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如何科學提高兒童記憶力?一種新方法既簡便高效還牢固

2020-12-06 白新明心理情感諮詢

記憶力是智力當中非常關鍵的因素,一個記憶力好的人,其智力總的來說同樣優秀,因為人們在學習、工作、思考以及分析、判斷事物的時候,需要大量的相關素材進行輔助。

記憶力好的人,不僅大腦中儲備的知識豐富,而且記憶倉庫打開的速度也會很快,可以把人們需要的東西馬上進行挑選,迅速把可供參考資料、依據、數據等從大腦中提取出來,供人們參考或運用,尤其是在進行創作和創造的時候,記憶力就顯得更為重要。

從定義上看記憶是過去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應,所謂過去的經驗是指過去對事物的感知,對問題的思考,對某個事件引起的情緒體驗,以及進行過的動作操作。這些經驗都能以影像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在一定的條件下,又可以從大腦中提取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記憶。

記憶力是一種心理現象,是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同時也決定著智力的發展水平,是人們智慧的源泉,又是健康心理發展的基礎。

人一生記憶力的最好階段雖說在青春期,大致在13—16歲這個年齡區間,相當於初中階段。但在兒童時期的訓練和培養卻十分重要,具體說就是6歲到12歲這個年齡區間,大體相當於整個小學階段甚至包括幼兒園大班在內都是提高孩子記憶力的最佳時期。

如果這個時期沒有重視孩子記憶力的培養和提升,勢必會影響其在最好階段的發揮以及成年以後的記憶效果。換句話說,就是會對學習、工作、交往、生活等社會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失,並最終影響心理和智慧的發展。

那麼如何科學提高兒童的記憶力呢?很多年以來,主要根據德國近代著名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所研究的記憶「保持曲線」或叫「遺忘曲線」的特點來進行記憶的。

我們從遺忘曲線的變化規律可以看出,遺忘的速率越來越慢,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後慢的,所以我們得到的啟示是,為了取得良好的記憶效果,就讓孩子做到及時複習。如果不及時複習,在較短的時間內,很多內容就忘記了,再去複習無疑成了事倍功半,出力不討好,因此不如讓孩子在還沒遺忘的時候趕快複習,這樣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上這種現象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早有發現,他曾對弟子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等經典名言,後來被弟子編入《論語》廣為流傳,千百年來成為人們記憶的法寶。

當然,近些年曾經風靡一時的「右腦記憶法」、「全腦記憶法」也都為加快記憶、提升記憶開闢了新的途徑,但操作過程我認為還需簡化,更利於年齡較小孩子的接受。

經過多年對記憶的研究,我發現了一種新的心理記憶方法——情景動作記憶法,它不僅能迅速記憶,而且還非常牢固,難以遺忘。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不妨打個比方,大家很快就明白了。

比如說一個人從小通過動作訓練,學會了遊泳、騎車,即便過了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一下水還是那樣自如;一上路還是那樣嫻熟,依然是遊刃有餘,絲毫沒有生疏、遺忘的感覺,我想朋友們都應該有此體會和經驗吧!這就是動作記憶最大優勢和長處。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朋友要質疑了,孩子記憶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而且記憶的東西多是抽象的概念,這和動作記憶有什麼關係?我勸大家不要著急,且聽我詳細做出解釋。

是的,看似抽象記憶和動作記憶沒有什麼關聯,因為抽象記憶更多是一種語義記憶,也叫做語詞和邏輯記憶,但不要忘了,任何抽象的東西都是從具象的東西中經過思維濃縮提煉甚至是高度概括出來的,那麼既能提煉也就能夠還原。

咱們就拿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一首唐詩來說吧,王之渙寫了一首《登鸛雀樓》的詩歌,詩的原文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是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夕陽依山慢慢落盡,奔流的黃河直入東海的情景,慨然發出了要想看得更遠,必須登上更高一層樓的感嘆,完成了從具體意象到文字抽象的轉變。

