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巖鹽礦產資源:
豐縣巖鹽礦區位於縣城北約10公裡處,北起鴛樓斷層,南自下第三系官莊組中段底界露頭線,東起師寨斷層,西至嘉祥斷層,東西長10.7公裡,南北寬6公裡,其分布範圍約64平方公裡,含儲量約220億噸。
目前經化學工業部鉀鹽地質隊探明的礦區面積為22平方公裡,儲量21.7億噸。其中礦區中東部汪屯塊段儲量計算面積2.89平方公裡,B+C+D級儲量為3.4億噸,其中B+C級儲量2.2億噸。礦體平均厚度227.69米,平均品位在含鹽量68.03左右。該巖鹽礦品位高、鹽層厚、層次穩定,一般品位在含鹽量70~85%。滷水質量詳見下表:
豐縣鹽礦的特點:品位高、鹽蕊晶明透亮,近似水晶,當時取出940米深處一段化驗,氯化鈉含量高達93.5%,平均含量在98%以上。
巖鹽 巖鹽 鉀長石
單層厚度大,從地表以下860米至1500米,厚度在200米以上,開採的4、5、6、三層累計厚度在78米以上,純鹽厚度56米以上。
易開採鹽層頂底板由石膏巖和鈣芒硝巖組成,物理強度大,隔水性能好,堅固穩定,不易塌陷,便於安全生產,開採條件優越。
目前,豐縣現有在採井9眼,產滷能力200萬M3/年左右,共有滷水開採和製鹽企業2家,其中真空鹽生產企業1家,外銷滷水企業1家,2002年生產真空鹽6萬噸。2家鹽礦開採企業均分布在師寨鎮巖鹽礦,企業較集中,生產能力見下表:
二、鉀頁巖資源
豐縣華山富鉀頁巖礦,由江蘇省第五地質大隊探明儲量為20.69億噸(其中富礦為11.42億噸,貧礦為9.27億噸),礦物成份以鉀長石為主,約佔80%,其它礦物成份少量。礦層厚度大,是一個穩定的鉀長石沉積層狀礦床,產狀平緩而穩定,礦石物質成份不複雜,無突出的有害組成,含鉀量高而穩定,水文地質條件不複雜,適合大規模露天開採。經多年的普查勘探工作和區域地質綜合研究,本地區鉀礦遠景儲量很大,至少在50億噸以上,當前探明的華山礦區只為其中的一段,固本礦可作為國家級鉀礦原料基地。
豐縣華山鉀礦鉀長石化學成份分析(WT%)見下表:
豐縣富鉀頁巖綜合開發的目標:以華山富鉀頁巖經過選礦、提純生產的鉀長石精礦粉為原料,合成沸石分子篩及提取白碳黑和碳酸鉀等化學產品,把提鉀和合成沸石分子篩等化工產品的工藝完美結合起來,達到降低能耗、綜合利用、降低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總體經濟效益的目的。
三、項目總體規劃
1、規劃思路
在國家化學工業總體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的指導下,立足於國內外兩個市場,充分發揮豐縣的資源優勢,存量資產優勢和區域市場優勢,充分利用豐縣便利的交通網絡,以發展鹽化工、氯鹼深加工產品為主線,同時發展以鉀頁巖綜合利用為主的無機精細化工產品,以華東地區和國內市場為切入點,充分利用沿海地區的區域優勢,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發展特色產品和比較優勢產品。
擬圍繞著兩個層次展開:一是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二是在加大內部投資力度的同時,採取內外並舉的原則,創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吸引國內外各種投資,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在豐縣投資建廠,在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豐縣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
2、產業發展方向
根據國內外化學工業和鹽化工產業的發展趨勢,豐縣的化工產業定位在用10年的時間,建成以氯鹼為龍頭,鉀頁巖綜合利用為輔,氯鹼深加工、真空製鹽並存的鹽化工產業格局,使其成為上下遊一體化、資源合理配置、企業間相互扶持的資源型優勢產業。在鹽化工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無機精細化工,提升豐縣化工產業的整體水平,最終實現化工產業成為豐縣支柱產業的發展目標。
3、以鹽化工為龍頭的資源優勢產業
