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獨村小」:只有1位老師2名學生,學生卻說想在這讀到老

2020-12-06 騰訊網

佔地面積986平方米的先操小學只有一名老師——52歲的龍啟雲;兩名一年級學生:7歲的張智虹、6歲的賈夢婕。

「你想在這裡讀多久?」

「我想讀到老!」

這是12月24日,紅星新聞記者在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車輞鎮先操小學與一年級學生張智虹的簡短對話。

佔地面積986平方米的先操小學只有一名老師——52歲的龍啟雲;兩名一年級學生:7歲的張智虹、6歲的賈夢婕。因此,先操小學被網友們稱為「最孤獨的村小」。但是,這所「孤獨村小」,卻是學生張智虹和賈夢婕溫暖的「家」。

聽到學生說願意在先操小學「讀到老」,龍啟雲雖然明知不可能,但還是打心眼裡高興,「如果一直有學生來讀書,我就一直教下去」。

對於「孤獨」,龍啟雲其實並沒有多少時間去感受,因為他要忙著給孩子們上課,處理學校事務,空下來還要給學生開「小灶」補數學、拼音。所以他的孤獨感並不是特別強烈,「實在感覺到了,就抬頭看看藍天、鴿子」。

「孤獨村小」只有2名學生

他既是班主任又是科任老師

赤水河邊的先操壩,是一個典型的河流衝積型河壩。寬闊的赤水河,將河壩劈為兩半,一半在車輞鎮,一半在法王寺鎮。

先操村八個村民小組,其中六個在先操壩平原區,壩上四周山丘環繞,各式各樣的農居民舍點綴在田間。由三層教學樓、教師宿舍等組成的先操小學,坐落在赤水河和村莊之間。

龍啟雲的辦公室和一年級教室都在二樓,辦公室裡電腦、電子琴、電視機等教學設備應有盡有,還有一個電水壺和電吹風,這顯得很特別。

「我們有廚房設備,但是只有兩名學生一個老師,沒辦法做飯、燒水,因此我用電水壺燒水。」龍啟雲說,農村學生雨天上學時,難免頭髮打溼,他就用電吹風幫他們把頭髮吹乾。

教室的門牌上寫的是「一·四」班,龍啟雲解釋,學校雖然只有兩名一年級學生,但是車輞鎮中心校有一年級兩個班級,另一村小有一個一年級,所以他這裡是一年級四班。

龍啟雲既是班主任又是科任老師,教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科學、體育、音樂等,只有英語沒法教,由車輞鎮中心校派老師來支教。

除了正常的教學,龍啟雲每天中午放學還要騎摩託車返回4公裡外的中心校,取回營養午餐,與學生們一起吃完後清洗餐具。下班返回鎮上時,他又將餐具帶回中心校。

上個月期中考試,男生張智虹語文考了99分,數學100分;女生賈夢婕兩科90分。龍啟雲感覺賈夢婕「數感」不好,所以常常會利用休息時間給她補課。

儀式感一點都不能少

每周一師生三人都要升國旗

1997年之前,先操小學設在張家祠堂,此後村民投工投勞,將學校搬遷至距赤水河只有幾十米的現校址,為的是方便赤水河對岸的法王寺鎮學生渡河上學。

後來,先操小學建成一棟三層樓的磚混結構教學樓,六間寬敞明亮的教室,每間可以容納40名學生上課。2016年,瀘州市合江縣教育局曾撥款對學校進行維修,教室內外牆體都被粉刷一新。

不過,從2009年起,先操小學就只有龍啟雲一名老師了。操場邊原來的教師宿舍已人去屋空,門前長滿野草,兩個籃球架因為長期沒人使用都朽掉了,鏽跡斑斑。但是,操場上的五星紅旗卻迎風招展。

雖然只有一個老師兩名學生,但是每個周一,學校都要舉行升旗儀式。此刻,龍啟雲又「客串」護旗手、升旗手,每個周五再降下國旗。先操小學升降國旗必播放國歌,龍啟雲說儀式感一點都不能少。

