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文章精讀|私立教育導致階層的分離(學習句型和詞彙)

2021-01-08 知無涯不逾矩

生活在當代的中國人幾乎都切身體會到了房價的厲害,哪種房子最貴,無疑是學區房。

中國的大多數父母最相信公立學校,北京曾經賣出過單價30萬的一小間房子,只是為了一個小學學區。

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人民富裕程度提高之後,私立教育得到長足的發展,很多大城市出現了各種「**外國語學校」、「**國際學校」。

私立學校有其優勢,單純從教育質量上看並不差,生源充足。越來越多的家庭在考慮花大價錢去買一套公立學校的老破小學區房,還是花同樣的錢(甚至更少的錢)送孩子讀私立學校,相應的還可以住的更舒服。

對於私立教育的興起,《經濟學人》周刊做了分析和建議,一起看一下重點英文句型和詞彙。

文章題目:

A class apart

class既表示班級,題目可以理解為上私立與上公立是不同的班級;class又表示等級/階層,題目理解為上私立與上公立分離出兩種階層。這是經濟學人一貫的雙關梗。

文章的副標題已經總結了經濟學人的態度,政府應當鼓勵私立教育發展,而不是抑制。

Governments should celebrate the boom in private education, not suppress it.

一起看一下原文。

If spending is a measure of what matters, then the people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place a high value on brains. While private spending on education has not budged in real terms in the rich world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China and India it has more than doubled. The Chinese now spend 5% of household income on education and the Indians 4%, compared with 2.5% for the Americans and 1% for the Europeans. As a result, private schooling, tuition, vocational and tertiary education are boom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ee our Special report).

place a high value on

表示「在…投入大代價」,也可以把value做動詞,改成:highly value on。brain表示大腦,教育就是對大腦的投資,brain的說法更形象。

budge

表示「輕微挪動、改變」,因此翻譯的時候最好加上「輕微」、「絲毫」的修飾。in real terms表示「扣除物價因素後的實際價值」,比如今年收入比去年增加10%,但是物價也上漲了10%,實際購買力與去年相比是沒有變化的。

造句:

China’s GDP has increased by 10% in the first quarter compared to corresponding period of last year in real terms.扣除物價因素後,中國今年一季度GDP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

household

表示「一家人、家庭」,這個詞偏正式語境,比如low-income household → 低收入家庭,household income → 家庭收入,household goods → 家庭用品(日常用品)。

第一段翻譯如下:

如果用代價來衡量一件事物,發展中國家在教育上花費巨大。過去10年,扣除物價因素後,富裕國家在教育上的私人支出絲毫沒有上升,但是中國和印度的私人支出翻番。目前中國人在教育上的支出佔家庭收入的5%,印度是4%,美國是2.5%,歐洲是1%。發展中國家的私立學校、私教、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正在蓬勃發展。

總體而言,過去十年發展中國家的私立教育獲得快速發展,看看經濟學人提供的數據,從2000年到2018年的18年間,中國的教育支出漲了3倍。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基礎工作,經濟學人這麼說:

Since brainpower is the primary generator of progress, this burst of enthusiasm for investing in human capital is excellent news for the world.

generator

指「發電機」,這裡表示人類進步的發動機,可以用engine、boost代替。

burst

指「爆發、爆炸」,表示投資私立教育的熱情(enthusiasm)爆棚。burst既表示物理上的爆炸、爆滿,也表示氣氛/狀態的爆發。

造句:

He finally won the game with burst of self-confidence.他的自信爆發,最終贏得比賽。

報紙上常說的(經濟)泡沫破裂用英文表示:bubble burst.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開心,經濟學人觀察到一個現象,一些政府鑑於私立教育帶來了不平等而抑制私立教育。經濟學人觀點明確:應當鼓勵和推廣私立教育。

But not everybody is delighted. Because private education increases inequality, some governments are trying to stop its advance. That’s wrong: they should welcome it, but spread its benefits more widely.在歷史上,一般是由地區性組織提供教育資源,在18世紀,普魯士政府意識到可以通過教育塑造年輕人(shape young minds),開始提供公立教育,此後私立教育逐漸演變為精英階層服務。但是私立教育目前獲得復甦,經濟學人解釋了三個原因。

Now it is enjoying a resurgence, for several reasons. ①Incomes are rising, especially among the better off, at the same time as birth rates are falling. ②In China the former one-child policy means that six people — two parents and four grandparents — can pour money into educating a single child. ③The growth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means that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are ris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those without any schooling are shrinking.

