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蟑螂碰瓷華為還要起訴?成立僅一年是誰給你的膽?

2021-01-09 騰訊網

可以說,華為這家國內科技大廠最近遇到的問題還真不少。這不就在近日,華為被一家加拿大的公司起訴了,原因是因為華為侵犯了這家公司的專利。那麼事情是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這家加拿大的公司名叫Cedar Lane Technologies,這家公司的成立時間僅有一年左右,可是他們控訴表示,華為在四年前就侵犯了他們的專利。在聲明中這家公司說道,華為侵犯了他們的圖像處理專利,並且將這一專利在他們的系統與設備中使用。

同時這家公司還表示,華為侵犯了他們多項不同的權利,這些專利有JPEG壓縮、場景識別、電子發光設備、圖像處理系統、VR相機等。公司還表示,華為Mate Xs、華為Mate X、華為Mate 20、華為 Mate20 Pro、榮耀8等旗下產品與平板電腦等都侵犯了他們的一項特定專利。詳細且專業的名詞什麼的我就不在這裡向大家進行過多的贅述了,我們直接來看這個問題,一年成立的公司,說華為四年前侵犯其專利,屬實嗎?

近日還聽聞,華為在新零售的衝擊下,準備跨界投資刷爆朋友圈的仙租院APP。這也與它獨特的模式有關,原本要價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LV、勞力士等,在仙租院上不到100元就可以帶回家,質量卻與大牌無異,其主打「潮牌租賃」、「喜歡可留下,押金等於售價」,讓頂級鑑定師都愛不釋手。

有的網友在仔細分析後認為,這家Cedar Lane Technologies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專利流氓公司,該公司並沒有實體業務,他們主要幹的就是一件事,積極發動專利侵權訴訟獲利而生存。這種公司又被稱為專利蟑螂,話再說的簡單點,就是想碰瓷並空手套白狼。這種公司的主要目標就是許多大型科技企業,其實華為已經不是第一個被碰瓷的科技大廠了,在這之前蘋果公司也總是被這種流氓公司所碰瓷。不僅如此,有些流氓公司居然還勝訴了,為此,蘋果賠償了5億美元。可以說是非常噁心人了。

