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科技被指第二個視覺中國,「專利鬥士」還是「專利蟑螂」?

2021-01-09 驅動中國

繼「視覺中國」爆出碰瓷式維權事件後,共享充電行業也爆出類似事件!據行業內部人士透露,一家名為來電科技的共享充電企業,曾以專利為由對多家同行提起上訴。企查查顯示,來電科技名下訴訟糾紛信息有97條,公開專利案件59個,涉案金額保守預估可達數千萬,且這一金額不包含立案未審的案件。

據記者調查,來電科技與「視覺中國」模式極為類似,即以搶註等手段獲得大量智慧財產權,隨後以智慧財產權維權為由或上訴法院,或威脅利誘,從而獲取高額賠償。

維權是套路,利益才是關鍵

早在2017年,視覺中國創始人就曾提到「百億圖片版權市場」的概念,巧合的是,共享充電領域也在上演著類似的行為。從2016年開始,來電科技依靠陸續註冊下來的80多個專利,向同行發動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專利賠償戰。

據裁判文書收錄網站Openlaw數據顯示,與「來電科技」關鍵詞有關的法律訴訟924起,其中涉案判決書為816個,涉案裁定書為108個,這意味著從2016年到2018年,來電科技幾乎每天都要打官司。據了解,有此遭遇的不僅只有街電一家,小電科技、怪獸充電、雲充吧也都遭遇了來電的專利訴訟和多次騷擾。

來電科技創始人曾在公開採訪中講到,商業戰爭是你死我活,都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在商業領域,追求利益似乎無可厚非,但如果選用了錯誤手段,試圖依靠專利和官司獲利,如此的利益最大化行為顯然值得商榷。

視覺中國財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視覺內容與服務」板塊收入佔總收入的81.81%,淨利潤達2.3億元,同比增長43.74%。與此同時,視覺中國旗下的漢華易美和華蓋創意涉及的裁判文書數量均超4000件。而2018年比2017年同期,案件數增長了45.31%。超過八成的案件,都是視覺中國的原告案件。

一位業務人員告訴記者:「這點上,來電很像視覺中國,他們拿專利說事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靠官司來錢肯定是比辛辛苦苦鋪機器快。以前視覺中國這事兒沒曝光的時候,大家都牴觸他們,但也只能吃啞巴虧。」

市場份額掉隊,專利官司難掩競爭困局

在外界看來,來電科技一直宣揚著專利的重要性,並且還常常以「專利鬥士」和「知識布道者」為標籤樹立形象。讓一些不了解行業真相的吃瓜群眾和智慧財產權類媒體,誤以為他們在伸張正義。

但從行業媒體觀點來看,輿論走向對來電科技顯然不利。在藍洞新消費近期的一篇報導中,曾經這樣描述過來電的狀態,「從來電的各種起訴來看,來電日常基本上就是吃飯睡覺告街電」。而財經網《復盤共享充電寶:賺錢、紛爭與即將到來的收購潮》這篇文章中,曾非常婉轉的評價來電市場份額「稍落後」。

在共享充電行業,大家公認的事實是,專利官司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也會被反覆撕扯的事情,常常一個官司的立案、開庭、審理、判決就需要半年時間,加上一審不服的情況常常出現,二審終審下來,時間精力都會透支。

某共享充電負責人表示:「現在是市場發展的關鍵階段,大家都在忙著優化市場,做好服務,提升和創造新的變現價值,沒有人希望被捲入官司,來電這樣的商業方式顯然與行業趨勢相悖。」

就在不久前,北京智慧財產權訴訟案件中,來電曾經反覆強調的底層核心專利之一的「移動電源租用設備及充電夾緊裝置」一審被判無效。這是繼「兩層控制與吸納出入」、「伺服器、CPU、MCU三層控制」、「移動電源自動租賃設備」、「兩側有充電端子的移動電源」等無效專利後的又一無效專利。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來電不過是比同行先搶註了一些廣泛運用的技術,這些專利不具備底層創新性,來電科技想靠專利獲得崛起,恐怕有難度。

切掉智慧財產權市場毒瘤,還網際網路清朗天空

其實,在早年,視覺中國的多個案件還曾被當作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進行宣傳,這點與來電曾經的舉動極為相似。他們利用智慧財產權媒體,製造大量和專利有關的傳播去影響輿論,甚至宣揚專利為行業決勝的「關鍵」。

