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出梅了!
剛剛安徽省氣象局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安徽8月1日出梅!梅雨期長度為60天。8月1日至3日,安徽沿淮淮河以南大部地區將出現高溫天氣,其中,江淮多地會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溫度可達37~39℃。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挪威、加拿大、尼泊爾等地在戶外活動時需要用水降溫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什麼原因導致高溫肆虐?
-
我們如何應對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此外,通過WMO(世界氣象組織)還建立了一系列的世界計劃和長期規劃,組織、協調國際氣象和水文領域的業務合作,為各成員政府和公眾及時提供天氣、氣候災害預報和警報服務,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42天,上海今日出梅!2020年各地入梅出梅時間表
42天,上海今日出梅!2020年各地入梅出梅時間表 2020-07-21 15:22:35 來源:新民晚報 | 作者:馬丹 | 字號:A+ | A- 【上海今日出梅】申城今天終於出梅了!
-
全球多地經歷罕見高溫!專家解讀極端天氣為何頻發
央視網消息: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山火、熱浪……各種極端天氣在全球頻繁出現。近日,全球多地出現罕見高溫,多地遭受高溫炙烤、甚至引發災情。地球似乎發燒了。據朝鮮中央氣象臺介紹,高溫天氣15號從東部海岸一些地區,開始逐步擴大到朝鮮大部分地區。其中22號的氣溫達到朝鮮東部海岸地區氣象觀測以來最高,幾個大城市的平均氣溫高於39度,元山市達到了39.7度。22號朝鮮全國平均最高氣溫為34.6度,比往年高出7.2度,為1981年以來最高氣溫。
-
氣象局詳解應對雨雪冰凍情況 研討極端天氣成因
1月10日以來,一場強烈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襲擊我國南方等地,其影響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強度之大、所造成的災害之重為歷史罕見。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新聞發言人、預測減災司司長矯梅燕,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李維京詳細介紹此次罕見低溫雨雪冰凍極端天氣具體情況。
-
連續40天暴雨預警!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大風險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截至7月11日,連續40天——6月2日至7月1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百年不遇年年遇 歷史罕見月月見 極端天氣 專家稱:極端天氣趨強趨多或將「常態化」 羊城晚報記者 陳強 實習生 朱杏金 通訊員 董永春一貫涼爽的俄羅斯連續兩月酷熱難耐,一貫少雨的巴基斯坦竟洪水滔天,而一場強降雨使得原本乾旱的中國舟曲遭遇泥石流侵襲…… 80後的陳海欣說,現在每天翻看報紙、打開電視、點擊網頁,時常都會蹦出某某地方又遭遇極端天氣,或是暴雨、或是乾旱、或是高溫。「而且動不動就是『極端的』、『異常的』、『罕見的』,現在天氣規律好像完全亂套了。」
-
極端天氣頻發時代到來 是什麼惹的禍?
北京目前遭遇「冬旱」,近80天無有效降水,整個北方也旱情嚴重;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洪水滔天,產生連鎖經濟反應;不久前,歐美國家大雪紛飛,讓人措手不及。天氣短期內頻走極端,著實罕見。全球氣候到底怎麼了?北極風與拉尼娜「惹禍」?
-
浙江省氣象臺宣布:7月18日全省出梅!
昨日入伏第一天,出現了罕見的「盛夏秋日」。涼快只是一時的。進入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終於逐漸恢復了原本的模樣,威力逐漸增強,長時間徘徊在長江中下遊的梅雨帶開始逐漸的向北移動,今天的梅雨主要在長江中上遊以及安徽、江蘇境內。預計明天開始杭州進入晴熱、高溫、酷暑、少雨天氣,未來一段時間以午後雷陣雨為主,最高氣溫大部分時間都會超過35℃,最高可達37℃上下。未來一周內,午後雷陣雨主要出現在19日午後到夜裡,21日和24日前後。
-
面對極端天氣 其他國家如何應對?
