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市場上不乏一些通過不斷發動專利侵權訴訟以圖牟利的「專利蟑螂」企業,憑藉其智慧財產權形成和維持市場的支配地位來實施壟斷行為追求高利潤。
儘管,我國打擊相關侵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於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還有待更新和完善的地方,企業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這其中,尤以專利領域的「專利蟑螂」濫訴漁利行為最令企業頭疼。
「專利蟑螂」?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則關於北京市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握奇,2016年12月26日,該公司更名為北京握奇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訴恆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寶股份)專利號為ZL200510105502.1的USBkey(U盾)發明專利(以下簡稱握奇專利)侵權案,就再次引發了社會的持續關注和熱議。 這起正處於二審訴訟階段的智慧財產權案件,在2016年12月一審宣判,因判決恆寶股份賠償握奇5000萬掀起了軒然大波。一來因為這是我國最高賠償金額的案件之一,更重要的則是原告方握奇所訴的U盾專利是否擁有其應有的合理性存在極大爭議。更有網友提出質疑,握奇這一訴訟或許就是「專利蟑螂」的行為。對此,目前尚無定論,還需且行且看。
所謂的「專利蟑螂」,其實是指那些不搞研發不生產,通過搶註、從他人處購買專利,然後專門通過專利訴訟賺取巨額和解金或者賠償款的專業團體。「專利蟑螂」對其他企業產品申請專利,並通過訴訟的方式獲益。
就在剛剛召開的2017年中國專利年會開幕式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就指出,要通過專利工作更好地支撐實體經濟發展。並強調,中央明確提出,要實行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在會同有關各方,協調推進智慧財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等各項工作,「提高侵權違法成本,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他說,要堅決打擊惡意訴訟和「專利蟑螂」。
蠶食創新?
讓我們再回到握奇與恆寶股份的U盾專利案中爭議的核心物件——U盾說起。雖然隨著手機銀行的普及,客戶證書USBkey(以下簡稱「U盾」)不再像過去那樣普及,但就在3年前,個人用戶但凡涉及電腦交易都必須插入這個類似U盤的物件,從而確保用戶網上銀行資金安全,規避黑客、假網站、木馬病毒等各種風險,人手好幾個毫不為過。
早在2003年中國工商銀行就率先推出了獲得國家專利的U盾,並於2004年獲得了長達20年保護的數據加密方法的專利。在2004年,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也獲得了名為「一種數字籤名的裝置及方法」(專利號:ZL02129590.5)的專利。
為什麼我們要追溯其他相關專利的獲得時間?因為握奇專利(200510105502.1)申請於2005年,於2009年獲得授權認可,僅在國內時間的先後上就已經落在了後面。且根據專業人士分析稱,WO0042491A1公開於2000年7月20日,早於握奇專利的優先權日2005年8月11日,該專利為RAINBOW TECHNOLOGIES公司所有。該專利顯示RAINBOW TECHNOLOGIES公司早在2000年即已經提出了相關的技術。可見,握奇專利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被之前的專利文獻公開過,是否應該授予專利存疑。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具有明顯爭議的專利,卻獲得了專利授權,由此握奇似乎盯上了在食物鏈上的恆寶股份,準備享用他們眼中的「大肥羊」。除了恆寶股份眼下遭遇到這種情況外,其實近年來,我國不少企業都遭遇過這一困擾。
根據Patent Freedom的統計,華為和聯想在2012年均遭遇了13起由「專利流氓」公司發起的訴訟,而僅2013年上半年,華為所遭遇的這類訴訟案件則上升到15件。
創新性才是專利的根基
握奇專利備受質疑的另一個原因是其始終不能獲得美國及歐洲等其他國外專利局的認可。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9月,握奇向美國提交了專利申請。2011年11月22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引用了一篇美國專利(US20050232471)向握奇發出駁回意見通知書,握奇修改申請文本後再次提交申請,但美國專利商標局未接受握奇的修改,發出最終駁回意見書,握奇於2012年2月7日被迫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放棄取得專利權的聲明。
在歐洲,握奇再次碰壁, 2007年9月11日,握奇向歐洲提交專利申請,歐洲專利局審查該專利的過程中,進行檢索則發現,在握奇申請該專利之前,已有三家公司就該技術申請了專利,且進行了公開,在歐洲專利局發布的補充檢索報告中引用了三篇公開的專利文件:WO00/42491A1、US2004/129787A1、US2004/186995A1,並指出握奇專利申請相對於已經公開的技術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2012年2月16日,握奇專利在歐再次被駁回。
握奇專利申請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或組織均沒有被授予專利權的情況下,最終卻在中國獲得了專利權,不能不令人對握奇是否應當獲得專利權產生疑問。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可以找到先於握奇專利公開的技術,這也就意味著其新穎性和創新性很難成為其獲得專利的有力支撐。一項專利如果連其根基都被質疑甚至否定,那被認定為無效也無可厚非。
目前在國內從事U盾研發生產的公司,還包括北京飛天誠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數十家公司。在握奇意圖上市的關鍵時期,以知產向金融數據安全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開刀,這一舉動值得深思。
「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這是《專利法》總則第一條明文規定。以專利保創新、以創新促競爭、以競爭贏發展,這才是全社會保護專利的主旨,而將專利作為不正當競爭手段實現牟利等行為,顯然是違背《專利法》初衷的。
ps:本文轉自網絡,不代表本號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