resurgence

意為「復甦、復興」,比如economic resurgence → 經濟復甦。

第①個原因

富裕人群生育率下降的同時經濟收入增加。

better off指「富裕的,經濟狀況好的」,前面加一個the,表示指富裕的人群。這句話特意斷開,插入「especially among the better off」,就是強調在富裕人群中該因素特別明顯。想一想確實是這樣的,經濟能力一般的家庭,即使是只生一個小孩,也供不起私立學校。

第②個原因

計劃生育政策(one-child policy)意味著很多家庭結構是六個大人,可以大力投資到一個小孩身上。

文中用了「pour money into」→「倒錢、撒錢」這樣形象的描述。

造個句:

Photographing means pouring money into buying cameras.攝影意味著在投入巨額買照相機。(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

第③個原因

知識經濟的發展意味著教育的回報率提升了,同時未收教育的人群能接受到的機會減少了。

knowledge economy表示「知識經濟」,如今的網絡平臺上充斥著各種知識付費欄目,掏錢買知識,這就是知識經濟。shrink表示「縮水、縮小」,既可以表示物理上縮小,也可以表示虛擬上的縮小。

比如:

The shirt shrinks.這件襯衫縮水。

Samsung’s mobile market is shrinking while Huawei’s is expanding.三星的移動市場份額正在縮小,而華為正在擴張。

All over the developing world, people want more or better education than governments provide. Where cities are growing at unmanageable speed, the private sector is taking up the slack.發展中國家的公立教育資源有限,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在城市瘋狂擴張的地區,私立教育正在提升(教育行業)資金和人員的效率。

sector

表示「領域、行業」,根據語境代指不同的領域,這是《經濟學人》文章中高頻詞之一,文中就是指教育行業,private sector表示私立教育。相對應的詞組(公立教育或者公立**)是:public sector或者state sector.

2019年1月12日的《經濟學人》周刊文章《Unemployment in china》有三處用到了sector:

Surveys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ectors show that companies have been cutting staff since at least September.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調查顯示自從9月份企業已開始裁員。

Worries about jobs are, so far, focused on the export sector.到目前為止,對就業的擔憂集中在出口行業。

A second area of concern is the high-tech sector.第二個擔心是高科技行業。

take up the slack

表示「to improve the way money or people are used in an organization」,即提高(資金或人員使用的)效率。

私立學校的效率有多高,《經濟學人》給出了印度私立教育的數據:

A study of eight Indian state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learning outcomes per rupee, private schools were between 1.5 times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state schools (in Bihar) and 29 times (in Uttar Pradesh).一項涉及印度八個聯邦州的調查表明,以每投入1盧布而獲得的學習效果做比較,私立學校的效率是比哈爾邦公立學校的1.5倍,是印度邦公立學校的29倍。

私立教育的負面作用就是導致了不平等。且看:

They tend to sort children by income, herding richer ones towards better schools that will enhance their already superior life chances and poorer ones towards shoddy establishments that will further undermine their prospects.私立教育把小孩按照收入進行了分類,使得富裕的孩子上更好的學校,增強了他們本來就優渥的人生選擇,而窮一點的孩子上教育質量不好的學校,更加削弱了他們的未來預期。

herd

本意是牧牛、牧羊,引申為既做名詞「群」,又做動詞「使成群」。在文中意思就是(私立教育)把富人和窮人分開了。

superior、shoody

superior表示「質量卓越的」、「更好的」,shoddy表示「劣質的」,在文中互為反義詞。

比如:superior apartments → 高級公寓;shoddy goods → 劣質商品。

這也就是為什麼政府認為私立教育是個麻煩。另外還有其他原因,且看:

Other reasons are less creditable: teachers』 unions, which often have a hold over governments, tend to oppose them, and their growth reduces politicians』 power.其他原因貌似站不住腳:教師工會通常對政府有影響,傾向於反對私立教育,而且教師工會的發展降低了政治家們的權力。

have a hold over

表示「對…有控制力/影響力」,表達「有影響力」的意思時,可以用have influences on、have an impact on替換。

造句:

Mr. Trump have a firm hold over the White House.川普先生牢牢掌控著白宮。

《經濟學人》認為政府不應該打擊私立教育。且看原因:

The freedom to spend your money on improving your child’s potential is a fundamental one. Whether governments formally allow it or not, people will find ways of buying private education, by tutoring children out of school or bidding up the price of property near good state schools.公民花費自己的錢提升小孩的潛能是一項基本自由權利。不管政府是否正式允許或者不允許私立教育,人們總能找到途徑購買私立教育,比如通過課外補習或者高價競購優質公立學校附近的房產。

這段分析,直擊人心。想像國內的學區房,的確是因為教育資源的稀缺,導致稀缺學區房令人髮指的高溢價。不單是中國,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是如此,所以大家不用抨擊政府不作為,就目前捉襟見肘的教育資源,政府做不了為。

政府應該怎麼做?