世界氣象組織近年來多次發布報告稱,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極不尋常。各國應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人員財產損失慘重直接影響經濟發展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8月1日證實,「蘇拉」連續多天夾帶暴風雨襲擊首都馬尼拉和周圍地區,已造成12人死亡,14.5萬多人被疏散。印度、孟加拉國多地6月底以來發生多起洪水和泥石流災害,造成大量人員財產損失。
-
極端天氣五大認識誤區
外國攝影愛好者肖恩-希維在蒙大拿的大草原上拍攝這些極端天氣的照片【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23日文章】題:有關極端天氣的五大迷思(作者馬尼什·巴普納珍妮弗·摩根)天氣太熱了。從緬因州到夏威夷,氣溫都在「不屈不撓」地上升。
-
什麼時候「出梅」?
出!梅!據最新天氣預報顯示明天安徽部分地區將仍有陣雨或雷雨局部有中到大雨截至 7 月 31 日安徽省梅雨期已達 60 天為歷史第一位兩個月以來,全省 60% 的國家氣象站累計降水量排在歷史同期前三位,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其中 25% 為歷史同期最多。連綿不斷的強降雨造成長江安徽段、巢湖以及淮河安徽段出現洪澇險情。氣象數據顯示,我省多個重點流域的平均降水量多為歷史第一。
-
風暴潮、海浪警報齊發 濰坊風暴潮藍色預警
風暴潮、海浪警報齊發 濰坊風暴潮藍色預警 2020-03-26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冰洋融冰加劇極端天氣 中東現罕見暴雪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12月24日報導,中國及美國的科學家近期共同撰寫《北極報告》,認為北冰洋冰川融化造成了2012年全球氣候極端,導致各國氣候異常,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情形,也衍生了無數水災、暴雨、風暴等嚴重災害,大批災民遇難或無家可歸。
-
杭州明天正式入伏 出梅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7月18日開始,杭州以晴熱天氣為主,部分地區午後有陣雨或雷雨,最高氣溫也會上升,可能達到35℃上下。是不是要出梅了?有這個可能。昨天,湖北省氣象臺和江蘇省氣象臺都做出預測,從目前的天氣形勢來看,兩省有望在7月19日出梅,但由於今年汛期天氣複雜,形勢多變,不排除後期天氣形勢發生改變的可能性。
-
極端高溫天氣「烤」驗四大洲 北極圈一些地區超30℃
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2020年全年氣候覆雜多變,表現為汛期降水區域和時段集中,暴雨極端性強;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偏少,颱風影響時段和路徑異常情況多;氣象乾旱階段性、區域性特徵明顯;強對流天氣早發多發;南方高溫天氣日數多,持續時間長。
-
夏日天氣多變,最好的防患是提高身體素質,隨時預防極端天氣
7月14日,潮州市經歷了極惡天氣,高溫盼雨,盼過了頭!早上高溫紅色警報,下午雷雨大風黃色預警。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今天還是風和日麗,下一刻也許就是陰雲密布。天氣像極了人事,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昨晚,那一場大風,吹落了多少的落葉,讓世界瞬間改變。「你知道嗎?我昨天晚上差點被風吹跑了。」今天剛到學校,就聽一個同事在感嘆著,怎麼回事呢?昨天下午,電視臺發布一個紅色高溫預警信號。受副熱帶高壓控制,cz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已升至39攝氏度。據氣象臺公布,本地多個站點氣溫超過40度,其中湯溪居豪達到42.7度。
-
澳大利亞極端天氣拉響警報 場景宛如「世界末日」
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澳大利亞林火還在燃燒,極端天氣又接踵而至。沙塵暴席捲了該國部分乾旱地區,同時,雷暴與冰雹還襲擊了該國東海岸,場景宛如電影裡的「世界末日」。雷聲大作,冰雹來襲據報導,當地時間19日晚上,大規模冰雹襲擊了澳南部城市墨爾本,林火肆虐的維多利亞州部分地區也降下傾盆大雨,為新一波極端天氣拉響了警報。該國首都坎培拉也沒能倖免,冰雹及風暴致許多樹枝被折斷。當地緊急事務處理部門警告當地民眾,「將車移至有遮蔽物的地方,並遠離樹木和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