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企業創新:有"專利蟑螂"利用漏洞訛詐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摘要:原標題 別讓「李鬼」開心「李逵」傷心——對3省6市121家企業創新情況的調查 」劉恆覺得,打起官司來,每年還要花費幾十萬元的律師費,浪費公司大量人力物力,最後往往得不償失。

原標題 別讓「李鬼」開心「李逵」傷心——對3省6市121家企業創新情況的調查

漫畫作者:蔡華偉

「企業創新,有些困難咬咬牙能克服。最讓人頭疼的,是新技術、新產品經常被侵權,而且維權之路異常艱難……」

在記者對四川省的成都、綿陽,河南省的鄭州、洛陽和浙江省的杭州、寧波這3省6市121家企業的調查中,企業普遍反映,儘管近幾年來我國打擊仿冒侵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於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不合理、不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依然不給力,創新型企業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

侵權易維權難

除了明目張胆的侵權,還有隱蔽性極高的侵權「擦邊球」

■「要取證就得買下對方仿冒的產品,而一套產品的價格就接近100萬元。」

「對方把我們公司的一款檢測設備買來,拆開後照著樣子做了一臺,招標時帶著一模一樣的仿製品就去了現場,連顏色都不換!」河南百克特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曉雷提起之前的遭遇依然有點氣憤。

「因為總被侵權,我們曾經想放棄國內市場。」成都一家科技公司技術總監說,軟體一旦脫手,就不知道對方拿著它去做什麼了,根本沒法取證。「第二天一看,鋪天蓋地都是我們研發的軟體,這對軟體公司來說基本上是毀滅性打擊。」

除了明目張胆的侵權,還有隱蔽性極高的侵權「擦邊球」。「公司一直自主研發電子顯示產品,曾在福建找了一家代工廠生產,結果被對方直接仿冒。和工廠交涉後,對方卻說做了工藝上的改進、節約了元器件,拒不承認是抄襲。」河南勝龍信息公司總經理王鵬說,他們只能自認倒黴。

「完全竊取我們的技術倒不太可能,但有的企業稍微改一點,美其名曰『借鑑』,我們也沒有足夠底氣告它。」 成都一家企業的副總經理說,他們也吃過類似的「啞巴虧」。

「技術上的事兒很多時候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成都一家軟體公司執行長說,當自己付出大量心血研製的創新產品被別人三下兩下就成功抄襲時,由於搜集證據太難,很多企業被迫放棄維權。

而且,取證過程中花費的成本較高,令一些企業苦不堪言。

王鵬的公司還曾研發出一款能夠有效消除摩爾紋的顯示屏,並申報了專利。沒想到,又很快被同類廠家仿冒。公司想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但諮詢律師後發現,要取證就得買下對方仿冒的產品。「可這種顯示屏很大,主要供電視臺演播廳使用,一套產品的價格就接近100萬元,取證成本實在太高了!」

