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感差的人,如何練習提升?

2021-01-18 葫蘆絲古箏


今天講一下葫蘆絲如何培養節奏感。

我想有很多初學朋友、中老年朋友學習樂器都非常困惑的一個問題,節奏老把握不準,伴奏有時聽著聽著,不知從哪裡開始吹了, 演奏一些歌曲的時,節奏老是跟錯!很多人都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也 常聽老師說,節奏不對,節奏錯了。重來!前十六音符,後十六音符, 四分音符,八音音符,全音符這些很多沒搞懂。


所以在學習葫蘆絲中,一曲動人的音樂能喚起我們的感動,節奏是音樂藝術的「生命線」。 節奏是音樂表現最根本,最重要的前提。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

許多人對節奏的認知較慢,沒有正確的節奏概念,因此無法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美感!


那麼什麼是節奏呢?就是對節奏單位拍的準確把握。若是缺乏節奏感,該如何加以改善呢?


節奏其實有很多時候和節拍是一樣的,只是有時候有一定的呼吸在裡面。

許多老師認為用節拍器太死了,會把學生搞得很死板,像一個機器一樣。

其實不然,這種訓練就像我們初中的化學老師教我們化學時說的一句話:化學這東西就是死去活來。其實就是死的東西搞明白了,才能應付活的東西。


對於節奏來說也是一樣,沒有鐘錶一樣精確的節奏感覺就會出一些問題,例如說有些時候演奏大作品,5-10分鐘的歌曲,要跟樂團合奏,如果訓練的不夠好,在演奏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小的節奏變化,也就是說有些時候快了一點,有些時候慢了一點,甚至吹快或是越吹越慢,特別時跑動的片斷,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這裡面就要求演奏者有強烈節奏感覺了,知道什麼時候停,什麼時候快!

那麼初學者如何提升節奏感呢?


第一點:要學會唱譜

1,認清譜號,拍號,調號,臨時變音記號。認準各種音符以及休止符。

2,找準拍點,唱出正確節奏的音符。

3,熟悉旋律。

4,搞清楚譜上各種標示記號,如指法及奏法。

5。心裡有數,胸有成竹。

6。養成良好的讀譜習慣。

7. 培養樂感。


真是一舉七得。


第二點:老師或者家長朋友協助


在演奏時或上課中,老師可以在旁邊幫助打拍子,或者在示範吹奏時在一旁拍手體會。如數,1.2.3.嗒  2.2.3.嗒。 這樣來數一下,也可以用手掌來配合!


第三點:利用節拍器


對於愛拖拍子或者趕拍子的初學者來說,借用節拍器固定的節奏點來訓練和固定內心的節拍感,慢慢地養成強化數拍子的好習慣,這樣很快就可以穩定內心的節感。


還有一個小訣竅,就是多聽節拍器的聲音,沒事就聽一下,速度不要調太快,找這種感覺, da .da .da. da. 這些音,可以放四二拍的,四三拍的,四四拍的聲音,聽多了也會有這感覺!


第三點:分析不同節奏的區別


可以把節奏型單獨標記出來練習,用拍手或敲擊桌面的形式準確地打出像2/4強弱、3/4的強弱弱一樣的拍點,從趣味中領會,就會加深對節奏的理解。四拍子的節奏特徵,較方正,拍感是「強、弱、次強、弱」。而三拍子的節奏特徵,則像個旋轉的圓形,拍感是「強、弱、弱」。 


第四點:要學會傾聽


音樂是聽覺藝術,要用耳朵去聽、去感知。節奏無處不有,我們可以親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節奏,如鐘錶「嘀噠嘀噠」;上樓時「嗵嗵嗵嗵」;下樓時「踏踏踏踏」……


還有自己在吹葫蘆絲時,一定要豎起耳朵聽自己的音樂,留意自己對速度處理。音符技巧的處理,會不會吹的很含糊,有很多人吹吐音是非常含糊的,吐的不清楚,聽起來非常快,細聽一下是很多毛病。專業評委老師就是專門扣這些選手,吐音吐的幹不乾淨,清不清楚,吐的乾淨清楚的,說明基本功紮實,一般都高分。



