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等聯合編撰的《2015上海網絡信貸服務業白皮書》正式出爐。白皮書顯示,上海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水平總體較高,國內一批知名企業紛紛將與網際網路金融相關的業務板塊落戶上海,或在上海設立網絡小貸等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第三方支付企業匯集申城並佔據國內第三方支付領域半數以上的業務量。網絡借貸的形式多種並存,出現了垂直搜索平臺、網絡融資平臺、第三方信貸服務平臺等多種模式,令上海網絡借貸行業百花齊放。白皮書認為,上海已成為網際網路金融引力中心。
1、網絡借貸行業規模擴大、問題不少
白皮書指出,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出現,尤其是P2P網絡信貸模式引入國內,網際網路金融應運而生。自2007年國內首家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成立,截至2015年9月底,國內網絡借貸平臺數量已突破3000家,且仍在不斷增加。網絡借貸行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易觀智庫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P2P網絡借貸市場規模已達2012.6億元,環比增長117%。業內網貸平臺創新能力繼續提升,市場上升空間依然巨大。
不過,白皮書同時指出,當下,網絡借貸模式下如何應對風險,是各家網貸平臺積極探索和實踐的重點。在國內,由於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徵信體系建設相對滯後,使得眾多P2P平臺無法利用已有徵信資源,風險高企一直是P2P網絡借貸發展的瓶頸。因此,眾多網貸平臺開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P2P風險防範之路,如線上評估、自擔保、擔保公司擔保模式、保險公司介入、保證金模式、抵質押模式等紛紛浮出水面。
白皮書指出,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後,潛伏的風險也開始凸顯,部分網絡借貸平臺設立資金池、自融、詐騙等現象,給這個新興行業帶來了陰影。2014年央行要求建立網貸資金的託管機制,銀監會劃定網絡借貸平臺的"四條紅線";2015年銀監會設立普惠金融工作部,將網貸行業納入監管範圍;2015年7月國家十部委共同印發《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於規範網際網路金融特別是網絡借貸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總體來看,伴隨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利率市場化下居民投資意願的增強,使得網貸行業對於現有金融體系產生補充作用,並且國家徵信體系的逐步構建,網際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技術對於網貸行業促進作用明顯。但網貸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許多問題,在目前徵信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風控多依賴線下,線上風控難以實現,導致國內大多數的平臺均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另外,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對於網貸行業具體監管細則的不確定性,也容易導致政策風險的產生。
2、上海出臺措施保障網際網路金融發展
白皮書顯示,上海有關部門非常重視網際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2014年8月,上海發布了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政府促進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意見--《關於促進本市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該意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滬發起設立以網際網路為主要業務載體或以網際網路業務為主要服務領域的各類持牌金融機構;支持電子商務平臺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在上海設立小額貸款、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新型金融企業;支持持牌金融機構向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拓展轉型;支持有條件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依法申請有關金融業務許可或進行有關金融業務備案,申領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等經營資質。允許主要從事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企業在名稱中使用"網際網路金融"或"網絡金融"字樣,並在工商登記等環節提供便利。加大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支持培育力度,拓寬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融資渠道,鼓勵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合理集聚。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等財政資金予以重點支持,並支持進行軟體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等方面的認定。
2014年12月17日,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金融辦會同浦東、黃浦、嘉定和長寧四區召開"上海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基地合作共建推進會"。會上正式設立5家在吸引、集聚和服務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方面已具備一定條件、積累一定基礎的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基地,分別為浦東新興金融啟航基地、黃浦宏慧.盟智園、長寧虹橋網際網路金融財富天地、嘉定工業區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基地以及張江網際網路金融園。