那麼我們在讓孩子背誦這首唐詩的時候,就可以採用「情景動作記憶法」,既要教會孩子還原當時的情景,使孩子在左腦指揮下朗誦的時候,右腦中同步出現相對應的畫面,還要讓孩子同步進行動作記憶。

動作記憶就是把情景用動作表現出來,可以讓孩子把左手抬起到最高點,然後向左畫圓後落下,來表示夕陽西下的情景;右手降落到最低點向右前方伸出,表示滾滾黃河向東如海的畫面;接著手攏雙眼踮起腳尖向遠看,爭取達到欲窮千裡目的目標;最後雙手擺動、抬腿邁步模仿上樓梯的姿勢,表示更上一層樓,完成望遠千裡的心願。

詩歌可以採用「情景動作記憶法」背誦,文章、英語單詞依然可以用此法記憶,而數學中的概念和公式也能用「情景動作」來記憶。比如數學中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一百八十度,就可以讓孩子右腦中先有三角形的形象,然後用雙手比劃不同的三角形,接著要用食指在空中寫出180的阿拉伯數字,最後再給數字的右上角畫個小圓圈,表示「度」。這會使孩子在空間知覺與動作表現間建立很好的動態聯繫,既有利於加強數學概念的記憶,還對以後平面幾何以及立體幾何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情景記憶本身已經調動右腦參與到記憶當中,令孩子印象深刻;而動作記憶更是發揮了「肌肉記憶」長時難忘的優勢,這兩者的完美結合,讓孩子在記憶的過程中不僅感到有趣,而且左右腦同時參與,可以使語義、情景、動作三者合一,達到「記憶共振」的效果,終將使記憶更簡便、更有趣、更高效以及更牢固。

特別要注意的是,剛開始在訓練孩子進行「情景動作」記憶的時候,情景記憶和動作記憶要分別進行,但最終必須合二為一,同步進行。雖然「情景動作記憶法」一開始看似有些複雜繁瑣,可一旦熟練掌握,就會駕輕就熟,遊刃有餘。況且孩子形成「情景動作」記憶的習慣之後,會成為自然思維、行為的一部分,到那時不僅不繁瑣,還會讓記憶更加接近於「自動化」的程度。

因此,家長或老師在訓練孩子進行「情景動作」記憶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要善於啟發引導,必要時要自己先琢磨熟練,再給孩子示範出來,這樣效果會更好。

你們說呢?

