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數學基礎很好的人理解量子力學這些東西沒有問題

2021-01-12 上柳絮飛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令人非常神秘的。甚至認為"唯物"時代的到來將一觸即發。但在經過了大量科學調查、實驗及結論顯示後,人們了解到:若經過近代量子力學的研究加以解釋,量子糾纏的現象絕不是自然事件,而是一個科學命題。

這就與我們在經典物理學中,了解到的某種非凡現象有顯著區別了。而對其本質,也有了更加一針見血的解釋。所以,我們應當認識到:量子力學只不過是打開"玄之又玄"的物理領域奧秘之門的鑰匙。

所以,量子力學的問題暫時停止探索,理論時代會有其它成果發現;弦理論同樣是同樣的道理。在過去的近一百年時間裡,只要再過幾十年,量子力學的出現與應用也一定會有所突破的。

其實數學基礎很好的人理解量子力學這些東西沒有問題,理解的問題其實是你對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理解有偏差。有什麼區別你可以想想看經典力學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呢?大家習慣去想像經典力學的很多東西,比如勢,運動方程等,而不是有什麼基礎理論。

比如牛頓力學解釋重力,光速解釋電磁波,這兩個用經典力學解釋的話就很難去解釋清楚,這也就是為什麼牛頓力學在經典物理中不被當作是正確理論的原因。那當量子力學被當做理論來研究的時候,它的解釋有哪些呢?

我認為量子力學首先需要區分的是連續/無限量子->分立性質連續->隨機性質分立->時間連續->空間連續還有比如薛丁格方程,能量動量對易性質這些是被認為是先驗的。經典力學裡面已經有分立性質的力學,比如動量守恆,時間守恆,空間等,但量子力學被量子力學否定後,要求這些連續性質也是分立的。

可以說這是量子力學誕生之初的想法。我認為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是有本質區別的,量子力學是站在經典力學的角度去想問題,這樣的想法有種"完美主義"的味道。比如經典力學的相互作用,核磁共振,超導體,量子力學的安培環路,電子-亞原子粒子碰撞過程等等,很多思想就是針對經典力學的,但是你想它如何反過來呢?給經典力學下了大量的定義,增加了很多不好理解的概念。

原子和分子的測量不能沒有保護玻色子粒子會被其它物質探測到所以量子力學應該是非常不精確的學科量子糾纏不是自然科學。也許大家談論的本質區別,是思維方式,強調的是現象背後的必然聯繫。有的時候看似從概念上非常簡單的,其實背後可能又是很複雜的概念。

像速度有極限,光速有限,能量有限制等等。就這一點不同,是可以有很多科學見解的。但是單就本題而言,顯然思維方式不同,決定了兩個科學領域。因為很多人都以為是一樣的,實際上不同的學科裡有一些相似的思維方式。