2006年,龍啟雲調到先操小學時,學校還有3個教學班和1個幼兒班,每班有20多個學生;幼兒班人數最多時達到35人。「自從村公路修通後,先操壩的學生們都到中心校就讀,此校生源大大減少。」村民們告訴紅星新聞。

如今,在先操小學「一·四」班可容納40名學生的教室裡,只擺放了五張課桌和一張講桌,其中三張單人課桌拼成長條桌,賈夢婕、張智虹各佔一頭,兩張課桌擺在教室後面,專門放置書包。

張智虹家就在校門口,父親在廣州打工;賈夢婕家離先操小學1公裡路,父親在外打工,母親羅天金負責接送她上學。學校免收這兩名學生的一切費用(含保險費、生活費等)。

由於師資力量的原因,合江縣教育局認為先操小學只適合辦低年級教學班,即一年級到三年級,四年級時學生轉入中心校。

堅守13年不願調走

擔心家長不熟悉年輕老師

龍啟雲是合江先市鎮人,瀘州師範學校畢業,1988年8月在車輞鎮五明村小學參加工作,1989年8月調入人和完小,2006年8月調入先操小學。13年過去了,龍啟雲沒有再離開過先操小學。

2019年一年級新學期開學前,龍啟雲做了生源摸底,適合在先操小學讀一年級的學生只有5人。最後,有3個學生家長決定到中心校讀一年級,張智虹的家長和賈夢婕的家長卻又執意要在先操小學就讀一年級。

生源雖然只有兩名,但學校決定辦下去。車輞鎮黨委政府考慮到龍啟雲的年齡因素,決定調他到車輞鎮中心校工作,另調一名年輕教師到先操小學接替他的工作。

龍啟雲的家就在車輞鎮街村,距離中心校很近,領導以為他會很高興。沒想到,他堅決不同意離開。「因為年輕教師去,家長不熟悉,可能到時候一個學生也招不到。」龍啟雲說,自己在先操小學工作了十多年,很有感情,不忍心看到學校因為沒有生源而「垮掉」。

每個人都會遇上點私事要處理,龍啟雲也不例外。但學校只有他一個人,如果他有事請假,學生就只能放假。那麼落下的課程怎麼辦?今年11月18日,龍啟雲要在瀘州參加晉升副高級職稱答辯,只好在11月16日(星期六)提前把課上了;12月7日(星期六)也提前上了12月10日的課,因為12月10日教師要參加合江縣教師培訓……

2017年6月,龍啟雲嶽母去世,本可以請1~3天喪假,因為學校無人上課,他一天假也沒請。

「如果一直有學生來讀書,

我就一直教下去」

聽到學生說願意在先操小學「讀到老」,龍啟雲雖然明知不可能,但打心眼裡高興。「如果一直有學生來讀書,我就一直教下去。」龍啟雲說,自己還有八年退休,還能帶八個一年級。紅星新聞記者在村裡採訪,有村民希望小學能辦下去。「我們就是離家很近,對老師也放心。」賈夢婕的母親羅天金說。

龍啟雲每天騎摩託車上下班,學校早上8:10分開始早讀,他儘量在8點之前趕到學校。「如果學生到了學校,老師還沒到,學生可能害怕,家長也不放心。」在冬天,騎摩託車很冷。加上中午取餐,龍啟雲每天要往返學校和車輞鎮四趟,差不多近20公裡。

雖然是一個人的學校,但龍啟雲也狠抓教學質量,除了統考的語文、數學、科學、英語(由中心校教師上課)、道德與法制外,體、音、美、綜合實踐課,他也上得很認真。

因為學生很少,前幾年每次學生測驗取得好成績時,龍啟雲都會獎勵學生1元錢。「記得有個叫黃霞的女同學,一學期就兌我幾十塊錢,她也由差生轉化成了優生。」龍啟雲告訴紅星新聞。