充分發揮豐縣巖鹽資源優勢,加大資源型產業的投資力度,建成在國內同行業中的一定影響的大型資源型企業,確立豐縣鹽化工的優勢地位,同時延伸一批深加工項目。體現大規模、低成本、鹽鹼聯合、上下遊一體化的規劃思路,充分發揮資源的比較優勢、成本優勢、市場優勢,使豐縣的資源型產業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資源優勢型產業產品鏈構成見示意圖。
資源優勢型產業產品鏈構成
4、規劃目標
規劃的目標是:建設豐縣鹽化工工業園區,使豐縣的鹽化工產業形成以150萬噸/年真空鹽、300萬m3/年液體鹽(折150萬噸鹽)為基礎、30萬噸/年氯鹼和30萬噸/年聚氯乙烯為標誌,以氯鹼的深加工為發展方向,以無機精細化工為技術支撐的上下遊一體化、多種系列並重的優勢產業格局,使豐縣成為我國真空製鹽和開發以鉀頁巖為資源的多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燒鹼生產企業進入國家大型企業的行列,實現豐縣化工產業跨越式發展目標。
為豐縣鹽化工產業,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推薦了9個項目,總投資為35.54億元。
四、推薦項目介紹
1、年產30萬噸離子膜燒鹼項目
燒鹼是最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之一,廣泛應用於輕工、化工、紡織、印染、醫藥、冶金、石油和軍工等行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輕工行業,燒鹼主要用於造紙、纖維素漿的生產,也用於肥皂、合成洗滌劑、合成脂肪酸的生產以及動植物油脂的精煉。紡織印染工業用作棉布退漿劑、煮煉劑和絲光劑。化學工業用於生產氰化鈉、甲酸、草酸、苯酚等。石油工業用於精鍊石油製品,並用於油田鑽井泥漿中。還可用於生產氧化鋁,以及玻璃、搪瓷、製革、醫藥、染料和農藥方面。食品級產品在食品工業用做酸中和劑,以及去皮劑、脫色劑、除臭劑等。
目前全球約有500多家氯鹼企業在650多家工廠生產氯鹼產品,其中半數以上的工廠在亞洲地區,但大部分的亞洲燒鹼裝置規模較小,亟待改造,走大規模氯鹼工程開發道路,工藝流程採用先進的新技術,耗能低、產品質量高,且無有毒物質汙染的離子聯法。
世界工業化生產燒鹼主要採用食鹽電解法,同時聯產氯氣和氫氣。因此,燒鹼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市場競爭力主要取決於電力和原鹽的價格及聯產產品的綜合利用情況,豐縣具有豐富的價格低廉的鹽礦和原煤資源,且熱電聯產,具備建設30萬噸/年級大規模生產裝置的先決條件,具備較強的綜合市場競爭力,對開發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地方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工程建設規模30萬噸/年,總投資9.8億元,年銷售收入7.65億元,年利稅額2.23億元,投資利稅率22.8%,投資回收期4.8年。
2、年產30萬噸聚氯乙烯樹脂項目
聚氯乙烯樹脂(PVC)是合成材料中五大通用合成樹脂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在建材、包裝材料、電子材料、日用消費品等各種領域廣泛運用。
中國的聚氯乙烯年生產能力為420萬噸,年產量約為339萬噸,淨進口量達202萬噸/年,表現消費量541萬噸,我國的聚氯乙烯產量年約16%的速度增加,但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且進口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六年來淨進口年約增長速度為16.4%,自給率一直徘徊在50%至60%之間。今後十年我國聚氯氯乙烯市場上將出現需求增長的高峰,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處於國內自給率較低的狀態,到2007年我國聚氯乙烯的需求量將達到1000萬噸左右,我國聚氯乙烯市場的發展存在著大的發展空間。
燒鹼的生產與聯產的氯及氯加工產品的市場需求緊密相連,以上30萬噸/年燒鹼項目的確立奠定了,年產30萬噸聚氯乙烯工程的基礎,使用燒鹼裝置提供的廉價氯氣原料生產成本低,具備強大的競爭力。新建30萬噸/年氯鹼工程條件充分。