2015年1月,上海市政府印發《關於表彰2014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的決定》,P2P網絡金融徵信系統(上海資信有限公司)、穩盈安e-網際網路信貸投融資創新服務(上海陸家嘴(600663)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寶山)平臺(上海融道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網際網路金融項目獲獎,尤其是後兩者,更是上海金融創新獎首度頒發給非持牌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顯示了上海市政府對於網際網路金融與網絡信貸行業的大力支持。
3、上海成為網際網路金融引力中心
近年來,上海正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以及上海自貿區對金融業改革的先行先試,對網際網路金融尤其是網貸行業產生了巨大的磁性力,吸引了不少全國各地金融巨頭紛紛入駐。
2014年8月21日,中國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在滬掛牌,並設立中民金融租賃公司、中民投資本、民生(上海)資產管理、中民嘉業、中民物業等5家子公司;2014年12月8日,支付寶完成註冊地變更,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路變更為浦東新區陸家嘴軟體園,而在2014年12月,阿里巴巴已經與陸家嘴集團預訂了"浦東金融廣場"項目2號辦公樓;2015年7月,黃浦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向媒體透露,螞蟻小微金融服務已經落戶上海。而在上海深耕多年的陸金所更是在自貿區註冊了陸金所諮詢及第一分公司、陸金所網際網路金融、自貿區陸金所金融信息、上海陸金所資管等5家公司。
在巨頭們的影響下,許多外地網貸與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也紛紛新設公司或直接遷至上海。2014年6月,海爾集團投資成立海融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2月,海融易平臺正式上線,並於2015年4月9日由上海樂賺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進行運營,截至2015年10月,累計成交額達20億元。2014年8月28日,四川易貸網將旗下P2P--上海易貸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遷往上海嘉定藍天經濟城,截至2015年9月底,成交額已經突破70億元。2014年11月,北京91金融成為陸家嘴網際網路新興金融產業園暨創新孵化基地入駐的第一批企業;2015年3月24日其溫州貸總部遷到上海,後於5月20日又與口袋理財共同獲得上市公司報喜鳥A輪投資,成立小魚金服。2015年4月16日,光大集團光大雲付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貿區註冊。光大雲付是光大系第一家"網際網路+"新業態企業,業務範圍涉及金融數據處理與分析、金融服務外包、資產管理和實業投資等。2015年5月,萬達集團的金融板塊也在上海自貿區註冊,之前萬達已經控股上海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
此外,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股權報價系統(Q版)也成為外地網貸企業的集聚之地。截至2014年12月,共有13家P2P在Q板上市,遠超浙江股權交易中心的2家(米融網、溫商貸)、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5家(紅嶺創投、信融財富、工商貸、每天美貸、富壹代)和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的1家(壹寶貸)。在平臺地域方面,上海本地只有3家,其餘均為外省市網貸平臺。
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前身,即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金融信息專委會2010年成立之時,就以行業自律與規範為己任,從2011年舉辦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業企業家高峰論壇以來,一直將行業自律作為行業峰會的主題,陸續發布了行業自律誠信倡議、網貸行業企業準入標準1.0與2.0版,隨著金融信息行業峰會分別與閘北、寶山、楊浦、黃浦等區開展合作,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從2011年的50人上升至2014年的1000人,成為上海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業界年度盛會。2015年隨著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正式成立,上海地區的網貸行業自律與規範又提升到新的高度。
4、上海網貸誕生一批全國性特色平臺
白皮書顯示,2014年至2015年,隨著P2P競爭不斷加劇,上海地區網貸平臺不斷分化,大型平臺如陸金所開始推出平臺戰略。2015年3月17日,平安宣布將陸金所的P2P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剝離,與平安直通貸款業務、平安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整合成統一的"平安普惠金融"業務集群;後於8月20日又將平安普惠金融100%的股權轉讓給陸金所的母公司--陸金所控股,由此,陸金所的資產完全由平安普惠金融提供。同時,陸金所又推出了P2P人民公社,整合平安集團旗下前海徵信,向P2P企業提供獲客、增信、產品設計、徵信、系統平臺、催收等六大類服務,陸金所正式成為面向所有企業的開放型平臺。
相對於陸金所的轉型,其他P2P從業者都意識到,在國內傳統金融業尚處於粗放式經營的情況下,細分市場已成為自身與銀行以及大型P2P展開錯位競爭的"護城河","小而美"成為P2P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在上海排名居前的P2P平臺中,之前除了一直專注房地產抵押模式的國誠金融,絕大部分都是做"大而全"的業務。不過,2014年這種情況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拍拍貸開始轉型專注於消費金融,不再接受企業的貸款申請,並發展徵信、財富管理等業務;新新貸則反其道而行之,專注於企業借款;而諾諾鎊客則推出了"名校貸"並進軍學生市場;信而富與騰訊、百度合作,推出基於大數據算法及預先核准技術的創新信貸產品--現金貸,服務數以億計的小額消費者。
與此同時,白皮書顯示,上海也出現了一些在全國範圍內頗具特色的平臺。如2014年3月成立的國內第一家專注於為建築施工領域提供完整的網際網路金融解決方案的網絡平臺"班匯通";2014年8月成立的專為木材行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木投金融";2015年1月成立的首家石化行業垂直類P2B"金油所"等。而藉助上海豐富的金融機構資源,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並由傳統金融機構提供資產的創新模式也不在少數,如2014年3月上線並專注於融資租賃的"普資華企";2015年8月成立的"投融租";2015年2月上線並專注於供應鏈金融的"全民財富";2013年12月上線並專注於票據融資的"金銀貓"和2014年9月上線的"票據客"等。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yyc