龍啟雲考慮到本期一年級學生要多練習才能提高成績,便自己出錢為學生購買了幾套試卷、學具、拼音卡片、拼音掛圖、漢字掛圖、偏旁部首掛圖、數學卡片、鉛筆、橡皮等。

在2016年度、2017年度考核中,龍啟雲被考核為「優秀」,2018年教師節被評為車輞鎮優秀教師。龍啟雲是一級教師,正在申報副高級教師。上一屆先操小學的7名畢業生中,已經有4人考上大學。

孤獨感並不強烈

因為事多沒多少時間去感受

因為先操小學學生太少,年齡又小,校園除草、衛生等都是龍啟雲親自動手。課間休息時,龍啟雲也要帶著學生打打桌球、籃球,還要和學生一起去田間地頭認識花鳥蟲魚,享受田園樂趣。

與別的教師最大的區別是,在學校期間,龍啟雲像個孤獨的「舞者」,沒有任何成年人跟他對話談心。龍啟雲在學校養了十多隻鴿子,每天鴿子圍著赤水河和學校翱翔,他會抽時間抬頭看看天空,這是他在先操小學唯一的「朋友」。

「孤獨嗎?」紅星新聞記者問。

「有時候會感到孤獨!但其實沒多少時間去感受,因為下課只有10分鐘,事多,空了還要給賈夢婕開『小灶』補數學、拼音。所以孤獨感並不是特別強烈,實在感覺到了,就抬頭看看藍天、鴿子。」 龍啟雲說。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羅敏