那麼,對於這件事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也歡迎大家積極和諧進行討論。

相關焦點

  • 讓「專利蟑螂」無處遁形
    GNOME基金會則認為,Shotwell相片處理器屬於開放性軟體項目,用戶可以自由地開發使用,羅斯柴爾德公司的攻擊毫無根據,他們會積極「應戰」,絕不屈服於這種濫用權力、肆意勒索他人的「專利蟑螂」行為。上述消息一出,再度引發了社會對「專利蟑螂」的關注和熱議。 近年來,市場上有不少企業都遭遇過「專利蟑螂」的困擾。
  • 一場專利風波反思::專利蟑螂與創新窘境
    近幾年來,市場上不乏一些通過不斷發動專利侵權訴訟以圖牟利的「專利蟑螂」企業,憑藉其智慧財產權形成和維持市場的支配地位來實施壟斷行為追求高利潤。儘管,我國打擊相關侵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於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還有待更新和完善的地方,企業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這其中,尤以專利領域的「專利蟑螂」濫訴漁利行為最令企業頭疼。「專利蟑螂」?
  • 滾雪球效應,國內唯獨華為不用繳納5G專利費用
    國內的「中華酷聯」重新洗牌以後變成了「華米ov」,但是作為老牌手機雖然銷量不行了,多年積累的專利技術還是在的,比如酷派起訴小米侵權的「雙卡雙待」專利,中興在5G通信中的眾多專利,聯想在筆記本領域的眾多專利。諾基亞雖然「沒落」了,但是其手機專利仍然排在全球之首,每年三星、蘋果、華為上交的專利費都有六七十億人民幣。隨著5G通訊技術的到來,很多專利費又開始重新被提上檯面。
  • 印度同行碰瓷《寄生蟲》?聊聊那些人紅是非多的電影
    但事實上,電影工業發展至今,如果僅靠故事大綱來區分抄襲的話恐怕要追溯到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來了》。電影之所以能稱之為一門藝術是因為它所傳達出來的價值觀和思想。我們先不說到底有沒有這麼一部印度電影,但僅從描述來看這位印度製片人的電影一聽就是傳統的印度愛情電影,外加點耗時間的歌舞。
  • 蘋果:別讓「專利蟑螂」齧噬創新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文/蔣士棋經過多年的「歷練」,「專利蟑螂」不但興訟的能力越來越高明,也開始懂得玩財務遊戲。更令人側目的是,這家公司據以提告的憑證,就只有區區七項專利,遠遠不及這些國際品牌投注在研發和專利保護上的心力,難怪蘋果公司會氣得跳腳。在美國,非專利實施實體(NPE)或者「專利流氓」(專利蟑螂,Patent trolls)的猖獗,已經到了讓產業界無法忍受的地步。
  • 重壓下,華為公布專利:想突圍晶片卡脖子,國內還要扛多少難?
    於華為而言,今年是比較難過的一年,晶片採購的路口全被"堵著",無奈之下還是與榮耀"分手",即便是後來老美開始了所謂的"放行",但也都是4G相關的產品,或是和手機沒啥關係的供應,就像餘承東說的那樣,華為現在的目標就是"活下去"。
  • 聯想玩起了碰瓷營銷,華為卻有腦洞大開的廣告創意
    聯想玩起了碰瓷營銷,華為卻有腦洞大開的廣告創意在手機市場當中,能讓人記住的除了產品,就是屬營銷手段了。隨後,在聯想S5、S5Pro、Z5Pro、Z5s預熱階段,常程紛紛以社交平臺的形式來宣傳,但方式變成了碰瓷大品牌,如故宮小米MIX3發布會碰瓷、華為手機拍照碰瓷等,但直到新機推出,才知道碰瓷式營銷原來對比的並不是同一檔位的手機。
  • 來電科技被指第二個視覺中國,「專利鬥士」還是「專利蟑螂」?
    繼「視覺中國」爆出碰瓷式維權事件後,共享充電行業也爆出類似事件!據行業內部人士透露,一家名為來電科技的共享充電企業,曾以專利為由對多家同行提起上訴。企查查顯示,來電科技名下訴訟糾紛信息有97條,公開專利案件59個,涉案金額保守預估可達數千萬,且這一金額不包含立案未審的案件。
  • 聯想手機靠碰瓷有出路嗎?
    聯想常程被網友們稱為「萬磁王」,喜歡怒懟友商,從華為到小米都懟了個遍。2018年,聯想因為「碰瓷」一事受到不少關注。自從聯想回收ZUK,常程重新回到母品牌手機部門之後,碰瓷營銷模式便正式開啟,包括小米、華為、榮耀、蘋果以及魅族等熱門品牌都統統被聯想蹭了個遍。最近,網上放出了一組漫畫。題目是常程:萬磁王養成記。
  • 5G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碼的淵源
    今天科技圈都在熱傳一則消息:華為在5G Polar Code(極化碼)中的聲明專利中佔據了49.5%,高居居第一位,排在其後的是愛立信,聲明專利數量佔總數的25.2%,其他的像高通、LG、因特爾等佔比只有個位數。那麼什麼是Polar Code呢?
  • 一加8發布,證明小米並非「落井下石」嘲諷華為不能使用谷歌GMS
    大家都知道小米和華為已經持續多年的互撕,特別是盧偉冰任Redmi品牌總經理之後,和榮耀的互撕不斷升級,給很多消費者的感覺是盧偉冰在用華為、榮耀當年碰瓷小米的做法反擊回去。雖然盧偉冰和榮耀高管互撕停了一段時間,但雙方的數碼博主以及粉絲卻沒有停下來。
  • 【專利解密】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如何碰瓷量子計算?
