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葉槲寄生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線葉槲寄生

2020-12-04 小度講植物

線葉槲寄生,拉丁名是Viscum fargesii Lecomte,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檀香目(Santalales)、桑寄生亞目(Loranthineae)、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槲寄生亞科(Subfam Viscoideae)、槲寄生族(Trib Visceae)的一種植物。

線葉槲寄生,灌木,高15-50釐米;莖圓柱狀,通常二歧地分枝,節間長6-11釐米,粗2-4毫米,枝的節間,長3-8釐米,粗1-1.5毫米~葉對生,革質,線形,長3-5釐米,寬2-4毫米,頂端圓鈍,基部漸狹;葉脈不明顯;葉柄短~雌雄異株;雄花序聚傘狀,頂生,具花3-1朵,總花梗幾無,雄花:花蕾時近球形,長約3毫米,萼片4枚;雌花序聚傘式穗狀,頂生或腋生於莖叉狀分枝處,總花梗長2-4毫米,具花3-5朵,頂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無,交叉對生的花各具一枚苞片,苞片三角形,長約2毫米,初具細緣毛,後變全緣;雌花:花託卵球形,長0.5毫米;萼片4枚,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長4.5-5毫米,直徑約3毫米,綠色,果皮平滑~花期6-7月,果期7-10月~本種近似槲寄生,但區別是枝的節間細長,葉線形,通常寬2-4毫米,嫩葉更狹,本種原始記載雌花和雄花同株,實誤~