作者 白新明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 把握6種方法提高孩子記憶力
    孩子擁有一個比較好的記憶力,在學習的時候就能減少很多痛苦和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很多孩子就是會有記憶力不好的現象,一個單詞可能背一天也記不住。那麼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吃什麼提高孩子記憶力?孩子記憶力差的原因有哪些呢?
  • 如何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由此可見,良好的記憶力是個人取得成就的關鍵!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先生,從小就擁有超強的記憶力。據說,他看過的東西都是過目不忘。在進入小學讀書之前,錢鍾書就已經熟讀了《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聊齋志異》、《七俠五義》以及《說唐》等名著。
  • 如何提高記憶力 看看這幾種方法
    那麼好的記憶力是需要來提高的,只有不斷地鍛鍊自己掌握提高記憶力的方法,才能擁有更好的記憶力。那麼如何提高記憶力呢?下面小編教大家一些能夠提高記憶力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第一招:定位尋找家中物品每天花10分鐘的時間來搜尋家中經常出現的物品,比如鑰匙、錢包、手機、公文包、眼鏡和鞋子等。
  • 如何提高記憶力 6個簡單方法鍛鍊好記性
    原標題:如何提高記憶力 6個簡單方法鍛鍊好記性 很多人年紀輕輕,可是記性還不如老年人,常常忘這忘那的。那麼 如何提高記憶力呢?下面,愛美女性網小編教你一些簡單的小方法以及推薦一些健腦食品,幫你提高記憶力。 第一招:定位尋找家中物品 每天花10分鐘的時間來搜尋家中經常出現的物品,比如鑰匙、錢包、手機、公文包、眼鏡和鞋子等。
  • 如何提高記憶力
    這是我們要研究的三個系統:軌跡法掛釘系統主要系統1.基因座方法該位點的方法(「軌跡」在拉丁語中是「地」)是一種記憶策略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和希臘解決方案間距您的大腦可能會忘記很多信息,但是幸運的是,有一種方法可以消除這種趨勢。內存科學領域的先驅Hermann Ebbinghaus發現,每次我們加強以前學習的信息時,內存的下降速度都會下降。他稱此為間隔效應。
  • 如何激發大腦潛能?記住這些辦法提高記憶力,防治記憶力衰退
    如何激發大腦潛能?記住這些辦法提高記憶力,防治記憶力衰退不知道大家是否羨慕那些記憶力超好的人,感覺記憶力好的人整個人的人生就像開掛了有沒有?小時候小編還沒到上學的年齡就經常被爸媽逼著接觸古詩詞,爸媽生怕我這個腦子不好使到了學校背不過,就會讓我提前背。可是就算是提前早接觸還是比不過那些記憶力強悍的人,小時候挨著一個學霸同桌,記憶力超強,古詩詞什麼的看一兩遍就可以背下來,比我這個提前花費很長時間下功夫背誦的人背得紮實、牢固,簡直是人比人,氣死人。
  • 心理學改善記憶力的5種方法,讓你的學習輕鬆高效!
    「獨立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有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如何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這裡就不多加贅述。二、你的記憶力差嗎?記憶力差將阻礙你學習的前進道路,儘管勤奮學習,卻收效甚微。如果你也出現以上的這些情況,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記憶力較差,開始衰退。 三、心理學改善記憶力的方法我們可以從記憶的編碼、存儲、提取三個方面著手,改善記憶力。
  • 孩子記憶力如何提高?媽媽要知道這個增強記憶力方法
    【孩子記憶力如何提高?媽媽要知道這個增強記憶力方法】 另外,在Avoidance test(當動物由明室進入放有食餌的暗室時,會受到暗室中電擊的一種動物記憶實驗)的研究中也確認了茶氨酸可以增強大鼠的記憶能力。很多研究證明茶氨酸的這種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的作用是來自活化中樞神經遞質的結果。孩子記憶力不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怎樣提高孩子記憶力 茶氨酸保護神經細胞。
  • 讓你過目不忘的提高記憶力的8種方法
    記憶力是學生智力因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任何一門科學,都需要記憶,沒有記憶,則不可能有學習活動。一旦培養了好的記憶力和記憶方法,學生頭腦中沉積知識就多,學習各種知識就得心應手,輕鬆從容,這無疑會對學生的分析思維力、想像力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對培養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也將是彼此促進,相得益彰。下面為你整理學生提高記憶力的訓練的8種方法,希望能幫到你。1、早晚記憶。
  • 提高記憶力?教你如何過目不忘
    長期以來不少同學對記憶力差而煩惱。記憶力的好壞對其學習效率的高低確實有一定影響。但是記憶力是可以增強的。下面給大大家介紹幾個親測有效增強記憶力的方法。第1種:分割法分割法的原理和跑馬拉松類似,先定一個小目標,減輕心理壓力。怎麼分割?
  • 新研究:騎車20分鐘,記憶力馬上提高