    【專利解密】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如何碰瓷量子計算? 量子密碼和量子密鑰分配方法的代表性示例包括BB84協議、B92協議、EPR協議等,包括BB84協議的許多量子密碼協議採用使用單光子狀態的方法,理想的單光子狀態是指在預定模式中僅存在一個光子的狀態,但是使用現有技術無法完美地實現理想的單光子狀態。同時近年來,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不僅使用單光子狀態的方法而且經常使用在量子密碼通信中使用量子糾纏態的方法。
  • 華為測量溫度新專利,沒有技術含量?那是你不懂背後的故事
    11月17日,華為公布的測溫新專利,這幾天引爆了網友圈,網友似乎對這項專利很不滿意。很多網友在說,據報告顯示,從 2020 年 1 月到 2020 年 10 月的 10 個月裡,華為申請了 8,607 項無線專利,難道就都是這樣的專利?
  • 堵住法律漏洞才能嚴懲「專利蟑螂」
    這其中,尤以實用新型專利領域的「專利蟑螂」濫訴漁利行為最令企業頭疼(5月22日《人民日報》)。  所謂「專利蟑螂」,是指那些不搞研發不生產,只依靠不停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再和其他企業打官司並從中訛錢的投機者。「專利蟑螂」雖然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實用新型專利,但實質上是通過濫用訴訟手段的方式訛詐錢財。
  • 測序巨頭Illumina專利戰再升級:連續兩月起訴華大智造
    對此,華大智造COO蔣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華大的測序儀核心專利技術來自此前收購的CG公司,公司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華大將積極應對,不排除反訴。一位基因測序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技術特性,測序領域的專利很難區分,基本都是同源同理的東西。而且業內的人都了解,以專利侵權去起訴競爭對手是Illumina的慣用手法,華大被告並不意外。
  • 三星引以為傲的量子點技術,被英國公司Nanoco起訴侵犯專利
    但是三星手機的風光,卻隨著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而被逐漸遺忘,當國有華為,美有蘋果兩大手機品牌壟斷手機市場之後,三星也感到了巨大的生存壓力。為了讓三星手機能夠有地方可以展現才華,三星在壓力競爭下選擇退出了中國手機市場,退出並不代表是戰敗了,只不過為了讓產品得到有施展的空間,這也相當於企業對產品的自救法。難不成明知道死耗下去會倒閉,還要固執己見地等待關門大吉嗎?
  • 三星、愛立信「專利大戰」又起波瀾,纏鬥不休,誰人得利?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最強的5大5G通信設備企業,就是華為、愛立信、中興、諾基亞、三星了,可以說每家企業都希望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賺更多的錢。而最近,愛立信和三星的「專利之戰」又起波瀾,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據外媒報導,國際通信巨頭愛立信分別在1月1日和1月4日向德州聯邦法院和華盛頓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追加起訴三星侵犯其專利,這也使得這場「跨年」法律戰變得愈發複雜。
  • OPPO在專利訴訟中獲勝的原因
    唯一不同意和解的三星於2011年5月被判向Fractus支付數千萬美金的專利侵權賠償。 近幾年,隨著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Fractus逐漸將攻擊矛頭對準中國手機廠商,除了OPPO外,華為、小米、vivo、中興等都曾是其目標。
  • 方舟子質疑華為是否有鴻蒙系統,「打假鬥士」為何「捅刀」華為?
    華為在5、6月份,受到美國實體管制禁令,不僅很多美國企業對華為實行斷供,拒絕供應很多工業元器件,而且還不讓華為參加很多世界組織的學習交流大會,不讓世界大學參與華為的研究合作。不過華為也有很多支持者,從市場來看,6月18日華為歐洲5G訂單又加入一位新成員,那就是西班牙的老牌電信運營商沃達豐。
  • 諾基亞或變身「專利蟑螂」 全球手機廠商應警惕
    據《新歐洲》12月9日報導,歐委會競爭委員阿爾穆尼亞當日在巴黎演講時警告諾基亞公司不要成為「專利蟑螂」(Patent Troll)。今年諾基亞將其大部分手機製造業務出售給了微軟,但卻保留了其專利組。阿爾穆尼亞稱,他已批准這一價值72億美元的交易,微軟方面未發現任何問題,但該交易存在風險,即諾基亞可能會利用其所持專利來「提取更高回報」,可能會「表現得像一個專利蟑螂,或禮貌點的說法,一個專利主張實體」。阿爾穆尼亞警告諾基亞,如果其試圖利用所持專利獲取非法利益,他將會對諾基亞展開反壟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