建設年產30萬噸聚氯乙烯工程總投資10億元,年銷售收入18億元,年利稅額2.92億元,投資利稅率28%,投資回收期4.2年。
3、年產5萬噸氯酸鈉項目
國內氯酸鈉主要用於二氧化碳的生產及製取其它氯酸鹽、亞氯酸鹽、高氯酸鹽及農藥、醫藥、印染等化工行業,近年來國內造紙行業用二氧氯漂白粉發展很快。帶動了我氯酸鈉生產的發展。
年產5萬噸氯酸鈉總投資1.6億元,年銷售收入1.75億元,年利稅額4157萬元,投資利稅率32%,投資利潤率14%,投資回收期4.5年。
4、年產10000噸過氧化氫項目
過氧化氫是重要的無機化學產品,廣泛應用於化工、軍工、電子、醫藥、環保等許多領域,特別是在食品工業中的無菌包裝,工業的廢水處理,氣體洗滌及消毒滅菌等方面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該項目的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在國外過氧化氫生產發展迅速,年增長率9%,當前世界過氧化氫生產能力近300萬噸。
利用國內黎明化工研究院技術建設年產1萬噸過氧化氫項目總投資4600萬元,年銷售收入4000萬元,年利稅1100萬元,投資利稅率27.5%,投資回收期3.8年。
5、年產5萬噸層狀矽酸鈉項目
結晶性層狀矽酸鈉是新一代無磷洗滌劑助劑,市場潛力很大,新建年產5萬噸層狀矽酸鈉廠。
建設投資一億元,年銷售收入1.9億元,年平均利稅率總額3000萬元,投資利潤率18%,投資利稅率30%,投資回收期4.5年。
6、年產2萬噸聚合氧化鋁項目
聚合氧化鋁產品用途廣泛,主要可用作造紙上膠劑,耐火材料粘接劑,水泥速凝劑,紡織媒染劑,淨化引用水和特殊水質處理,同時,可用於生活汙水、工業廢水、汙水處理中。當前,該產品生產技術成熟,市場銷售量呈現每年5%遞增的趨勢,該項目總投資約為2800萬元。年平均實現銷售收入4200萬元,年預期利稅總額600萬元,投資利稅率為22.4%,利潤率為14.3%。
7、年產100萬噸真空鹽項目
目前,我國的鹽業產業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資源豐富,資源開採成本低,產品質量高等方面。由於我國的原鹽資源十分豐富,且分布面較廣,這些產業優勢在今後將長期保持。
工業鹽的用量於鹽化工的發展密切相關,其中主要是製鹽、燒鹼\純鹼的發展,到2010年我國兩鹼的發展速度均在4%左右,因此,2010對工業鹽的需求增長速度也將在4%左右,預計2010年我國鹽的需求量將為4000萬噸左右。其工業鹽消費量所佔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中國工業鹽下遊行業消費比例
真空製鹽企業採用四效真空蒸發工藝,滷水採用兩鹼法淨化,蒸發裝置為四效蒸發,鹽漿採用雙級活塞推料離心機脫水,使含水量達2.5%以下,其中,72萬噸送至鹼廠作為原料,其餘28萬噸/年採用沸騰乾燥冷卻器乾燥後為乾燥成品鹽。
年生產規模為年產100萬噸真空鹽,總投資1.3億元,年銷售收入1.6億元,年利稅額3000萬元,投資利稅率為23%,投資回收期為5年。
8、年產10萬噸鉀頁巖綜合利用項目
豐縣鉀礦探明儲量為20.69億噸,資源豐富,品位較高,利用這一豐富資源,開發生產沸石分子篩主要應用於環保、石油化工、輕化工、建材、農業、電子和空間技術等領域;白炭黑主要用作天然橡膠、合成樹脂原料等;碳酸鉀是重要的無機化工原料,主要由於製造彩色顯象管玻殼、光學玻璃等。
建設年加工10萬噸鉀長石企業,生產13X分子篩、白碳黑、碳酸鉀產品,總投資8億元,年銷售收入8.5億元,年利稅總額2.24億元,投資利稅率29%,投資回收期4.5年。
9、年產10萬噸矽鉀肥聯產2萬噸氯化鋁項目
矽鉀肥是一種含多種微量元素的複合肥,目前國內生產幾乎為空白,市場供應主要一依賴於進口,因而矽鉀肥的發展前景廣闊。
工業氯化鋁由於供應緊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電解鋁工業的發展。該項目設計設計規模為矽鉀肥10萬噸/年,工業氯化鋁2萬噸/年,總投資額2.2億元,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投資利稅率為20%,利潤率為14%,投資回收期4.5年。
(此文由原縣招商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