河南北方玻璃智慧財產權部部長劉恆也深有同感。「按照現有規定,我們告別人侵權時,就要自己取證。但生產玻璃的設備價格昂貴,我們不可能為了取證去花幾百萬元買一條生產線,也不太可能到對方的車間去取證。」劉恆覺得,打起官司來,每年還要花費幾十萬元的律師費,浪費公司大量人力物力,最後往往得不償失。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堵住法律漏洞才能嚴懲「專利蟑螂」
    只有織密法網,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專利蟑螂」的不法濫訴行為,實用新型專利的依法保護才不會出現「李鬼」得利、「李逵」遭殃的情況  儘管近幾年來我國打擊仿冒侵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於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不合理、不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依然不給力,創新型企業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
  • 蘋果:別讓「專利蟑螂」齧噬創新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文/蔣士棋經過多年的「歷練」,「專利蟑螂」不但興訟的能力越來越高明,也開始懂得玩財務遊戲。而根據一項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如果我們再不認真管管NPE(非專利實施實體)的種種濫訟行為,遲早有一天我們將失去創新研髮帶來的社會進步。「Smartflash這家公司不生產產品、不僱用員工、沒有創造工作機會、甚至沒有在美國經營,它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鑽專利制度的漏洞,要我們為自己發明的科技付它權利金!
  • 一場專利風波反思::專利蟑螂與創新窘境
    近幾年來,市場上不乏一些通過不斷發動專利侵權訴訟以圖牟利的「專利蟑螂」企業,憑藉其智慧財產權形成和維持市場的支配地位來實施壟斷行為追求高利潤。儘管,我國打擊相關侵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於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還有待更新和完善的地方,企業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這其中,尤以專利領域的「專利蟑螂」濫訴漁利行為最令企業頭疼。「專利蟑螂」?
  • 讓「專利蟑螂」無處遁形
    GNOME基金會則認為,Shotwell相片處理器屬於開放性軟體項目,用戶可以自由地開發使用,羅斯柴爾德公司的攻擊毫無根據,他們會積極「應戰」,絕不屈服於這種濫用權力、肆意勒索他人的「專利蟑螂」行為。上述消息一出,再度引發了社會對「專利蟑螂」的關注和熱議。 近年來,市場上有不少企業都遭遇過「專利蟑螂」的困擾。
  • 諾基亞或變身「專利蟑螂」 全球手機廠商應警惕
    【環球網科技報導】近期關於「專利授權費反壟斷調查」成為整個通信行業十分火熱的話題,一是中國發改委啟動對美國移動晶片公司高通在中國市場的反壟斷調查,二是印度政府部門已啟動對瑞典愛立信的關於手機專利授權費反壟斷調查。兩個調查無論結果如何,這樣的調查充分說明各國政府都在積極樹立全球性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大環境,對產業鏈參與者而言,這既意味著鼓勵創新,保護創新,樹立規範的智慧財產權交易是業界共識。
  • 辭掉公務員,靠廚餘垃圾養了8億隻蟑螂,如今已是上百億的生意
    偶然間發現了蟑螂的利用價值,從此闖入蟑螂的世界。>「蟑螂工廠」,也就是專門利用蟑螂來處理廚餘垃圾的中心。於是李延榮找到了專門的檢測機構,檢測結果顯示他的蟑螂粉蛋白含量比市面上普通動物蛋白加工品的蛋白含量還要高得多,他還因此拿到了許多發明創新專利。
  • 她發現《外層空間條約》的漏洞,申請太陽專利,向全人類收使用費
    條約漏洞,卻被利用隨著社會法律的逐漸完善,群眾對自己的權利使用也就是說,如果你獲得的某項專利,那麼在這項專利中的所有權益和利益,都由你一人享有。想要申請專利第一步就得提交專利申請,如果你是一個發明的創始人,或者是一種文化的創作人,那你都可以去相關的機構進行專利申請,有相關的人員會對你的申請進行審核,只要審核通過,該專利權便是你的私人品,其他人想要使用那都得得到你的同意。
  • 「挖礦殭屍」利用SaltStack漏洞入侵伺服器:多家企業中招、已獲利...
    日前,騰訊御見威脅情報中心通報了一起H2Miner黑產團夥利用SaltStack漏洞控制伺服器挖礦的入侵案例。據悉,騰訊安全威脅情報中心於2020年05月03日檢測到H2Miner木馬利用SaltStack遠程命令執行漏洞(CVE-2020-11651、CVE-2020-11652)入侵企業主機進行挖礦。通過對木馬的核心腳本以及可執行文件的對比分析,確認了此次攻擊行動屬於挖礦木馬家族H2Miner。
  • 最恐怖的工廠,大叔辭職專門建立蟑螂工廠,裡面養有10億多隻蟑螂