眾所周知,專利和智慧財產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濫用智慧財產權,對其用途不加限制,則必然帶來惡果。

對此,多家權威媒體已經對這類利用"專利敲詐"牟利,錯誤引導輿論的惡意行為發表了觀點。4月11日,人民日報微博發文批評視覺中國將版權保護陷入「黑洞」,並要求其道歉。而在4月13日的央視《晚間新聞》中,央視發表權威評論,要求嚴懲視覺中國,切掉智慧財產權市場的毒瘤。

人民網指出,當版權保護背離了保護所有者利益、促進文化事業發展這一初衷,異化成一本萬利的暴利生意,就需要格外警惕,「敲詐式維權」的市場紅線不可碰。同時,向社會和主流媒體發起倡議:淨化版權市場,主流媒體要更有擔當。

為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網際網路的未來一定是開放和真誠的,而只有從業者的共同維護,才會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市場。「視覺中國們」的行為看似可以短期獲利,但實則是作繭自縛。視覺中國已經公開道歉接受法律制裁,而共享充電行業的「視覺中國」,你的道歉還遠嗎?

相關焦點

  • 一場專利風波反思::專利蟑螂與創新窘境
    近幾年來,市場上不乏一些通過不斷發動專利侵權訴訟以圖牟利的「專利蟑螂」企業,憑藉其智慧財產權形成和維持市場的支配地位來實施壟斷行為追求高利潤。儘管,我國打擊相關侵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於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還有待更新和完善的地方,企業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這其中,尤以專利領域的「專利蟑螂」濫訴漁利行為最令企業頭疼。「專利蟑螂」?
  • 讓「專利蟑螂」無處遁形
    GNOME基金會則認為,Shotwell相片處理器屬於開放性軟體項目,用戶可以自由地開發使用,羅斯柴爾德公司的攻擊毫無根據,他們會積極「應戰」,絕不屈服於這種濫用權力、肆意勒索他人的「專利蟑螂」行為。上述消息一出,再度引發了社會對「專利蟑螂」的關注和熱議。 近年來,市場上有不少企業都遭遇過「專利蟑螂」的困擾。
  • 堵住法律漏洞才能嚴懲「專利蟑螂」
    這其中,尤以實用新型專利領域的「專利蟑螂」濫訴漁利行為最令企業頭疼(5月22日《人民日報》)。  所謂「專利蟑螂」,是指那些不搞研發不生產,只依靠不停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再和其他企業打官司並從中訛錢的投機者。「專利蟑螂」雖然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實用新型專利,但實質上是通過濫用訴訟手段的方式訛詐錢財。
  • 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出爐,從矽寶科技獲獎專利看技術創新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中國專利獎與國家科技獎齊名,由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頒獎,是中國唯一對獲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是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最高獎項。
  • 中國企業專利排行榜發布:紫光居半導體發明專利授權量第二
    近日,由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專利檢索分析公司合享智泉聯合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TOP50)」。  在該榜單的半導體領域中,紫光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的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均位列中國前三。
  • 諾基亞或變身「專利蟑螂」 全球手機廠商應警惕
    【環球網科技報導】近期關於「專利授權費反壟斷調查」成為整個通信行業十分火熱的話題,一是中國發改委啟動對美國移動晶片公司高通在中國市場的反壟斷調查,二是印度政府部門已啟動對瑞典愛立信的關於手機專利授權費反壟斷調查。兩個調查無論結果如何,這樣的調查充分說明各國政府都在積極樹立全球性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大環境,對產業鏈參與者而言,這既意味著鼓勵創新,保護創新,樹立規範的智慧財產權交易是業界共識。
  • 中國量子專利應用世界第二
    □記者陳沛周星    核心提示丨6月17日,央視新聞披露:中國在量子科技方面的論文發表排在全球第一,專利應用排名第二。在「第二次量子革命」起步階段,中國異軍突起進入「領跑陣營」。從上個月大河報發起關於量子科學的話題討論至今,廣大讀者對量子科學以及量子產品由質疑到接受到倚重。
  • 蘋果:別讓「專利蟑螂」齧噬創新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文/蔣士棋經過多年的「歷練」,「專利蟑螂」不但興訟的能力越來越高明,也開始懂得玩財務遊戲。而根據一項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如果我們再不認真管管NPE(非專利實施實體)的種種濫訟行為,遲早有一天我們將失去創新研髮帶來的社會進步。「Smartflash這家公司不生產產品、不僱用員工、沒有創造工作機會、甚至沒有在美國經營,它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鑽專利制度的漏洞,要我們為自己發明的科技付它權利金!
  • 南開大學一項發明專利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公布了《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建友領銜研發的專利「含有保護水流的電去離子方法與裝置」獲本屆中國專利優秀獎。該發明技術成果獲天津市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支持,曾作為主要內容獲得了2015年天津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18年天津市專利金獎。
  • 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出爐 新昌捧回一金一銀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決定,新昌縣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瑞舒伐他汀中間體的酶法製備方法」項目獲中國專利金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由甲醛半縮醛合成3-甲基-3-丁烯-1-醇的製備方法」獲中國專利銀獎。