    隨著年紀增長,腦部自然老化,記憶力也漸漸減退。如何減緩大腦退化、提升記憶力?近日,美國運動醫學會權威期刊《運動醫學與科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給出了提示:每天騎行20分鐘,即使是單次運動,也可提高大腦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增強孩子大腦腦力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閱讀
    確實如此,曾經被認為在某個生命階段之後我們的大腦是恆定的,現在主流科學已經表明,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升級我們的大腦。 那麼,升級大腦的第一方法是什麼? 並不是我們常規認識中的閱讀,閱讀當然是非常好的開發腦力的方法。
  • 增強記憶力的食物 九種食物有效提高記憶力
    小米多吃小米有益於腦部的保健,這是近幾年來各大養生學院紛紛研究出來的成果,據說常吃小米的人得老年痴呆症的比例要比不喜歡吃小米的人要低得多。辣椒很多人只知道辣椒是一種調味食品,事實上辣椒中也含有各種營養成份,特別是其中的辣椒鹼還具有促進大腦血液循環的作用。
  • 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中的那點事
    二、知識講解(一)觀察法觀察法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兒童在日常生活、遊戲、學習和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並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徵的方法。觀察法是研究幼兒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 如何提高記憶力?
    因人而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研究結果,不過一般認為是6個小時以上,1天以內。 位於鮮活區以內的信息,我們可以不費力地「回憶」起來。但一旦信息脫離了鮮活區,再去回憶就很困難了。 那麼,我們的問題就來了:如何培養「把信息從短時記憶寫入長時記憶」的能力呢? 實際上,心理學界還真有一個實驗方法,叫做「n-back 測試」。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你盯著一個屏幕,屏幕上會不斷隨機出現1-9的數字。你要做的是,看當前的數字,把它跟「前第 n 個數字」做對比。
  • 讓專家告訴你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重新定義記憶力講者:中國大腦潛能開發專家 姬廣亮好的記憶力是邁向成功的基石,想要有好的記憶力,必須學會頂尖的記憶方法。哪些記憶方法可以快速提升記憶力呢?來@一刻talks讓記憶大師姬廣亮告訴你答案。其實每天我都會面對很多的家長還有青少年群體,所以我非常了解家長日常工作中在記憶方面的需求,同時也非常了解在孩子學習中如何來改善他們的記憶方法。今天和大家探討的主題叫做重新定義記憶力。我們要去了解,到底什麼是記憶力?我們如何更好地調動大腦的能力?記憶力這三個字怎麼理解?可能有的人會說,他是我們大腦記住東西的一種能力或者是背誦的一種能力。
  • 如何提高記憶力?這個方法讓孩子 「過目不忘」!
    「都背多少遍了還記不住?罰抄50遍!」「背不出來今天別想出去玩!」同樣的老師教,同樣的學習時間和方法,隔壁家的孩子就是學習效率高,記憶力好。我們都知道,記憶對於接受知識非常重要,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對學習產生厭惡從而提高記憶力呢?一直以來,我們的傳統教育方式便是讓孩子單腳騎車,80%的孩子都只是用了大腦的一半(左腦)學習。
  •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這幾個方法能幫助孩子「過目不忘」
    相信大家都會回答「記憶力」,良好的記憶力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根據《紐約時報》調查研究:「所謂成功者,96%的人記憶力非常好 」;所謂失敗者,絕大多數記憶力都比較差!父母不僅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而且要有良好的記憶力,但是除了遺傳因素外,發展記憶力是至關重要的。
  • 學會「分類記憶法」,孩子輕鬆提高記憶力
    對於成績一直平平的孩子來說,會形成慣性思維,認為自己就是學習不能前進,因此,孩子自暴自棄,放棄學業;對於成績之前很好,後來因為記憶力不夠而導致成績下降的孩子來說,會嚴重打擊自信心,甚至會產生厭學態度,影響以後的學習狀態。3、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對於孩子來說,記憶力是貫穿整個求學時期的關鍵隱私,記憶力出現問題,很容易打擊到心理還不成熟的孩子。
  • 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沒有一個成熟的「記憶宮殿」,背再久也白搭
    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相信這是不少家長都苦惱的問題,孩子普遍對背誦的內容缺少興趣,這種反覆的識記對他們來說未免太過枯燥。 死記硬背是背誦方法裡最常見的一種,但是這種方法通常都是建立在孩子不理解內容的基礎上,不僅成效慢,對於知識的增長也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