其主要生長在海拔1350-2300米山地、溝谷或河邊闊葉林中,寄生於山楊或山楂等植物上。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北部和東北部、甘肅南部、青海、陝西南部、山西南部。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線間寄生電容在容性串擾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打開APP 線間寄生電容在容性串擾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佚名 發表於 2020-03-31 16:10:30 在產品的EMC設計中,
  • PCB布局的DC電阻,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
    這是由電磁場和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的,但是在複雜系統中總結信號行為的概念性方法是根據寄生電路元件或簡稱寄生來考慮耦合。將寄生效應引入電路模型可幫助您解釋真實系統中意料之外或不期望的信號和電源行為,從而使寄生建模工具對於理解電路和產品行為非常有幫助。 這是因為電路圖根本無法說明實際PCB,IC或任何其他電氣系統的某些重要功能。
  • 漏電流和寄生電容引起的DRAM故障識別
    qGnednc圖3顯示了SEMulator3D中的電介質洩漏路徑以及位線接觸和存儲節點接觸之間的總電流差,突出了刻蝕工藝過程中BLC的製造偏差帶來的影響。如圖3 (c)所示,由於工藝偏差的影響,帶BLC殘留結構的總漏電流高於不帶BLC殘留結構的總漏電流。
  • 有人說這是秒殺鐵線蟲的寄生生物
    ……這些閃爍的原因是蝸牛體內還有另外一個生物--雙盤吸蟲Leucochloridium spp,一種超牛逼的寄生生物!簡單的說,它們寄生在蝸牛體內並控制蝸牛,使蝸牛爬向更容易被發現的明亮處,玩命招呼小鳥來吃它,一旦蝸牛被吃意味著雙盤吸蟲進入了它一生中第二個寄生體內,並且在鳥類的消化系統中發育繁殖,當鳥類排出含有它們蟲卵的糞便時,又被蝸牛吃入體內!完成一次生命循環……
  • 槲寄生背後的一些生化秘密
    有許多與槲寄生有關的流行歌曲,包括Justin Bieber的mistletoe。槲寄生的圓形常綠葉子和白色漿果緊緊地擁抱生長的樹木樹枝的方式可能激發了這種聯想。然而,關於植物親密關係的真相併不那麼浪漫:槲寄生是一種寄生植物。
  • 外部寄生電容幹擾消除法
    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都是由於寄生電容的幹擾導致的。寄生電容的產生也可能有多種來源。比如布線的電線之間因為相互感應會產生電容;人體靠近也會產生寄生電容,周圍的環境中有電磁幹擾等等。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720.htm
  • 傳輸線阻抗科普
    看了很久的書,終於稍微有些認識,給大家科普下,專家可以忽略。1.
  • 「冤大頭」東方大葦鶯被寄生的日常
    而有一些不會被寄生的鳥類,是因為繁殖期完全錯開,沒有被寄生的可能。大杜鵑與東方大葦鶯在協同進化中各自掌握了不同的技能,比如,大杜鵑的卵在表型上模擬東方大葦鶯,而東方大葦鶯的反寄生策略讓它們練出火眼金睛,有些大葦鶯能夠識別窩中多出來的杜鵑卵,並將其扔出巢外;還有一些大葦鶯母親能覺察到雌大杜鵑來自己巢中產過卵,會放棄孵化甚至拆毀自己的巢穴。
  • 關於電阻器的寄生電容淺談
    玻璃釉電阻器的寄生電容小於10PF。我從事電阻行業時間比較短,但經歷的客戶也不少,遇到過不少問題,關於電阻器的寄生電容卻是第一次碰見。客戶要求的產品有庫存,我拿出來測試後,不符合客戶對產品的寄生電容參數要求。那麼電阻器的寄生電容和什麼因素有關呢?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資料,關於這方面的信息很少。無奈之下,我只能拿著表測試各種電阻。要說明的是,我是做特種電阻器的,即大功率電阻器。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一提到杜鵑鳥,大家都會想起這是一種託卵寄生的鳥。其實這是片面的認識,杜鵑鳥有很多種,有的會託卵寄生,有的卻會自己築巢育雛。例如我們熟知的布穀鳥、四聲杜鵑、噪鵑、中杜鵑、小杜鵑等等都是託卵寄生的,而不會託卵寄生的有小鴉鵑、褐翅鴉鵑、綠嘴地鵑等等。
  • 寄生植物是如何寄生的
    我們對動物界的寄生現象比較熟悉,但在植物界,寄生也是普遍存在的,寄生植物通常被認為對寄主有百害而無一利。那麼,它們為什麼要寄生?又是怎樣寄生的呢?  其實寄生植物之所以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之上,也是生存所迫。
  • 《寄生獸》中的生物學:寄生、擬寄生到共生
    圖片:巖明均/講談社不但寄生,還要操控思維在《寄生獸》中,寄生生物似乎演化出了一種非常逆天的生存策略,如果它們真的是演化的產物。它們和三次元裡各種寄生蟲一樣,奪取宿主的營養,不過它們乾脆直接取代了宿主的神經系統,從而可以控制宿主的活動。不過在自然界的寄生關係中,寄生生物控制宿主神經系統的例子也有一些,例如鐵線蟲。
  • 《寄生前夜》系列補課和PSP新作分析
    騰訊遊戲訊 (自由騎士) 6月29日消息,來自a9vg有愛玩家的整理報導,近日PSP《寄生前夜3》的消息讓很多玩家十分關注。所以放上一期《寄生前夜》系列的回顧內容和PSP《寄生前夜3》情報的深度分析。方便沒有接觸過該系列的玩家,老玩家們也可以補補課迎接《寄生前夜 第三次覺醒》的到來。
  • 懂得感恩的寄生植物 槲寄生
    手機拉近拍了一張照片,哈哈 ,真的不是鳥窩,我認識它們,這綠綠的 一束一束花兒似的 是「槲寄生」啊。以前都是書本上看過它們,沒有見過真實版的槲寄生,這樹忒高忒遠啊 我也看不清啊,這也夠不著呀 。我圍著樹轉悠,想找一個夠得著的樹。還好,離宮裡面很多這樣的「鳥窩」。
  • 被寄生蜂控制的傀儡蜘蛛
    但是,福尼爾最近觀察到一種之前沒有被科學文獻命名或描述過的寄生蜂,它能以一種更可怕的方式使這些社會性蜘蛛變成傀儡。這種寄生物種會在蛛網旁安營紮寨,等待一隻與群體走失的年輕蜘蛛。福尼爾說,寄生蜂偏愛幼蛛,或許是因為幼蛛的殼較柔軟並且活動能力較弱。福尼爾等人將這一寄生現象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了《生態昆蟲學》(Ecological Entomology)上。
  • 寄生電容器知識詳解
    電源紋波和瞬態規格會決定所需電容器的大小,同時也會限制電容器的寄生組成設置。圖1顯示一個電容器的基本寄生組成,其由等效串聯電阻(ESR)和等效串聯電感(ESL)組成,並且以曲線圖呈現出三種電容器(陶瓷電容器、鋁質電解電容器和鋁聚合物電容器)的阻抗與頻率之間的關係。表1顯示了用於生成這些曲線的各個值。這些值為低壓(1V~2.5V)、中等強度電流(5A)同步降壓電源的典型值。
  • 新知雲助力教培機構輕鬆實現線上教育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營業變得非常艱難,而在線教育卻因疫情快速滲透普及開來,大多數學校和教育機構的課堂都在網上進行。線下培訓機構開闢線上教育戰場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 史克威爾的恐怖大作,《寄生前夜》系列回顧
    線粒體與原作小說《寄生前夜》初代遊戲於1998年3月29日在PS1平臺發售,遊戲基於日本作家瀨名秀明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要想了解這個系列,你首先要知道「線粒體」和原作小說的大概內容。線粒體存在於大部分細胞之中,擁有自身的遺傳物質和遺傳體系,最為人所知道的作用就是為細胞供能。
  • 槲寄生下的親吻
    之前就在日劇裡看到過在槲寄生(中文拼音:hú jì shēng ;法文:le gui)下接吻就能得到天長地久的愛情,今天特地去查了一下槲寄生長什麼樣子。在歐洲,有關槲寄生的傳說有很多版本,總結起來呢就是槲寄生是可以驅散病魔和不詳的神奇植物。在聖誕節的時候,很多人家會把槲寄生掛在房門口(有點我們端午在門口掛艾草菖蒲的感覺)。
  • 散文:邂逅槲寄生
    依稀記得鐵甲樹、住過的小木屋,從這裡也可穿越鰲太線,直達拔仙臺和大爺海。由此深入秦嶺腹地,水急林茂,風景如畫。而道路也開始變窄,路面有數十處滾下的落石。前面吳政委、張新峰和拓拓不時停下車,來拍深秋初染的紅葉,我和老伴摘了些紅透的山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