  • 貴州航宇科技發明專利 獲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本報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的評審結果,貴陽企業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718Plus合金的鍛件成形方法」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航宇科技本次獲獎的發明專利「718Plus合金的鍛件成形方法」,解決了目前環鍛件在製造過程中易開裂等技術難題,目前已應用於航空航天、燃氣輪機、核電、船舶、離心機等領域內異形環件製造。
  •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基因測序(檢測)技術是指通過血液、體液、細胞等對DNA進行分析、檢測的技術。從技術的演變升級來看,國際基因測序技術主要歷經三代:第一代測序技術基於Sanger和Coulson在1975年發明的雙脫氧終止法的測序原理,並結合螢光標記以及毛細管陣列電泳技術來實現自動測序。第二代測序技術共同的特點是以捨棄讀長為代價實現了高通量。
  • 專利流氓是什麼意思?
    在今天的文章中,知橙網要向大家介紹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也就是「專利流氓」,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專利流氓(Patent Troll),起源於1993年的美國,最早是用來形容積極發動專利侵權訴訟的公司,這樣的專利公司往往具有很強的寄生味道。
  • 甘肅省專利首次獲中國專利獎金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甘肅省專利首次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據了解,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共產生專利金獎30項,銀獎58項,優秀獎696項;外觀設計金獎10項,銀獎15項,優秀獎60項。
  • 為什麼這些專利能取得中國專利金獎、銀獎?
    日前,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揭曉,江蘇省獲得中國專利金獎2項、外觀設計金獎1項、專利銀獎11項、外觀設計銀獎3項、專利優秀獎90項,外觀設計優秀獎6項,獲獎總數113項再創新高,位居全國前列。   此次,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種高透氣量非織造布覆膜濾料、其製備方法及其所用的覆膜裝置」等2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南京軒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種發酵生產γ-聚穀氨酸的柱式固定化反應器及其工藝」、崑山工研院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
  • 專利蟑螂碰瓷華為還要起訴?成立僅一年是誰給你的膽?
    可以說,華為這家國內科技大廠最近遇到的問題還真不少。這不就在近日,華為被一家加拿大的公司起訴了,原因是因為華為侵犯了這家公司的專利。那麼事情是真的是這樣嗎?
  • 2020年人工智慧專利申請與授權排名,百度榜首,華為第二;中國首次...
    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未來十年以上整個科技時代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隨著5G無線通信基礎設施的不斷普及和覆蓋,AI在其基礎上得到了更快的發展,這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範圍的趨勢。最近,中國數據表明: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首次超越美國。那麼,國內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與最終授權排名如何呢?華為、百度誰能排第一?
  • 江蘇藥企這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
    「中國專利獎金獎」是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的最高獎項,也是我國唯一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國家級獎項。「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專利經過中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層層評審後脫穎而出,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授予中國專利金獎。
  • 懷柔科學城中科合成油的發明專利 獲中國專利金獎!
    近日,懷柔科學城內的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參評的發明專利《用於費-託合成的氣-液-固三相懸浮床反應器及其應用》(專利號ZL200710161575.1)獲得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專利獎」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設立的政府部門獎,是我國唯一針對已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所給予獎勵的最高獎項,得到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認可,代表著中國自主創新的最高水準。
  • 蘭州大學一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蘭州大學一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每日甘肅網9月1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8月31日,從蘭州大學傳來喜訊,該校胡斌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發明專利「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判定系統」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這也是該校首次獲得中國專利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