相關焦點

  • 這學生太厲害了,讓想休息的數學老師也很無奈 數學家的故事
    由於精神有點疲憊,想休息一會兒,可是課還得上啊!那就讓他們寫作業唄,其實那時候並沒有家庭作業這個另學生苦惱的制度。想來想去就讓學生們做一道題吧。但是太簡單了他們會很快做出來,休息的時間也就大大縮短了。於是這位老師靈機一動,出了一道特別坑學生的題目。什麼題目呢?因為這是在小學啊不可能讓他們去開根號吧,那什麼題目要既簡單,而且得花費時間,出錯率也得提上去啊,不然怎麼能坑到這幫可憐的學生呢。
  • 只有老師先「靜下來」,學生才會「靜下來」
    雲南大學附屬中學星耀學校高二理1班和理2班的同學們,從每天5分鐘的讀報裡,「發現了這個世界絕對不止一個樣子」。今年9月升入高二以來,雲大附中星耀學校理1班和理2班訂閱了《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兩份報紙。語文教師熊芳把講課的權利交給學生——每天語文課用5分鐘的時間,由一位同學站到講臺上,用PPT播報、講解一篇報導,然後全組同學進行點評。
  • 如果你是一名新老師,上課學生老愛講話應該採取什麼措施最有效?
    新學期各個學校一般都會有很多新老師上崗,部分學生,尤其是班裡面一些本來就比較調皮的學生是有「欺生」的現象,對於新老師,他們不是去接受新的管理模式,而是想辦法試探這個新老師是不是能夠管得住他們,所以新老師新接手一個班,總會有那麼些學生不僅不收斂,反而會比在其他課堂上更愛講話。
  • 「90後」老師讓學生給自己出「難題」
    杭州有位老師,不僅沒給學生布置多少作業,反倒讓學生給她布置了一個,她還說自己必須「滿分拿下」。這位老師叫俞瑜,是「90後」,目前在夏衍初中教語文。今年是她第一年當班主任,單槍匹馬家訪了二十幾名學生後,俞瑜冒出來一個「反布置作業」的想法——讓學生給俞瑜寫信,俞瑜來猜寫信人是誰。
  • 一個老師是如何實現從學生到老師這一"質的提升"的?
    到底是什麼讓老師對於問題的認識與學生有質的差別呢?以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師的視角分析一下。首先要先解一下這個題,「質的提升」是想說老師比學生的水平高。那麼問題應該包含兩個部分,水平高是高在哪裡?是什麼因素導致這個差距的?關於「高」,以物理學科為例,老師覺得要先區分兩個概念,一個是理解概念的深度,另一個方面可能是解題的熟練度。
  • 河北1名老師和2名學生確診,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一些建議
    據河北省衛健委1月8日最新公布的相關數據,1月7日,河北省新增了33例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新增31例。總的來說,目前河北省,尤其是石家莊市的防控形勢較為嚴峻,一場防控攻堅戰正在緊張進行中。河北1名老師和2名學生確診而從河北省衛健委官網公布的新增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我們發現了一個不是那麼好的消息,有1名老師和2名學生不幸確診。雖然我們都不想這種情況發生,但是擔心的情況終究還是發生了。而從他們的行動軌跡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 老師為何最反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鄭老師是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工作之初,他就時常在各種會議和講座上聽到陳鶴琴先生的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這成為鄭老師職業生涯中最初的成長動力。 但理想敵不過現實。作為一名班主任,鄭老師面對的多是行為習慣不良的學生,他們中有留守少年、單親孩子,還有智力有偏差的孩子。
  • 到臺灣留學卻被安排到屠宰場殺雞 斯裡蘭卡學生:再不信臺灣人
    滿心歡喜出國留學,結果被安排到屠宰場殺雞,遇到這種事,任誰不「鬧心」?懷抱留學夢到臺灣讀大學的斯裡蘭卡大學生羅傑(化名)就正處於鬧心之中。斯裡蘭卡學生在屠宰場殺雞。(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11月6日報導,去(2017)年底,60多名斯裡蘭卡年輕人遠渡重洋赴臺灣康寧學校讀書。到臺灣後,中介卻說「要先工作才能讀書」,人生地不熟的羅傑和其他從斯裡蘭卡學生只能乖乖聽命。半年過去,羅傑說:「我覺得自己不是學生,是勞工。」
  • 清華北大畢業生爭相到浙江當中學老師 學霸教得好學生嗎?
    這兩天,杭州文淵中學的教師招聘擬錄用人員公示因為教師陣容非常豪華而在社交平臺火了。大家最關注的點莫過於,名單中的35名擬錄用人員,有33人都畢業於清華北大,且不是碩士就是博士。北清畢業生到中學「搶飯碗」 三年前就有苗頭其實在浙江,早已有好幾所中學在試水招聘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作為新教師。
  • 臺下的老師,認真當好學生……
    然後就想辦法克服困難。想了一個辦法還不滿意,再想更好的辦法。不是「一計不成,再生一計」,而是「一計小成,再加改進」。微分把函數變成一次函數來研究,因為「一次最簡單」,這就是克服困難的對策。但變成一次函數的精確度可能不夠,再改進為二次、三次、任意次的多項式。泰勒展開「就地可還錢」就是用「就地還錢」的一次函數對付「漫天要價」超越函數。