Freedom from union power and independent management are at the root of its superior performance and greater efficiency. Governments should therefore do their best to weaken unions and give school principals more autonomy to innovate and to fire underperforming teachers.公立學校不受工會權力的影響和獨立自主管理是其發展到更好業績和更高效率的根本。因此政府應當努力削弱工會的影響,給與學校校長更多的自主權去創新、解僱表現差勁的老師。

at the root of

表示「…是…的根本」。比如:

Providing more land is at the root of a healthier property market.增加土地供給是創建更健康房地產市場的根本。

autonomy

表示「自治權、自主權」。2019年2月22日《經濟學人》周刊文章《Can pandas fly?》分析中國國有經濟,有一句話:

But it should copy Singapore, where a body called Temasek holds shares in state firms, giving them autonomy while requiring that they operate as efficiently as the private sector.但是中國應該學習新加坡設立國有控股的淡馬錫股份,給予他們(國有經濟)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運轉的像私有經濟那樣有效率。

autonomy的形容詞為autonomous,比如我國省級行政設有自治區,即autonomous region。

篇幅所限,刪減了部分文字。

相關焦點

  • 【樓上是廣告】乾渴的地球(二)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水創造了一個維持和供養動植物及人類的環境,使地球完美地匹配一般意義上的生命。」如果水是生命本身的代名詞,那麼對地球上水質和水供應量的擔憂會帶著世界末日的意味或許也就不足為奇了。▼詞彙辨析:▷demand的介詞:其介詞的使用根據詞義的不同略有區別。
  • 下一場戰爭(四)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這是外刊看世界的第59篇《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 經濟學人精讀|外賣需求激增,美國外賣公司市值飆升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上有一篇文章就介紹了美國餐飲外賣行業的新變化,目前美國主要的四家餐飲外賣公司是GrubHub、Uber Eats、DoorDash和Postmates。經濟學人精讀:旅遊業回暖!週遊世界還是周邊遊?| 外刊雙語中也講到了mood這個詞,一起來回憶一下:That cheery mood seems like ancient history. Now the tourists have stopped coming.
  • 經濟學人寫作句型:代名詞,率先發起,處於領先地位
    今天公主號「高齋外刊雙語精讀」給大家分享三個經濟學人中「代名詞」的英語表達,同時講一些經濟學人中高頻句型。多積累地道表達,寫作和翻譯水平才能不斷提升。所有粉絲,不要猶豫,學它!在這篇外刊精讀:刷臉支付,讓支付更便捷!
  • 中英對照閱讀《經濟學人》,學習神器來了!
    官方內容和譯者團隊:提供《經濟學人》商業、金融、科技版官方中文譯本,由官方譯者團隊主持,分享最權威的學習方法與翻譯技巧英語學習VIP微信群:譯者老師+商論君每日推送最新內容,即時問答課堂筆記+內容拓展:官方譯者出品的課堂音頻+精讀原刊文本+瀏覽專業詞彙列表
  • 如何快速入門讀懂《經濟學人》?
    提到《經濟學人》,相信筒子們並不陌生,就連小編之前也給大家分享過相關的文章,還有很多在前輩和經驗者告訴我們,這本權威的政經類的雜誌可以作為英語學習材料,從字句到篇章都值得我們深入學習,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英語水平。
  • 句型學習:高效學英語的新路徑
    學生死記硬背詞彙和語法條目的方法,往往「記後即忘」,而且憑藉這樣的方式記住的詞彙和語法知識也難以學以致用;枯燥乏味的機械記憶方法也費時費力,嚴重挫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讓他們對英語「學而生畏」。而句型學習方法形象、直觀、易懂,容易切入,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句型學習能以「公式化」的方式提鍊句子的組合規律,巧妙地把握語法規則並抓住英語句子的精髓,契合我國學生的外語學習規律。
  • 《衛報》:英國私立教育到底有什麼問題?
