」的物是什麼,是怎樣由事物展開豐富的聯想去「詠」的;事物和聯想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通過聯想作者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4. 仔細體會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繪景類文章
寫景記敘文,是以描寫大自然的各種風物景致、社會環境中的人文建築、設施等為主要內容的記敘文。
閱讀方法:
1. 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是從景物的哪些方面來寫其特點的。
2. 分析描寫景物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外及內等順序)。
3. 理解作者在文章裡表達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是怎樣把對景物的感情融合到景物中去的,用了哪些生動的語言。
4. 仔細體會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議理類文章
議理類散文,通過講述一個現實的、歷史的小故事來闡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閱讀方法:
1. 仔細閱讀文章中的每一句話,進而對全篇進行整體把握性的理解。
2. 對文章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進行著重的反覆閱讀仔細地咀嚼、品位作者的行文目的——它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深刻道理。
3. 找出文章的點睛之筆,也就是文章「議」的部分,回到原文中再仔細品讀,把「議」讀通、讀懂並能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見解。
說明類文章
說明文是一種側重於對事物進行解說、說明的通俗易懂的文學形式,是向人們介紹產品、自然現象、生活、健康等方面知識的文章。
閱讀方法:
1. 清楚地了解說明對象及其特徵。(了解文章的說明對象,可從題目、段落的第一句話、文章的中心句去分析;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徵,可從事物的形態、構造、變化、成因、功能等方面去思考。)
2. 清楚文章的說明方法。
3. 注意體會語言的準確性。
寓言類文章
寓言往往通過講述一個小故事,用一種人們喜聞樂見、容易接受的形式,來告訴人們關於大自然、關於社會、關於做人的道理。
閱讀方法:
1. 仔細地去閱讀,去發現作品中將要告訴我們的故事。
2. 把故事中的啟示運用到客觀現實生活中,從而對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提供借鑑。
散文類文章
散文是用精煉、生動、優美的文學語言寫成的敘事、寫人、繪景、狀物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聚」。
閱讀方法:
1. 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要求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想像散文中描繪的形象,體會文句所蘊涵的意義,產生一種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
2. 體會文中的「神」。
在充分感受文學語言、形象畫面的基礎上,矮琢磨理解散文中的「神」,也就是它給我們的的啟迪和教育。
3. 抓住文章線索。
散文線索有以事物的形象為線索,有以感情發展為線索,有以時間為線索,有活動為線索,有空間為線索等等。
最後,覺得今天培培老師分享的資料有用,底部點亮「在看」,文末左下角「分享」給更多的家長們和同學們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