    蟑螂生命力頑強,繁殖能力也超強。如果在家裡你發現了一隻蟑螂,往往還有很多隻。打蟑螂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鞋託,然而,這樣卻會促使蟑螂排出卵鞘,生出子子孫孫,子子孫孫無窮。這樣看起來令人頭疼的昆蟲,到底有沒有利用價值呢?有位山東大叔叫李延榮,對小強愛的深沉,建立了一家蟑螂工廠,打造出「蟑螂王國」。在,每天要兢兢業業消滅掉50噸的廚餘垃圾。
  • 湖南某科技公司疑似利用Struts2漏洞傳毒挖礦
    湖南某科技公司疑似利用Struts2漏洞傳毒挖礦 2017-09-12    近日,瑞星收到用戶求助,表示內網中有大量伺服器中毒,並且每臺機器CPU佔用極高,導致網內業務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 逼女店主生吞蟑螂 蟑螂奶是牛奶營養3倍
    據店員回憶,25日晚,這家店迎來一位彪形大漢,在吃辣椒炒肉麵時,在面裡發現一隻蟑螂,隨即叫來老闆肖女士。儘管肖女士表示願意帶對方去醫院檢查並負相應的責任,但這位顧客態度堅決,要求肖女士要麼吃掉蟑螂,要麼賠償5000元。無奈之下,肖女士閉著眼睛吞下蟑螂,但之後對方依然不依不饒,繼續索賠。  據了解,這家楊裕興店已有11年經營歷史,此前從未發生過此類狀況,有些店員甚至懷疑顧客是故意訛詐。
  • 這裡有一份企業開放式創新的問題和行動指南|36氪創新諮詢
    當時,強生、輝瑞、拜耳、諾華等企業為分散研發風險、儘早發現有潛力的技術方向,先後通過與學術機構建立聯合實驗室、開放科研資源、設立戰略投資基金等方式,利用企業外部人才與技術,提高了企業研發效率。其中最為活躍的強生JJDC投資基金,在成立 46 年間投資了超過 150 個項目,為其大量專利申請和新藥研發奠定了重要基礎。
  • 專利蟑螂碰瓷華為還要起訴?成立僅一年是誰給你的膽?
    這不就在近日,華為被一家加拿大的公司起訴了,原因是因為華為侵犯了這家公司的專利。那麼事情是真的是這樣嗎? 在聲明中這家公司說道,華為侵犯了他們的圖像處理專利,並且將這一專利在他們的系統與設備中使用。
  • 來電科技被指第二個視覺中國,「專利鬥士」還是「專利蟑螂」?
    據行業內部人士透露,一家名為來電科技的共享充電企業,曾以專利為由對多家同行提起上訴。企查查顯示,來電科技名下訴訟糾紛信息有97條,公開專利案件59個,涉案金額保守預估可達數千萬,且這一金額不包含立案未審的案件。據記者調查,來電科技與「視覺中國」模式極為類似,即以搶註等手段獲得大量智慧財產權,隨後以智慧財產權維權為由或上訴法院,或威脅利誘,從而獲取高額賠償。
  • 企業的標準制定與專利戰略的關係
    摘要:制定標準和申請專利是企業發展戰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標準是對某一產業制定的規範,專利是基於技術上的發明創造所獲得的智慧財產權。對於企業來說,產品滿足標準的規範,可以進入市場;專利不一定體現標準所規範的技術,但專利是在本領域現有技術之上的創新,是企業開拓市場的利器。
  • 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出爐,從矽寶科技獲獎專利看技術創新
    民營企業成科技創新主力軍值得一提的是,獲獎的專利權人當中,民營企業有著越來越亮眼的獲獎率,逐漸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而且專利質量較高,因為掌握了關鍵技術,市場轉化率成績斐然。專利布局以市場為導向專利布局以市場為導向,這是企業在市場上能站穩腳跟的關鍵。矽寶科技在設計開發之初,就非常注重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這也是公司技術成果轉化率高的重要原因。
  • 比華為還要橫的企業——大疆創新
    關注我們 自貿易戰以來,米國對我國企業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一心想著能怎樣弄死就怎樣弄。國內手機巨頭企業——華為,就被美國的制裁令所限制,不僅失去了大部分歐美市場,還促使臺積電不再接華為的手機晶片製作單。
  • 蟑螂怕什麼?五招有效驅蟑螂方法!
    蟑螂天敵揭秘:蜘蛛與壁虎每種生物都有天敵,蟑螂也不例外,蟑螂天敵在香港大部分家庭都見得到,就是── 蜘蛛和壁虎 (俗稱四腳蛇)。蜘蛛其中一個品種白額高腳蛛,以蟑螂為主要食糧;壁虎則會捕食小型昆蟲如蚊、蒼蠅和蟑螂。所謂一物治一物,家有這兩種蟑螂天敵,可大大減少小強的數量。
  • 《全球電池和電力儲能技術創新專利分析》摘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近日,歐洲專利局(EPO)和國際能源署(IEA)聯合發布《全球電池和電力儲能技術創新專利分析》報告指出,電池和儲能領域的專利申請在過去10年中大幅增長,年增長率為14%,在儲能領域中電池專利佔據高達90%的份額,創新主要集中在可充電鋰離子電池、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領域。
  • 蟑螂居然是完美生物?山東濟南章丘區李延榮靠養蟑螂年賺千萬財富
    那麼,李延榮怎麼想起去養殖蟑螂呢?養殖蟑螂又有什麼用呢?有一天,李延榮的寶貝女兒在看關於蟑螂的動畫片,李延榮感到非常好奇,因為他知道蟑螂是一種很噁心的蟲子,是一種幾乎人人都討厭的生物,所以,幾乎沒有人願意看到蟑螂,但女兒幹嘛要看這樣的動畫片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對女兒提出了自己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