    教育是不同的。它的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並且能代代相傳。有錢人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昂貴的假期,車子房子和美食。但是教育與這些資產都不同:教育是塑造人之根本。英國私立學校帶有極強的排外性。只有約6%的英國學生就讀這些學校,接受私立教育的家庭高度集中在富裕階層。收入階梯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少數人就讀私立學校;但當談到這些收入至少為12萬英鎊的家庭時,子女入讀私校的數量就變得非常可觀。
  • 經濟學人精讀:高考延期!趁著年輕,好好追夢|外刊雙語
    尤其是今年要參加高考和中考的學生。今天公號「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帶大家看看經濟學人上是怎麼說的:原文:Children usually rejoice in a break from school, assuming it will be a chance to slack off.
  • 經濟學人精讀 | 洪水肆虐,防汛形勢嚴峻!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上有一篇文章對此進行了報導,文章標題是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are being ravaged by floods。be ravaged by floods表示「洪水肆虐」,它的同義表達是being devastated by floods。
  • 外刊《經濟學人》2019+2020周刊合集,限時免費領!
    名字叫經濟學人,但是什麼都有:政治、新聞、經濟、文化、科技等等,很受歡迎。該雜誌英文電子版可通過移動App、網站或者有聲版閱讀每周完整內容。  讀《經濟學人》提升鞏固英語  在閱讀外刊時,也是我們檢測和鞏固學習成果的時候。
  • 腦機科技前瞻(終)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這是外刊看世界的第36篇《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 BBC紀錄片:教育與階層流動之困
    階層流動焦慮:英美為何反思「素質教育」  很多看熱鬧的人不太了解的是,BBC 精心設計的這部紀錄片,有它深刻的英國背景。在英國,關於教育改革的爭論持續多年,已有兩任教育部部長對中國式教育模式頗有興趣。去年,英國政府還實施了一項計劃,把70多名小學數學老師派到上海,來學習中國同行的教學方式。
  • 韓國私立高中的精英教育,壓倒韓國民眾的最後一根稻草?
    劇中,四個韓國中上階層的家庭為了讓孩子考上頂尖大學,絞盡腦汁,極盡資源,想方設法提高孩子成績和讓孩子在社會活動簡歷上顯得突出提高競爭力。不過,電視劇所展現出的如此激烈的競爭,也難免讓人質疑:韓國的教育真的這麼白熱化嗎?還是只是為了渲染劇情呢?
  • 《經濟學人》閱讀全攻略:四六級必考的雜誌,你看懂了嗎?
    《經濟學人》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誌,大多數文章寫得都帶有鮮明的立場,同時又處處用事實說話。並且注重如何用最短的篇幅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最讓社長欽佩的是,經濟學人雜誌中的所有文章都不署名。因為主編們認為:寫出了什麼東西,比出自誰的手筆更重要。
  • 英語沙塔|經濟學人精讀|能源工業與氣候變化
    》2019.02.09期,Leaders 版塊中的一篇關於能源工業和氣候變化的報導。建議大家先自主閱讀原文,再學習精讀筆記。本文共節選五段,讀完筆記後,回頭再讀原文段落,測試自己是否能夠流暢閱讀,把握文章脈絡。文末會總結此次學習寫作可以使用的詞句,讀者也可自己總結。
  • 來論|BBC紀錄片:教育與階層流動之困
    階層流動焦慮:英美為何反思「素質教育」 很多看熱鬧的人不太了解的是,BBC 精心設計的這部紀錄片,有它深刻的英國背景。在英國,關於教育改革的爭論持續多年,已有兩任教育部部長對中國式教育模式頗有興趣。去年,英國政府還實施了一項計劃,把70多名小學數學老師派到上海,來學習中國同行的教學方式。
  • 必備:英國經典外刊《經濟學人》中的常用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必備:英國經典外刊《經濟學人》中的常用詞彙 2018-01-05 11:00 來源:新東方在線 作者:
  • 英語沙塔·經濟學人精讀·新的藥物處理法:重新利用
    微信公眾號:英語沙塔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2019.03.02期Leaders版塊中的一篇文章,講述了新的藥物的處理方法,即重新利用本文共節選兩段,建議大家先自主閱讀原文,再學習精讀筆記。文末會總結此次學習寫作可以使用的詞句,讀者也可自己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