  • 動漫中這個老師用愛去教育學生,學生十分感動,然後把老師捅死了
    今天教師節,阿政想聊一部關於老師的動畫。幾年前這部動畫很火,雖然它的名字比較暴力,但內核卻是一系列老師治癒學生內心的溫馨故事。因為一些人只看名字,就認定這部作品違反「尊師重教」的傳統,還特別血腥和暴力,所以就把這隻披著狼皮的羊給誤殺了。
  • 追蹤:為砸學生手機老師動用金屬探測儀 老師奇葩還是學生調皮?(視頻)
    昨天,荔枝新聞獨家報導了淮安中學的學生投訴該校高二年級部分老師動手砸手機的事情,該校6位老師已經砸了學生至少9部手機。報導後有該校的學生向荔枝新聞記者反映,除了砸手機外,學校還發生過男老師進女生宿舍用金屬探測儀檢測是否藏有手機的事情,這是真的嗎?記者又再次做了調查了解。
  • 老師排座位:好學生坐一起,差學生坐一起,家長:這是啥邏輯?
    提起孩子的同桌,我想大家最關注的恐怕就是同桌的學習成績怎麼樣了,即使是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也希望同桌學習成績好,圖個心理安慰吧! 老師排座位:好學生坐一起,差學生坐一起,家長:這是啥邏輯?
  • 這4種學生字體很常見,判卷老師沒好感,想拿高分得早點改
    字寫得好看,能多得一兩分,有的時候就是這一兩分,決定了學生讀什麼樣的學校。這裡我們要說的就是學生的字體問題,一般來說學生經常會出現4種字體,這4種字體都是閱卷老師不怎麼喜歡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聊聊。學生常見的4種字體,閱卷老師非常不喜歡:字寫得特別小,會給閱卷老師帶來一定麻煩有的學生寫字特別小,這點無疑是非常吃虧的。學生的字體大小,需要根據答題卡所給的空間進行調整。
  • 廈外5位學生擬錄北大,其中3位來自海滄,是你校友嗎?
    這學期快結束了又到假期了發愁的家長們,先別急一起來看看學霸們的成長經歷聽聽她們的分享或許很有收穫哦三年前她以海滄中學第一名595分集海片區第61名的中考成績閱讀最好是有專攻也有廣度,比如說我會專門讀日本作家的書,確保自己在這一方面有足夠的儲備,但同時也要涉獵其他國家文學,其他領域知識。平常做點讀書筆記不是壞事,還可以趁機練練字。如果可以的話,讀一讀學術性文獻也是很棒的,積累一些學術名詞和觀點。寫作方面希望能培養從心底產生的熱愛,只要有想要抒發的情感就可以記下來。
  • 「一個學生」的學校:為不失學兩個老師教他一個
    「哪怕只有一個學生,我們也要把課上好,把他教育好,不能讓他失學!」課間,老師陪魏少鋒打球。 信息日報 圖  雖然只有一個學生  但每個教學環節都一絲不苟  這所學校裡唯一的學生,名叫魏少鋒。從二年級到四年級,擔任魏少鋒教學任務的,是於賢全和羅修應兩位退休返聘老師。
  • 讀研究生到底有多難?讀18年還沒畢業,四川大學清退300餘名學生
    讀研究生到底有多難?讀18年還沒畢業,四川大學清退300餘名學生,隨著社會發展,就業壓力增加,不少學生會選擇報考研究生,都只是考研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考研到底有多難?讀研到底又有多難呢?近期據了解,四川大學從今年的5月份到11份先後清退了300餘名研究生,這些學生都是未能在學校規定時間內完成院校的學業,其中從兩所院校可以看出,在清退的學生中入學最早的竟然是2002年的,看到這個入學時間讓很多人吃驚,至今為止整整18年了,人生能有幾個18年呢?
  • 今年是第30個教師節 學生想給他過個特別的節日
    原標題:今年是第30個教師節 學生想給他過個特別的節日 10名考入重點大學的「小小班」學生和餘鴻源老師(中排第二)合影資料圖片他曾經任職寧波四中、效實中學,是一位普通的數學老師,今年已經78歲了。多年前被診斷出癌症,不過經過治療,現在身體還很健朗,走路也很快。他說:「或許我明天就要走了,但是這一刻我依然想和我的學生在一起。」  他們的故事  那一年,13個學生有10人考上重點大學  餘老師畢業於杭大數學系。
  • 貴州一中學毆打學生,教育局成立調查小組,校長、老師皆被停職
    國家也規定適齡的孩子有權享受九年義務教育,這是每個孩子能享受的基本權利。教育帶給孩子的不只是學習,還教孩子學會人生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老師本身就是一個光榮的職業,當家人知道你在當老師時,滿眼歡喜,因為這是一份很好的職業。古代也曾說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對老師這個職業評價有多高。
  • 西湖大學楊陽教授:當教授最重要的是想教書,喜歡帶學生,喜歡教學生...
    2016年被湯森路透評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科學家」之一。他執教23年,截至2018年4月,已先後培養出42名博士和38名博士後,其中26位已成為大學教授,目前指導的在讀博士生有16人。為什麼能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弟子?楊陽教授告訴記者:「我帶學生,很願意花時間找每個人的特點。第一,找出學生的長處;第二,找出學生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