明白了這些道理,準確掌握好每拍的時值,把拍子吹準後,再進而表現出樂曲鮮明的節奏韻律。


這樣演奏的樂曲就美妙動聽了,相信大家一定會進步。葫蘆絲曲譜區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節奏感究竟怎麼了?| 爭鳴
    ……國人節奏感差,這好像已成定論。交響樂樂器眾多,聲部也多,需要明晰的節奏才能統合起來;交響樂以及整個西方古典音樂都表現出鮮明的均分律動特徵,國人在這方面並不擅長;當然,交響樂的創作絕大多數也出自西方人之手,人們不免按照西方的標準來要求中國交響樂團的節奏感……於是,國人的節奏感就成為問題,就需要進行學習、改造、訓練、提高。這裡沒什麼要說的。但國人與西方人節奏感的不同還有「不同的不同」。
  • 節奏感不好怎麼辦,這個小工具輕鬆幫你解決
    對於很多吉他愛好者而言,以為彈吉他只要按照譜子彈完就算學會了,遇到簡單的曲目就會加快速度,彈得很快,遇到難的曲目速度就會變慢,這樣對於曲子的節奏和完整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彈出來的東西自然是沒有節奏感和樂感的。
  • 孩子學音樂,節奏感不好怎麼辦?這3個方法值得收藏!
    音樂家之所以能在筆端流淌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就在於他有超乎常人的節奏感。而節奏感的形成總是從童年開始的。」」 的確,在孩子的音樂學習過程中,節奏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節奏感呢? 01.
  • 樊振東正手全臺進攻訓練,談如何練習提高弧圈球進攻水平
    今天主要談一下全臺正手如何練習。  移動需要步法,主要使用的是並步。有些人也稱為跳步,墊步,具體名詞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練習如何穩定上臺。  剛開始接觸步法時,可以近臺正手半臺兩點,練習手與腳的協調性,穩定後可以練習全臺三點。  三點,範圍大,步法要求高。手腳協調性,以及上臺落點和力量,都需要自己體會。  三點練習可以使用多球,體會節奏感,協調性。
  • 清華教授:高考的區分度在語文︱語文成績差,提升這項能力是關鍵
    小學新版語文教材要學習129篇古詩文,初中已經開始要求閱讀整本課外書並進行考查,高考語文卷面字數已經從原來的7000字漲到10000字,閱讀能力要求大大提升。意味著不閱讀,在考場上連題都做不完!對此,王文湛表示,「今後高考主要考語文,因為要考兩次,數學降低難度,今後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
  • 七年級的學生,計算能力差,如何提升呢?
    小學計算基礎不能忘記小學階段就學習了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這些運算的好壞直接影響七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一般到了七年級計算能力差,很多原因就是小學沒有學好.可以有意識地去複習小學的計算,特別是一些運算規則,這樣才能提升計算能力.
  • 何謂樂感節奏感,如何培養樂感
    音樂圈中,常聽人提及樂感、節奏感,它們是什麼概念呢?樂感是對音樂的感知,節奏感自然是對節奏的感知。
  • 音樂教育:家有子女初學琴,孩子沒節奏感怎麼辦?
    對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是休想說一堆理論的,那要如何跟他解釋呢? 從舞曲帶孩子認識節奏 於是在下堂節奏課時我帶來了不一樣的課程,並要求上課第一件事先將節奏教本合起來。「老師,今天不打節奏嗎?」孩子這樣問我。「當然不!今天我們來聽節奏」於是我打開我的手機。
  • 初一初二英語基礎差,初三如何提升?
    開學初很多家長問我,孩子初一初二英語基礎太差,成績太低,初三這一年還有希望提高嗎?答案是肯定的。就看你這一年怎麼學。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提升成績的案例,供大家參考借鑑。每次的模擬成績更是不斷提升,他在提升中更是找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和方法。中考英語考了136分,他開心地告訴我說,「老師,其實這次有點小小失誤,不然我可以上140分的」。他這個成功的例子也成了後幾屆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榜樣。
  • 節奏感
    曾經在節奏感上最好的其實是港劇,各種題材都很不錯,後來大家都知道了,TVB已經凋零得不成模樣,港劇徹底沒落了。 內地劇因為製作模式和銷售播放模式的關係,普遍的注水嚴重。《慶餘年》大家的口碑那麼好,我打開一直看了五集,還是沒覺得到底優秀在哪兒?
  • 節奏感不好,千萬別點進來......
