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中國的漢語言文字是世界最難學習和理解的語言文字之一,常常令學漢語的外國人感到非常糾結。但是,漢語也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語言文字之一,特別是在多音多義、感情色彩、語調語境等諸多方面,獨具特色,豐富多彩,有的還生動有趣。筆者這裡僅以趙元任的《熙戲犀》為例,即可看出漢語言文字的奇妙之處:一首小詩40個字,但是,從字到尾只有一個音,太奇妙了。
趙元任先生是江蘇武進人,生於1892年,1982年去世。他是國際上知名的語言學大師,也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者之一。趙元任從小就天資聰慧,尤其是在語言方面的天賦,很早就顯露了出來。不僅非常擅長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而且許多地方的各種難說難懂的方言,他卻能夠一學就會。14歲在常州溪山小學讀書,1907年進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預科,學習成績優異,除了漢語學得好外,英語、德語等都學得非常好,深得外語老師們的喜愛。後來,他居然精通10多種外語和30幾種我國方言。
趙元任曾經寫過好多篇有關語言文化方面的書籍和文章,其中有一首用古漢語文言文所寫,又類似於繞口令的小詩,一共40個漢字,全詩從頭到尾的所有的字,只有一個讀音,不但構思極其奇妙,而且令人回味無窮。《熙戲犀》:「西溪犀,喜嬉戲。席熙夕夕攜犀徙,席熙細細習洗犀。犀吸溪,戲襲熙。席熙嘻嘻希息戲。惜犀嘶嘶喜襲熙。」
用現代漢語翻譯一下,這首文言文小詩的意思是這樣的:西溪的犀牛,喜歡玩耍。席熙每天都要帶著犀牛出去走走玩玩,席熙很細心地忙著幫犀牛洗澡,犀牛也吸著溪水噴向席熙逗他玩。席熙笑嘻嘻讓犀牛不要鬧了,可是犀牛卻樂此不疲,就是喜歡跟席熙嬉戲玩耍。這首小詩,一聲呵成,雖有不同的字,讀來卻完全是一個音,詩中非常完整,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個名叫席熙的兒童,與一頭頑皮的犀牛,在小溪邊玩耍嬉戲的情景,栩栩如生,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40個字的小詩,居然只有一個讀音,卻把一個形象的場景和故事,非常完整地表達描述了出來,確實讓人在敬佩語言大師趙元任先生的同時,更加由衷地感嘆我國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十分神奇和奇妙無比。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