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簡單說一下當前可以確認的理論物理的高度。我們最早的理論物理是為實驗服務的。在那個年代,我們依然處於做大量的實驗,然後總結規律的階段。所以在這一階段湧現出了一系列比較初等的定律,比如
熱力學第n定律
Snell 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Coulomb 定律(靜電相互作用)
Faraday 定律 (電磁感應定律)
等等。這個時候物理學理論和其它任何科學分支的理論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後來,我們開始發現不同的定律之間有一些相同之處,尤其是發現電學和磁學之間的巨大相似性,進而發現原來電和磁是同一樣東西。於是我們開始做抽象,把電學和磁學(以及一部分波動光學)的規律都吸收到了一套理論中,這就是 Maxwell 的電磁理論。這一階段的畫風是這樣的
…………
再接下來,我們還發現不同的理論之間還有一些相同之處。於是我們開始了進一步的抽象,創造了所謂的 theory generator,或者說是一種通用的,用於生產理論的方法。典型的案例包括 Lagrange 動力學,Hamiltonian 力學等等。這一階段的畫風是這樣的
一切經典理論均可由如下原理生成:
這裡面 是作用量, 被稱為 Lagrangian。為了得到 Maxwell 電磁理論,你只需要 ,為了得到廣義相對論,你只需要 。是的,你只要指定一個 Lagrangian,然後上述原理就可以自動給你生成一個理論。
這看上去好像用處不是非常大。事實上在牛頓那個年代之後不久,這種方法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不過真正讓它煥發光彩的是 1918 年(正好100年前)的一件大事:著名數學物理學家 Emmy Noether 提出了 Noether 定理,這一定理利用上述原理證明了 Lagrangian 的對稱性可以導致守恆量。
這是非常強大的一條數學定理。要知道,物理學的對稱性幾乎就等同於普適性,而普適性是一套理論作為科學理論的底線級要求。所以,這條定理幾乎就是在說任何物理理論裡均存在守恆量,並且只要你寫出 Lagrangian,我們就能用一套標準流程把這些守恆量找出來!
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能量。能量是與時間對稱性綁定的一個守恆量,或者換句話說,我們會把能量定義為與時間對稱性相關聯的那個守恆量。更具體一點,我們寫出一個具有時間對稱性的 Lagrangian,Noether 定理就能給出一個對應的守恆量,而這個量就被定義為能量。自此,能量守恆便不再是所謂的經驗定律,而是一條有嚴格證明的定理。
除了上述的兩個經典的 theory generator,現在我們熟知的量子力學(當然你得把 Schroedinger 方程寫成 這樣的抽象形式),量子場論,以及曾經火過兩回的弦理論,都是 theory generators。它們當中都有類似於 Lagrangian 或 Hamiltonian 這一類的抽象的量,在給定這些量的情況下,就自動生成理論。
總結來說,我們最早根據實驗得到了一些定律,然後發現定律之間有共同點,於是把這些定律抽象成了理論,然後又發現理論之間也有共同點,於是又抽象成了 theory generator。反過來,給定 theory generator 裡面所需要的量,它就會自動給我們生成理論,將理論應用於不同的情景,我們又可以獲得具體的一些定律。
其實現在 theory generators 的威力還遠不止於此。不過這已經涉及到目前最前沿的理論物理。
一般的 Lagrangian 是某個動力學變量(比如粒子的位置 或者某個場 )以及它的導數(比如速度 或者場的梯度 )的函數。我們通常把含導數的項稱為動能項,其餘的稱為勢能項。
先來看動能項。我們發現無論是哪一種理論,動能項往往能夠被寫成一階導數的平方,比如通常經典力學裡的動能項 就是速度的平方,再比如標量場的動能項 也是一階導數的平方。個別例子中有出現僅僅是一階導數,沒有平方,比如 Dirac 場的動能項。不過無論如何,我們基本沒有見過動能項中含有超過兩個求導算子的情況。這並不是偶然,因為如果動能項中含有超過兩個求導算子,就會造成一種被稱為 Ostrogradsky Instability 的現象。
具體來說,就是這樣的理論會允許物理系統可以有一直到負無窮的能量。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 Hamiltonian。Hamiltonian 是 Lagrangian 經過一個簡單的變換生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訴你這個系統的能量可以取哪些值。舉個例子,一個經典的自由粒子的 Hamiltonian 是 ,其中 是動量, 是質量。動量可以從 一直取到 ,此時 Hamiltonian 可以取 ,也就告訴你自由粒子的能量一定是 的。