相關焦點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有幾個基本的東西:整體微分方程、極限定義、不定態薛丁格方程、不定態勢阱、多體耦合、多體張量。然後是高階數學:傅立葉、拉普拉斯、李代數、解析實變函數。所以如果想學理論物理就要先定個路線,思考一下以後要做什麼。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 相對於經典力學而言,它需要的數學基礎少一些
    相對於經典力學而言,它需要的數學基礎少一些。所以,從以後找工作的話,專業性要求不如經典力學的專業,如果學校排名優秀或者有關係之類的,其實也還不錯,畢竟現在各大航空公司和研究所以及科研機構都十分看重專業。
  • 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量子力學是一門令人感到深奧、違反直覺的理論,但這個理論並不是所想像的那麼神秘與不可思議。如果你了解下面的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你會覺得量子力學更容易理解。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 量子力學學術問題是如何在在實驗上驗證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陌生的。很多人從來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過。這個不奇怪,我本科也沒有接觸過,碩士也不曾接觸過。我們很多同學都是外行。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們對多數量子力學知識,知之甚少。而近期有一本書《quantumfieldtheory》(《量子力學導論》)是我本科論文導師(楊冬輝博士)推薦的,他也是量子力學第一作者。我讀完這本書後,覺得寫得很好,科普性也很強。下面是這本書的目錄,我覺得非常適合作為量子力學入門讀物。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所有量子力學迷茫的人們,儘快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對於大部分量子力學迷茫的人,我覺得或許看這一篇讀物會有用。
  • 不過不管量子力學和電子力學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
    仍是一個摸不著看不著的東西,有時我們甚至看不懂電路圖,更別說等你對它做積分的時候數學家們仿佛像機器人一樣做積分運算。更別說量子力學在電子力學這一基礎研究領域是個新東西。不過不管量子力學和電子力學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在三體入門這個階段都得熟悉量子力學。
  • 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包括你
    這個方案讓我們對量子測量有了物理上的理解,並有望藉此改進量子理論。修正量子理論將成為物理學家們努力解決物理學中其他問題和尋找量子技術新應用的驅動器。量子力學無處不在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認為,有缺點的不是量子力學,而是我們對它的理解。
  • 【科學素質】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如果你了解下面的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你會覺得量子力學更容易理解。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部分,涉及從炮彈到網球、汽車、火箭和行星等移動的東西。
  • 關於「量子力學」的一點個人看法,量子力學本質上是數學
    薛丁格方程,百度百科叫「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可以通過薛丁格方程組解,薛丁格方程組的意思就是,一個基本上一元微分方程,而薛丁格方程組都是由量子概率傳播規律衍生出來的,都是由兩個量子疊加而來,兩個量子的乘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薛丁格方程組,這個方程組是純數學表達式,我們可以用來進行數學解,數學是可以相互解開的。
  • 大量空間結構與量子力學數學有著驚人的聯繫
    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康斯坦丁·巴特金(Konstantin Batygin)是這項新研究的作者,他在研究天體物理磁碟時,沒有想到會發現這個特殊的方程式。Batygin希望常規的波動方程能出現,就像弦的波或者類似的東西。相反我得到了這個方程,它是量子力學的基石新的研究將宇宙中大量物質的扭曲與薛丁格方程聯繫起來,薛丁格方程描述了原子和亞原子物體的量子力學行為。
  • 量子力學入門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而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察·費曼也說過,「沒有人能真正理解量子力學」。那好,連物理學家都無法理解的東西,我們普通人就更沒有可能了不是嗎。從此量子力學仿佛無所不能又艱深難懂的形象便牢牢地刻在人們的心目中。其實費曼這句話有點誤導的成分,也不能全信。就像學霸也總是說自己沒複習一樣,大佬的「理解」和我們的理解未必是一個意思。至少,人類已經成功依靠量子力學的成果發明了二極體,LED,建造了核電站,並且已經目睹了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
  • 量子力學是數學分析方法從物理學中分離出來的支
    當我們說物質基本粒子是反粒子的時候我們其實並沒有進行有意義的表述,只是說它們是強作用力的物質基本粒子,但是由於物質基本粒子在洛倫茲變換下是可以對應到各種電磁力的,所以我們必須有意義的對其進行區分。但是實際上人們還是進行了表述的,即某種波函數的形式是表述為泡利不相容原理所描述的對稱性定理的性質。此時波函數是場論的核心。你所糾結的量子場論和量子力學區別是在後者。
  • 量子力學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這些爭議到底源於何處?
    目前網上有很多人對量子力學提出了質疑,甚至有人將量子力學披上了一層面紗,把它劃到了迷信範疇,在這裡對於這樣爭議小編認為主要源於大家對於量子力學不了解,這也是因為我們在科學普及方面做得不夠,畢竟面對普羅大眾,你用專業術語去講解,沒有幾人能聽懂,可是面對量子力學神奇,則讓人產生了一種違和感
  • 上帝擲骰子,是神學還是科學-量子力學小史
    量子力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除了廣義相對論描寫的引力以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述(量子場論)。物理學跟化學其實都是實驗科學,一般都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取得實驗數據,然後再綜合整理這些實驗數據,再作一些合理的解設,綜合出一套數學公式,然後再提出一套理論來解釋這套公式,不過到這裡還只能算初步的理論,要驗證理論是否正確,後期還需要再進行相關的實驗來驗證這套公式和理論是否正確。典型的就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就是牛大師在綜合整理大量前人觀察天體運行規律後得出的。
  • 量子物理很好的回答了「我是誰?」的哲學問題
    我甚至不確定這些問題是否有顯著的不同,但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的身份是什麼?或者換句話說,我們是現在的我們,還是我們在做什麼?艾薩克·牛頓爵士向世界提供了許多其他事物的運動定律。他和17世紀的其他一些聰明的頭腦一起為計算數學開闢了道路,使我們能夠理解周圍的世界,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並幫助理解被認為是動作的真實和絕對本質的東西。以及運動中物體的相互作用。
  • 量子力學
    因此,量子力學的概率性質源於測量行為。這是量子系統最難理解的方面之一。這是著名的玻爾-愛因斯坦之爭的中心話題,兩位科學家試圖通過思想實驗來闡明這些基本原則。在量子力學形成後的幾十年裡,什麼是「測量」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量子力學的新解釋已經被公式化,不再使用「波函數坍縮」的概念。
  • 為什麼學過量子力學的人還會有很多錯誤理解?|袁嵐峰
    最近,我收到了一位網友的私信: 「袁老師好,其實我不太理解科大在量子通訊、量子糾纏方面為何如此冒進,真理應該越辯越明,我不是民科,將來給您分享實驗數據交流下量子躍遷及量子態操控的理解,其實我們需要回答,超距量子糾纏,兩個糾纏態粒子之間的作用粒子是什麼?這應該是做物理基本要回答的問題,四大作用力都定義了相互作用粒子。」
  • 怎麼用量子力學用來控制玻色弦或鐵原子
    物理學是現代科學的基礎,各個基礎層面可以穿插運用,例如可以用量子力學用來控制玻色弦或鐵原子。區別:量子力學可以用作科學研究工具,也可以用作實驗工具,對物理學不懂的人可以買一本比較基礎的量子力學和有關材料,然後動手使用,可以學懂量子力學。
  • 你不懂 量子力學
    不是火箭科學,但它很有可能取代火箭科學,成為一個令人無法理解的數學難題。量子力學無處不在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認為,有缺點的不是量子力學,而是我們對它的理解。因此,對量子力學的理解可以著重在其數學的重新解釋上面,希望問題最終能夠取得突破。但突破還沒有出現,因為量子力學的每一種解釋都存在問題,他們都不是完全自洽的,只有更好的理論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 普羅大眾要理解量子力學,先上七堂極簡物理課吧
    在《現實並非如此》一書中,他闡述了從古希臘至今,人類對現實的理解是如何變化的,其中包含對羅韋利的同道中人李·斯莫林(Lee Smolin,美國物理學家,《時間重生》作者)理念的詮釋。在最近接受《自然》雜誌的採訪中,羅韋利對量子力學理論最新進展進行了詳細的探究,並提出時空本不存在,而人類是否真的能夠理解量子力學的奇妙呢?
  • 量子力學沒有那麼神,理解不了,只是因為你沒做過實驗
    普通民眾對於前沿科學的誤解有很多,量子力學就是重災區之一。比如:「量子力學證明唯心主義是正確的」、「我們不看電子的時候,電子就不存在」。其實這是對量子力學的測量和不確定原理的最常見誤解,也可以說是一個謠言。本文以光的波長測量過程為例子,與您探討一下什麼是物理學中的測量以及不確定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