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令人非常神秘的。甚至認為"唯物"時代的到來將一觸即發。但在經過了大量科學調查、實驗及結論顯示後,人們了解到:若經過近代量子力學的研究加以解釋,量子糾纏的現象絕不是自然事件,而是一個科學命題。
這就與我們在經典物理學中,了解到的某種非凡現象有顯著區別了。而對其本質,也有了更加一針見血的解釋。所以,我們應當認識到:量子力學只不過是打開"玄之又玄"的物理領域奧秘之門的鑰匙。
所以,量子力學的問題暫時停止探索,理論時代會有其它成果發現;弦理論同樣是同樣的道理。在過去的近一百年時間裡,只要再過幾十年,量子力學的出現與應用也一定會有所突破的。
其實數學基礎很好的人理解量子力學這些東西沒有問題,理解的問題其實是你對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理解有偏差。有什麼區別你可以想想看經典力學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呢?大家習慣去想像經典力學的很多東西,比如勢,運動方程等,而不是有什麼基礎理論。
比如牛頓力學解釋重力,光速解釋電磁波,這兩個用經典力學解釋的話就很難去解釋清楚,這也就是為什麼牛頓力學在經典物理中不被當作是正確理論的原因。那當量子力學被當做理論來研究的時候,它的解釋有哪些呢?
我認為量子力學首先需要區分的是連續/無限量子->分立性質連續->隨機性質分立->時間連續->空間連續還有比如薛丁格方程,能量動量對易性質這些是被認為是先驗的。經典力學裡面已經有分立性質的力學,比如動量守恆,時間守恆,空間等,但量子力學被量子力學否定後,要求這些連續性質也是分立的。
可以說這是量子力學誕生之初的想法。我認為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是有本質區別的,量子力學是站在經典力學的角度去想問題,這樣的想法有種"完美主義"的味道。比如經典力學的相互作用,核磁共振,超導體,量子力學的安培環路,電子-亞原子粒子碰撞過程等等,很多思想就是針對經典力學的,但是你想它如何反過來呢?給經典力學下了大量的定義,增加了很多不好理解的概念。
原子和分子的測量不能沒有保護玻色子粒子會被其它物質探測到所以量子力學應該是非常不精確的學科量子糾纏不是自然科學。也許大家談論的本質區別,是思維方式,強調的是現象背後的必然聯繫。有的時候看似從概念上非常簡單的,其實背後可能又是很複雜的概念。
像速度有極限,光速有限,能量有限制等等。就這一點不同,是可以有很多科學見解的。但是單就本題而言,顯然思維方式不同,決定了兩個科學領域。因為很多人都以為是一樣的,實際上不同的學科裡有一些相似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