但是如果你的 Lagrangian 中含有超過兩個求導算子,那麼我們可以證明,Hamiltonian 會出現如下的形式
其中 是某種動量(術語上叫廣義動量), 是某個坐標。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如果 可以隨意在 中取值,那麼 Hamiltonian 的範圍也是 。這就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能量沒有下界,那麼這個系統(或者其中一部分)就會無止境地向能量較低的狀態去演化,從而造成強烈的不穩定性,這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現在主流的基本理論都只含有兩個一下的求導算子。含超過兩個求導算子的理論其實也存在,比如用於解決某些特定問題的宇宙學模型。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被迫引入一系列約束條件來消除 Ostrogradsky instability。如果你希望你的理論具有一定的普適性,這麼做其實得不償失。不過針對某些特定問題有時候還是有點用。
再來看勢能項。勢能項只包含我們的動力學變量(比如坐標 或者某個場 ),因此我們可以將其進行展開(類似於微積分裡面的 Taylor 展開)。展開之後具有冪級數的形式
每一個 之前都會有一個係數 ,這個係數控制了對應的相互作用的強度。比如,我們知道彈簧系統的勢能項是
這並不意味著其它的項前面的係數都是0,它們可能只是很小,從而使得相應的相互作用很弱因而被忽略。
這個係數的量綱是一個很值得說道的東西。在這之前我們需要知道自然單位制,沒見過的同學看文末[1]。在量子場論中,這個係數並不是標準的「常數」,而是一個會隨系統能標(可以是系統總能量,或者其中某個實體的能量)而變化的一個量。也就是說,相互作用的強度會隨著能標而變化。
如果某個項的係數具有正的質量量綱,比如標量場論中,係數是 ,質量量綱是+2,那麼它的強度會隨著能標的下降而上升,這種項被稱為 relevant;反過來,如果係數具有負的質量量綱,比如引力常量 ,那麼它的強度會隨著能標的下降而下降,這種項被稱為 irrelevant。而沒有量綱的被稱為 marginal。
這個事情有什麼用呢?通常情況下我們的能標是較低的,至少我們目前還不能做到讓一個系統達到任意能標。在較低能標的情況下,所有 relevant 的項具有較高的強度,所有 irrelevant 的項具有較低的強度。因此我們只需要考慮 relevant 的項即可。
在場論中,Lagrangian 的量綱是+4,標量場 是+1,因此 的項就是 marginal 了, 及以上就是 irrelevant 了。於是低能情況下我們只需要考慮至多3個項。這個結論對於很多理論均適用,也即 relevant 的項總是有限個,因此低能下只需要考慮有限個勢能項。
所以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通常是見不到這些 irrelevant 的項的作用呢?並不是。在高能標下,一切都要倒過來,也即 relevant 項會很弱,而 irrelevant 項很強。要獲得高能標,除了注入能量以外還可以注入質量。所以在注入足夠多質量以後,我們發現了 irrelevant 項的作用 —— 這就是引力。引力相互作用的係數是引力常量 ,具有負的質量量綱。
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現代理論物理工具的強大。通過 theory generators,我們可以高屋建瓴地做一些判斷,可以得到一些對許多理論都適用的結論。我們不需要知道Lagrangian 太多的細節,就可以根據 Noether 定理斷言守恆量的存在。對於量子場論甚至弦理論這樣的 generators 也一樣。我們現在對弦理論依然知之甚少,不過已經足以讓我們推測量子引力和量子糾纏很可能是一回事(所謂的 ER=EPR)。我們可以對 Lagrangian 進行細緻的分析,從而判斷出怎樣的形式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因此,對於現在的理論物理學家來說,與其說我們是在從現實中尋找規律從而創立理論,不如說我們在嘗試設計一些理論。正如我們提到的,Lagrangian 不是可以隨便寫的,否則就要出問題。這些探索的經驗讓我們知道,這個自然界之所有有這些規律,這些規律之所以是這些形式,都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的。這也是為什麼理論物理吸引了如此多的頂級智力為之工作。
[1] 在自然單位制下, 。也就是說,我們把長度單位定義為光在1秒內走過的距離,這樣光速的值就是1。這樣一來我們有 ,也就是說從量綱角度上講,長度和時間的量綱是一樣的。同理根據 我們有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你長度,時間,質量三個量綱,現在我們只需要一個,這裡我們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