    相信許多人都會回答是旋律。在音樂中,旋律和節奏是組成音樂的最重要部分,而旋律又往往是人們最先感知到的元素。如果音樂中沒有了旋律,只剩下節奏會怎樣?看完下面的表演,我的下巴快脫臼了!純粹的節奏居然也能這麼好聽,真是萬萬沒想到!其實,在孩子的音樂啟蒙中,節奏感的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
  • 瑞典研究人員發現:節奏感好的人智商更高
    瑞典研究人員發現:節奏感好的人智商更高 2008年05月06日 13:43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發表評論 據美國《科學日報》近日報導,瑞典研究人員的一項調查發現,高智商和良好的節奏感密切相關,那些在擊鼓演奏中表現最好的人,在智力測試中得分也最高。  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和默奧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4名年齡在19—49歲的志願者進行了測試,這些人都慣用右手。   研究者要求這些人按照不同的時間間隔儘量準確擊鼓,然後要求他們完成一項包括60個問題的智力測試。
  • 節奏感!平面設計的必備要素
    文/潘智賢強調節奏在生活中屢見不鮮,有節奏感的音樂才是好音樂,有節奏感的電影才能體現劇情的跌宕起伏,平面設計同樣也需要體現出畫面的節奏感。要合理運用線,首先必須了解它們以上的「性格」,再根據內容來選擇合適的表現方式,以配合畫面的節奏感。
  • 從認知大腦學習規律到如何練習,學習力十倍提升的秘密(二)
    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2.復盤  什麼是復盤?  所謂復盤,就是在頭腦中對過去所做的事情重新「過」一遍。它通過對過去的思維和行為進行回顧、反思和探究,找出原因,找出規律,從而指導我們解決問題,幫助我們提升能力。對於復盤來說,回顧、反思、探究、提升,一個都不能少。
  • 如何控制好手勢和姿態,提升演講的氣場
    如何控制好表情,手勢和姿態,提升你的演講氣場。一 演講中的手勢許多人站在臺上,不知道手怎麼放,好像放在哪裡都不對,常常有種「手足無措」的感覺。也有一些人學了很多的手勢,但是在演講的時候用起來就很不自然,讓人感覺很呆板。做手勢的時候,要配合你的語言來進行表達,用手勢增強演講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 葫蘆絲節拍如何訓練?
    在演奏中有些朋友喜歡用腳打拍子或數拍子,如果在練習中用這種方法作為加強對拍子的感覺,暫時採用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數拍子所體現的只是一種機械的數次,而不是具有輕、重、緩、急、富於表情的音樂律動。數拍子將使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感覺不到音樂的生動節奏,並有損於培養演奏者內在的節奏感。
  • 生活需要節奏感(青年觀)
    當然,還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更熱衷於「夜生活」,後半夜興奮也是常有的事。無論情不情願,現代人的「睡眠剝奪」客觀存在。後果顯然也不甚樂觀。多數人不會因為熬了夜而無視第二天「八點到崗」的要求,有幾人又能時刻都精神飽滿,甚至不焦慮、不煩躁?其實,被壓縮的睡眠,與其說是「眼皮的戰爭」,不如說是生活節奏的抗爭。
  • 人民日報青年觀:生活需要節奏感
    當然,還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更熱衷於「夜生活」,後半夜興奮也是常有的事。無論情不情願,現代人的「睡眠剝奪」客觀存在。   後果顯然也不甚樂觀。多數人不會因為熬了夜而無視第二天「八點到崗」的要求,有幾人又能時刻都精神飽滿,甚至不焦慮、不煩躁?其實,被壓縮的睡眠,與其說是「眼皮的戰爭」,不如說是生活節奏的抗爭。我們經歷的每一次「睡眠剝奪」,何嘗不是「節奏剝奪」?生活,需要保持節奏感。
  • PC/ABS熱穩定性差的原因及如何提升?
    後通過添加某含有環氧基團的助劑才得以解決,而此環氧基團助劑一個重要作用是提升PC/ABS熱穩定性。那麼,對於PC/ABS製造商來說,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為什麼PC/ABS的熱穩定性這麼差?有什麼根本的改善措施嗎?一般來說,PC/ABS的熱穩定性與PC和ABS的熱穩定性都有關係。
  • 如何快速提升寫作能力?從三個維度提升寫作能力
    從以上三個維度一起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會進步更快,才能寫出高質量、高傳播度的文章。那麼,如何從以上三個維度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呢?要保持高質量輸入很多時候我們寫不出東西,主要原因在於輸入太少,就像無源之水,很快就會幹枯。首先,就是要有大量的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