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汝河好生態!引多種野生鳥類棲息

2020-12-05 瀟湘晨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康向東 高建偉

近日,北汝河溼地上白鷺翩躚,顏色鮮豔的野生鳥類臥波嬉戲。平日見得最多的是成群的白鷺,只有空氣品質夠清新、水質夠清潔、氣候適宜,白鷺才會造訪或「安家」。

據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汝陽溼地公園內已知野生動植物資源分布有159餘種。其中野生鳥類資源30餘種,主要有棕背伯勞、小鸊鷉、冠魚狗、綠頭鴨、斑嘴鴨、白鷺、蒼鷺等。

近年來,我縣陸續加大投資,對全長22.8公裡的北汝河進行全面生態治理,使北汝河兩岸成為群眾休閒娛樂好去處,拉動了鄉村旅遊和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汝陽黃河、淮河流域及全縣水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實現「水清、岸綠、路暢、惠民」,促進縣域水生態環境全面改善。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圖說洛陽 | 北汝河好生態!引多種野生鳥類棲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康向東 高建偉  近日,北汝河溼地上白鷺翩躚,顏色鮮豔的野生鳥類臥波嬉戲。平日見得最多的是成群的白鷺,只有空氣品質夠清新、水質夠清潔、氣候適宜,白鷺才會造訪或「安家」。  據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汝陽溼地公園內已知野生動植物資源分布有159餘種。
  • 生態如東成為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生態如東成為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06-05 字體:[ 大 中 小 ]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
  • 生態環境逐年向好 珍稀鳥類「扎堆」造訪北京
    一群天鵝在北京延慶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棲息。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魏夢佳)一群天鵝在水中梳理羽毛,不遠處,成群的灰鶴忙著覓食……近期,這樣的溫馨場景經常在北京市延慶區境內的官廳水庫上演。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的孫洪義說。
  • 鳥兒作證 湟水河生態環境變好了 棲息鳥類達40種
    攝影:張海東溼地適宜水鳥生存「寧湖溼地緊挨湟水河,在溼地種植蘆葦、香蒲等根系發達的植物,除了有環保和觀賞價值,還為鳥類棲息提供了難得的環境。」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說。許多水鳥願意到寧湖溼地生活,這與寧湖溼地良好的水質有很大關係。寧湖溼地是我省湟水河治汙的亮點工程。這片人工溼地不僅是市民納涼、休閒的好去處,更重要的是發揮了涵養水源、淨化水質的生態功能。
  • 野生動植物保護|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本號訊(9月3日)近日小編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天津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天津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全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 生態向好,人與野生動物如何相處?
    近年來,各地屢屢發生人與野生動物衝突事件。專家指出,溯本求源,是由於生態環境不斷向好,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快速增加,生存需求越來越高,而目前一些自然保護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較低,管理上搞「一刀切」,有的生態修復工程流於形式,導致野生動物不斷與人「爭地」「搶糧」。
  • 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 ——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引來眾多鳥類棲息
    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需要水質好、空氣好、食物豐富的優質環境,被世界環保組織稱為「空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有它們在的地方,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強化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嚴格落實河長制,通過加強河湖水環境管護、實施河道環境整治等多項措施,全面整治區域水環境,水庫、河流水質連續提升,溼地水環境水生態質量不斷提升,逐步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的美麗景觀藍圖,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吸引了眾多鳥類前來栖息安家。
  • 多種野生動物重現京城
    、「水質狀況監測鳥」重回京城、被稱為衡量生態環境「指標物種」的豹貓首次在野鴨湖溼地近距離觀察到、蒼鷺的觀測數量創下歷年之最……北京青年報記者尋訪發現,今年以來,多種野生動物在北京重現、擴繁,北京持續治理生態環境的效果逐漸凸顯。
  • 全縣6個監測點加強野生鳥類監測
    ,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此「安營紮寨」,祁陽浯溪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啟動6個鳥類監測點,對野生鳥類進行科學監測。,幾架專用望遠鏡和攝像機早早地就支了起來,幾隻白鷺悠閒在岸邊棲息覓食。 祁陽浯溪國家溼地公園自然條件優越,公園面積3454.5公頃,溼地總面積2970.6公頃,為候鳥棲息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每年入冬之際,有成千上萬隻的候鳥在此「歇腳」。浯溪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加大對野生鳥類的監測力度,設立了三家村、退耕還溼點、浯州島、石峽湖、石洞源庫區、浯溪一橋碼頭6個鳥類監測點。
  • 一年新增13種,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2020年泰山新增野生鳥類13種,其中2種為山東省新紀錄,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泰山新增13種鳥類分別是白喉斑秧雞、酒紅朱雀、小濱鷸、大杓鷸、蒙古沙鴴、小嘴烏鴉、灰卷尾、北短翅蝗鶯、斑背大尾鶯、蘆鵐、灰斑鴴、紅腹紅尾鴝、禿鷲。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本報訊(記者 陳璠)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我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宏立城集團花果園、阿哈湖溼地公園、為鳥類提供了理想棲息場所!
    後來野生動物管理站把視頻發給省內資深鳥類專家鑑定,驚訝地發現這兩隻鳥是瀕臨滅絕的珍稀鳥類。斑點彩䴉。"嘴長而尖,全身黑褐色,比普通蒼鷺還大,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樣。"當時值班的貴陽野生動物管理站工作人員呂亮說,看到這樣的場景,他迅速發了一張截圖給貴州省鳥類專家、貴陽市野生動物管理站的吳鍾榮進行辨認,然後確認是一隻彩䴉。
  • 聊城十大野生鳥類科普
    水乃生態之基,鳥現生態之美。聊城被譽為「江北水城·運河古都」,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自然風貌獨特,生態環境優美。聊城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近年來,聊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義務植樹活動,2018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面積不斷增加。這些,都為鳥類的棲息和繁育提供了良好條件。
  • 生態環境持續變好 玄天秀水生態畫廊成天鵝鳥類棲息地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變好, 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畫面也越來越多。 在銅梁區玄天秀水生態畫廊景區, 3.5平方公裡的湖面, 就成為了天鵝、 野鴨等眾多野生鳥類的棲息地。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北京溼地穩步恢復 成野生動植物「樂園」  生態功能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多種珍稀瀕危鳥類相繼被發現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大型涉禽黑鸛在水邊「優雅」捕食的畫面,往往讓觀鳥愛好者「眼前一亮」。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